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元朝 >

元代的服饰习俗

2018-07-26 15:12:42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元代各民族服饰文化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上占重要地位。她具有本民族服饰习俗的特殊性和华夏服饰文化的兼容性。

元朝是蒙古民族建立的帝国。其民族之多,地域之广,是元以前历代王朝所不能比拟的。政治上的统一和经济上的密切交往,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联系。服饰文化也不例外,各民族人民基本上保持原来传统服饰的同时,在与其他民族的来往中,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吸收了他族服饰文化的影响,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服饰文化。所以元代各民族服饰文化在中国服饰文化史上占重要地位。她具有本民族服饰习俗的特殊性和华夏服饰文化的兼容性。

(一)蒙古族的服饰

每个民族所繁衍生息的自然环境和他们所经营的经济生活形态以及历史文化传统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等因素决定了该民族的服饰习俗特点。元代蒙古族人的服饰与蒙古高原沙漠绿地、寒冷气候和游牧狩猎等经济生活紧密相联。随着元帝国的建立和与比邻民族来往的加强,蒙古族服饰也发生了不少变化。蒙古族服饰也同样影响了其他民族服饰文化。

1。容貌特征容貌:据文献记载,元代蒙古人外貌与今蒙古人无大差异。南宋赵珙《蒙鞑备录》: 大抵鞑人身不甚长,最长不过五尺二三,亦无肥厚,其面横阔而上下促,有颧骨,眼无上纹,发须绝少。 13世纪中叶来蒙古的西方传教士约翰?普兰诺?加宾尼(jonnofplanocarpin)在他的游记《蒙古史》中对当时的蒙古人身体容貌特征,进行了描写,他说; 鞑靼人同一切其他的人是十分不同的,因为他们两眼之间和两个颧骨之间较其他民族为宽。他们的面颊也相当突出在他们的嘴上面;他们有一个扁平的和小的鼻子,他们的眼睛是小的,他们的眼皮向上朝向眉毛。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腰部是细的,但也有少数例外;他们的身高几乎都是中等。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人长胡子,虽然有些人在上唇和下巴有一些髭须,而这些髭须他们不加修剪。 威廉?鲁不鲁乞(willianofRubruck)在他的《东游记》中说,蒙古 妇女们是惊人地肥胖,一般认为,她们的鼻子越小,就越美丽。 关于元代蒙古人的外貌特征,除上述描述之外,还有一些史书插图绘画、帝王肖像可以参照。

发式:由于元代蒙古人的发式极为特殊,故各种文献中记述较多。男人的发式,赵珙《蒙鞑备录》: 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国人,皆剃婆焦如中国小儿留三搭头。在囟门者稍长则剪之;在两下(耳?)者总小角,垂于肩上。 郑所南《心史?大义略叙》: 鞑主剃头发,留当前发,剪短散垂;却析两旁发,垂绾两髻,悬加左右肩衣袄上,曰不狼儿。言左右垂髻,碍于回视,不能狼顾。或合辫为一,直拖垂衣背。 《长春真人西游记》说: 男子结发,垂两耳。

加宾尼对蒙古男人发式描述甚详。加宾尼说: 在头顶上,他们像教士一样把头发剃光,剃出一块光秃的圆顶,作为一条通常的规则,他们全部同样地把头发剃去三指宽,而这样剃去的地方就同上述光秃圆顶连结起来。在前额上面,他们也都同样地把头发剃去二指宽,但是,在这剃去二指宽的地方和光秃圆顶之间的头发,他们就允许它生长,直至长到他们的眉毛那里;由于他们从前额两边剪去的头发较多,而在前额中央剪去的头发较少,他们就使得中央的头发较长;其余的头发,他们允许它生长,像妇女那样;他们把它编成两条辫子,每个耳朵后面各一条。 鲁不鲁乞在《东游记》中写到: 男人们在头顶上把头发剃光一方块,并从这个方块前面的左右两角继续往下剃,经过头部两侧,直至鬓角。他们也把两侧鬓角和颈后(剃至颈窝顶部)的头发剃光,此外,并把前额直至前额骨顶部的头发剃光,在前额骨那里,留一簇头发,下垂直至眉毛。头部两侧和后面,他们留着头发,把这些头发在头的周围编成辫子,下垂至耳。 ②蒙古语把 当前发 即前额骨那里的一簇头发,叫做kegül,《元朝秘史》第五六节作 客古里 ,旁译为 ■揫.郑麟趾《高丽史》卷二十八: 蒙古之俗,剃顶之额,方其形,留发其中,谓之怯仇儿。 怯仇儿,即 客古里.蒙古语把垂于肩上的两条辫发,叫做shibülger。《元朝秘史》同节作 失不勒格儿 ,旁译作 练椎.至元末蒙古男人发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元末明初人叶子奇说: 其发或辫,或打纱练椎,庶民则椎髻。 至于蒙古妇女的发式,文献中记载较少。加宾尼谈到男人发式时说到; 由于他们从前额两边剪去的头发较多,而在前额中央剪去的头发较少,他们就使得中央的头发较长;其余的头发,他们允许它生长,像妇女那样。 可见,女人的发式与男人也有相似之处。鲁不鲁乞说; 在结婚以后,妇女就把自头顶当中至前额的头发剃光,…… 把两边头发编成两条辫子,垂于两肩及胸前。结婚前无须把头顶的发剃光,编发与已结婚女子同。直到如今,蒙古族未婚妇女将头发中分,编成两条发辫,垂于胸前,可能是古代shibelger的遗风。此语在卫拉特、鄂尔多斯、巴林等方言中仍在使用。元代蒙古妇女还用一种化妆品涂搽面孔。《蒙鞑备录》: 妇女往往以黄粉涂额。 这些涂搽粉,用什么作原料,不清楚。《黑鞑事略》徐霆补注: 妇女美色,用狼粪涂面。 不足证。王国维也说 狼粪涂面,疑有误字。 

2。衣着关于13世纪蒙古人衣着,南宋使臣彭大雅写到 其冠被发而椎髻,冬帽而夏笠。妇人顶' 故姑'.其服右袄而方领,旧以毡、毛、革,新以紵丝、金线,色以红紫绀绿,纹以龙凤,无贵贱等差。 ⑥这是元代早期蒙古人的衣着。但语焉不详。因此我们在所见史料范围之内,分别阐述元代蒙古人之衣着。

顾姑冠:在元代蒙古人衣着中,顾姑冠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首饰。自古至今,引起许多人的兴趣。因此在这里多用纸墨,详述如下。

顾姑冠是蒙古语kükül之译语,还有罟罟、括罟、故姑、罟姑、故故、固姑、姑姑、罟罛、罟冠等多种译写。又据《元朝秘史》等文献记载,顾姑冠亦称 孛黑塔 ,是蒙古语bogta之音译。

