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南北朝 >

南北朝:建筑

2018-07-16 16:20:15来源: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北魏洛阳的城市型私家园林是较多的,多分布于坊里和城郭之内。前面提到,寿仁里是王公贵族的私宅和园林集中地。

北魏洛阳宫
 
  北魏洛阳洛阳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自东周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均建都于此。北魏洛阳是在西晋都城废址上重建的。北魏早期原建都平城(山西大同),为便于统治并学习汉族的统治经验,孝文帝才迁都于此。当时汉晋洛阳早已荒毁,仅存宫殿遗址。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决定迁都并开始营建,十九年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①。景明二年(公元501年)九月,发畿内5500人,筑成220个坊里;每里方300步,四旬而成②。景明三年,宫室全部建成。
 
  有关研究认为,整个北魏洛阳城似可分作外郭、京城(内城、大城)、宫城三重。《洛阳伽蓝记》卷五说: 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 ,此即指外郭言,外郭是东西长,南北窄的。但从考古资料以及文献记载看,内城(京城)却是南北长,东西窄的①,汉魏洛阳京城之东、西、北三面墙基遗址今尚保存较好,唯南墙因洛水北移而无遗迹可寻。今见的几面墙基都有几个曲折;经实测,西墙垣残长约4290米,宽约20米,北垣全长约2700米,宽25- 30米;东垣残长约3895米,宽约14米,南垣长度若以东西两垣的距离计,则为2460米。北垣东段和东垣残高达5- 7米。
 
  东、西、北三面城垣,今已探出城门10座。在现存城门遗址中,以西北角的大夏门最大,其原应有3个门洞,其他各门皆只有1个门洞。京城西北隅有一金墉城,由3座南北毗连的小城组成,彼此间有门道相通,总平面图略近 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约255米,垣宽12- 13米;城垣夯筑坚实。金墉城始筑于曹魏,其背倚邙山,形如堡垒,可俯视城区,其方位和作用皆与邺城三台相似,从勘察资料看,自曹魏至北魏,洛阳城垣是沿用东汉旧制的,绝大多数城门的位置历代相袭不变,城内的主要建筑,如宫城、街道、官署、寺院、里(坊)等,有的可能是由汉魏沿袭下来的,但总体应是北魏遗址。四周城垣不取直线而故作曲线状,似含有军事上的用意,一些城门外造双阙,亦具有防御作用②。所云基本相符(见《中原文物》1983年第 4期)。
 
  ①《魏书》卷七《高祖记》。
  ②《魏书》卷八《世宗记》说是 320坊里,但《洛阳伽蓝记》卷五说是 220坊里,今从后说。因 320坊里在当时的洛阳恐怕是容纳不下的。
  ①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387-388页。宿   白《北魏洛阳城和北邙陵墓——鲜卑遗址辑录之三》,《文物》1978年第 7期。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 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北魏宫城位于全市中轴线稍稍偏北,原系东汉北宫故地;整体作长方形,南北长约1398米,东西宽约660米,面积约为大城的1/10①。《后汉书》卷二十九 河南尹?洛阳 条梁刘昭注引《帝王世纪》说: 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 ;又引晋元康《地道记》说: 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可知文献记载与今实测是大体相符的。宫城的东、南、西三面墙垣均保存较好;南墙宽8- 10米,残高1。3- 2。O米;西墙宽13- 20米,残高1。2- 2。2米;东墙宽4- 8米,最宽11。0米,残高1。7- 3。4米;北墙未见墙垣。宫城已探出4个门,其中正门是南门,名阊阖门,门洞缺口46米,是全洛阳城形制最大的一座城门建筑,正对阊阖门的铜驼街为全城的主要轴线。由《洛阳伽蓝记》等有关记载来看,官署、太庙、社稷坛和永宁寺九层木塔,都在宫城前御道西侧;南城外还设有灵台、明堂和太学;西城外郭内多贵族第宅,靠近西郭墙的寿邱里是皇子居住区。市场主要集中在京城东的洛阳小市和京城西的洛阳大市。大市一带是手工业者和商人聚居区,外国商人则集中在南郭以外的四通市。宫城以北直至大城北垣这一区域,即是历代朝廷禁苑所在。北魏洛阳主要建筑布局大致体现了帝王之居建中立极,官府外设,左祖右社等封建都城建筑原则。
 
