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名言林萃 > 成语学派 >

出自《三国志》的338个成语(一)

2020-03-04 10:13:03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爱人好士,爱日惜力,安身为乐

1.爱人好士

【释义】爱护、重视人才。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圣姿硕茂,神武在躬,仁覆积德,爱人好士,是以四方归心焉。”

2.爱日惜力

【释义】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和传》“且志土爱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道,高山景行,耻非其次。”《周书·萧圆萧传》:“朗读百边,乙夜难寐,爱日惜力,寸阴无弃。”

3.安身为乐

【释义】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4.拔十得五

【释义】想选拔十个,结果只选得五个。指选拔人才不容易。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5.百举百全

【释义】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出处】《三国志·魏志·郭嘉传》:“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6.比肩齐声

【释义】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

【出处】《三国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7.弊车羸马

【释义】破车瘦马。比喻处境贫穷。

【出处】《三国志·吴书·刘繇传》注引《续汉书》:“家不藏贿,无重宝器,恒菲饮食,薄衣服,弊车羸马,号为窭陋。”

8.髀里肉生

【释义】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9.髀肉复生

【释义】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10.变生肘腋

【释义】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出处】《三国志·蜀书·法正传》:“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11.表里受敌

【释义】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

【出处】《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

12.兵贵神速

【释义】神速:特别迅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出处】《孙子·九地》:“兵之情主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嘉言曰:‘兵贵神速。’”

13.波涛汹涌

【释义】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14.不急之务

【释义】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和传》:“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15.不谋而合

【释义】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今诸将不谋而同,似有天数。”

16.不知所措

【释义】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出处】《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17.不足介意

【释义】不值得放在心上。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柘骨,何足介意。”

18.操翰成章

【释义】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有文才。

【出处】《三国志·魏书·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19.豺狼之吻

【释义】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20.超群绝伦

【释义】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21.车载斗量

【释义】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22.晨兴夜寐

【释义】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出处】《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23.成败得失

【释义】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出处】《三国志·吴书·步骘》:“女配太子,受礼若吊,慷忾之趋,惟笃之物,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24.乘肥衣轻

【释义】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出处】《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钟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

25.乘虚迭出

【释义】虚:空虚、弱点。迭:屡次。指军事上向对方没有设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进攻。

【出处】《三国志·袁绍传》:“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26.重规迭矩

【释义】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出处】《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27.出言不逊

【释义】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出处】《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28.唇齿相依

【释义】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阴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29.唇齿之邦

【释义】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出处】《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30.大发雷霆

【释义】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

31.单刀赴会

【释义】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出处】《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32.胆大如斗

【释义】形容胆量极大。

【出处】《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33.旦夕之危

【释义】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34.倒屣相迎

【释义】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35.读书三余

【释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云:“人有从学者,……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

36.笃学好古

【释义】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37.睹微知著

【释义】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出处】《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38.度外之人

【释义】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出处】《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39.断头将军

【释义】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处】《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40.对症下药

【释义】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41.对症之药

【释义】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42.多端寡要

【释义】端:头绪;要:重要。头绪太多,不得要领。

【出处】《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43.恩威并行

【释义】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44.恩威并重

【释义】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45.二三其意

【释义】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出处】《三国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是时外为御难,内实乞罪,既不见赦,而屠各二三其心,临阵叛戾。”

46.翻然改图

【释义】图:计划,打算。比喻很快转变过来。另作打算。

【出处】《三国志·蜀志·吕凯传》:“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

47.方寸已乱

【释义】心已经乱了。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48.非池中物

【释义】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49.飞沙走石

【释义】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50.锋不可当

【释义】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受。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锋不可当。”

51.伏龙凤雏

【释义】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52.负重致远

【释义】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53.腹有鳞甲

【释义】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出处】《三国志·蜀书·陈震传》:“孝起前是入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54.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释义】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必须下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照顾全局。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螯手,壮士解其腕。”

55.改操易节

【释义】改、易:改变。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

【出处】《三国志·吴志·黄盖传》:“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56.盖世无双

【释义】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57.肝心若裂

【释义】比喻极痛心。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58.感恩戴德

【释义】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59.各为其主

【释义】各人为自己的主人效力。

【出处】《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松之注引《世语》:“及爽解印绶,将出,主簿杨综止之曰:‘公挟主握权,舍此以至东市乎?’爽不从。有司奏综导爽反,宣王曰:‘各为其主也。’宥之,以为尚书郎。”

60.攻心为上

【释义】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61.恭默守静

【释义】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出处】《三国志·蜀书·刘巴传》:“又自以归付非素,惧见猜嫌,恭默守静,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62.公听并观

【释义】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出处】《三国志·魏书·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见于理而物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文武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63.躬耕乐道

【释义】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出处】《三国志·魏书·袁张涼国田王邴管传》:“[胡]昭乃转居浑山中,躬耕乐道,以以经籍自娱。”