蒙古妇女结婚后一定要戴顾姑冠的。普兰诺?加宾尼也说: 已经结婚的妇女……在她们头上,有一个以树枝或树皮制成的圆的头饰。这种头饰有一厄尔高,其顶端呈正方形;从底部至顶端,其周围逐渐加粗,在其顶端,有一根用金、银、木条或甚至一根羽毛制成的长而细棍棒。这种头饰缝在一顶帽子上,这顶帽子下垂至肩。这种帽子和头饰覆以粗麻布、天鹅绒或织锦。

不戴这种头饰时,她们从来不走到男人们面前去,因此,根据这种头饰就可以把她们同其他妇女区别开来。 这里加宾尼虽然未说出其名称,但据其描述,显然是蒙古已婚妇女所戴孛黑塔或顾姑冠。

顾姑冠的形制,《蒙鞑备录》: 妇女 : 凡诸酋之妻,则有顾姑冠,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之,其上又有杖一枝,用红青绒饰之。 《长春真人西游记》: 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皂褐笼之,富者以红绡,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大忌人触,出入庐帐须低徊。《黑鞑事略》: 妇人顶故姑。 徐霆疏: 霆见其故姑之制,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铁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彩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 上述记载对顾姑冠的描述还是较为简略。对这种头饰的描写之翔实具体,莫过鲁不鲁乞的《东游记》:妇女们也有一种头饰,他们称之孛哈(bocca),这是用树皮或她们能找到的任何其他相当的材料制成的。这种头饰很大,是圆的,有两只手能围过来那样粗,有一腕尺多高,其顶端呈四方形,像建筑物的一根圆柱的柱头那样。这种孛哈外面裹以贵重的丝织物,它里面是空的。

在头饰顶端的正中或旁边插着一束羽毛或细长的棒,同样也有一腕尺多高;这一束羽毛或细棒的顶端,饰以孔雀的羽毛,并饰以宝石。富有的贵妇们在头上戴这种头饰,并把它向下牢牢地系在一个兜帽上,这种帽子的顶端有一个洞,是专作此用的。她们把头发从后面挽到头顶上,束成一种发髻,把兜帽戴在头上,把发髻塞在兜帽里面,再把头饰戴在兜帽上,然后把兜帽牢牢地系在下巴上,因此当几位贵妇骑马同行,从远处看时,她们仿佛是头戴钢盔手执长矛的兵士;因为头饰看来像是一顶钢盔,两头饰顶上的一束羽毛或细棒则像一枝长矛。 bocca,即bogta之误译。

根据上述各家有关描述,早期蒙古妇女所戴顾姑冠的材料,以蒙古土产的桦树皮、柳条、毡、野鸭、鹤等的羽毛之类为之。其实体而言,最初系在树皮(桦树皮)制作的圆筒形的顶上饰以鸟兽的羽毛。当然,戴此头饰者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同,装饰也有所差异的。但此时的顾姑冠仍然是一种适用于狩猎游牧民族的较为原始的高帽。待至蒙古兴起,建立帝国,欧亚各地丰富的特产品、贵重物品,源源不断地流入大元帝国乃至蒙古本土。珍奇华丽的金、银、珠玉以及竹,珍珠、绢布、孔雀的羽毛成为顾姑冠的材料。

从而其形制也有所变化。元《析津志》: 罟罟,以大红罗幔之。胎以竹,凉胎者轻。上等大,次中,次小。用大珠穿结龙凤楼台之属,饰于其前后。

复以珠缀长条,禒饰方絃,掩络其缝。又以小小花朵插带,又以金累事件装嵌,极贵。宝石塔形,在其上。顶有金十字,用安翎筒以带鸡冠尾。出五台山,今真定人家养此鸡,以取其尾,甚贵。罟罟后,上插朵朵翎儿,染以五色,如飞扇样。先带上紫罗,脱木华以大珠穿成九珠方胜,或叠胜葵花之类,妆饰于上。与耳相联处安一小纽,以大珠环盖之,以掩其耳在内。自耳至颐下,光彩眩人。环多是大塔形葫芦环。或是天生葫芦,或四珠,或天生茄儿,或一珠。又有速霞真,以等西蕃纳失今为之。夏则单红梅花罗,冬以银鼠表纳失,今取暖而贵重。然后以大长帛御罗手帕重系于额,像之以红罗束发,莪莪然者名罟罟。以金色罗拢髻,上缀大珠者,名脱木华。以红罗抹额中现花纹者,名速霞真也。 鄂多立克在《东游录》中叙述元汗廷情况时说到: 已婚者头上戴着状似人腿的东西,高为一腕尺半,在那头顶上有些鹤羽,整个腿缀有大珠;因此若世界有精美大珠,那准能在那些妇女头上找到。 所记无疑就是孛黑塔,顾姑冠。上述两项所记载之顾姑冠,其富丽之概,远非蒙古早期可比。无论使用的材料,还是形制样式都发生很大变化。现存图像以及新发现的实物也证明这些变化。

一般来说,顾姑冠为已婚贵族妇女的头饰。但也有下层官员之妇女以及异族妇女所戴者。当然形制或装饰较简陋。《事林广记?服用原始》: 固姑,今之鞑靼、回回妇女戴之,以皮或糊纸为之,朱漆剔金为饰,若南方汉儿妇女,则不得戴之。 帽笠: 帽子系腰,元服也。 元代蒙古男子也十分讲究戴帽。但在文献中对这些帽子的形制描绘的很少。加宾尼说: 他们戴的帽子同其他民族的帽子不同,但是,我不能够以你们所能了解的方式来描绘它们的形状。 ①彭大雅在他的《黑鞑事略》中说,蒙古人冬帽而夏笠。冬帽指的是多见于文献的皮帽。即鞑靼帽,就是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成吉思汗画像中所画的鞑靼帽。

这种帽子形制,叶子奇说: 其簷或圆,或前圆后方,或楼子。 皮帽也是妇女们所戴的帽子。叶子奇说: 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带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带皮帽。 元蒙古人帽笠装饰也很讲究。贵族以金玉做顶。叶子奇在《草木子》中说: 北人……帽则金其顶。 《南村辍耕录》记一故事: 河南王卜怜吉歹为本省丞相时,……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待,风吹坠石上。击碎御赐玉顶。 在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受到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影响,首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长袍:蒙古语称deel或terlig。西方传教士加宾尼,对他所见到的蒙古人衣着描述尤为详尽。他说: 男人和女人的衣服是用同样的式样制成的。

他们不使用短斗篷、斗篷或帽儿,而穿用粗麻布、天鹅绒或织锦制成的长袍,这种长袍从上端到底部是开口的,在胸部折叠起来;在左边扣一个扣子,在右边扣三个扣子,在左边开口直至腰部。各种毛皮的外衣样式都相同;不过,在外面的外衣以毛向外,并在背后开口;在背后并有一个垂尾,下垂至膝部。

