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南宋 >

南宋的绘画

2018-07-26 10:33:46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梁楷是南宋时期乃至我国古代最有个性和富于创造性的画家。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许多文人和高僧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以水墨减笔的崭新风格开辟了写意人物的新天地。

一、宋代的山水画及画家

(1)刘松年

刘松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孝宗淳熙时(1174- 1189年)画院学生,光宗绍熙年(1190- 1194年)画院待诏,宁宗时,进《耕织图》称旨,皇帝赐以金带。他是继李唐之后在画坛上最享有盛名的画家,因居住于杭州清波门,时人呼为 暗门刘 (清波门俗称 暗门 )。

刘松年的山水、人物皆精,被称为 院中人绝品.他师从张敦礼,而张的山水画师承李唐,又擅作青绿山水。他的山水画兼具水墨及青绿两种形式,他画山石的斧劈皴明显是李唐一派,但画风清丽严整,同时他也精于楼阁界画。他有很多人物、楼阁景物皆精美的作品。

《四景山水图》卷,画西湖畔四座富贵人家的园林型别墅。全卷分为四段:春、夏、秋、冬四景。四图都把主景置于一侧,留出空阔的画面画湖天远山,显然是发展了李唐创始的构图画法。各画皆行笔谨严,设色典雅,界画工致,饶有诗情。春景中,柳绿堤岸,桃花如霞,主人踏青方回;夏景中,荷塘水榭,主人闲坐纳凉;秋景中,高堂虚静,秋水如镜,主人闲坐看山,悠闲惬意;冬景中,雪峰如睡,松古竹幽,一片银色世界,主人兴起,骑驴出游,不知是访友还是寻梅……从画上可以看出,树石画法乃从李唐一派脱变而来,斧劈皴趋于细碎,树形渐向修长秀美,屋宇楼阁园林精巧曲折,……

从中又可看到李唐作品中尚存的那些北宋遗法和浑厚苍劲、山野自然的韵味,至此已消磨殆尽,正在演化成一种精致典雅、略带程式化的新画风。

刘松年被列为 南宋山水四大家.严格说来,他的主要成就是把李唐开创的画风典雅化、精美化,以适应反映宫廷生活的要求。刘松年的绘画仅仅是李唐向马远、夏圭间的过渡阶段。他没有李、马、夏那样的创新成果,对当时及后世也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影响。

(2)马远

马远(1140前后- 1225年之后),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光宗、宁宗、理宗朝为画院祗候、待诏。马远出生于绘画世家,其曾祖马贲即是 佛像马家 后人。马远的祖父马兴祖是南宋绍兴画院待诏,山水、人物、花鸟、杂画皆善。马远的伯父马公显、父亲马世荣都是绍兴画院待诏,授承务郎,赐金带,善画山水、人物、花鸟。马远之兄马逵,亦善画,得于家传。马远本人更是精能各科,在画院中最为皇家所宠,其画上题字多是宁宗皇帝赵扩或是宁宗皇后杨氏所书。他的画多藏于皇家御府,或用于赏赐大臣。

马远画山水源出李唐,从早期作品《春游赋诗图》可以看出与李唐《江山山景图》一脉相通。中年形成自己特点,独树一帜:构图简洁,重点表现主景于一隅,其余用渲染手法逐渐淡化为朦胧的远树水脚、雨雾烟岚,并且通过画中指点眺望的人物把观画者的注意力引向虚旷的空间,任其遐想、品味, 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此边角之景也。 ①马远这种经营 边角之景 的画法,简洁、含蓄、独特,故被人誉称为 马一角.所作大幅山水也多用烟云遮断为前后数层,不作实满之景。画石,则分几个大面,石之棱角峭拔锋锐,近于 冰澌斧刃 ,人称 大斧劈皴 ;画老树伟干用画石的皴法,枝梢则修长劲挺,辗转延伸,人称为 拖枝 ,这些画法风格,均为前人所无。他的笔法温厚、从容、凝重、典雅,下有多层渲染作衬底,虽所施笔墨简约,而画面尤显沉厚含蓄,蕴含未尽之趣。马远晚年画风趋于老健,喜用秃笔,而典雅、工稳、蕴藉的气质如故,实属难得。

马远所画山水,运思精巧,貌似简括,实际创稿时千锤百炼,九朽一罢,因此在技法上、意境上都有别于他人、超过前人,而自成一家。他是南宋中后期有巨大影响的山水大师,他把李唐开创的山水画推到崭新的高度。他的多方面的才能代表了当时画院的最高成就。但由于有时构思过巧,画面剪裁修饰过当,则难免转失天然之趣。这种现象在他的一些主要作品中也已露端倪。这大概是他受宫廷趣味约束,迫于表现宫廷情调所致。

