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历史事件 > 战之殇 >

楚汉相争:垓下之战

2020-05-11 16:58:21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形势对比,显然是汉军占有绝对的优势,楚军处于绝对劣势。

话说公元前203年(高祖四年)八月,吃“裸粮”的楚军与吃“皇粮”的汉军签下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随后,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疲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随后,汉王刘邦听从谋士张良、陈平建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最终逼使项羽兵败退守垓下。

项羽和刘邦的最后大决战也拉开了幕目。是英雄还是枭雄,垓下这一战见分晓。这是项羽率领楚和刘邦率领汉军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大规模正面作战,也是最后一次,成王败寇,在此一举。江山美人,在此一役。就在垓下之战进入倒计划之际,先让我们看看双方的实力对比情况。

 

 

一是形势对比。

楚国的形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身难”。西楚国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项羽所率的楚军主力已成为一旅孤军,此时所在的垓下离江东五郡距离遥远,无依无靠,无路可逃,难寻安身之处;二是“立命苦”。楚军的粮草被汉军破坏,缺粮已经好几个月了,又没有红十字会或是国际团队、国际友人的支持和赞助,士兵们一直处于饥饿状态,温饱是个大问题,生死考验,不说打仗了,就是这样简单的活下去也是个严峻的问题。

汉军的形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底气足”。汉军人多士众,分五路有秩序推进,已经攻占了大部分楚土,此时步步为营,全力合围,离步步为赢已是咫尺之遥了;二是“后台足”。汉军因为后防稳固,敖仓粮道贮粮丰富,关中源源不断有粮草、装备等补给,士兵们不愁吃不愁,因此精力饱满、士气旺盛,大有以逸待劳之气概。

总之,形势对比,显然是汉军占有绝对的优势,楚军处于绝对劣势。

 

 

二是顶层设计对比。

大汉集团的主帅是刘邦,但执行主帅是韩信。刘邦之所以在楚汉最后大决战之际,甘当绿叶,主动退居“二线”,甘当“名誉主帅”,原因有两个,一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的军事才能,他没有能力驾驭这种数十万人的大混战,更别说打败强大精悍的项羽了。二是有识有之术,他知道韩信的军事才能,他能指挥好这种创世纪的百团大战,他能够凭自身实力和能力创造历史。而事实上,韩信自从以大将军的身份出关以来,取三秦、平魏、破代、灭赵,成功开辟北方战场,勇略过人,所向无敌,很好的展示了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可以说刘邦的临阵易帅,确实是集智慧、勇气、果敢、定心的“神之一手”。

西楚集团的主帅是项羽,执行主帅还是他,这个没得选,因为他本身就是战神,楚军统统是围着他转,谁也取代不了。可以说项羽将主帅一位强撑到底,确实是集担当、责任、义务一身的“战之一魂”。

总之,顶层设计对比,显然是刚柔相济的刘邦更胜勇猛刚强的项羽。

 

 

三是兵力对比。

1、大汉集团的兵力情况。

大汉集团的总兵力:五十余万。其中具体分布为:刘邦自带军十万余人,韩信拥兵三十余万,彭越拥兵五万余人,英布拥兵五万余人。

大汉集团的主要大将有:灌婴、周勃、樊哙、曹参、夏侯婴。英布、彭越、刘贾、周殷、靳歙、丽商、孔熙、陈贺、栾布、王陵。

大汉集团的主要主要谋士有:张良、陈平。

2、西楚集团的兵力情况。

西楚集团的总兵力:十余万人。

西楚集团的主要大将有:钟离昧、季布、项声、项冠、项悍。

西楚集团的主要谋士:空缺。(范增一走,楚营谋士空矣)

 

 

四、战术对比。

1、大汉集团这边奠出的战术是:十面埋伏。布出的阵是:五军阵。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路:前路军。统帅:韩信。兵力:三十万。