已经结婚的妇女穿一种非常宽松的长袍,在前面开口至底部。 关于蒙古妇女的衣服,赵珙说: 所衣如中国道服之类。……又有大袖衣如中国鹤氅,宽长曳地。行则两女奴拽之。 鲁不鲁乞在他的《东游记》中写道: 姑娘们的服装同男人的服装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略长一些。……

在结婚以后,……穿一件同修女的长袍一样宽大的长袍,而且无论从那一方面看,都更宽大一些和更长一些。这种长袍在前面开口,在右边扣扣子。在这件事上,鞑靼人同突厥人不同,因为突厥人的长袍在左边扣扣子,而鞑靼人则总是在右边扣扣子。 上述这些对蒙古袍的描写是相似的,可见长袍是元代蒙古人最常穿的衣服。他们的长袍,根据四季气候选择厚薄不同质料缝制。

系腰:蒙古语称büse。蒙古袍和系腰是相配的。因为系腰是权威的象征,因此,一般情况下,蒙古男人穿袍子多束腰带。难怪叶子奇《草木子》卷之三下《杂制篇》称: 帽子系腰,元服也。 流传至今的一些元代绘画作品也证明了上述说法。

《元朝秘吏》第一一七节记述了帖木真与札木合二人交换金带的故事。

原文为 阿勒坦不薛.《元史》卷四十三《顺帝纪》中称这种系腰为: 金系腰.《华夷译语(鞑靼馆下续增)?衣服门》中出现 安坛不薛(金带) 、 哈石不薛(玉带) 、 蒙昆不薛(银带) 、 额别儿不薛(角带) 等系腰名。从质料看,元代蒙古人系腰,除上述金、银、玉、角以外,无非是皮或各种布帛而已。当时蒙古普通牧民以羊牛皮作腰带。金、银、玉系腰必然是少数那颜贵族所有。《元朝秘史》所载金带,是草原贵族帖木真与扎木合从篾儿乞部首领脱黑脱阿、歹亦儿兀孙掳获的。

蒙古人系腰带,颜色与袍子相协调。鲁不鲁乞说,蒙古妇女们 用一块天蓝色的绸料在腰部把她们的长袍束起来。 男子系腰处多佩腰刀,颇洒脱威武,叶子奇《草木子》卷之三下《杂制篇》: 北人茶饭重开割。其所佩小篦刀,用镔铁定铁造之。价贵于金,实为犀利。王公贵人皆佩之。 答忽:元代蒙古人衣服中有一种皮袄。蒙古语叫daqu。郑所南《心史?大义集》绝句十首,其八: 騣笠毡靴搭护衣,金牌骏马走如飞,十三门里秋光冷,谁梦朝天喝道归。 原注: 搭护胡衣名。金牌胡爵。 清翟灏《通俗编》卷二五《服饰》 搭护 条; 搭护,元衣名.《元朝秘史》中数次描写了搭■,第九六节:答忽,旁译 袄子 ,第一五二节仍作 答忽 ,旁译 皮袄.据该书记载,贫苦百姓穿的是羊皮袄,如,克烈部王汗七岁时被篾儿乞人掳去给他穿着黑花山羊羔答忽,舂碓。

而草原贵族穿的是貂鼠袄子(bulagandaqu)、银鼠袄子(keremündagu)。

《元史》卷七八《舆服志》冕服: 天子质孙,冬之服凡十有一等,……服银鼠则银鼠暖帽,其上并加银鼠比肩。 原注: 俗称曰襻子答忽.貂鼠袄子或银鼠袄子也是人们相互间馈赠的佳品。据《元朝秘史》记载,少年帖木真为了得到漠北强部首领王汗的支持,把一件珍贵的黑貂鼠袄子赠送给王汗。王汗 好生喜欢着 ,当场表示,作为黑貂鼠袄子回奉, 你离了的百姓,我与你收拾;漫散了的百姓,我与你完聚。 有元一世,由于蒙汉文化交流的加强,答忽的穿着,不仅限于蒙古人,其他民族人民也经常穿这种衣服,称搭■、搭护。元武汉臣《生金阁》剧三折正末白: 孩儿吃下这杯酒去,又与你添了一件绵搭襻么。 ①据史料分析,答忽有两种式样。一种是《元史?舆服志》中的 襻子答忽 即有扣襻的答忽。《元史语解》卷二四名物门: 达呼,皮端罩也。 卷七十八作答忽。 这是无袖皮背心之属。即没有双袖的上衣。《事物纪原》卷三 半臂: 今背子也。江淮之间,或曰绰子。……今俗名搭护。 《居易录》: 搭■衫也。 指的即这种皮衣。另一种答忽是毛皮外套。翟灏《通俗编》卷二五《服饰?搭护条》:郑思肖(按即郑所南)诗:' 騣笠毡靴搭护衣,金牌骏马走如飞。' 自注:' 搭护,元衣名'.按:俗谓皮衣之表里具而长者曰搭护,颇合郑诗意。 此与后来满洲人皮长外套打呼同。

打呼即搭■、答忽、答胡、搭护。至于元剧中所谓 绵搭■ ,犹云 绵袄.与蒙古人答忽名同而实异,是元代特定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汉式答忽。

搀察:这是蒙古语Cam Ca的音译。此名指衬衫、衬衣、长衫、短褂、短袄、上衣;布罩衣等多种衣服,突厥人也有这种衣服。但对元代蒙古人来说,是指特定的一种衣服。该名称见于《元朝秘史》第五五节,旁译作 衫儿.总译:'你想我呵再娶的妇人就唤做我的名字者。' 就脱下衫儿与她做纪念。 由此看来,这是衬衫、衬衣之类的内衣。在元代译作 合罕衫.裤子:蒙古语称阿母都(mudu)因为蒙古人常穿长袍,裤子未能引起中外旅行家们注意。鲁不鲁乞只说了一句:蒙古人 也用毛皮做裤子 。

夏季用其它布帛、绵缎缝制。元代蒙古人的裤子样式也和其他游牧民族那样便于骑射,适合于游牧生活。

靴:蒙古语称忽都速(gutusun)。元代蒙古人一般都要穿靴子。这是适合于狩猎游牧生活的服饰。从制作质料来看,有皮靴、毡靴、从式样来看有长统的和短统的。

皮靴,古代蒙古人的皮靴有马、牛、羊皮靴,也有鹿皮靴。《元朝秘史》第一一四节描写了一个五岁男孩。他 穿着一件粉皮水貂鼠接来的衣裳,戴一个貂皮帽,穿一双鹿蹄皮的靴.鹿蹄皮结实、耐磨,是做皮靴理想的原材料。元蒙古人中还流行一种叫做 不里阿耳靴.蒙古人用不里阿耳人技术制作这种皮靴,故名。鲁不鲁乞在他的《东游记》中写到,蒙古人从斡罗思、摩薛勒、大不里阿耳送来的珍贵毛皮作衣服穿着。最初的不里阿耳靴是这样产生的。元中后期蒙古人不里阿耳靴不一定是从不里阿耳进的皮做的,而仅存其名称而已。

