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名言林萃 > 成语学派 >

出自《战国策》的244个成语

2020-03-17 15:50:29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1、安步当车
【拼音】ān bù dàng chē
【释义】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2、安然无恙
【拼音】ān rán wú yàng
【释义】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3、安难乐死
【拼音】ān nàn lè sǐ
【释义】不避危难。不惧危难,把死视为快乐。形容不怕牺牲
【出处】《战国策•楚策》:“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
 
4、白虹贯日
【拼音】bái hóng guàn rì
【释义】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5、百步穿杨
【拼音】bǎi bù chuān yáng
【释义】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出处】《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6、百发百中
【拼音】bǎi fā bǎi zhòng
【释义】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7、百舍重茧
【拼音】bǎi shè chóng jiǎn
【释义】形容走远道的辛苦。
【出处】《战国策·宋策》:“公输盘为楚设机,将以攻宋。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盘。”
 
8、蚌鹬相持
【拼音】bàng yù xiāng chí
【释义】比喻双方相争,两败俱伤,徒使第三者得利。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翁得而并禽之。”
 
9、抱怨雪耻
【拼音】bào yuàn xuě chǐ
【释义】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出处】《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10、卑辞重币
【拼音】bēi cí zhòng bì
【释义】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楚赵附则齐必惧,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
 
11、北宫婴儿
【拼音】běi gōng yīng ér
【释义】北宫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婴儿指齐国孝女婴儿子。用作孝女的代称。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
 
12、北辕适楚
【拼音】běi yuán shì chǔ
【释义】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汉·荀悦《申鉴·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
 
13、被山带河
【拼音】pī shān dài hé
【释义】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14、比比皆是
【拼音】bǐ bǐ jiē shì
【释义】比比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宋·包拯《请救济江淮饥民疏》:“年亢旱,民食艰阻,流亡者比比皆是。”
 
15、比肩而立
【拼音】bǐ jiān ér lì
【释义】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16、变色易容
【拼音】biàn sè yì róng
【释义】变、易改变。色、容脸色、表情。形容惊惶失措的神情。
【出处】《战国策·秦策·范睢说秦王》:“是日见范睢,见者无不变色易容。”
 
17、兵临城下
【拼音】bīng lín chéng xià
【释义】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18、伯乐一顾
【拼音】bō lè yī gù
【释义】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载战国时,苏代说淳于髡,谓人有告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连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一顾之,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9、补牢顾犬
【拼音】bǔ láo gù quǎn
【释义】丢失了羊,才修补羊圈;见了野兔,才回头唤狗去追捕。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0、不可同日而语
【拼音】bù kě tóng rì ér yǔ
【释义】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21、不愧下学
【拼音】bù kuì xià xué
【释义】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22、不媿下学
【拼音】bù kuì xià xué
【释义】犹言不耻下问。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媿下学。”
 
23、不祥之兆
【拼音】bù xiáng zhī zhào
【释义】兆预兆。不吉利的预兆。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襄主错龟数策占兆,以视利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一汝之生,不祥之证。”
 
24、不遗余力
【拼音】bù yí yú lì
【释义】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不遗余力矣,必且欲破赵军。”
 
25、不翼而飞
【拼音】bù yì ér fēi
【释义】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出处】《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26、不自量力
【拼音】bù zì liàng lì
【释义】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27、布衣之交
【拼音】bù yī zhī jiāo
【释义】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卫君与文布衣交,请具车马皮币,愿君以此从卫君游。”
 
28、曾参杀人 
【拼音】zēng shēn shā rén
【释义】比喻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29、曾母投杼 
【拼音】zēng mǔ tóu zhù
【释义】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
 
30、沉灶产蛙
【拼音】chén zào chǎn wā
【释义】灶没与水中,产生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出处】《国语·晋语九》:“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战国策·赵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升蛙,人马相食。”
 
31、城北徐公
【拼音】chéng běi xǘ gōng
【释义】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作美男子的代称。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2、乘胜逐北
【拼音】chéng shèng zhú běi
【释义】乘趁,因;北败。指乘着胜利继续追击。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33、尺寸之地
【拼音】chǐ cùn zhī dì
【释义】尺寸形容数量少。面积狭小的封地。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君无咫尺之地,骨肉之亲。”《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而齐尺寸之地无得,岂不欲得地哉?形势不能有也。”
 
