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南北朝 >

南北朝:医学

2018-07-16 15:22:35来源: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本草学史上有着重要贡献的时期之一,其代表人物即南朝齐梁时的著名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陶弘景。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与本草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本草学史上有着重要贡献的时期之一,其代表人物即南朝齐梁时的著名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陶弘景。陶弘景(公元456- 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幼勤奋好学,四五岁时就坚持以荻作笔画灰习字。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读,深受道家思想影响,青年时又向孙游岳学习道家符图经法,游历名山,寻师访药,后来成为对道教发展颇多建树的道家学者。他以 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的精神勉励自己,读书万余卷,学识渊博,不仅对文史研究成绩卓著,而且在天文、历法、地理、博物、数学、医学、药学、冶金学和炼丹术等方面,也都有很高造诣,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齐高帝萧道成在刘宋为相时,曾引荐他为诸王侍读,后又任奉朝请,但他 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 ,无意官场交际,仕途升迁。在南齐永明十年(公元492年)37岁时,他辞去官职,隐居于江苏句容的茅山(句曲山),专事著述和炼丹。
 
  陶弘景与梁武帝的关系比较密切,武帝曾多次礼聘他出山为官,均被辞绝。
 
  但他虽然隐居山中,梁武帝遇有大事仍要与他相商,所以有 山中宰相 之称。晚年又对佛家思想产生浓厚兴趣,曾自誓受佛门五大戒。陶弘景一生珍惜时间,勤于著述,作品多达八十余种数百卷,涉及儒家、道家、自然科学与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其中与医学有关的著作有《肘后百一方》,《本草经集注》,《效验方》,《养性延命录》等。
 
  《神农本草经集注》,亦称《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医学著作中的代表作。自东汉时《神农本草经》问世以后,历代医药学家一直把它视为药物学经典。这部著作流传到陶弘景所处的时代已有四个多世纪,经过辗转传抄,药品时有增减,并且还在药物性能和分类等方面出现了不少错误。这种情况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混乱,并产生了不良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一次认真的整理工作。当然,这一工作是相当困难的,陶弘景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力量。
 
  经过多年努力,陶弘景在长期从事采药炼丹和医疗实践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许多新的调查研究,对《神农本草经》作了仔细的整理和校订,编撰完成《本草经集注》七卷,从而对我国本草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陶弘景撰著《本草经集注》的突出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他不仅整理和校订了《本经》收录的365味药,而且又根据名医所录选增了365味药,合为730种,使药物数量增加了一倍。并且凡属《神农本草经》的内容用朱笔书写,后加的内容用墨笔书写,体现了其治学态度的认真和严谨,也保存了《神农本草经》的原来面貌。《本草经集注》的另一成就是改进了《神农本草经》按上、中、下三品分类的方法。在《神农本草经》中,上品 主养命以应天 ,多属毒性小或无毒的补养类药物,中品 主养性以应人 ,有些有毒,有些无毒,多属补养而兼有治病作用的药物,下品 主治病以应地 ,其中有毒的居多,不可久服,多属除寒热,破积聚等攻治疾病的药物。
 
  这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分类方法,明显带有方士服食思想的痕迹,就医疗实践而言,既不便于药物特性的掌握,也不便于医家的寻检。于是,陶弘景按药物的自然来源和属性制订出一种新的分类法,把730味药分成玉石、草木、虫鱼、禽兽、果菜、米食及 有名无用 等七大部。这种分类法是中药分类的一次重大进步,后世一直沿用一千多年,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唐代苏敬等《新修本草》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分类法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陶弘景还创用一种 诸病通用药 的分类体例,以病症为纲,将治病效果相同或作用近似的药物归纳在一起加以介绍,共分八十多类。这种分类方法,是很有实用价值的,尤其是为医生们临床处方用药时寻检适当药物提供了方便条件,并且开创了后世按药物功用分类的先河。在《本草经集注》中,他还在药物产地,采集时间,形态鉴别,炮制加工和贮存方法以及临床应用经验等方面,补充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增加了有关的科学论述,其中大多是保证药物质量和提高药效的重要资料。此外,陶弘景还考订统一了药用度量衡制,规定了汤剂,酒剂,丸散及膏药的制作规范,这在药剂学上具有很基本的和重要的意义。他关于药味与药性的见解以及他所提出或载录的一些治疗上有特效的药物,等等,也都是《本草经集注》中对后世有相当影响的精彩内容。例如,他首先提出槟榔可治疗寸白 (绦虫),肯定茵陈治黄疸,栝蒌治 消渴 (糖尿病)等,其中的槟榔、茵陈、栝蒌等至今仍是常用的药物,现代临床用以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良好效果的苏合香等,也是由陶弘景首先收入本草著作的。《本草经集注》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关于中医药物学的又一次全面地和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这项工作曾得到梁武帝的支持和赞助,因此有些药物学家认为,这部著作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部药典,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本草经集注》原书已佚,但其主要内容仍保存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书,本世纪初还曾在敦煌石窟发现该书唐以前的写本残卷,近人已出版《本草经集注》辑佚本数种,基本上反映出陶氏著作的原貌。―――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百卷本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雷公炮炙论》与药物炮制法的成就
 