兀剌靴:这是元代蒙古人穿的一种皮靴。后传至内地,流传至今。

兀剌,蒙古语ula的音译。《元朝秘史》第二五四节:兀剌,旁译 脚底.《华夷译语?身体门》:脚底作 兀剌.《登坛必究?衣服门》卷二二 译语 :靴底作 古堵速五剌.即兀剌。可见, 兀剌 原指脚底、靴底后引申为一种靴。

兀剌靴是元代蒙古人,尤其庶民百姓穿的一种皮靴。后来传至中原,渐渐汉族人民也习惯于穿这种靴,成为一种时髦的靴。举当时文学作品中描写为证。

元无名氏杂剧《渔樵记》,第二折,旦儿白: 投到你做官,直等的那日头不红,月明带黑,星宿■眼,北斗打呵欠,直等的蛇叫三声,狗拽车,蚊子穿着兀剌靴,蚁子戴着烟毡帽,王母娘娘卖饼料。 《杨六郎调兵破天阵》剧头折净白: 发垂双练狗皮袍,脚穿兀剌忒清操。 《宋大将岳飞精忠》剧楔子铁罕白: 赢了的赏,输了的罚,一人一双歪兀剌。 高安道皮匠说谎套: 初言定正月终,调发到十月一。新靴子投至能够完备,旧兀剌先磨了半截底。 兀剌靴,充有乌拉草以御寒的皮靴。直到解放前内蒙古、东北地区人民仍穿着这种靴。

毡靴:元代蒙古人多穿毡靴。郑所南《心史?大义集》绝句十首,其八:騣笠毡靴搭护衣,金牌骏马走如飞,十三门里秋光冷,谁梦朝天喝道归。 原注: 行在十三门,搭护胡衣名。金牌胡爵。 如前所述,搭护是蒙古人的衣服,騣笠也是蒙古人经常戴的帽子。可见毡靴是蒙古人穿的靴子。这里描绘的是一位 胡将.他穿着搭护衣,头戴一种马鬃编制的帽子,足蹬毡靴。

服装质料:上述史料说明,波斯等外地服饰质料,对元代上层贵族服饰的影响。对此,鲁不鲁乞写道: 从契丹和东方的其它国家,并从波斯和南方的其它地区,运来丝织品、织绵和棉织品,他们在夏季就穿用这类衣料做成的衣服。从斡罗思、摩薛勒(moxel)、大不里阿耳、帕思哈图和乞儿吉思(kerkis)并从在北方的降服于他们的许多其它地区,给他们送来各种珍贵毛皮,他们在冬季就穿用这毛皮做成的衣服,……穷人则用狗皮和山羊皮做穿在外面的皮袍。他们也用毛皮做裤子。再者,富人的衣服用丝棉作铺絮,这是非常柔软、轻便和温暖的。穷人的衣服则用棉花和较为柔软的羊毛作铺絮。 ①但鲁不鲁乞所说的那些高级质料都是蒙古征服那些地区之后得到的。其实蒙古国土上的动物毛皮也是很珍贵的。其中首推上节所言貂鼠皮和银鼠皮是远近闻名的衣服质料。主要产区是额尔古纳河流域和贝加尔湖附近森林地区。元代蒙古皇帝冬装主要是用这种毛皮作的。成吉思汗乃至元时,中亚有些回回商人不远千里到额尔古纳河流域,欲购貂鼠青鼠而去。帖木真在遇到麻烦时,把一件黑貂皮袄赠送给克烈部王汗,请求得到他的帮助,王汗竟然说 作为貂皮袄子的回奉,必以完聚你溃散之民.正由于貂鼠皮珍贵,元代一度以貂皮作皮货交易上的流通物。如《元典章》卷三八《兵部?放皮货则例》中详细规定着以貂皮折纳其它皮货的标准数量等。

此外,蒙古人不仅喜爱土拨鼠肉,而且用它的皮毛作服装质料。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三《兽品》: 塔剌不花,一名土拨鼠。……皮用番皮,不湿透,甚暧。 《至元译语?衣服门》:番皮作 答胡 ,即蒙古人的皮质上衣。足见塔剌不花皮作为衣服质料,被列为元代皮货之列。元代文献中也能反映蒙古人确实以塔剌不花皮作衣的事实。《元史》卷一二七《伯颜传》:伯颜在外征伐,军队乏食, 令军士有捕塔剌不欢之兽而食者,积其皮至万,人莫知其意,既而遣使辇至京师,帝笑曰:' 伯颜以边地寒,军士无衣,欲易吾缯帛耳。' 遂赐以衣。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蒙古地区盛产土拨鼠,并且其肉可食,毛皮可作衣服质料,又可用它来交换内地的布帛。

(二)朝廷冠服

中国朝廷冠服源渊颇古,并且上下有别,贵贱有章,充分显示了封建等级的区别。至元初, 庶事草创,冠服车舆,并从旧俗.忽必烈即位前后,在此方面发生一些变化, 大抵参酌古今,随时损益,兼存国制,用备仪文。 即 近取金、宋,远法汉、唐.所谓 旧俗 、 国制 指的都是蒙古的一些礼俗。

1。朝廷冠服元代的朝廷冠服包括天子冕服、皇太子冠服、官吏公服、祭服以及天子质孙服、百官质孙服等。

天子冕服:关于元朝皇帝冠冕,《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 衮冕,制以漆纱,上覆曰綖,青表朱里。綖之四周,匝以云龙。冠之口围,萦以珍珠。綖之前后,旒各十二,以珍珠为之。綖之左右,系黈纩二,系以玄紞,承以玉瑱,纩色黄、络以珠。冠之周围,珠云龙纲结,通翠柳调珠。綖上横天河带一,左右至地。珠钿窠纲结,翠柳朱丝组二,属诸笄,为缨络,以翠柳调珠。簪以玉为之,横惯于冠。 有关皇帝的礼服,据传言: 衮龙服,制以青罗,饰以生色销金帝星一、日一、月一、升龙四、山三十八、火四十八、华虫四十八,虎蜼四十八。 此外,对其它服饰,如裳、中单、蔽膝、玉佩、大带、玉环绶、红罗靴、履、靺等的形制,质料,皆有详尽的规定。

元代冕服始于宪宗, 初冕服自此始。 后来,至元十二年(1275年)、大德十一年(1307年),根据《太常集礼?唐制》,又对冕服进行在形制和质料方面的调整。

至延祐七年(1320年),英宗命礼仪院使传旨, 令省臣与太常礼仪院速制法服。八月,中书省会集翰林、集贤、太常礼仪院官讲论,依秘书监所藏前代帝王衮冕法服图本,命有司制如其式 。

皇太子冠服:《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载: 衮冕,玄衣,纁裳,中单、蔽膝、大绶,朱靺,赤舄。 至元十二年(1275年),根据《太常集礼》,拟制皇太子冠服: 用白珠九旒、红丝组为缨,青纩充耳,犀簪道。