34、楚腰纤细
【拼音】chǔ yāo xiān xì
【释义】楚腰称妇人的细腰。形容美人的细腰,曲线玲珑。
【出处】《战国策·楚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子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唐·杜牧《遣怀诗》:“楚腰纤细掌中轻。”
 
35、刺股读书
【拼音】cì gǔ dú shū
【释义】比喻刻苦攻读。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36、刺股悬梁
【拼音】cì gǔ xuán liáng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37、刺虎持鹬
【拼音】cì hǔ chí yù
【释义】比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
 
38、从风而服
【拼音】cóng fēng ér fú
【释义】从顺从;服服从。象顺风倒下一样就迅速服从了。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山东之国,从风而服。”
 
39、大璞不完
【拼音】tài bú bù wán
【释义】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富贵矣,然大璞不完。”
 
40、道不拾遗
【拼音】dào bù shí yí
【释义】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41、得寸得尺
【拼音】dé cùn dé chǐ
【释义】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42、得寸进尺
【拼音】dé cùn jìn chǐ
【释义】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处】《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43、得寸则寸
【拼音】dé cùn zé cùn
【释义】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多少就是多少。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44、抵掌而谈
【拼音】dǐ zhǎng ér tán
【释义】指谈得很融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
 
45、地坼天崩
【拼音】dì chè tiān bēng
【释义】坼开裂;崩倒塌。地裂开,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变故。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后汉书·翟醫传》:“自去年以来,灾遣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
 
46、斗鸡走犬
【拼音】dòu jī zǒu quǎn
【释义】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同斗鸡走狗”。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
 
47、杜口裹足
【拼音】dù kǒu guǒ zú
【释义】杜口闭住嘴;裹足止步不前。闭着嘴不敢说,停住脚不敢走。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奏耳。”
 
48、断脰决腹
【拼音】duàn dòu jué fù
【释义】脰颈;决破。杀掉头,剖开腹。形容惨烈的死难。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有断脰决腹,壹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49、反璞归真
【拼音】fǎn pǔ guī zhēn
【释义】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50、返朴归真
【拼音】fǎn pǔ guī zhēn
【释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51、吠非其主
【拼音】fèi fēi qí zhǔ
【释义】吠狗叫。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52、废私立公
【拼音】fèi sī lì gōng
【释义】指去私为公。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53、废文任武
【拼音】fèi wén rèn wǔ
【释义】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出处】《战国策·秦策》:“仍废文任武,缀甲历兵,效胜于战场。”
 
54、粉白墨黑
【拼音】fěn bái mò hēi
【释义】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
【出处】《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55、冯髈弹铗
【拼音】féng huān dàn jiá
【释义】指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出处】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髈”)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
 
56、奉令承教
【拼音】fèng lìng chéng jiào
【释义】奉遵从;承接受。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免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57、扶老携幼
【拼音】fú lǎo xié yòu
【释义】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58、腹心之疾
【拼音】fù xīn zhī jí
【释义】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出处】《战国策·魏策三》:“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
 
59、覆巢无完卵
【拼音】fù cháo wú wán luǎn
【释义】覆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出处】《战国策·赵策四》:“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磒骐驎不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60、甘苦与共
【拼音】gān kǔ yǔ gòng
【释义】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61、肝肠寸断
【拼音】gān cháng cùn duàn
【释义】肝肠一寸寸断开。比喻伤心到极点。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
 
62、干将莫邪
【拼音】gān jiàng mò yé
【释义】干将、莫邪古代宝剑名。锋利的宝剑的代称。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曰)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矣。”
 
63、高枕而卧
【拼音】gāo zhěn ér wò
【释义】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64、高枕无忧
【拼音】gāo zhěn wú yōu
【释义】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65、公平无私
【拼音】gōng píng wú sī
【释义】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出处】《战国策·秦策》:“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66、公子王孙
【拼音】gōng zǐ wáng sūn
【释义】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67、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拼音】gōng wú bù kè,zhàn wú bù shèng
【释义】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68、攻无不克
【拼音】gōng wú bù kè
【释义】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69、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拼音】gōng wú bù qǔ,zhàn wú bù shèng
【释义】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70、狗吠非主
【拼音】gǒu fèi fēi zhǔ
【释义】比喻臣子各忠于自己的君主。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践尧也,狗固吠其主也。”
 
