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方国考古 >

二里头:寻找中国之始

2016-07-26 16:42:09来源:人学研究网 责编:紫天爵 已浏览人数:
最早出现在二里头的,是仰韶文化晚期和随后龙山文化早期的几个小聚落。在龙山文化聚落荒废后数百年,大概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新的移民开始进入。


王朝的农业基础

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现在仍旧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二里头遗址所处的伊洛河流域属于黄淮平原的西北缘。其地势相对平坦,土壤肥沃,持水力强;热量充沛,光照充足;年降雨量虽然不高,但河流纵横,地下水资源充沛,是现在河南省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方。

公元1800~前1500年间,二里头的农业基础依旧承袭了北方原始旱作农业的特点,即以粟(小米)和黍(黄米)为主要作物。但近几年的研究显示,当时中原农业已经开始转型,由单品种作物向多品种种植转变。中原农业经济由前期的单纯依赖于粟逐渐转变为后期的“五谷丰登”式的农业。

二里头发掘结果显示,当时农作物不仅有粟、黍,还有南方的水稻,以及大豆,还有从西亚传入的小麦。

尤其是水稻的数量很大,约占出土农作物总数的三分之一,仅次于第一食品——粟。这令很多研究人员都感到意外。尽管早在仰韶时期来自南方湿地的水稻在黄河中游有所种植,但发现的数量很少。那么如此多的水稻遗存的发现,则证明公元前2000多年前后,水稻就已经在北方黄河中下游普遍种植,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商代早期。水稻能适合较为贫瘠的土壤,只要有水就可以正常生长,而且产量较高。它的广泛种植极大巩固了王朝的农业基础。

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期间,水稻种植的扩张与气候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根据气候环境复原,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时代(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尚处在全新世大暖期的后段,二里头时期和商朝早期虽然大暖期已经结束,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条件比现今仍然温暖湿润,降水概率也较高。因此,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具备水稻种植的外部条件。

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二里头作为一个大型都邑,人口集中,粮食可能需要外运才能满足消费。所以,稻谷数量较多的情况,可能也是一种政治现象。即稻谷在当时可能是一种上等谷物,被作为贡赋,从王朝控制区域输入。

大豆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一类豆类作物,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大豆应该起源于中国。通过对出土的大豆种子研究发现,其形态大小恰好介于野生和栽培之间。因此,研究者已经可以比较有把握的认为,最迟在龙山时代(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大豆已经成为中原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农作物品种。

二里头农业考古的另一项重大发现,则是找到了两粒碳化的小麦遗物。虽然数量少,但却意义深远。这说明来自西亚的小麦,在公元前1800年已经传入到了中原核心地带。小麦起源于西亚,当地的地中海气候与我国季风气候差异较大。尽管经过了几千年的不断改良,小麦的生长习性至今都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的节气。另外,小麦的食用方法是磨成粉面食,而稻谷、粟、黍都是粒食,加工方法也不同。中原先民对于小麦种植和食用上,必然有一个熟悉的过程。

但小麦的价值很快就被中原人发现,他们逐渐掌握了种植技术和面粉加工法。在旱地作物中,小麦产量很高,也是目前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由于水稻是湿地作物,在任何时期都不可能替代粟和黍成为中原与北方的主要作物。但小麦确有这种潜力。作为一种优良的旱地作物,小麦的引进逐渐代替了北方原有的主体粮食,人们逐渐放弃了粟类作物,转向种植小麦,从而引发了中国古代的农业革命。

考古发现证实,在1800年前开始的二里头时代,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已经确立。一块区域内种植多种生产条件不同的作物,例如旱地作物、水田作物、秋收作物、夏收作物;与之相对应的种植方式包括单作、间作、混作、套作、轮作、连作等。

在今天,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条件下,单品种植是农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大规模的统一生产、管理和经营。但在遥远的史前时代,多品种种植却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它可以提高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总值,充分利用全年的生长季;同时种植多元化有利于抵抗自然灾害,分散了种植风险。这些都为王朝的形成提供了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在二里头先民的家养动物中,猪、狗、黄牛、绵羊四畜都已齐备。猪是主要的家畜,狗的数量比较稳定,黄牛和绵羊的数量逐步上升。当一个社会以渔猎方式获取肉食资源时,其生存行为属于简单的经济形态。家畜的饲养,是人类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控制动物的一种表现,人类获取肉食的方式开始复杂化。但驯化动物的难度非常大,只有少量的物种可以成为家养。如北美有大量的野牛,但是印第安人却始终无法驯化出家养牛。饲养的动物的种类越多,必然推动上层建筑如经济制度、礼制、祭祀的发展。