青衣、朱裳,九章。五章在衣,山、龙、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白纱中单,青褾襈裾。革带,涂金银钩■。蔽膝、随裳色,为火、山二章。瑜玉双佩,四采织成大绶,间施玉环三。白靺,朱舄,舄加金涂银釦.大德十一年(1307年)九月,根据唐宋制,拟制皇太子衮冕,但 以拟其制,未果造。 

官吏公服:元朝文武百官公服多从汉唐,以长袍为主,长袍式样,大袖、盘领、都是右衽。一品用紫色罗袍,上绣大独科花,直径五寸,束玉偏带。

二品着紫罗服,上绣小独科花,直径三寸,束花犀偏带。三品仍服紫罗袍,上绣散答花纹,径二寸,无枝叶。四品、五品穿紫罗袍,上绣小杂花,径一寸五分。三品四品束黄金荔枝偏带。六品、七品穿腓色衣,上绣小杂花,径一寸。八品、九品穿绿罗衣,无文。五品以下束乌犀偏带。

提控都吏目公服:罗窄衫,黑角束带,舒脚,幞头;礼生公服:穿茶合罗窄衫,舒脚,幞头,黑脚束带;典吏公服:罗窄衫,黑角带,舒脚、幞头。

巡检公服:与上同。

儒官服色:春秋释奠、天寿节行礼,诸儒各服唐巾襺带,学正师儒之官都以常服到班陪拜。

元朝官吏所戴幞头, 漆纱为之,展其角。 元高文秀杂剧《遇上皇》,第四折,《双调新水令》: 这纱幞头直紫襽,怎如白缠带旧细衫。又不会阔论高谈,休想我做官滥。 也有交角幞头。 鞓用朱草。靴,以皂皮为之。 鞓,皮革制的腰带。

祭服:元朝祭服基本上继承了前代传统,包括社稷祭服、宣圣庙祭服、曲阜祭服等。

社稷祭服:青罗袍,白纱中单,红梅花罗裙,蓝、红织锦铜环绶绅,红梅花罗蔽膝,白罗方心曲领。带类有蓝素紵丝带、银带、铜带、镀金荔枝带、角带、铜束带等。冠类有:冠、水角簪金梁冠、纱冠、獬豸冠、笼巾纱冠。

还有黑漆幞头。鞋袜有:革履、皂靴、白绫袜、紫紵丝抹口青毡袜。佩戴饰件有佩、铜珩璜、玉珩璜等。手板有木笏、象笏。此外,还有紫罗公服、黄绢单包複等服装。

元朝宣圣庙祭服,包括献官法服、执事儒服和曲阜祭服。至大年间太常博士李之绍、王天祐建议:皇帝亲自致祭时 冕无旒,服大裘而加衮,裘以黑羔皮为之。臣下从祀冠服,历代所尚,其制不同。集议得依宗庙见用冠服制度。 关于释、老、孔门祭服,《庙学典礼》卷一 释典服色 称: 中书省吏部,至元十年二月二十九日符文:……窃见外路官员、提学、教授、每遇春秋二丁,不变常服,以供执事,于礼未宜。……释、老二家、与儒一体,彼皆黄缁(zi,音子,黑色)衣,以别其徒,独彼孔门,衣服混然,无以异于常人者。自此以往,拟合令执事官员,各依品序穿着公服。外据陪位诸儒,亦合衣襽带唐巾,行释菜之礼,似为相应。 可见,孔子祭服,元代仍承袭前代,未作改动。

质孙服:亦称只孙服,蒙古语jisun音译,意为 颜色.陶宗仪言,只孙服者,贵臣见飨于天子则服之。 加宾尼在蒙古期间参加了贵由汗(元定宗)即位大典,他看见蒙古宗王将臣们每日更换衣服一次,与会之人着一色衣,而其颜色每日不同: 第一天,他们都穿白天鹅绒的衣服,第二天——那一天贵由来到帐幕——穿红天鹅绒的衣服,第三天,他们都穿蓝天鹅绒的衣服,第四天,穿最好的织锦衣服。 《元史》卷七八《舆服志》一: 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庭大宴则服之。冬夏之服不同,然无定制。凡勋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下至于乐工、卫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别,虽不同,总谓之质孙云。 天子质孙,冬之服十一等,服纳石失(原注:金锦也)、怯绵里(原注:翦茸也),则冠金锦暖帽。服大红、桃红、紫蓝、绿宝里(原注:宝里,服之有襽者也),则冠七宝里重项冠。服红黄粉皮,则冠红金答子暖帽。服白粉皮,则冠白金答子暖帽。服银鼠,则冠银鼠暖帽,其上并加银鼠比肩(原注:俗称曰襻子答忽)。夏之服凡十五等,服答纳都纳石失(缀大珠于金锦),则冠宝顶金凤钹笠。服速不都纳石失(缀小珠于金锦),则冠珠子捲云冠。

服纳石失,则帽亦如之。服大红珠宝里红毛子答纳,则冠珠缘边钹笠。服白毛子金丝宝里,则冠白藤宝贝帽。服驼褐毛子,则帽亦如之。服大红、绿、蓝、银褐、枣褐、金绣龙五色罗,则冠金凤顶笠,服金龙青罗,则冠金凤顶漆纱冠。服珠子褐七宝珠龙答子,则冠黄牙忽宝贝珠子带后簷帽。服青速夫金丝阑子(原注:速夫、回回毛布之精者也),则冠七宝漆纱带后簷帽。

百官质孙,冬之服凡九等,大红纳石失一,大红怯绵里一,大红官素一,桃红、蓝、绿官素各一,紫黄、鸦青各一。夏之服凡十四等,秦纳石失一,聚线宝里纳石失,枣褐浑金间丝蛤珠一,大红官素宝里一,大红明珠答子一,桃红、蓝、绿、银褐各一,高丽鸦青云袖罗一,驼褐、茜红、白毛子各一,鸦青官素带宝里一。

马可?波罗也注意到元朝这种贵族服装。他说,元宫廷每年隆重节日有十三个,节日期间 大汗穿上华丽无比的金袍,同时有整整二千的贵族和武官由他赐给同样颜色和样式的衣服。不过布料没有那样富丽罢了。但是那些衣服也是金黄色的丝织品。 质孙服是帽、袍、带、靴子配套的。每宴皇帝更换任何一种特别衣服时,朝廷的贵族也改穿样式相同的衣服。有些贵族衣服上面嵌有珍珠、宝石和其他宝物,皇帝的这种服装的富丽和名贵可想而知。