《踏歌行》,绢本设色,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图为迄今流传下的马远山水画代表作。上面所述及在运思、构图、技法上的特色都在此图中充分体现。画面上描绘的是,在秀峰和绿树围绕的山湾里,在幽静美丽的山道上,几个农夫颇带醉意地踏歌而行,走在前面的老者,胡须花白,手持短杖,作回首状,与道间桥上的老农互相唱和。四周是竞秀群山,迷蒙烟树,处处充满了盎然生机,整个画面洋溢着一种歌舞升平的和乐气氛。踏歌,原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不拘程式的娱乐形式,即用足蹬踏而作歌。这一欢娱形式到宋时已在平民百姓中颇为流行。这幅《踏歌图》画的不是市井居民的踏歌场面,而是乡野村民欢娱蹬踏作歌的场景。画家所绘无非是借此歌颂南宋的 繁荣太平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偏安一隅的表面的 太平.在艺术表现上,马远实际是在融山水画与人物画为一体,在使用大量笔墨描写奇风异景的同时,十分简洁地点染人物,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和乐境界。画家采用自己独创的边角式构图法,以局部特写的手法加以表现,峻峭的石峰、挺拔姿秀的松柏,蜿蜒曲伸的小径等,组合成一幅简洁明朗的图景。……画的上方有宁宗赵扩的题诗: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 附小字: 赐王都提举。 画的右下角款署 马远 二字。

《雪景图》卷,也是马远山水的典型作品。纸本墨笔。此图高15。2厘米,全长60。1厘米。分四段,写雪后江山之景。第一段,画面集中在左下角,两座雪峰之侧,有松林拱卫一楼观,右端一带孤丘,细如白练;第二段,远山如兽脊,隐于雪雾之中,右下方一孤舟透迤而行;第三段,右上角依然是远山,左下角有几株寒松与之呼应,一行鸣雁由近飞向远处;第四段,景物集中于左端,一条小径上几株古老的大树,隔着山溪,远处二岭三峰,画面右下部,一只小木船在划行。

这幅《雪景图》,充分显示南宋画 “一角” 和 “半边” 的特色。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且笔势苍劲,墨法精妙,生动地表现了清旷高寒的境界。

马远还有《雪滩双鹭图》及《梅石溪凫图》,这些属于当时流行的 “小景画” 之类的作品,在他手中亦不同凡响,他能把山水与花鸟结合起来,并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被后人深深喜爱,视为难得的杰作。

(3)赵伯驹等其他画家

南宋山水画,百余年间由李唐开创至马、夏而达高峰的水墨苍劲一体占了主导地位,但其风格样式亦流行不衰,其中赵伯驹、赵伯骕兄弟的青绿体,江参的江南画,梁楷、法常、若芬等人的水墨减笔最有特色,从现今流传相当数量的佚名画家作品中亦可全面考察十二三世纪之际山水画发展的风貌。

赵伯驹,字千里。其弟赵伯骕,字晞远。为宋宗室后裔,其祖父赵令唆曾与苏轼、黄庭坚交游,画学李公麟,精于鞍马。赵氏兄弟皆擅画青绿重彩山水,富丽精工,宗师唐大小李将军。同时,亦能作人物及花卉草虫等。相传赵伯驹曾为径山佛寺画五百罗汉图共100轴,其罗汉 行道入定,起坐顾瞻,笑颜愣睇,欲立反观,骑跨仪形,升降神变,道韵清穆。种种形状,惟妙惟肖,技艺超众,为人叹服。

赵氏兄弟传世作品不多,传为赵伯驹所作《江山秋色图》(绢本设色,现藏故宫博物院),画的是全境山水,其上山回路转,江河迤逦,间以竹林、树木、楼观、屋宇、桥梁、精密不苟、富丽秀美,完全是宋画风规,代表了宋代青绿山水的最高水平。赵伯骕的《万松金阙图》,画月下松林中的琼楼玉阙,四周江天辽阔,皓月东升,林间白云缭绕、白鹤飞翔,观者仿佛步入仙界之中。画中以密点表现丛林,流畅的细笔勾出水纹,青绿、泥金间用,清丽雅致,无拘板之弊。伯骕曾论及绘画,主张 吾辈胸次,自应有一种风规,俾神气翛然,韵味清远,不为物态所拘,便有佳处,况吾所存无媚于世而能合于众情者,要在悟此 ,说明他的画不仅画风工致,而且格调高雅,无媚世之想。

