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思想典籍 > 未优书舍 > 中华典籍 >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辽代官学

2018-07-26 11:57:16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辽代重视皇室子弟的教育,而皇室子弟自己也勤学自励,学问成才。如前述太祖长子耶律倍,为了读书,曾买书万卷,收藏在医巫闾山顶上的望海堂里。

辽代还建立了仿照汉制的官学制度。早在辽太祖建国之初的神册三年(918年),便在上京设置了国子监及下属的国子学和孔子庙,这是中国北方草原上最早的措举。至太宗时,又在南京设置太学(又称南京学)。圣宗统和十三年(995年)九月, 以南京太学生员寝,特赐水硙庄一区 (《辽史》卷十三《圣宗纪》)。说明辽代太学初建后,发展速度很快,规模也在得到逐步的扩充。辽道宗清宁元年(1055年)十二月,又诏设学养士,颁五经传疏,置博士助教各一员,从而正式确定以儒家经典为法定教材,并建学官,使太学走向正规。清宁五年(1060年),辽廷又分别于上京、东京、西京、中京同时设学,合称 “五京学”。随后又创置了中京和西京国子监,使辽代的中央官学制度基本定型。

目前有关辽代国子监内部的设置情况,尚无详细的史料,也没有记录辽代国子监、太学生员的史料,但辽代中央官学的内部设置有两点是明确的。

一是国子监、太学的教职官员仿汉制设置。国子监设祭酒、司业、监丞、主簿等职,国子学及五京学设有博士及助教,这种体制的设置,说明辽代中央官学实际是中原汉族体制的移置形式。二是辽代国子监、太学均重视尊孔祭孔仪式,国子监依附于孔庙,并特别强调 以时祭先圣先师 的宗旨。

辽代的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的发展也大体呼应,初步形成了府州县学的多层学校网。据《辽史·百官志》记载:辽代的黄龙府、兴中府并设有府学及博士、助教;各州县有州学、县学,也设有博士、助教。辽代的州县学,以涿州州学设置较早,据光绪《畿辅通志》称:此州学始建于辽圣宗统和年间(983- 1011年),而据应历十年(960年)的《崇圣院碑记》 涿州学廪膳生卢进达书 之语,则可推断,涿州州学在辽穆宗时既已出现,且已出现官费养士的禀膳制度。此后,其他州县先后仿效而陆续建成州县学。

其中,应州州学、滦州州学建于道宗清宁年间,中京川州创建庙学,良乡县在大公鼎任职县令内建孔子庙学,马人望在新城县建新域县学,肃萨八在寿昌元年(1095年)建永清县学。至辽末天祚帝时期,仍有一些州县官员没有放弃创办教育的工作,如:耶律孟简在高州观察使任内 修学校,招生徒 (《辽史》卷一0四《耶律孟简传》)。乾统年间(1101- 1110年),玉田县创办县学;三河县令刘瑶则是 领袖生徒,纪纲文会 ,重建孔庙, 阐扬儒教,辅助国风 (《全辽文》卷十《三河县重修文宣王庙记》)。

从这些情况来看,辽代虽然没有详细的有关地方教育史料留给后世,但仍然可以从片断零散的史料中,发现其地方教育的一般特征,即:崇尚儒风,推行儒教。辽代官学的师资也主要倚重于汉族士儒。这些汉族士儒,有的是被辽军虏获的宋代国学教师,如《辽史·武白列传》所记的宋国子博士武白,被辽军俘获后,诏授上京国子博士,其后主持国子学教学,培养出一大批人才。也有的是自愿归顺辽朝的汉族士儒,如《续文献通考》卷四十三《选举考》记统和元年(988年)三月,宋进士挈家来归者17人,令有司考其中第者辅学官,余授县主簿、尉。辽代作为一个北方草原游牧部落民族,在与汉族中原王朝的广泛交往中,逐步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仰慕中原文化,进入燕云十六州之后,更急于引进汉族文化,重用汉族士儒,以解人才不足之忧,并著为法令。圣宗统和中明令: 诸部所俘宋人有官吏抱器能者,是以名闻, 并任命汉族士儒卫德升等六人为官。其他如兴宗时的国子祭酒刘日涿、燕赵国王教授姚景行及圣宗时的毛诗博士宋匡世,均对辽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续文献通考》卷五十六《学校考·祠祭上》: 太祖神册元年春,立子侍为皇太子。问侍臣曰: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问先? 皆以佛对。太祖曰: 佛非中国教.皇太子对曰: 孔子大圣,万世所尊,祀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除普通官学之外,辽代统治者还十分重视宫廷教育。在辽代开国之初,耶律阿保机便为长子突欲(太子信)安排了学问渊博的张谏辅侍施教。寿安王则由学者宋琪担任侍读辅教。在以后诸帝时期,则设有诸王文学馆和 诸王教授 、伴读.圣宗太平七年(1027年),辽代中山郡王查葛、长沙郡王谢家奴、乐安郡王遂哥请求设置伴读书史,均得朝廷允准。契丹族起于北荒,礼教观念相对淡薄,故其后宫女学较少拘限,后宫中多出才学博雅的女中英杰。秦晋国隆庆妃 幼而聪警,博览经史,聚书数千卷,能于文词,其歌诗赋詠,落笔则传诵朝野,脍炙人口 ,又 雅善飞白,尤工丹青,所居屏扇,多黄金也 (《金辽文》卷八《秦晋国妃墓志铭》)。史称隆庆妃轻财重义,广延群彦,座客常满,日无虚席,每商榷古今,谈论兴亡,坐者耸听。 妃每读书至萧、房、杜传,则慨然兴叹,自唯有匡国致君之术,恨非其人也 (同上)除隆庆妃外,像宣懿、文妃,也都是出色的女作家。其中文妃的诗词作品在《辽史》本传尚有残篇保留,其内容为讽谏君王应选取贤臣,亲近忠臣,堵塞奸邪之路,以图增强国力。

辽代重视皇室子弟的教育,而皇室子弟自己也勤学自励,学问成才。如前述太祖长子耶律倍,为了读书,曾买书万卷,收藏在医巫闾山顶上的望海堂里,他居中潜心读书,专研学问, 通阴阳,知音律,转医药砭焫之术,工辽汉文章,尝译《阴符经》 (《辽史》卷七十二《义宗倍传》),成为兼通辽汉文化的博学之士。他在医巫闾山收藏图书的望海堂,也为后人治学提供了极好的便利。如兴宗、道宗期间、著帐郎君之后耶律良便曾 读书医巫闾山,学既博 ,又入南山肄业。《辽史·兴宗本纪》记兴宗 幼而聪明,长而魁伟……好儒术,通音律 ,与文学家耶律答钦结为诗友,向其请教 治要 ,多所匡建。继位后又喜读《唐史》中的高祖、太宗、玄宗本纪,并让博士录其行事以供参鉴。其子道宗,则向枢密直学士耶律俨学习《尚书·洪苑》,又请燕国王延禧抄写《尚书·五子之歌》以供诵读。辽代的历朝帝王及王室子弟大都接受了较全面的汉文化教育,成为兼通辽汉文化的学者皇帝。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参考文献:

史仲文等主编:《中国全史》,第58卷《宋辽夏金教育史》,人们出版社,1994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辽代的教育    下一篇:辽代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