至于质孙服的质料,饰件多与波斯有关。据有人考证:纳石失:波斯语NASEE的音译,意即金丝锦缎,与《元史》原注 金锦 同;怯绵里:波斯语KHAMEL的音译,意为立绒或■茸制品;比肩:波斯语BEEJAD的音译,一种红宝石的名称;都:波斯语DORR的音译,意为珠宝、尤指珍珠;答纳:波斯语DANA的音译,意为颗粒、大粒、圆粒。 答纳都 意即大颗粒珍珠;速不:波斯语SOBHE的音译,意为串珠, 速不都 意为串起来的珍珠串;毛子:波斯语MAS的音译,亦称ALMAs,意为金钢钻、钻石;牙忽:波斯语YAQUT的音译,意为红宝石;速夫:波斯语SUF的意译,原意为羊毛、亦指毛料或粗毛料。

2。服色等第元朝服色有严格的等第。下不僭上, 以彰贵贱,表诚敬.仁宗延祜元年(1314年)十二月诏中说: 比年以来,所在士民,靡丽相尚,尊卑混淆,僭礼费财,朕所不取。贵贱有章,益明国制,俭奢中节,可阜民财。 并命中书省定立服色等第。

服色等第中首先规定:蒙古人、充怯薛诸色人等不在禁限。惟不许服龙凤文。而汉人、高丽、南人等充怯薛者,并在禁限。体现了民族等级的差别。

其次,职官除龙凤外,一品、二品服浑金花,三品服金答子,四品、五品服云袖带襽,六品、七品服六花,八品、九品服四花。系腰,五品以下许用银,并减铁。其三,命妇,即受有封号的妇女衣服:一品至三品服浑金、四品、五品服金答子,六品以下惟服销金,并金纱答子。首饰,一品至三品许用金珠宝玉,四品、五品用金玉珍珠,六品以下用金、惟耳环用珠玉。其四,庶人、诸色目人中的不在行营帐者,诸乐艺人等衣服:不得服赭黄,惟许服暗花紵丝、丝?绫罗、毛毳,帽笠不许饰用金玉,靴不得裁制花样。首饰许用翠花,并金钗錍各一事,惟耳环用金珠碧甸,余并用银。其五,使人、娼家衣服:皂隶公使人,惟许服绢。娼家出入、止服皂褙子。

此外,元朝廷对娼妓 娼妓之家 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至元八年(1271年)正月,中书省查察而得, 娼妓之家多与官员士庶同着衣服,不分贵贱。

拟将娼妓各分等第,穿皂衫子,戴角冠儿,娼妓之家长亲属裹青头巾,妇女紫抹子,俱要各各常穿戴。仍不得戴笠子,穿金衣服。 元朝对娼妓之家的服色规定表明了对娼妓的态度和政策。

中书省为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又列赏罚声明称: 服色等第,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违者,职官解见任,期年后降一等叙,余人决五十七下。违禁之物,付告捉人充赏。有司禁治不严,送监察御史、廉访司究治。御赐物,不在禁限。 

(三)汉族士庶及平民服饰

元代汉族士庶与平民服饰基本上继承了唐宋以来的遗风。尤其南人服饰,没有因受北方蒙古人统治而改变。但有些杂居区的汉人服饰,不同程度地受到他族的影响。

1。头饰男人头饰:元代士庶及平民巾帽也有不同。其中,幞头这一包头巾,不仅官吏贵族所戴,也是士庶及平民百姓的头饰。但质料与形制方面有所不同。

平民百姓幞头质料,以粗布青纱为主。官员所戴幞头形制与宋代长脚幞头相似,只是展角较偏后,也有用交角幞头。而士庶所戴的幞头,一般多用唐巾。

唐巾亦称唐帽。元代杂剧中多有描写,如,元代无名氏杂剧《盆儿鬼》,第二折,《中吕粉蝶儿》: 按唐巾将俺这角带频挪。 元无名氏杂剧《硃砂担》,第三折,《正宫端正好》: 我将这带鞓来搀,我把这唐巾按。 元无名氏杂剧《蓝采和》,第三折,白: [正末拍板引俫儿上云:]金陵不住,直至汴梁,勾栏中得悟,再不入班行。唐巾歪裹,板撤云阳,腰系编带,舞袖衫长,倒大大来幽静也呵。 上述戏文中所描写的戴唐巾者,不是买卖人,就是士人。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衣服一》中所说,唐巾, 非士大夫服也,今率为士人服矣。甚是。元明时唐巾已不是帝王冠了。而是一种各阶层人士皆可戴的头饰。

抹额,古代汉族男人束额之巾。亦称抹头、包头等。以各色纱绢为巾,裹在头额上。

在元代,抹额也是男人们所戴头饰之一。元剧《三夺槊》,第二折,《哭皇天》: 来日你若那铁幞头抹额,乌油甲皂罗袍,敢教你就鞍心里惊倒。 《三战吕布》,第三折,白: 紫金冠,分三叉;红抹额,茜红霞;绛袍似烈火,雾锁绣团花。 《小尉迟》,第二折《醉春风》: 我与你忙上铁幞头,紧拴了红抹额。 可见抹额是元代男人中官员或武士的服饰。

磕脑,元代男人裹头的头巾,抹额之属。亦作搕脑。

《盛世新声?亥集》、小令《庆东原》: 宽穿领布袍,歪戴顶磕脑。 戏文《张协状元》八: 有采时提一两个大虫,且落得做袍搕脑。 有时作 虎磕脑.如《哭存孝》二《尾声》白: 将我虎皮袍,虎磕脑、铁燕挝与邓夫人,就是见我一般也。 《张协状元》一,《犯思园》白: 如何打扮?虎皮磕脑虎皮袍,两眼光辉志气豪。虎磕脑 ,用虎皮制成的磕脑,多为武士所戴。孤本《哭存孝》,记有 虎磕脑盔.更是武林壮士头饰。

妇女化妆及其头饰: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六载,元代妇女用一种 发■ 泽润头发,这种 发■ 粘性强,须用水浸洗才能解梳。同书卷九又载,元代妇女还用一种 面花子 的化妆品饰面。

元代贵妇中有戴花钿(diàn)的习俗。花钿,古代妇女妆饰,亦称花钗,花胜。以金玉、杂宝做成各种花形,或饰发,或贴于额头。

元杂剧《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上马娇》: 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同剧第二本,第三折《新水令》: 恰才向碧纱窗下画了双蛾,拂拭了罗衣上粉香浮污。则将指尖儿轻轻的贴了钿窝。 

元剧《张生煮海》,第一折《油葫芦》: 风■仙袂绛绡红,则我这云鬟高挽金钗重,蛾眉轻展花钿动。 《词林摘艳》卷四唐以初散套《点绛唇?漏尽铜龙》: 钿窝儿里粘晓翠,腮斗儿上晕春红,包藏着风月约,出落着雨云踪。 上述戏文中的 钿 为 花钿 的简称。钿窝,贴钿花的地方。从上举例可知,元代贵族妇女所戴花钿有 翠花钿 、 双蛾花钿 、 晓翠花钿 等多种式样。

元代妇女戴一种叫做头面的头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相国寺内万姓交易 条: 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