  洛阳大城还修筑了一条护城河,顺城环流。《洛阳伽蓝记》卷二说: 谷水周围绕城,至建春门外,东入阳渠石桥.《舆地志》云: 洛阳城外有阳渠水,……东流注城西北角,仍分流绕城至建春门外合流,折东流注于池是也 ②。即是说: 当时洛阳曾西引谷水东注,于西北角分流环绕大城,并在一些城门旁侧,分流进入城内,之后在大城东垣外侧建春门附近流入今洛河。洛阳的宫苑、城濠、漕运等用水主要都是依靠谷水的。
 
  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看,北魏洛阳城建筑有两点是很值得注意的,一是其防御设备已相当完备,为前此各代不可比拟。二是对城市排供水设备考虑较为周密。
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 1984年版,第 518-519页。
 
  ①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 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518-519页。
  ②《太平寰宇记》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四六九册第二十七页上)。
 
佛塔
 
  永宁寺是北魏洛阳城内最大的一座寺院。据《洛阳伽蓝记》卷一载,原系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皇室所立,位于 宫前闾阖门南一里御道西.由《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等及有关考古资料看,永宁寺主体部分应由塔、殿和廊院三部分组成,并采取了中轴对长的平面布置,其核心是一座位于三层台基上的九层木质方塔,塔北建佛殿,四面绕以围墙,形成一个宽阔的矩形院落。《洛阳伽蓝记》卷一载:永宁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盖京师百里已遥见之 ②。
 
  经实测,塔基今犹残高8米左右,其上下计分三层,底层夯基大体呈方形,东西长约101米,南北宽98米、厚2。1米;中层夯基呈正方形,边长50米,厚约3。6米,上层塔基用土坯砌成,呈正方形,边长10米,残高2。2米;与《水经注》卷一六《谷水》条所云永宁寺 浮图下基方十四丈 相近,这是塔和塔基的情况。《洛阳伽蓝记》卷一又说:该 寺院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宫墙也,四面各开一门。南门楼三重,通三道阁,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门.可见寺院外墙一如宫墙之制。此外墙外还掘壕沟环绕,沿沟栽植槐树。同书同卷又说,永宁寺 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 ,中有丈八金像,中长金像等,以及 僧房楼观一千余间 ,可见永宁寺的布置与白马寺一样,依旧是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
 
  唐代以后,寺院布局进一步中国化。完全演变成了中国固有的宫殿、王府、第宅式的式重院落组合;塔在寺中的地位下降,以塔为中心的寺院布局再难看到,通常是把塔建于寺后,或者寺前。
 
  佛塔佛塔原是为埋藏舍利(释迦牟尼遗骨)的一种坟塜,是专供佛徒膜拜的。
 
  梵文称为 窣睹波 (Stupa)。印度塔原由三部分组成,即塔基、复钵状的塔身和刹(伞盖);其横截面为圆形,实心石构。随着佛教的流传,在不同的地区,又演变出了许多不同的形式。流传到新疆一带时,出现了一种方形基坛上加圆形穹窿的结构,其方坛中空成内室,穹窿为半球状,也是中空的,上面加有刹杆,这种塔即是《魏书?释老志》所云 庙塔 ,就应是一种 精舍 ,已非印度窣睹波原型。我国早期的塔,无论是木塔还是砖石塔,与 精舍 是比较接近的①,归结起来主要有楼阁式,密檐式和亭阁式三种类型。
 
  楼阁式。是原印度塔与原东汉多层木构楼阁相结合的产物,是原印度塔在此已缩小成了塔刹。我国古代的多层木结构技术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达到了较高水平。《汉书》卷二十五《郊祀志下》谈到过一种 井干楼,高五十丈.颜师古注引《汉宫阁疏》说它是状如井上木栏,积木而成的高楼。魏晋南北朝时,人们把此技术用到了佛塔构筑上,使此种楼阁式佛塔成了我国早期佛塔的主流。一般认为,孙吴笮融造徐州佛塔①,以及洛阳永宁寺塔等,都是属于这一类型的。
 
  ②关于永宁寺九级浮图的高度,文献上有两种说法,一是《洛阳伽蓝记》所云全高 100丈,二是《水经注》卷十六《榖水》说 自金露下至地四十九丈。
  ① 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89页。
 