其他山水画家,如江参,对湖天平远浩茫之景颇有心会,传世之作有《千里江山图》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用董、巨披麻及点子皴法,但用笔较硬,山势绵亘,江河纵横,草木葱茏,墨色朗润,兼具雄奇明秀的特色。

梁楷,以简笔人物画享誉画坛外,他的山水之作更为奔放、简括和水墨淋漓。现传有《雪景山水》和《潇湘八景》等杰作。《雪景山水》为绢本水墨淡彩(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画中有二人骑马行于雪谷之中,上方有雪山一角及古寺岩关,景物虽简洁而兴味盎然。

僧人若芬有《潇湘八景图》,则以水墨大笔挥洒,云水迷茫,引人神驰意往。他还擅画墨梅。有不少作品流入日本。

南宋山水画有许多长图大障传世,赵芾的《江山万里图》卷(纸本墨笔,约10米长,现藏故宫博物院)是这种山水样式的杰构。卷首云烟中山峦出没,山路上行旅匆匆,山巅有古寺禅林,大江中白浪滔滔,全画给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其画法类似李唐而用笔洒脱,功力深厚,技法精湛,堪称南宋山水名家。

传为赵葵所作《杜甫诗意图》,也是南宋独具一格的重要作品。此图画湖泊周围竹林密生,烟雾笼漫,弥望无际。竹用墨笔画竿点叶而成,潇洒森爽,株株可数,层次分明,真可谓繁而有秩,浑然一体。此图是画史上唯一表现 渭川千亩 的竹乡秀色之作,惜元、明后代虽有少量画此题材,但都远不及此。所以,此图可称为古代表现竹林之美的最佳画迹。

现存大量南宋小品山水画,包括屏风、斗方、灯画、团扇等,件件皆精美,无不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绘画风貌,其中有金碧富丽的青绿山水;有工致严整的界画;没骨画法色彩绚丽;水墨画法韵味深厚,于明山秀水中,点缀穿插各种人物的活动或风俗性情节,如花坞醉归,黄昏薇省,春游晚归,竹涧焚香,龙舟竞渡,雪栈盘车,风雨牧归等等,表现了贵族士人的悠闲怡乐和社会平民的劳动生活。

二、文人画

(1) 杨补之、马和之、郑思肖、赵孟坚、龚开

杨补之(1097- 1169年),字无咎,号逃禅老人。南昌(今江西南昌)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据《松斋梅谱》云:杨补之于 高宗朝,以不直秦桧,征不起。秦死,再有诏,则没三日矣。 这 没三日 之说与他卒年不相合,但可知他一生未做过官。补之诗文书法皆善,尤长画梅,深得北宋华光之法。

华光和尚名仲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居衡州华光山,平生酷爱梅花,于寺中植梅数株,开花时节即移床树上观赏终日,偶于月光之下见窗间梅影横斜, 遂以墨规其状 ,一变历来设色法为墨晕法。黄山谷对其画梅极为折服,赞以 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但欠香耳.师承华光画法人很多,其中佼佼者,即杨补之。

《四梅花图》为杨补之代表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图画有四枝梅花:第一枝,花含苞待放,作未开状;第二枝,花开一半,做欲放状;第三枝,花瓣全展,作盛开状;第四枝,或开或落,呈凋零状,或仅剩花蕊,已成开残状。四梅为一系列,表现梅开梅谢的全过程,疏枝寒蕊,每一过程,观后都会令人有所思味,仿佛是一篇篇简洁含蓄的抒情文字,娓娓叙说着画家的情怀。画幅后有作者自书《柳梢青》咏梅词四首,以行楷书之,清逸秀润,观画、读词、赏字,令人赏心悦目,玩味不已。

补之画梅另辟蹊径,有别于北宋“ 院体” 的壮健凝炼,而开清疏幽逸的写意画风,且又不失细丽洒脱之感。据说他的画,曾呈送给徽宗皇帝,赵佶讥之为村梅。补之借此而自称为 “奉敕村梅 ”,后作画更求“ 疏枝冷叶”,清气逼人 ,弥漫出 “万花敢向雪中出 ”的动人诗情。

补之笔下的梅花,清雅闲野,高雅不凡。楼钥题补之画梅曰: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华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②可知擅长画松竹梅岁寒三友。当时有 江西人得补之一幅梅,价不下千百匹 ③之美谈,可见他的墨梅为世人宝爱和推重。