71、毂击肩摩
【拼音】gǔ jī jiān mó
【释义】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72、顾犬补牢
【拼音】gù quǎn bǔ láo
【释义】比喻事情出了差错,宜及时设法补救。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73、冠盖相望
【拼音】guān gài xiāng wàng
【释义】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74、归真反璞
【拼音】guī zhēn fǎn pú
【释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75、桂薪玉粒
【拼音】guì xīn yù lì
【释义】指柴米昂贵。
【出处】典出《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原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76、国富兵强
【拼音】guó fù bīng qiáng
【释义】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出处】《韩非子·定法》:“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兵强。”《战国策·齐策四》:“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77、韩卢逐逡
【拼音】hán lú zhú qūn
【释义】逡,狡兔名。比喻争强斗胜,两败俱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鲍彪注逡,狡兔名。”
 
78、汗马之劳
【拼音】hàn mǎ zhī láo
【释义】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79、汗血盐车
【拼音】hàn xuè yán chē
【释义】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
【出处】汗血马”,在我国又称天马、大宛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80、行百里者半九十
【拼音】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jiǔ shí
【释义】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81、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拼音】xíng bǎi lǐ zhě bàn yú jiǔ shí
【释义】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82、合从连衡
【拼音】hé zòng lián héng
【释义】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83、狐虎之威
【拼音】hú hǔ zhī wēi
【释义】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84、狐假虎威
【拼音】hú jiǎ hǔ wēi
【释义】假借↑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85、胡服骑射
【拼音】hú fú qí shè
【释义】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86、画蛇添足
【拼音】huà shé tiān zú
【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87、挥汗如雨
【拼音】huī hàn rú yǔ
【释义】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88、击毂摩肩
【拼音】jī gǔ mó jiān
【释义】形容车马众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涂,车毂击,人肩摩。”
 
89、击筑悲歌
【拼音】jī zhù bēi gē
【释义】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出处】《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90、鸡口牛后
【拼音】jī kǒu niú hòu
【释义】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出处】《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朋。’”
 
91、鸡尸牛从
【拼音】jī shī niú cóng
【释义】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出处】《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朋。’”
 
92、积少成多
【拼音】jī shǎo chéng duō
【释义】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出处】《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93、积羽沉舟
【拼音】jī yǔ chén zhōu
【释义】羽毛虽轻,积多了也能把船压沉。比喻小小的坏事积累起来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94、骥伏盐车
【拼音】jì fú yán chē
【释义】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
 
95、骥服盐车
【拼音】jì fú yán chē
【释义】骥骏马;服驾驭。让骏马驾盐车。比喻使用人才不当。
【出处】《战国策·楚策六》:“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法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96、价增一顾
【拼音】jià zēng yī gù
【释义】原意是卖不出去的好马,被伯乐看中了,就增加了十倍的价钱。比喻本来默默无闻,遇到赏识的人而抬高了身价。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十倍。”
 
97、肩摩毂击
【拼音】jiān mó gǔ jī
【释义】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98、肩摩踵接
【拼音】jiān mó zhǒng jiē
【释义】肩碰肩,脚连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99、见兔顾犬
【拼音】jiàn tù gù quǎn
【释义】顾回头看。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100、狡兔三窟
【拼音】jiǎo tù sān kū
【释义】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101、矫国革俗
【拼音】jiǎo guó gé sú
【释义】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102、矫国更俗
【拼音】jiǎo guó gēng sú
【释义】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作矫国更俗”。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103、接踵而至
【拼音】jiē zhǒng ér zhì
【释义】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104、桀犬吠尧
【拼音】jié quǎn fèi yáo
【释义】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奴才一心为他的主了效劳。
【出处】《战国策·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它也。”汉·邹阳《狱中上吴王书》:“桀之狗可使吠尧,而跖之客可使刺由。”
 
105、竭智尽力
【拼音】jié zhì jìn lì
【释义】用尽智慧和力量。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臣虽尽力竭智,死不复见于王矣。”
 