第二路:左路军。统帅:孔熙。兵力:数万。

第三路:右路军。统帅:陈贺。兵力:数万。

第四路军:中路军。统帅:刘邦。兵力:十万。

第五路军:后路军。统帅:周勃。兵力:数万。

2、西楚集团这边奠出的战术是:直线攻击。布出的阵是:铁骑阵。没有什么具体安排,指哪打哪,静如处子,动如鹘兔。

 

 

五是双方的综合对比。

通过以上形势、顶层设计、将领、兵力对比可以看出,大汉集团在各方面绝对占优于西楚集团,按照未战先算来分析,这场旷世大决战,其实项羽所率的楚军胜利的几率不会超过10%。但楚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特别是在战斗力等方面并不逊于汉军,甚至还稍强于汉军,原是主要有二:一是楚军这十多万主力部队是项羽的主动部队,是他多年来一手打造的主力部队,是一只经过很多大风大浪的精锐之师,跟着项羽的正面作战中,几乎没有打过败仗。二是楚军有定海神针般的战神项羽所在,便是最大的底气,他不但个人文武双全,勇冠三军,而且熟知兵法之道,用兵果敢而神速,楚军只要有他在,战斗力便会大大提升。三是时势造英雄。这只军队还有个特殊性就是思归。叶落归根也好,衣锦还乡也罢,总之,兵法曰:归帅勿遏。这样一只急于回归的军队,所爆发的战斗力显然更强,是很难阻挡的。

而汉军毕竟是五路大军临时组合在一起的,在各自训练、军事修养等方面都需要磨合的,此消彼涨,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两军并没有外表上看的优劣那么明显。

事实上,这场垓下决战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军队的人数的多少,不是战斗力的强弱,而是战术战略的部署。大汉集团的“十面埋伏”显然是针对西楚集团的“直线攻击”而专门设计的战术,能否奏效?

 

 

六是正面战的情况。

一切安排妥当,废话少说,直接开打。该是韩信一展军事才能的时候了。

首先,韩信奠出打草惊蛇的战略。他亲率一部分先锋军主动向楚军发动挑衅性的进攻,项羽那是啥火爆脾气,听说汉军来了,立刻倾巢出动,亲自率领十万楚军发动其标志性的“直线攻击”战术,目标直指汉军统帅韩信,想以雷霆之势将汉军直接击溃。

其次,韩信奠出的是抛砖引玉的战略。他率的先锋军只是与楚军稍作简单的“离距离”的接触,便立马后撤。楚军自然不放让他们轻易逃走,于是愤起直追。汉军于是且战且退,优哉优哉,吸引着楚军进入到了他们的埋伏圈。因为汉军坚实的纵深和充分地准备,项羽的锋矢根本不能接触到韩信的指挥系统,非但直线攻击战术无法奏效,使得自身的阵型出现散乱,造成前后军间的脱节。眼看已经达到诱敌深入的目的,早已磨刀霍霍的孔熙、陈贺所率的左右两军自楚军左右两侧进行着迂回包抄楚军侧翼。

 

 

再次,韩信奠出的是趁火打劫的战略。韩信见时机成熟,率军发起反击,他精心布置的十面埋伏开始发威了。项羽越来越感到不对劲,以往对手就一堵墙,一捅就破,但今天的对手象就一团棉花,柔柔软软,层层叠叠,冲破一层又一导,似乎无穷无尽。眼看情势不妙,项羽充分发挥果敢的作风,调转马头,下令让前军变后军,立马突围。但这时楚军已经深陷了汉军的埋击圈,想要全身而退,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结果可想而知,尽管项羽凭着举世无双的匹夫之勇突围成功,但他手下的楚军却没有那么幸运了,大多数成了汉军的刀下鬼和囚下徒。

至此,垓下之的正面之战以项羽的惨败而告终。


网名: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网址:www.renxueyanjiu.com
责编:历史事件战之殇栏目史秀洋

相关热词搜索:垓下之战,项羽、刘邦、韩信

上一篇:楚汉相争:井陉之战    下一篇:三国战役: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