64.共为唇齿

【释义】比喻互相辅助。

【出处】《三国志·蜀书·邓芝传》:“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

65.骨肉至亲

【释义】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出处】《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66.顾名思义

【释义】顾:看;义:意义,含义。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出处】《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67.顾曲周郎

【释义】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68.刮骨去毒

【释义】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彻底医治。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三国志·蜀志·关羽传》:“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肩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69.刮目相待

【释义】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70.刮目相看

【释义】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71.观衅伺隙

【释义】衅、隙:破绽、漏洞。探察对方的破绽、漏洞,以待时机。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且阻兵无众,古之明鉴,诚宜暂息进取小规,以蓄士民之力,观衅伺隙,庶无悔吝。”

72.管窥筐举

【释义】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子虽光丽,既美且绝艳,管窥筐举,守厥所见。”

73.光怪陆离

【释义】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冢上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淮南子·本经训》:“五采争胜,流漫陆离。”

74.果然如此

【释义】果真是这样。指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诸葛恪多辈耳!近张敬仲县论格,以为必见杀,今果然如此。”

75.含蓼问疾

【释义】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文:“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76.弘毅宽厚

【释义】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77.画饼充饥

【释义】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78.黄旗紫盖

【释义】天空中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旧为皇帝出世的征兆。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皓传》:“三年正月晦。”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黄旗紫病见于东南,终有天下者,荆、杨之君乎?”

79.浑身是胆

【释义】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80.魂不守舍

【释义】舍:住宅,比喻人的躯壳。灵魂离开了躯壳。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出处】《三国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81.鸡犬不留

【释义】形容屠杀残酷,连鸡狗都不能幸免。

【出处】《三国志·荀彧传》:“引军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82.计无所出

【释义】计:计策,办法。想不出什么办法。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破虏吴夫人传》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策功曹魏腾,以迕意见遣,将杀之,士大夫忧恐,计无所出。”

83.纪群之交

【释义】纪、群:人名,陈纪是陈群的父亲。比喻累世之交情。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群传》:“鲁国孔融,高才倨傲,年在纪、群之间,先与纪友,后与群交,更为纪拜,由是显名。”

84.家学渊源

【释义】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出处】《北史·江式传》:“式少专家学。”《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

85.兼程前进

【释义】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出处】《三国志·贾逵传》:“乃兼道进军,多设旗鼓为疑兵。”

86.坚壁清野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出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87.竭尽全力

【释义】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88.孑然一身

【释义】孤孤单单一个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瑁传》:“若实孑然,无所凭赖,其畏怖远迸,或难卒灭。”

89.矜功自伐

【释义】自以为有功劳而夸耀。

【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如遇吴汉之徒,已殄灭矣。’”

90.精贯白日

【释义】形容极端忠诚。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

91.旌旗卷舒

【释义】舒:展开。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出处】《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扫除凶逆,芟荑遗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给。”

92.经明行修

【释义】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出处】《三国志·魏书·高柔传》:“今博士皆经明行修,一国清选。”

93.咎由自取

【释义】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

【出处】《三国志·刘封等传评》:“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94.开诚布公

【释义】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95.开门揖盗

【释义】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

【出处】《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96.空室清野

【释义】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出处】《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97.枯树生花

【释义】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出处】《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98.筐箧中物

【释义】比喻平常的事情。

【出处】《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此人家筐箧中物耳。”

99.阔步高谈

【释义】阔步:迈大步。潇洒地迈着大步,随意地高声交谈。比喻言行不受束缚。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号曰《皇览》”裴松之注引《魏书·曹丕》:“乃弘三章之教,恺悌之化,欲使曩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

100.蓝田生玉

【释义】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出处】《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注引《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101.狼狈不堪

【释义】困顿、窘迫得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窘迫的样子。

【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超传》:“宽、衢闭冀城门,超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汉中依张鲁。”

102.老生常谈

【释义】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

103.乐不思蜀

【释义】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104.凌上虐下

【释义】凌:欺负。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出处】《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105.流芳百世

【释义】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出处】《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并以圣明,流芳上世。”《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106.龙骧虎步

【释义】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

【出处】三国魏·嵇康《卜疑》:“将如毛公蔺生之龙骧虎步,慕为壮士乎?”《三国志·魏书·陈琳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

107.龙骧虎视

【释义】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

108.路人皆知

【释义】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09.迷途知返

【释义】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出处】《三国志·魏志·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110.猕猴骑土牛

【释义】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111.秘而不宣

【释义】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112.名垂后世

【释义】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出处】《三国志·魏书·臧洪传》:“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113.南州冠冕

【释义】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114.泥蟠不滓

【释义】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失节操。

【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有补于事,泥蟠不滓,行参圣师。”

115.普天同庆

【释义】天下的人或全国的人共同庆祝。

【出处】《三国志·魏书·郭淮传》:“今溥(普)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116.七擒七纵

【释义】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117.乞儿乘车

【释义】讽刺官职提升得快的话。

【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注引《世语》:“君释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拥麾盖,守兵马郡,乞儿乘小车,一何驶乎?”