  药物炮制是中国传统的生药加工技术,药物经炮制后,可以减低毒副作用,易于发挥药性,提高疗效,或便于保存使用,因此受到我国历代医家的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生药炮制技术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其中最重要的工作当属雷所撰写的《炮炙论》。雷,生平不详,约生活于公元5- 6世纪,是南朝刘宋时期的医学家。雷所撰《炮炙论》,对于前人和当时的生药炮制技术作了全面的和系统的总结,是我国最早的药物炮制技术专著。《炮炙论》原著已佚,其主要内容因被《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后世诸家本草书所引录而得以保存,清代和近人有辑佚本,名为《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炙论》共三卷,上卷为玉石类,中卷为草木类,下卷为兽禽虫鱼果蔬米类,全书共收药300种。书中详细地记述了各种生药的加工处理方法,包括药物的鉴别,净制,挑选,粉碎,淘洗,干燥和炮炙等,内容相当丰富,并且有不少独特的和简便易行的处理方法。例如,以药物鉴别为例,桔梗与木梗很相似,但木梗味腥涩,而桔梗味苦辛,用口尝试即可鉴别。又如莨菪与莨菪子也很相似,但用牛乳汁浸泡一夜,次日如牛乳汁呈黑色,即可验知莨菪。该书的主要内容是药物炮炙,书中提到的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酒浸、醋浸、水飞等17种加工制作方法,并对每种制法作了详细的介绍。例如炒法,大多拌有他物共炒,如拌糯米共炒,拌盐共炒,拌羊脂共炒等;煅法是将生药放入火中烧红,一般多用于加工矿物药;浸法是将生药用水或盐水、蜜水、米泔水或其他生药汁浸泡等。这些加工方法不仅是医家和民间长期用药经验的总结,而且大多符合一定的科学道理。如巴豆是有毒药品,所含毒性蛋白,有溶解红血球、使组织坏死的毒性作用。但经敲碎,以麻油并酒共煮再研膏等炮制处理后,其有效成份巴豆油可部分溶于油中发挥药效,而巴豆所含的毒性蛋白则被破坏,不致产生有害的副作用。
 
  此外,《雷公炮炙论》还指出了在药物加工处理方面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如雷注意到铁与有些生药放在一起会使生药变色,因为药中所含的成分会与铁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加工知母、商陆、茜草、五味子等,忌用铁器。又如加工槟榔、茵陈等,因为这些药物含有挥发性物质,所以不可用火处理。
 
  《雷公炮炙论》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制药学典籍,它推动了中药炮炙加工技术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为后世药物炮制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书中所载录的中药鉴别和加工处理方法也很有实用价值,其中一些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百卷本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与外科学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外科之伤残与感染性疾病大为增加,客观上促进了外科学和外科手术的发展。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即成书于此时。该书作者可能是刘涓子,经龚庆宣整理编次为十卷而流传于世,现传本仅五卷。龚庆宣是南齐时人。据龚氏序可知,刘涓子为晋末和刘宋时人,曾随同宋武帝北征,夜射 黄父鬼 而得其所遗医方书,故名《刘涓子鬼遗方》。龚序提到,刘涓子为随军医生,用该书处方治病, 千无一失 ,并谓 有被创者,以药涂之即愈.该书内容包括有战伤、痈疽、疮疖、瘰疡、疥癣,各种化脓染以及其他皮肤病等。其治疗技术载有止血、止痛、解毒、收敛、镇静等内、外治法处方140多个,所用药物也以富有抗菌、消毒作用的黄连、大黄、水银等为最多,而且配制成软膏等剂型。
 
  该书所提倡的早期治疗的先进思想,也很有价值。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该书强调痈疽早期诊断和治疗,但在脓已成时则应及时进行手术切开引流,对手术切开之部位也作了科学的论断。书中将活血化瘀法用于创伤外科,是很有创见的,这一主张至清代经过中医理论的论证,在后世的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外科手术治疗先天性畸形在这一时期也有显著的进步。例如《晋书?魏咏之传》记载,咏之先天性唇裂(兔唇),曾往殷仲堪帐下名医求治。术后唇裂弥合,达到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这一唇裂修补术的成功是很出色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整形外科已达到很高水平,并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此外,如目瘤摘除术,头部巨大肿瘤的手术切除等,也都达到很高水平,取得了令世人叹服的成功。―――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百卷本魏晋南北朝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相关热词搜索:医学 南北朝 史仲文 陶弘景

上一篇:南北朝:技术    下一篇:南北朝: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