106、金尽裘敝
【拼音】jīn jìn qiú bì
【释义】皮袍破了,钱用完了。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纳≮貂之裘弊,黄金百镒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107、金尽裘弊
【拼音】jīn jìn qiú bì
【释义】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108、金台市骏
【拼音】jīn tái shì jùn
【释义】犹言千金市骨。指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
【出处】语出《战国策·燕策一》:“所载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的故事。
 
109、金玉锦绣
【拼音】jīn yù jǐn xiù
【释义】指精美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巧妙的计策。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110、矜功不立
【拼音】jīn gōng bù lì
【释义】矜自夸。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111、仅以身免
【拼音】jǐn yǐ shēn miǎn
【释义】仅才能够;身自身;免避免。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112、旌旗蔽日
【拼音】jīng qí bì rì
【释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特指战旗。战旗遮住了日光。形容军队数量众多,阵容雄壮整齐。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113、惊弓之鸟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释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肠怕。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114、臼灶生蛙
【拼音】jiù zào shēng wā
【释义】灶没与水中,产生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出处】《战国策·越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生蛙,人马相食。”
 
115、绝长续短
【拼音】jué cháng xù duǎn
【释义】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116、军临城下
【拼音】jūn lín chéng xià
【释义】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
 
117、峻阪盐车
【拼音】jùn bǎn yún chē
【释义】比喻能人老迈,难负重任。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幕之。”
 
118、骏骨牵盐
【拼音】jùn gǔ qiān yán
【释义】指才华遭到抑制。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
 
119、刳胎焚夭
【拼音】kū tāi fén yāo
【释义】剖挖母胎,残害幼体。指凶残不义。
【出处】《尸子·明堂》:“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则凤凰不至焉;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矣。”
 
120、旷日持久
【拼音】kuàng rì chí jiǔ
【释义】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出处】《战国策·赵策四》:“今得
 
121、旷日弥久
【拼音】kuàng rì mí jiǔ
【释义】旷耽搁荒废。指时间拖得很久。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太子丹曰‘太傅这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
 
122、两虎相斗
【拼音】liǎng hǔ xiāng dòu
【释义】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
 
123、两虎相争
【拼音】liǎng hǔ xiāng zhēng
【释义】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
 
124、邻女詈人
【拼音】lín nǚ lì rén
【释义】比喻各为其主。詈,指骂”。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楚人有两妻者……,客曰‘长者詈汝,少者报汝,汝何为取长者?’曰‘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125、龙阳泣鱼
【拼音】lóng yáng qì yú
【释义】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
 
126、毛羽未丰
【拼音】máo yǔ wèi fēng
【释义】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127、贸首之仇
【拼音】mào shǒu zhī chóu
【释义】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出处】《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128、门闾之望
【拼音】mén lǚ zhī wàng
【释义】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
 
129、门庭若市
【拼音】mén tíng ruò shì
【释义】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30、米珠薪桂
【拼音】mǐ zhū xīn guì
【释义】珠珍珠。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
【出处】《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131、眄视指使
【拼音】miǎn shǐ zhǐ shǐ
【释义】形容骄傲的神态。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矣。”
 
132、摩肩击毂
【拼音】mó jiān jī gǔ
【释义】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133、摩肩接踵
【拼音】mó jiān jiē zhǒng
【释义】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宋史·李显忠传》:“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134、末路之难
【拼音】mò lù zhī nán
【释义】末路最后的一段路程。走最后一段路程是艰难的。比喻越到最后,工作越艰巨。也比喻保持晚节不易。
【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行百里路,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135、目兔顾犬
【拼音】mù tù gù quǎn
【释义】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
【出处】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136、纳士招贤
【拼音】nà shì zhāo xián
【释义】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137、南辕北辙
【拼音】nán yuán běi zhé
【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138、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拼音】nìng wéi jī kǒu,wú wéi niú hòu
【释义】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朋。’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朋?”
 