杨补之还有《雪梅图》传世。

马和之(1130- 1180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绍兴中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善画山水、人物,追求文人情致, 笔法飘逸,务去华藻,自成一家。 据记载,宋高宗赵构和孝宗赵眘特别重视、喜爱他的画,曾书《毛诗》三百篇,命他补图。周密《武林旧事》将马和之归入 御前画院 ,但从他本人身份及画的题材、风格都属于文人画范畴。

从流传下来的作品可知,马和之是一个多能画家。如表现《毛诗》内容,则人物、山水、花鸟必须全能。尤其他画人物, 行笔飘逸,时人目为小吴生,更能脱去习俗,留意高古,人未易到也。 所谓 “仿吴装” 和 “小吴生” 的美称,是指他人物画线条吸收唐代吴道子笔致飞动的特点。他的画风,总的看来是 清俊闲雅。今存宋代《诗经图》约有16种之多,上海博物馆等处藏有13卷;日本京都、美国波士顿、英国伦敦等地的博物馆藏约有七八件。这些都曾被认为是马和之手迹,经专家研究已被否定。而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唐风》卷和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小雅.鹿鸣之什》卷和《小雅.节南山之什》卷才真正是马和之的笔墨。另有故宫博物院所藏《后赤壁赋》卷,描写苏轼偕友夜游赤壁,一叶孤舟,飘于大江之上,水阔天空,山高月小,再现了东坡笔下的壮观景象。

郑思肖(1241- 1318年),字忆翁,福建连江人。南宋为元所灭后,他隐居吴下,坐卧必南向,并自号所南,又将居室命名为 “本穴世界” ( 本穴 可拆拼为 大宋 二字),以表示自己对宋室的忠诚与怀念。他画墨兰露根而无土,人问之,他说: 土为番人夺去!.他还在墨兰卷上题句: 纯是君子,绝无小人。 亦表其忠愤之心和高洁志向。现传他的《墨兰图》卷,用笔飘逸,墨色淡雅。题诗云: 问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

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 他还爱画菊花、墨竹。有《画菊》诗云: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自题墨竹诗云: 万项琅玕压碧云,清风幽兴渺无垠。当时首肯说不得,不意相知有此君。 诗中所寄心志,与墨兰题诗完全相同。

赵孟坚(1199- ?年)字子固,号彝斋,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宋室南渡后居嘉兴海盐。孟坚虽为宗室裔亲,而家境却清寒。宋宝庆二年中进士后,只做了一些地方小官。史书载他博雅好古,人比之为米南宫。 善水墨的描水仙、梅花、兰、山矾、竹石,清而不凡,秀而淡雅。 今传世作品有《水仙图》,画汀沚岸边,丛丛水仙,叶密花繁,生气勃然。画法则用白描勾勒花与叶,微微渲染浓淡墨,分出阴阳向背及层次。叶之舒展,花之怒放,极富情致,画法新颖,独创一格。另有一幅《岁寒三友图》,画松、竹、梅于一幅,枝叶交错,如剪枝插花,笔墨清润。

龚开(1222- ?年),字圣予,号翠岩,曾任两淮制置司监当官,宋亡不仕,以卖画为生。他善画墨鬼及瘦马,所画《中山出游图》卷形象怪诡,妙趣横生。又有《骏骨图》,上绘有一匹瘦骨嶙峋马匹,借以自喻身世遭际。

三、历史故事画

(1) 李唐、萧照等人的历史画

李唐《采薇图》卷,绢本设色,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画于南宋初年。所画故事出自《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记载周武王灭商建周, 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食之 , 遂饿死于首阳山.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武王灭纣本是顺乎历史潮流的正义之举,伯夷兄弟却代表着对这个历史进程的反动,然而在古代,伯夷兄弟一直是被歌颂的人物。

当北宋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掠,金兵南侵,生灵涂炭,统治阶级中不少人贪图富贵而媚敌求荣。李唐作此图以历史故事启示臣民,讽刺变节者,表彰在对外族侵略斗争中的忠勇志士, 意在箴规,表夷齐不臣于周者,为南渡降臣发也 ,显示了画家关心国家命运斥责奸佞之徒的正义精神。卷中伯夷抱膝而坐,面带忧愤,须发蓬乱,目光如炬,表现志士坚贞不屈的品格。

叔齐则一手据地,一手舒掌作放歌状。两人物刻画生动传神,满身正气溢于画面,衣纹简劲爽利,衬托人物刚直不阿的精神。以淋漓的水墨、粗犷的笔触所画树石,烘托出环境的艰苦。此图石壁上有题款两行: 河阳李唐画伯夷、叔齐 ,约属李氏晚年之作。