  ①哲文:《中国古塔》,《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年版。
 
  我国古代佛塔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即可以用来登高眺望;依佛教教义和印度塔原型,是无登临条件的。《魏书》卷六十七《崔光传》载, 二年(熙平?)八月,灵太后幸永宁寺,躬登九层浮图.《洛阳伽蓝记》卷一: 衒之尝与河南尹胡孝世共登之,下临云雨,信哉不虚.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楼阁式佛塔上,因我国高层楼阁原即有登临眺览的用途。
 
  因木塔易毁,故唐和唐代以前的木塔在国内已难觅寻。值得欣慰的是大同云岗石窟中第一、二窟和第二十一窟的石刻塔柱,较好地向我们提供了不少北魏楼阁塔的宝贵资料。它使用了木建筑的柱、枋和斗拱,并且由下往上逐层减窄减低,不管是基本结构还是外部形态,都已中国化。由南北朝到宋代,是楼阁式佛塔的鼎盛期,几乎遍布了全国南北,还影响到了朝鲜、日本和越南,现在的楼阁式木塔多是宋代的。
 
  密檐式塔。其始出现于公元3世纪的印度,传入中国后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特点是底层塔身较高,其上施5- 15层密檐,塔檐紧密相接。与楼阁式同样,也是一种多层建筑;不同处是,因其檐密窗小,又无平座栏干。
 
  故只有少部分可以登临,且效果不佳。建筑材料一般用砖、石。
 
  保存下来的年代最早的密檐式塔是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其建于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高39。5米;底层直径约10。6米,内部空间直径5米,计15层;塔的整体为炮弹形,塔身平面为十二边形,底层转角用八角形倚柱,门楣及佛龛上已用圆拱券;非仿木结构,而且依砖的性能砌造短檐,未用斗拱,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以木楼板分为10层。由下往上密檐间距离逐层缩短,与外轮廓收缩配合良好。使塔身显得稳重又秀丽。
 
  我国古代木塔和砖塔的产生年代应是相差不大的,但因传统的木结构技术较高,故早期以木塔为主;后因砖结构技术的提高,便逐渐取代了木塔的主要地位。今见于记载的早期砖塔有: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洛阳建阳里三级砖塔,北魏时重建;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洛阳军人建砖浮图等①;北周庾信(公元513- 581年)在《和从驾登云居寺塔》诗中谈到的嵩山九层浮图亦是砖砌而成。诗云: 重峦千仞塔,危登几层台,石阙恒逆上,山梁作斗回.这同时说明此云居寺塔也是可以登临的。
 
  从南北朝到唐代,密檐式塔的发展一直都是较为缓慢的。辽代以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并进一步向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发展。
 
  此期也建造了一些石塔,如《魏书?释老志》谈到了皇兴(公元467- 471年)中所构三级石佛国等, 大小皆石,高十丈.亭阁式。这是印度窣睹波与我国传统亭阁建筑相结合的产物。亭阁在汉代已非常普遍。但汉魏南北朝的亭阁式塔实物迄今未有发现。《洛阳伽蓝记》卷四 白马寺 条说: 明帝崩(公元75年),起祗洹(即庙,祭祠)于陵上,自此以后,百姓塜上或作浮图焉.有学者认为,此塜上浮图当即亭阁式小塔②。这种塔最初主要为笃信佛教,而又无资力修建高塔的平民所用,后又被一些高僧、和尚用作墓塔。现存最早的实物是山东历城神通寺隋代四门塔。
 
  ①《洛阳伽蓝记》卷二。晋太康寺,北魏重建后更名灵应寺。塔仍为三级。
  ②罗哲文:《中国古塔》,《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年版。
 
石窟
 
  石窟寺是在山崖凿洞以进行宗教活动的庙寺,其亦始创于印度。印度石窟原有两种类型:一供僧人集会礼拜用,称作支提(Caitya)或招提,窟面呈马蹄形,前面有檐廊,底部有塔,窟内还有列柱。另一种是供僧人修行、居住的,称为毗诃罗(Vinara)或僧院、伽蓝、精舍,窟呈方形,另在正面和两侧凿出若干个一丈见方的小龛室;后世我国称佛寺住持的居所为 方丈 即源于此。
 