139、排难解纷
【拼音】pái nàn jiě fēn
【释义】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
 
140、披坚执锐
【拼音】pī jiān zhí ruì
【释义】穿着铁甲,拿着武器。形容全副武装。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吾被坚执锐,赴强敌而死。”《史记·项羽本纪》:“夫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141、凭几据杖
【拼音】píng jī jù zhàng
【释义】形容傲慢不以礼待客。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142、漆身吞炭
【拼音】qī shēn tūn tàn
【释义】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史记·刺客列传》:“漆身为厉(癞),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
 
143、泣数行下
【拼音】qì shù háng xià
【释义】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
【出处】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令儿皆和习之。上乃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
 
144、千金市骨
【拼音】qiān jīn shì gǔ
【释义】花费千金,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罗致人才的迫切。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载:战国时,燕国昭王励精图治,决心广纳人才的典故。
 
145、前功尽弃
【拼音】qián gōng jìn qì
【释义】功功劳;尽完全;弃丢失。以前的功劳全部丢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146、前倨后恭
【拼音】qián jù hòu gōng
【释义】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
 
14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拼音】qián shì bù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释义】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148、切齿拊心
【拼音】qiè chǐ fǔ xīn
【释义】咬牙捶胸。极端痛恨的样子。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149、切齿腐心
【拼音】qiè chǐ fǔ xīn
【释义】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150、切齿痛心
【拼音】qiè chǐ tòng xīn
【释义】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151、挈瓶之知
【拼音】qiè píng zhī zhì
【释义】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出处】《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152、寝不安席
【拼音】qǐn bù ān xí
【释义】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153、寝食不安
【拼音】qǐn shí bù ān
【释义】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154、清宫除道
【拼音】qīng gōng chú dào
【释义】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155、裘弊金尽
【拼音】qiú bì jīn jìn
【释义】皮袍破了,钱用完了。比喻境况困难。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156、全功尽弃
【拼音】quán gōng jìn qì
【释义】功功效,功绩;弃丢掉。全部功效都丧失干净。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157、犬兔俱毙
【拼音】quān tù jǜ bì
【释义】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158、群轻折轴
【拼音】qún qīng zhé zhóu
【释义】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159、三夫之言
【拼音】sān fū zhī yán
【释义】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
 
160、三人成虎
【拼音】sān rén chéng hǔ
【释义】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出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161、桑荫不徙
【拼音】sāng yīn bù xǐ
【释义】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出处】语出《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
 
162、伤弓之鸟
【拼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释义】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晋书·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163、舌敝耳聋
【拼音】shé bì ěr lóng
【释义】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舌敝耳聋,不见成功。”
 
164、时不可失
【拼音】shí bù kě shī
【释义】时时机,机会;失错过。抓住时机,不可错过。
【出处】《战国策·秦策四》:“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
 
165、食不甘味
【拼音】shí bù gān wèi
【释义】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166、食玉炊桂
【拼音】shí yù chuī guì
【释义】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出处】《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167、士为知己者死
【拼音】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释义】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168、势不两立
【拼音】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169、室怒市色
【拼音】shì nù shì sè
【释义】室家;市指在外面;色脸色。指在家里受气,到外边迁怒于人。
【出处】《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战国策·韩策二》:“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170、誓不两立
【拼音】shì bù liǎng lì
【释义】誓发誓。发誓不与敌人并存。指双方仇恨极深,不能同时存在。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171、首身分离
【拼音】shǒu shēn fēn lí
【释义】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出处】《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172、死不旋踵
【拼音】sǐ bù xuán zhǒng
【释义】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出处】《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173、四分五裂
【拼音】sì fēn wǔ liè
【释义】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174、随踵而至
【拼音】suí zhǒng ér zhì
【释义】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175、蹄间三寻
【拼音】tí jìan sān xún
【释义】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
【出处】《战国策·韩策一》:“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趹后,蹄间三寻者,不可称数也。”
 
176、天崩地坼
【拼音】tiān bēng dì chè
【释义】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出处】《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177、天府之国
【拼音】tiān fǔ zhī guó
【释义】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专指四川。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178、田父之功
【拼音】tián fǔ zhī gōng
【释义】比喻两者相争,第三者得利。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179、同甘共苦
【拼音】tóng gān gòng kǔ
【释义】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180、同日而语
【拼音】tóng rì ér yǔ
【释义】指相提并论。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181、痛入骨髓
【拼音】tòng rù gǔ suǐ
【释义】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82、图穷匕见
【拼音】tú qióng bǐ xiàn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183、图穷匕首见
【拼音】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
【释义】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出处】《战国策·
 
184、吞炭漆身
【拼音】tūn tàn qī shēn
【释义】以之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出处】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185、晚食当肉
【拼音】wǎn shí dàng ròu
【释义】饿了再吃,味道就象吃肉一样◇泛指不热衷名利。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186、万岁千秋
【拼音】wàn suì qiān qiū
【释义】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此乐矣?’”
 