《晋文公复国图》卷,为李唐另一杰作,系描绘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因遭陷害,流亡在外19年,饱经磨难,终于回国即位。复国后,他修明内政,整饬法纪,使晋国很快强盛起来并取得了春秋霸主之位。此卷为李氏在北宋时所作,原为上下两卷,分段描写重耳走国的故事,现已不全。此图行笔细劲,章法严谨,人物神态亦颇生动,当是画家前期风格。此图意在宋室重兴。

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创立政权,曾自比为重耳,因此卷不谋而合地描绘了走国的故事,故极受赵构赏识。

萧照《中兴瑞应图》卷,内容为宋代昭军节度使、太尉提举皇城司曹勋编撰的宋高宗瑞应故事。全卷书画相间,共计十二幅,藉寓高宗赵构即位乃“上天祥应 ”,所画赵构自降生至为康王奉命北上求和,为民众所阻,又在民众掩护下逃脱金兵追赶,冒险踏冰等故事。此画当作于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至淳熙元年(1174年)间。首段有昭信军节度使曹勋题赞。曹勋另于《松隐集》中有《圣瑞图赞序》一文,颂扬高宗: 爱自诞圣,以及缵承,上下祥应,皆前代未见……今略辑瑞应,凡十有二,谨稽首顿首,系之以赞,少伸臣子之忠诚…….《中兴瑞应图》显然是一迎合上意之作。南宋政权的建立虽合众望,但此卷中不少事虚诞无稽,大都歪曲事实。不过其中磁州民变一段,画民众痛殴力主北去的副使王云,若没有桥头上的神仙崔府君,则比较真实地画出人民抗金情绪和对投降派的痛恨。另一段画金兵追赶康王,一老妇当门诓走金兵,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历史,这些片段描写确实可取。

此图画法多宗李唐笔意,构图谨严,界画工致,山石以斧劈皴,树为夹叶兼用点叶,笔法遒劲,墨色厚重。图上无款,鉴定家均认为是萧照真迹,与曹勋题字堪称二绝。

萧照另有《光武渡河图》,亦是歌颂中兴的历史故事。描写西汉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起兵,在河北作战中仓皇蹈冰渡过滹沱河,兵马刚过而冰解。此历史故事与唐王赵构自磁州北还,履冰过河才及岸而河冰折裂之事相似。此画气氛浓烈,人物生动,明代林嵋有诗云: 刀鸣马奋势如山,层冰蹈碎神龙寒 ,可知所画情态。此图已佚。

(2)梁楷

梁楷是南宋时期乃至我国古代最有个性和富于创造性的画家。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许多文人和高僧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以水墨减笔的崭新风格开辟了写意人物的新天地。

梁楷,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南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 1204年)画院待诏。嗜酒不羁,人称 梁风子.皇帝曾赐金带给他,他却挂于树上,不受而去。《图绘宝鉴》称赞他 善画人物、山水、道释、鬼神。师贾师古,描写飘逸,青过于蓝.梁楷虽是贾师古的得意门生,但他足能另辟蹊径,向 逸笔 方向发展。五代画家石恪创造了 戏笔人物 ,但影响不大,梁楷则把这一画法提高到新的水平。晚年所画笔简意全,人称之为 减笔.《李白行吟图》,画中诗人李白侧身昂首行吟,于神态萧散飘逸中透露出一种卓荦不群的品格。此图笔墨清淡简洁而韵味醇厚,堪称人物画精品。

《泼墨仙人图》轴,图中仙人以泼墨法画得可爱而可笑,醉步蹒跚,情状生动。又用细笔夸张传神地勾出眉眼,人物紧凑的眉眼使醉态尽出。和《李白行吟图》的艺术手法一样,不拘泥于衣纹结构的描绘,而是捕捉大的整体的感觉,给人印象和感染力极强,可谓掌握了写意画的奥旨。

《六祖砍竹图》和《六祖破经图》所画人物的眉目口鼻,以及人物砍竹、破经时专注、决绝的神态跃然纸上,图中衣纹用折芦描,用笔迅急,近于草书,是他晚年的草书逸笔成功之作。

梁楷另有《释迦出山图》,将苦修的释迦的形象塑造得极有特点。还有《八高僧故事图》,也成功地描绘了几个僧人的不同形象。此两图画法虽较工细,但工中有写,仍不失纵逸之风。

梁楷还能画山水和花鸟。传世有《秋柳双鸦》小幅,昏黄的夜色里,有双鸦在月光下绕树而飞,笔墨简括而生动,四围气氛渲染得也非常浓郁、浑厚。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参考文献: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宋辽金夏艺术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宋时之西夏    下一篇:南宋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