  我国石窟绝大多数分布在北方。最初是沿汉通西域路线分布的,后又扩展到了中原和南方;在西至新疆,东及山东,北抵辽宁,南达浙江的广大地域内,今都有石窟发现。年代较早的大约是新疆拜城东南的克孜尔石窟,其约开凿于东汉晚期①;但多数是十六国和北朝以后开凿的。北魏至唐,系我国石窟的鼎盛期,宋后即衰。石窟传入中国后,经短时间的消化,便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新疆一带的石窟,大都保留了若干当地民族传统建筑的特征。
 
  如圆拱形窟门和佛龛(库车森木撒姆千佛洞),斗八式窟顶(拜城赫色尔千佛洞),穹窿形窟顶(焉耆明屋)等,这些特征至今仍在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族建筑中存留着。进入内地后,又发生了许多变化,北魏早期,如云冈的昙曜五窟(十六至二十窟),是以造像为主的草庐形,其造像是为纪念北魏五帝的②;北魏中期以后,多在中心设一个方柱,窟顶雕作木构建筑式样(平棊人字坡)。中心方柱最初可能与印度支提窟塔有关,但也很可能受到了我国传统建筑墓葬的影响,汉代许多祠庙和墓葬都常在建筑物中心设置一个称为 都柱 的柱子。北魏晚期至隋,逐渐去掉了塔柱,改成了大厅堂式。
 
  到了唐代,石窟竟完全成了佛殿的厅堂①。总之,我国石窟多数是僧院式的,以礼佛为主,也有一部为塔院式,与支提古窟相当,以塔柱为中心;毗诃罗式石窟甚少,敦煌第285窟和吐鲁番雅克崖石窟属于此类。因中国主要流行大乘派佛教,不大注重独居苦修,多在石窟前如佛寺中居住和活动。在印度,一座石窟便是一所寺院;到了中国,一座石窟通常只是一所佛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下面介绍几处石窟实例。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西郊16公里的武州南麓,依山开凿,延绵约1公里,现存主要窟洞53个,大小佛像5万余尊。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兴光二年(公元455年),著名的昙曜五窟便是当年作品。《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者六十尺 ,其余诸窟亦多建于迁都洛阳以前。云冈石质较好,其石窟虽吸收了许多外来文化,但从建筑的整体到局部,都已表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早期石窟(如昙曜五窟)平面呈椭圆形,顶部穹窿状,前壁开门,门上有洞窗,后壁中央雕大佛像,洞顶及洞壁未作建筑处理。后期多用方形断面。
 
  有的分前后两室,或室中设塔柱,窟顶已使用覆斗或长方形、方形平棊天花,壁上刻有台基、柱枋、斗拱等的木架构佛殿或佛陀本生故事等。
 
  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 216页。
  ②《魏书·释老志》。
 
  ①罗哲文等:《石窟寺》,《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年版。
 
  敦煌石窟,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包括莫高窟、西千佛崖、榆林窟、水峡口四处;其中又以莫高窟最负盛名。其处于敦煌县城东南45公里的鸣沙山上;在南北长约1600米的崖上,洞窟上下层叠相接,密如蜂窝,现存492个,其中十六国、北朝窟计32个。据敦煌发现的《沙洲志》云,其始凿于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又据唐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698年)李怀重修莫高窟碑,系前秦苻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由沙门乐傅开凿,谓之莫高窟。但这最早的莫高窟早已不复存在,今存最早者属北魏中期。敦煌魏窟的水平截面多呈方形,窟的中心偏后凿出方柱,上与窟顶平基天花相连;方柱四面凿有佛龛,龛内塑像;方柱前的窟顶凿成人字形及椽子,脊的两端有拱。这种窟虽由支提窟演变而来,但其构造全是仿中国木结构的。前面提到的敦煌第285号窟(毗诃罗式)正面和左右皆为佛龛塑像,窟顶凿成了人字形,中心是藻井。敦煌石窟亦以唐代的为多,清代还开凿了4窟。
 
  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南20里的伊阙。始建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后,《魏书?释老志》说:景明初(公元500年), 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 ,窟顶 去地一百尺,南北一百四十尺.永平中,又为 世宗复造石窟一。凡为三所,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六月已前,用功八十万二千三百六十六.保存至今的龙门石窟有洞窟1352处,小龛750个,塔39座,大小佛像97306尊。其中多数属于唐代。龙门石窟均无塔心柱和洞口柱廊,洞的水平面多为独间方形,未见前后室布置,亦无椭圆形平面。窟内均置较大的佛像。
 