187、亡羊补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释义】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88、王孙公子
【拼音】wáng sūn gōng zǐ
【释义】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189、危于累卵
【拼音】wēi yú lěi luǎn
【释义】比垒起的蛋还危险。比喻极其危险。
【出处】《战国策·秦策四》:“当是时,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后汉书·申屠刚传》:“国家危弱,奸谋不禁;六极之效,危于累卵。”
 
190、为蛇画足
【拼音】wéi shé huà zú
【释义】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191、委肉虎蹊
【拼音】wěi ròu hǔ xī
【释义】委抛弃;蹊小路。把肉丢在饿虎经过的路上。比喻处境危险,灾祸即将到来。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192、卧不安席
【拼音】wò bù ān xí
【释义】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193、无可奈何
【拼音】wú kě nài hé
【释义】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出处】《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194、无妄之福
【拼音】wú wàng zhī fú
【释义】不期望获得而得到的幸福。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
 
195、无妄之祸
【拼音】wú wàng zhī huò
【释义】犹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晋书·戴若思传》:“”自顷国遭无妄之祸,社稷有缀旒之危。
 
196、无翼而飞
【拼音】wú yì ér fēi
【释义】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出处】《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197、毋翼而飞
【拼音】wú yì ér fēi
【释义】比喻传播之迅速。
【出处】《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故曰,不如赐军吏而礼之。”
 
198、五尺童子
【拼音】wǔ chǐ tóng zǐ
【释义】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泛指儿童。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之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199、先驱蝼蚁
【拼音】xiān qū lóu yǐ
【释义】蝼蚁蝼蛄和蚂蚁。自己先死埋葬地下,为别人驱除蝼蚁。比喻效命于人,不惜先死。
【出处】《战国策·楚策》:“臣入则编席,出则陪乘。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
 
200、先自隗始
【拼音】xiān zì wěi shǐ
【释义】隗指战国燕人郭隗;始开始。以先任用我郭隗为开端。表示自我推荐。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201、纤介之祸
【拼音】xiān jiè zhī huò
【释义】形容很轻的灾害。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202、心旌摇摇
【拼音】xīn jīng yáo yáo
【释义】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寡人自料,从楚当秦,未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203、心如悬旌
【拼音】xīn rú xuán jīng
【释义】形容心神不定。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204、悬梁刺股
【拼音】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205、悬梁刺骨
【拼音】xuán liáng cì 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为当世大儒。”
 
206、削株掘根
【拼音】xuē zhū jué gēn
【释义】株露出地面的的树桩。形容彻底铲除。也比喻除恶务尽。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削株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
 
207、燕骏千金
【拼音】yān jùn qiān jīn
【释义】后以之为招纳贤士之典。
【出处】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
 
208、杨穿三叶
【拼音】yáng chuān sān yè
【释义】原指射技高超。也比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209、一剑之任
【拼音】yī jiàn zhī rèn
【释义】指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亦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出处】《尉缭子·武议》:“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战国策·齐策六》:“齐桓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
 
210、一举成名
【拼音】yī jǔ chéng míng
【释义】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出处】《战国策·秦策》:“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必曰‘非我之才,维吾舅之私。’”。”
 
211、一暝不视
【拼音】yī míng bù shì
【释义】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有断脰绝腹,一暝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212、一瞑不视
【拼音】yī míng bù shì
【释义】瞑闭眼。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也指逃避现实。也可形容不怕牺牲。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有断头绝腹,一瞑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
 
