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千秋人物 > 文艺大家 >

王可:记林风眠二三事

2017-07-20 17:03:29来源:《林风眠研究文选》 已浏览人数:
他无论创作水墨画、彩墨画。水粉画或油画,从画面效果看,似乎随手拈来,随意性很强。其实,他对作画的构思、构图、塑造形象和艺术表现过程等是很严谨的。

(作者:王可,上海艺术评论家)

20世纪50年代,我从中共上海市委文化艺术工作部调上海美协(当时正由华东美术家协会改组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工作,除主持编辑《上海美术通讯》外,兼管人事和会员工作,自然经常要登门拜访一些会员(尤其是德高望重的老画家会员),去慰问和了解情况。

林风眠先生在深入生活现场的速写稿,之所以较为简单,是因为他有一种默记形象的本领.他曾对我说: “历来高明的画家都有一种善于默记形象的本领,练就这种默记形象的本领,其前提有二:一是观察生活形象必须细致入微,并牢记形象特征和细节;二是素描功底要打好。所谓‘简’出自‘繁’,就是这个道理。”我在林先生家里欣赏过他的素描稿,确是素描功底极好,形准而深入细微。

作画习惯

从艺术史来看,每位艺术家基于不同的素养和生活环境熏陶关系,都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习惯,林风眠亦然。

关于林风眠先生,我多次见过他作画的过程。

他无论创作水墨画、彩墨画。水粉画或油画,从画面效果看,似乎随手拈来,随意性很强。其实,他对作画的构思、构图、塑造形象和艺术表现过程等是很严谨的。他在正式作画之前,一般都按预先的构思,在画面上用铅笔作淡淡的经营位置的构图(包括形象动势和彼此关系的定位),并用文字注明何处用何色等等,然后才正式动笔,同时在作画过程中作某些调整。

林先生除作油画外,他创作色彩浓艳的水粉画也是在宣纸上作的。他在宣纸上作水粉画可谓“惜纸如金”。他利用水粉颜料具有不透明的覆盖力特点,有时作画结果不理想,就涂掉重新画过,或在反面重画,而不是轻易把宣纸作废。所以,他在宣纸上作的水粉画,有的看上去很厚,这是因为涂掉重新画过或在反面重画的缘故。

林先生这种作画“惜纸如金”的特点,也是他出身于劳动人民家庭,淳朴爱物的一种素质体现。他曾对我说,童年时,常见身为石刻匠的祖父,对石料是很爱惜的,不随便作废一块石料。在他祖父勤劳灵巧的手里,每一块石料都能成为雕刻品。显然,祖父品性的潜移默化,对林风眠有着刻骨铭心的影响。

深情哼唱国立艺术院的校歌

有时,见林风眠先生完成一幅满意的绘画新作,而特别高兴时,便会情不自禁地哼唱他于1928年,应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先生之邀,参与创办并出任校长的中国第一所最高国立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的校歌:

莫道西湖好,雷锋己倒。

莫道国粹高,保俶倾凋!

看,四百兆先灵快变虎豹!

没有新艺宫,情感何以靠?

艺校健儿,齐挥毫横扫!

艺校健儿,齐挥锤痛敲!

要把东亚艺术重造,

要把艺光遍地耀!

见林风眠先生哼唱这首校歌时,眼中流露出对杭州西湖畔的国立艺术院一往情深的神情是何等深切!

林风眠参与创办国立艺术院是全身心投入、呕心沥血的,并且是在条件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创办。当年的种种情状,在他的脑海里挥不去,抹不掉!

他当年投入创办国立艺术院,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因经费不足,建设新校舍有困难,只能寻觅现成的房子作校舍。他在杭州连日调查后发现,犹太人富翁哈同在西湖有一座叫“罗苑”的别墅,因为侵占湖面,被收归国有,浙江省把它交给国立第三中山大学保管,尚空关着。蔡元培、林风眠就去找这所大学校长蒋梦麟,蒋答允以每年象征性的收租金一元银元租给国立艺术院为校舍。

罗苑地处西湖孤山南麓,面临西湖,碧波万顷,与平湖秋月、中山公园、西泠印社为邻,白堤、断桥在其东,玉泉、灵隐在其西,风景极佳,环境幽静,是艺术学子们静心学习艺术的最好去处。

校舍解决了。接着经林风眠的多方诚邀,聘到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家,组成了实力雄厚的教学班子。计有:林文铮任教务长,吴大羽任西画主任教授,潘天寿任国画主课教授,李金发任雕塑主课教授,刘既漂任图案主课教授,李树化任音乐主课教授,以及蔡威廉(女)、李超士、李苦禅等教授。还有一位法国人克罗多,担任研究班的教授。这些教授几乎全是不到30岁的青年人,而校长林风眠不过28岁。这些青年知识分子精英,他们经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又是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学说的虔诚追随者,所以都尽情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倾情投入工作。

1928年3月,西湖还在春寒中,国立艺术院正式开学了。第一届招收学生80多名,与学府教职员工40人,以及来宾们聚集在“罗苑”,蔡元培于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在中国艺术史上划时代的演说: “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惟以真正完成人们的生活。……”

国立艺术院(后改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白1928年创立至1949年的20多年间的风风雨雨,在林风眠先生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人学研究网·千秋人物栏目责编:莫如朴


 

相关热词搜索:林风眠 二三事

上一篇:范景中:潘天寿——士人画家和学者画家    下一篇: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