园林
 
  北魏洛阳的城市型私家园林是较多的,多分布于坊里和城郭之内。前面提到,寿仁里是王公贵族的私宅和园林集中地,《洛阳伽蓝记》卷四 法云寺 云:自退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芒山,其间东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为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民间称为王子坊。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林川之饶,争修园宅,互相夸竞。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芳树(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其中又以河间王琛最为豪首, 入其后园,见沟渎蹇产,石磴礁峣,朱荷出也(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此前一般文字说到了私家园林的分布范围和产生背景。其云 家家而筑 ,可知造园风气之盛。第二段引文说: 石蹬礁峣 ,可知当时已采用了叠石作为造景的手段。 飞梁跨阁 可能指桥上建阁,当与后世亭桥或廊桥相类。同书卷二 城东?正始寺 条还谈到了司农张伦的园林,说其 山池之美,诸王莫及。伦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其中重岩复岭,嵚崟相属,深蹊洞壑,逦遽连接。高林巨树,足使日月蔽亏;悬葛垂带,能令风烟出入,崎岖石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盘纡复直,是以山情野兴之士,游以忘归.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景阳山是一座假山,其 重岩复岭 , 有若自然 ,把天然山岳的主要特征都集中地反映出来了。时有天水人姜质曾作《亭山赋》流传于世,其中有云 下天津之高雾,纳沧海之远烟;纤列之状一如古,崩剥之势似千年。若乃绝岭悬坡,蹭蹬蹉跎,泉水纾徐如浪峭,山石高下复危多。五寻百拔,十步千过,则知巫山弗及,未审蓬莱如何.可知此已透露了园林写意造景法的端倪。
 
  ①《晋书》卷九十五《陈训传》。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三十三。
 
  ②《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第二六函七九○册,《考工典?园林部》卷一二一。
 
  南方私家园林的发展南朝私家园林也有两种类型:一是比较讲究华丽,偏于绮靡的园林景观,主要以达官贵人经营的城市花园为代表;二是着意突出山水林木的自然之美,格调质朴清隽的园林,主要以文人名士经营的别墅园林为代表。
 
  都城建康集中了许多南朝贵族的园林,其穷巧极之状,奢华绮靡之风,比北朝私园是毫不逊色的。《渚宫旧事补遗》曾记述过齐湘东王于(建康)。
 
  子城中造湘东苑的情况,说其 穿池构山,长数百丈。植莲浦缘岸,杂以奇木。其上有通波阁,跨水为之。南有芙蓉堂,东有禊饮堂,……北有映月亭、修竹堂、临水斋,斋前有高山,山有石洞,潜行宛委二百余步,山上有阳云楼,楼极高峻,远近皆见。北有临风亭,明月楼 ①。但这种贵族式园林在南朝并未引起人们的好感和追求,相反却受到了部分文人的反感和鄙夷。江南名士们追求的是朴实和天然成趣,看来这与时人崇尚老庄之说是有一定关系的。孙绰《遂初赋》云: 余少慕老庄之道,仰其风流久矣。却感于陵贤妻之言,怅然悟之。乃经始东山,建五亩之宅,带长阜,倚茂林,孰与坐华幕,击钟鼓者同年而语其乐哉 ①,可见这种私家园林的思想基础、精神气质与贵族们是不同的,其对自然之美亦具有更高的鉴赏水平。文人园林多襟山带水,充分利用并十分珍惜大自然的赐予。 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可以说是这一思想的较好反映。《宋书》卷九十三《载崟颙传》: (颙)出居吴下,吴下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同书卷八十六《刘勔传》: 勔经始钟岭之南以为楼息,聚石蓄水,仿佛丘中,朝士爱素者多往之.可见文人们很少对别墅式园林的建筑物作出过分的渲染,而较注意它的清隽、典雅的风格。应当说南朝园林的主流是这种别墅式园林,它不但较为普遍,而且意境更高,致使帝王之家也不免要受到潜移默化,这也是它更胜于北方园林之处。《世说新语?言语》载: (梁)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木)便自有濠濮闲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这便是一个较好的例证。濠、濮皆水名,后句包含了《庄子》中的两个故事,后人以濠、濮指高人寄身闲居之所。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相关热词搜索:南北朝 建筑 魏晋

上一篇:南北朝:化学    下一篇:南北朝:工商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