213、一心同功
【拼音】yī xīn tóng gōng
【释义】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出处】《战国策·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214、一以当十
【拼音】yī yǐ dāng shí
【释义】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215、以书为御
【拼音】yǐ shū wéi yù
【释义】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216、以一当十
【拼音】yǐ yī dāng shí
【释义】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217、引锥刺股
【拼音】yǐn zhuī cì gǔ
【释义】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218、早出晚归 
【拼音】zǎo chū wǎn guī
【释义】早晨出动,晚上归来。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219、战无不胜 
【拼音】zhàn wú bù shèng
【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
 
220、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拼音】zhàn wú bù shèng,gōng wú bù qǔ
【释义】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处】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221、长久之计
【拼音】cháng jiǔ zhī jì
【释义】计计划,策略。长远的打算。
【出处】《战国策·赵策》:“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汉书·元帝纪》:“东垂被虐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长久之计。”
 
222、长驱直入
【拼音】cháng qū zhí rù
【释义】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轻卒锐兵,长驱至国。”汉·曹操《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直入敌围者也。”
 
223、招贤纳士 
【拼音】zhāo xián nà shì
【释义】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224、折冲尊俎 
【拼音】zhé chōng zūn zǔ
【释义】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出处】《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
 
225、折冲樽俎 
【拼音】zhé chōng zūn zǔ
【释义】指不用武力而在酒宴谈判中制敌取胜。
【出处】语本《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於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晋·张协《杂诗》:“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
 
226、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拼音】zhēng míng yú cháo,zhēng lì yú shì
【释义】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227、直言正谏 
【拼音】zhí yán zhèng jiàn
【释义】指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228、跖狗吠尧 
【拼音】zhí gǒu fèi yáo
【释义】比喻各为其主。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229、跖犬吠尧 
【拼音】zhí quán fèi yáo
【释义】桀的犬向尧狂吠。比喻各为其主。
【出处】《战国策·齐策》:“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它也。”
 
230、跖犬噬尧 
【拼音】zhí quǎn shì yáo
【释义】原指人臣各为其主◇用以比喻嫉妒贤才。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231、蹠犬噬尧 
【拼音】zhí quǎn shì yáo
【释义】原指人臣各为其主◇用以比喻嫉妒贤才。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也,狗固吠非其主也。’”
 
232、咫尺之功 
【拼音】zhǐ chǐ zhī gōng
【释义】咫尺比喻微小。微小的功劳。
【出处】《战国策·秦策五》:“虽有高世之明,无咫尺之功者,不赏。”
 
233、众人国士 
【拼音】zhòng rén guó shì
【释义】众人普通人;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234、昼伏夜行 
【拼音】zhòu fú yè xíng
【释义】伏躲藏;行赶路。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235、转败为功 
【拼音】zhuǎn bài wéi gōng
【释义】指将失败转化为胜利。
【出处】汉·贾谊《新书·铜布》:“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战国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236、转祸为福 
【拼音】zhuǎn huò wéi fú
【释义】把祸患变为幸福。指把坏事变成好事。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代武氏檄》:“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
 
237、馔玉炊珠 
【拼音】zhuàn yù chuī zhū
【释义】食品贵如玉,燃料贵似金。原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后形容生活奢华。
【出处】语出《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238、自不量力 
【拼音】zì bù liàng lì
【释义】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239、自愧不如 
【拼音】zì kuì bù rú
【释义】弗不。自己惭愧不如别人。
【出处】《战国策·齐策一》:“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
 
240、纵横捭阖 
【拼音】zòng héng bǎi hé
【释义】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鬼谷子·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241、足高气扬 
【拼音】zú gāo qì yáng
【释义】犹言趾高气扬。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242、左拥右抱 
【拼音】zuǒ yōng yòu bào
【释义】形容人姬妾多(多见于旧小说)。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左抱幼妾,右拥嬖女,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
 
243、左支右绌 
【拼音】zuǒ zhī yòu chù
【释义】支支持;绌屈曲,引伸为不足。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244、坐收渔利 
【拼音】zuò shōu yú lì
【释义】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出处】《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网名: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网址:www.renxueyanjiu.com
责编:人学网名言林萃栏目思可道

相关热词搜索:战国策 成语 春秋战国

上一篇:出自《续资治通鉴》的21个成语    下一篇:出自《三国演义》的98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