之类。 可见宋时已有此头饰。从戏曲文学作品的描写来看,元代贵妇多戴此饰。

元杂剧《鲁斋郎》,第一折《油葫芦》: 逼的人卖了银头面,我戴着金头面。 杂剧《刘弘嫁碑》,第二折,《幺篇》白: 金银玉头面三副,不少么?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元和令》白: 但你妹子那里人情去,穿的那一套衣服,戴的那一副头面,替你妹子提领系,整钗镮.《后庭花》,第一折《金盏儿》白: 你把你那饰头面都拿下来与我,放你两个放走了罢。……李顺,你看这钗镮头面咱。 《百花亭》,第三折《酷葫芦》白: 解元,妾身只有这付金头面,钏镯俱全,与你做盘缠去。 我们从上几则举例可知,元代妇女所戴头面是金银或玉质的;头面与钗镮是相配的,头戴头面,以钗镮簪之。

元代妇女也戴包髻,缀璎珞。包髻,古代妇女用来兜髻的头巾。将头发挽结于头顶曰髻。宋元袭五代之风,尚高髻。因而需用包髻。璎珞,亦称缨络。古代一种用珠玉贯串而成的装饰品。贵族妇女缀于领部,当时文献中经常与妇女包髻同举关汉卿《调风月》,第四折《折桂令》: 他是不曾惯傅粉施朱,包髻不仰不合,堪画堪图。 贾仲名撰杂剧《金安寿》,第三折,《双雁儿》: 团衫缨络缀珍珠,绣包髻鸂鶒(xīchì)袱。 元杂剧《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齣[裴女唱:]《赚煞尾》: 我按不住风流俏胆,连理枝头谁下看,对菱花接上瑶簪,过得南山,则少个包髻团衫。 

2。衣服元代汉族士庶及平民衣服种类以及式样、色彩极为丰富,这里仅介绍其中的有些内容。

团衫:本是北方蒙古、女真传统服饰。在元代贵贱通服。陶宗仪云: 国朝妇人礼服,达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无贵贱皆如之。服章但有金素之别耳,唯处子则不得衣焉。 处子,即处女。《金史?舆服志》: 女真妇人,上衣谓之团衫,用黑紫或皂及绀,直领左衽,掖缝两傍,后为双襞积,前拂地,后曳地尺余。 这是女真式团衫。在元代,团衫,即袍,成为各族通服。而包髻,缨络、团衫则汉族妇女盛饰而被人们所青睐。

有趣的是按元代礼俗,娶妾订婚礼品中须有包髻、团衫、绣手巾。

元杂剧《望江亭》,第三折,《调笑令》白: 许你和张二嫂说:大夫人不许他,许他做第二个夫人,包髻、团衫、绣手巾都是他受用的。 关汉卿杂剧《调风月》,第一折《尾》: 你可休言无信,[云:]许下我包髻、团衫、?(ch6u,同 绸 )手巾,专等你世袭千户的小夫人。 上盖:是元人上身外衣,它是一种比较体统、华美的服饰。元代文学作品中有描写,如:元无名氏杂剧《陈州粜米》,第三折,《梁州第七》白: [旦儿云]:好老儿,你跟我家去,我打扮你起来。与你做一领硬挣挣的上盖,再与你做一顶新帽儿,一条茶褐绦儿,一对干净凉皮鞋儿。 元代很多地方男女老少都穿用汗衫。亦称汗替、汗塌。清钱大昕《恒言录》卷五: 汗塌,衬衫也。 《事物纪原》: 实录曰:汉高祖与项羽战争之际,汗透中单,遂有汗衫之名。在元代汗衫、汗塌同指一种汗衣。

元剧《林乐堂》,第二折《乌夜啼》: 请同知自向跟前望,夫人为甚么汗塌泾残妆。 《词林摘艳》卷一,刘庭信小令《醉太平?走苏卿》: 破荷叶庶着歪靴靿,旧汗替绞了杂毛套,油手巾改做布裙腰,这的是子弟每下稍。 《董西厢》卷七《越调?雪里梅》: 一领汗衫与裹肚非足取,取是俺咱自做。 上述实例说明汗衫是元代各阶层人士内衣。

背子:亦称背搭、背褡、背心、坎肩,是元代流行的一种无袖短衣。

杨景贤《刘行首》,第二折《煞尾》,你不肯顶簪冠披鹤氅闲遥遥。……

则要你穿背子、戴冠梳。 《度柳翠》,第三折《满庭芳》: 你早则轮回也那绣衣、你和这衫儿永别,将背子道个安置。 《赵礼让肥》,第一折《后庭花》: 我则见他番穿着绵纳甲,斜披着一片破背褡。 从上述几则实例来看元人所穿背子,是与 簪冠 、 鹤氅 和 绣衣 形成鲜明对照的 破背褡.但也有质料华丽,制作讲究的背子。

清翟灏《通俗编?服饰》云: 今背子为妓妾辈常服,良贵唯燕亵服之,乃元、明时乐伎所著卑褙遗制。 元廷规定 娼家出入,止服皂背子 ,但未规定质料和式样、装饰。

元代士人或平民,冬季服装多是布袍或皮棉袄子。元剧《刘行首》,第二折《笑和尚》 嗤嗤嗤扯碎布袍,支支支顿断麻绦。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一 贤孝:俗谓男子布衫曰布胞,则凡上盖之服或可曰袍。 这里所说的布袍为单布袍,冬季布袍为夹的或加棉之袍。

元人所穿的袄子,是蒙汉各族人民通用之服饰,蒙古语称dahu(搭■)。

清翟灏《通俗编》: 俗谓皮衣之表里具而长者曰搭■。 这里所言搭■,即皮袄。元剧《生金阁》第三折《牧羊关》白: 孩儿,吃下这杯酒去,又与你添了一件绵搭■么? 可见元人所穿的袄子是皮质的和绵布的。

唐裙:元代妇女服饰,多效唐,是元代妇女通用服。唐裙即一例。

《太平乐府》卷五,赵显宏小令《刮地风?别思》: 人比前春瘦几分,掩过唐裙。同书卷七关汉卿散套《斗鹤鹑?女校尉》: 款侧金莲,微挪玉体,唐裙轻荡,绣带斜■,舞袖低垂。 《阳春白雪》后集五,无名氏散套《风入松?詠金莲》: 微露金莲唐裙下,端的是些娘大,刚半札。 上述举例说明,唐裙在元代妇女中颇流行,并且以 金莲唐裙 为妇女美的标准。近年出土的唐永泰公主墓中壁画上的众妇女,均穿长裙、拖地,上系于腰的上部。这就是唐裙。

元代妇女不分贵贱皆系一种兜肚。亦称抹胸、裹肚。《清稗类钞?服饰类》中称: 抹胸,胸间小衣也,一名袜腹、又名袜肚,以尺方之布为之,紧束前胸,以防风之内侵者,俗谓之兜肚。 《元诗选》载宋无诗《鲸背吟乳岛》: 端相不似鸡头肉,莫遣三郎解抹胸。 鸡头肉,指妇女之乳,始于唐杨贵妃。说明抹胸是妇女胸间小衣。