尤其是黄牛和绵羊成为家畜,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和杂食的猪不同,牛羊的蓄养体现了一种新技术成熟,这必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复杂化。另一方面,黄牛、绵羊成为祭祀中的重要祭品。不同的祭品代表了不同的身份,这进一步完善了祭祀的等级制度,推进礼制的形成。

考古发现,商代以前的主要祭品是猪,大量使用牛和羊进行祭祀是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的商代中期以后。在商代甲骨文中多次提到的“太牢”和“少牢”两种祭祀形式。“太牢”是王一级的祭祀,“少牢”是卿大夫一级的祭祀。从字形上看,“牢”与牛密切相关,而这两个级别的祭祀活动中,主要使用的动物就是牛和羊。
 

资源控制

与城市发展、农业进步相比较,在二里头时代,手工业尤其制陶业则停止不前,甚至总体上出现衰退的迹象。它并没有随着早期国家政体的出现而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似乎是一个矛盾所在。

二里头发现的陶器,以相对落后的泥条筑成法为主,在已观察的标本中,只有个别碗、豆柄和觚为快轮拉坯制作。作为制陶技术里程碑式飞跃的代表,快轮制陶法早在龙山时代就广为流行。二里头时代这项技法虽没有失传,但至少失去了在陶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这些现象是否意味着制陶业的衰退,抑或陶器生产专业化程度的衰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李新伟等专家并不这么看。

他们的研究认为,陶器生产技术的停滞很可能是一种政治现象,即手工业受政治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在这个早期王权国家内,陶器生产可能受到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从而缺乏竞争。

因为,很多研究证实,最利于陶器制作技术革新的机制,是多个专业化生产组织的激烈竞争。在对临近二里头的一处聚落遗址中的陶器进行分析,发现这些陶器都是本地区生产的。于是研究者们推测,在当时的社会体制下,一般日用陶器应该在小的地方行政单位内自给自足,不存在大规模的生产和再分配,也不存在各地制陶者争夺销售市场的状况。

在日常陶器生产技术停滞的同时,高等级陶器和原始瓷却获得了发展。同样,这也是受政治影响的结果。白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的生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特殊的原料。普通日常陶器只需要易溶粘土,这种材料很容易获得。但是高等级的陶器需要高岭土这一特殊材料,这也是瓷器的原材料。与二里头临近的河南巩义地区则生产高岭土,也是著名的唐三彩的材料供应地。二里头已经可以生产原始瓷,这说明窑温已经达到了1200度。

要控制这些高等级陶器的生产,不一定要发明和控制先进的制作技术,只要掌控特殊资源即可。专家们推测二里头时代,社会上层控制了生产资料,并以此实现高等级陶器的专业化生产。由于这些高等级陶器主要用于礼器,所以不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也不会有市场流通,而有其独特的分配方式。所有当权者通过控制原材料资源,进而垄断了陶制礼器的生产,影响等级的划分。

同样作为礼器的青铜器,在二里头时代也被上层严格管控。整个作坊区都可能被高墙围住,处于封闭的环境内。青铜器冶铸作坊位于作坊区的南端,有1万平方米左右,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作坊靠近伊洛河故道,这样不仅可以为青铜器生产提供充足的水源,也可以避免冶铸行为对宫殿区的污染。

冶铸作坊规模庞大,结构复杂且长期使用。综合已有的资料,在二里头时代能够铸造青铜礼器的作坊仅此一处,由当权者所控制主导。在二里头都邑式微后,这处当时唯一能制作礼器的冶铸作坊应被迁移至郑州商城。在其后的早商时期,国家统治者仍然保持者对青铜礼器的控制与独占。

除了控制青铜礼器的生产,二里头的当权者还可能控制了青铜原材料的供应。二里头文化的周边,从河南北部到山西南部就分布着铜矿,尤其是山西中条山一代带,是历史有名的铜产地。中条山北麓运城盆地有著名的河东盐池,自古以来便供应内陆食盐。实际上,位于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的垣曲盆地就是二里头文化的直接分布区,与二里头遗址的直线距离只有100多公里。有学者认为,二里头文化跨过黄河向这一地区发展,就是为了获得青铜与食盐的供应。

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和江西,是中国铜矿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这一地区也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的遗存。有学者认为,这一带应是二里头控制区的最南端,其向南深入长江流域,似乎也是为了“铜矿”这种资源。不过,目前的材料还不能证明二里头政权控制了这一区域的铜矿资源。

作为中国的早期国家,二里头的统治者通过控制资源来实现对礼器的绝对占有,显示了对礼制的一元化管理,并以此确认权力中心的唯一性。

相关热词搜索:二里头 中国

上一篇:良渚:巫政之国的兴衰    下一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