118.弃之可惜

【释义】扔掉它未免可惜。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19.气涌如山

【释义】形容恼怒到极点。

【出处】《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江表传》:“朕年六十,世事难易,靡所不尝,近为鼠子所前却,令人气涌如山。”

120.倩人捉刀

【释义】倩:请;捉刀:代人执笔作文。请人代做文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121.禽息鸟视

【释义】比喻生活优裕而对社会不能做一点有益的事。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虚荷上位而忝重禄,禽息鸟视,终于白首。此徒圈牢之养物,非臣之所志也。”

122.青蝇吊客

【释义】死后只有青蝇来吊。比喻生前没有知己朋友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

123.倾耳注目

【释义】注目:集中视线注意看。原形容权势极大,为众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极其集中。

【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矣,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

124.倾家荡产

【释义】倾:倒出;荡:扫除,弄光。全部家产都被弄光了。

【出处】《三国志·蜀书·董和传》:“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

125.穷兵黩武

【释义】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抗传》:“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

126.穷鸟入怀

【释义】穷鸟:困窘的鸟;怀:投入怀抱。比喻处境困难而投靠别人。

【出处】《三国志·魏志·邴原传》:“政窘急,往投原。”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政投原曰:‘穷鸟入怀。’原曰:‘安知斯怀之可入邪?’”

127.秋风扫落叶

【释义】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出处】《三国志·魏志·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128.求田问舍

【释义】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129.忍辱负重

【释义】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忍受暂时的屈辱。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130.如鱼得水

【释义】好象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31.三余读书

【释义】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出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132.上楼去梯

【释义】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也比喻诱人上当。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示?’”

133.升堂拜母

【释义】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134.识时务者为俊杰

【释义】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

135.十鼠同穴

【释义】比喻使集中在一起,一网打尽。

【出处】《三国志·魏书·鲍勋传》:“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

136.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释义】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37.势倾天下

【释义】形容权势极大,压倒一切人。

【出处】《三国志·魏书·袁绍传》:“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138.手不释卷

【释义】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139.思贤如渴

【释义】如渴:如口渴思饮那般,形容迫切。比喻迫切的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14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释义】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出处】《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斐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41.死不瞑目

【释义】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常用来形容极不甘心。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142.四海鼎沸

【释义】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出处】《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143.搜章摘句

【释义】搜:寻求;摘:选取。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144.所向无敌

【释义】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士风劲勇,所向无敌。”

145.谈笑自若

【释义】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出处】《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后汉书·孔融传》:“融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146.体无完肤

【释义】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147.同恶相济

【释义】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马超成宜,同恶相济。”

148.头没杯案

【释义】头伏在酒杯和桌子间。比喻尽情欢乐,不拘形迹。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149.土龙刍狗

【释义】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出处】《三国志·蜀书·杜微传》:“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

150.万世师表

【释义】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

151.望风希旨

【释义】指说话行事迎合上面和意旨。

【出处】《三国志·魏书·杜畿传》:“近司隶校尉孔羡辟大将军狂悖之弟,而有司嘿尔,望风希旨,甚于受属。”

152.微过细故

【释义】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出处】《三国志·魏书·中山恭王传》:“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

153.危在旦夕

【释义】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出处】《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154.味如鸡肋

【释义】鸡肋:鸡的肋骨,没有肉,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

【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155.位极人臣

【释义】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 孙林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156.闻雷失箸

【释义】比喻借别的事情掩饰自己的真实情况。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157.问舍求田

【释义】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158.无地自容

【释义】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出处】《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159.无所不为

【释义】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出处】《三国志·吴书·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160.吴下阿蒙

【释义】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161.下笔成章

【释义】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162.先公后私

【释义】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出处】《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163.胸中鳞甲

【释义】比喻存心险恶。

【出处】《三国志·蜀志·陈震传》:“诸葛亮与长史蒋琬、侍中董允书曰:‘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164.寻章摘句

【释义】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165.言过其实

【释义】实:实际。原指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后也指话说得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

【出处】《三国志·蜀书·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166.延颈鹤望

【释义】像鹤一样伸长颈子盼望。比喻盼望心切。

【出处】《三国志·蜀书》:“今寇虏作害,民被荼毒,思汉之士,延颈鹤望。”

167.偃旗息鼓

【释义】偃:仰卧,引伸为倒下。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出处】《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168.掩目捕雀

【释义】遮着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骗自己。

【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琳传》:“谚有掩目捕雀。夫微物且不可欺以得志,况国之大事,其可以诈主乎?”

169.扬汤止沸

【释义】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

170.要言不烦

【释义】要:简要;烦:烦琐。指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

【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晏含笑而赞之曰:‘可谓要言不烦也。’”



网名: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网址:www.renxueyanjiu.com
责编:名言林萃网成语谚语栏目史秀洋

相关热词搜索:三国志,成语

上一篇:出自唐诗的100个成语    下一篇:出自《三国志》的338个成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