元代妇女所系裹肚分里外两种。上述宋无诗描写的是里裹肚,一般都用布料做成。元杂剧《拜月亭》第一折《醉扶归》: 都绷在我那睡裹肚薄棉套里,我紧紧的着身缚。 此亦其例。系在衣服外面的裹肚,用绸、绫、布等料做成,多绣有各种图案,元杂剧中多有描写:元剧《后庭花》,第二折《牧羊关》: 你为我置一顶纱皁头巾,截一幅大红裹肚。 《西厢记》,第五本,第一折《么编》白: 书却写了,无可表意。只有汗衫一领,裹肚一条、袜儿一双,瑶琴一张,玉簪一枚、斑管一枝。琴童,你收拾得好者。 这些戏文中描写的是系在外面的裹肚无疑。

元代的普通妇女一般都系腰裙,亦称裙腰儿。这是一种半边裙子。

元剧《调风月》,第一折《尾》: 休交我逐宵价握雨携云过今春。先交我不系腰裙,便是半簸箕头钱扑个復纯,交人道眼里有珍,你可休言而无信。 同剧第二折《尾》: 本待要皂腰裙,刚待要蓝色髻,则这的折桂攀高落得的。(交,教之别字)

《董西厢》卷五《大石调?玉翼蝉》: 乎摸着裙腰儿做势煞。 上述戏文中的描写都说明,腰裙是元代劳动妇女的常服。

3。鞋类元人的鞋有很多种。而且因民族、地域以及人们地位、职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北人多穿靴,而内地人民以鞋为主。靴次之。

鞋,内地汉人的鞋类中有皮鞋、布鞋、麻鞋、木履以及缠足妇女所穿的 半弓 和非缠足妇女穿的靸鞋等。农夫耕作时穿屝、屦(jù)、橇等各种鞋。

皮鞋布鞋,分冬季穿的和夏季穿的。夏季的叫 凉鞋.元剧《陈州粜米》,第二折《梁州第七》所记 干净凉皮鞋儿 即是。冬季皮、布鞋多见于官服,此不赘。元人中多流行的兀剌靴是来自北族的皮质或布质足衣。兀剌靴对内地汉族的影响,前已述及,在此亦不赘。

八答麻鞋,亦称八答鞋、八踏鞋。元平民或道人隐士多穿之。这是一种有耳穿孔的麻鞋。

元杂剧《黑旋风》,第一折《滚绣球》白: 你这般茜红巾,腥衲袄、干红褡膊、腿绷护膝、八答麻鞋、恰便似烟薰的子路,墨染的金刚。 元剧《硃砂檐》第二折《隔尾》、《玩江亭》,第二折、《女贞观》,第一折《么》中皆有所描写,足以证明八答麻鞋在元代流行广。至于该鞋名,可能是穿这种鞋走路着地时发出 八答、八答 地声,故名。《水浒》第二十回: 身穿一领黑绿罗袄,下面腿絣护膝,八搭麻鞋。 看来腿绷护膝、足蹬八答鞋是当时流行的一种装束。

元代还流行其它各种麻鞋。元杂剧《赵礼让肥》,第一折《后庭花》: 歪蔓笠头上搭,粗棍子手内拿,破麻鞋脚下靸。 靸,穿鞋只套上脚尖,将后跟压倒,拖着走。

元代非缠足的妇女穿一种无后帮鞋,叫做靸鞋。这种鞋只能套着脚尖穿。

元末明初人陶宗仪说: 西浙之人,以草为履而跟,名曰靸鞵. 妇女非缠足者通曳之。《炙毂子杂录》引《实录》云:靸鞵、舄,三代皆以皮为之,朝祭之服也。始皇二年遂以蒲为之,名曰靸鞵. 二世加风首,仍用蒲。晋永嘉元年用草,宫内妃御皆著,始有伏鸠头履子,梁天监中,武帝易以丝,名解脱履。至陈、隋间,吴、越大行,而模样差多。唐大历中,进五朵草履子。

据此,则靸鞵之制,其来甚古。 从上述记载来看,元代的靸鞵已非宫女之著。

元代汉族妇女缠足,皆穿弓鞋。《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煞尾》: 下香阶,懒步苍苔,动人处弓鞋凤头窄。 弓鞋,一般三寸全长,布制,亦有缎制,鞋面多绣花鸟图案,也有作凤头形的。上剧描写的正是凤头弓鞋。

弓鞋,底中弓起,合于脚骨之裹折者。所以元人又称弓鞋为 半弓.元剧《张生煮海》,第一折《油葫芦》: 袖儿笼,指十葱,裙儿簌,鞋半弓。 元代农民所穿的屝、屦、橇等鞋为适合于农耕,便于劳作的足衣。

屝,是用草编织而成的鞋,而履则是用麻编织的鞋。所以元王祯说: 屝,草屦也。屦,麻履也。 关于屝,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七称: 蒯菅柔韧自编成,不换仍呼不借名,长问绿蓑衣底著,雨行偏称野夫情。 屝的编织较粗,屦反之。因此王祯云: 今农人春夏则屝,秋冬则履,从省便也。 关于履,王祯称: 织麻成屦足相容,嗜好殊非蜡屐同,未拟平生著几緉(liǎng),且凭践履有深功。 

橇,在泥里行走之鞋。它是 制木板以为履,前头及两边高起如箕,中缀毛绳,前后系足底;板既阔,则举步不陷。今海陵人泥行及刈过苇泊中皆用之。⑤可见橇只限于泥土里行走之具。

4。来自高丽服饰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元代末年,一度流行一种仿高丽式的衣服、靴帽。关于它的起因,权衡《庚申外史》称: 祁后亦多蓄高丽美人,大臣有权者辄以此送之。京师达官贵人必得高丽女,然后为名家。高丽婉媚,善事人,至则多夺宠。自至正以来宫中给事使令,大半为高丽女,以故,四方衣服鞋帽器物,皆依高丽样子。此关系一时风气,岂偶然哉! 奇后,指元顺帝皇后完者忽都,高丽人。可见。高丽衣服、鞋帽初起于后妃、贵族,后渐传至民间。对此,《张光弼诗集》卷三《宫中词》亦云: 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载,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着过御前来。 此诗句说明, 方领过腰半臂载 为当时元宫流行的高丽衣服式样。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亦云: 杜清碧先生本应召次钱唐,诸儒者争趋其门。燕孟初作诗嘲之,有' 紫藤帽子高丽靴,处士门前当怯薛' 之句,闻者传以为笑。用紫色椶藤缚帽,而制靴作高丽国样;皆一时所尚。 说明当时高丽鞋帽衣着流行之势,非同一般。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参考文献: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百卷本元代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元代地理学    下一篇:元代的婚姻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