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民国 >

费正清:近代经济增长和变革

2019-01-08 16:57:31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尽管有些历史学家甚至仍在争论,晚期帝国的经济及社会结构的轮廓是不 是在宋代固定下来的,可是,其他学者则把注意力集中在19世纪西方国家的入侵上。

  (作者:费正清,美国历史学家、汉学家)
 
  中国经济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情况如何,一直是个主要的讨论焦点。这类问题 之所以复杂,因为当时的经济既反映了诸多原因造成的种种短期的不稳定性和并非 与过去全然无关的进展很慢的内部变革;也反映了西方贸易和帝国主义的外部冲击。 讨论19世纪的经济,有一种方法是回溯几百年去考虑商品化、城市化和货币化的过 程,或是考虑农村的社会关系与土地的占有的变化;这些至少可追踪到16、17世纪 的明代。尽管有些历史学家甚至仍在争论,晚期帝国的经济及社会结构的轮廓是不 是在宋代固定下来的,可是,其他学者则把注意力集中在19世纪西方国家的入侵上。
 
  20世纪以前的资料贫乏和较近期数字的不完备可靠,妨碍了分析工作。区域的 多样性与缺乏国内的统一市场,意味着总数字有可能掩盖重要的区域差异,而局部 的研究又难免失之于描述非典型状况。情况如此,历史学家无法取得一致的看法。 然而,我们确实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争论,如帝国晚期经济的性质,帝国主义的冲 击,20世纪经济在何处并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以及农村生活水平是否并以何种方式 处于恶化之中,等等。对如此广泛的经济问题作出的答案,也已影响社会和政治史 的解释。因此,这些经济问题构成了逻辑上的出发点。
 
  中华帝国末期的前资本主义商品化
 
  在清代,商品化渗入了农业经济。绝大多数从事耕作的民众,可以自由迁居和 聚集在相互连结并通过市场结构与更大的贸易中心连结的小村庄里。农民很可能既 生产基本粮食作物,也生产商品、手工业品来补充他们的收入和购买一些家庭必需 品。地区间长途贩运基本商品,补充了地方商业。例如,到18世纪,江苏和浙江已 不再生产足够的稻米来养活其大城市的人口,而由长江中游肥沃的农业区来供应。 在条约口岸开放很久以前,沿海及长江流域的区间大宗贸易就已存在。在上海和宁 波地区,在清代,特别是从18世纪后半期起,集镇数量大为增加。原野上逐渐布满 一些集镇,表明乡村经济与大城市中心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当然,商品化及与之相关的城市化,没有均衡地在全国各地发生。人口密度与 城市的发展,以在长江下游为最高。某些估计提出,这一地区尽管太平天国叛乱时 期人口大量死亡,仍然保持了它的领先地位;并且城市化最快与最慢的区域之间的 差距,在19世纪扩大了。长江下游持续不变的经济中心地位表明,这是个发展的核 心区域;先是从国内其他地方运进粮食,后来又从国外输入粮食,并把该地的货物 分散到其他区域的市场。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各种配合的组织,这些组织到19世纪已很复杂精细。专门化 的商行与经纪人,经营不同方面的商品生产。同业公会及同乡会的会馆制定商业的 常规,并为商人提供帮助。金融机构随之发展起来,满足不同范围的需要。最早的 金融机构之一,是山西商人发展的网状组织,以便用票号汇票给地区间的交易提供 资金。在19世纪,另外一种通过钱庄的信用延长制度也发展起来,以便为成长中的 沿海贸易提供资金。这类重要的机构,在整个民国时期继续与规模更大的西方式的 银行一道继续发挥作用。较小额的交易,则可通过当铺和押行通融。同时,大量的 商业习惯法也被制定出来,用以规范商业业务。
 
  在18世纪大部分时间内,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总产量显著地增长。这种增长得 力于人口的增长、可耕土地的利用、“最佳”农业技术从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 和对劳动力一般没有人身限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进一步提出,在19世纪 从国外引进现代工业之前,明末和清初的经济是否开始了有本土“资本主义”发展 倾向的性质上的改革。他们的研究着重“生产关系”的改变。从以下方面举出了生 产资料所有权与劳动者分离的证据:采矿中有商业投资和使用雇佣劳动;在华北和 长江下游,地主和富农使用雇工经营农业;在丝织业的生产组织过程中,有类似欧 洲原始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迹象。
 
  然而,这类迹象合乎“近代”以前经济增长的典型模式:人口与总产量均在增 加,但人均产量没有持续增加。我们不能说粮食与手工纺织品生产的增长,或贸易 及市场范围的扩大快于人口的增长。“资本主义”——或者不妨说,以人均及总产 量增加为特点的“现代经济增长”——未在近代欧洲早期(或两世纪后明治天皇时 的日本)出现,是由于仅仅在财产所有制的形式上有了改变。同样重要的是科学技 术——包括金融、投资及管理方面的“技术”——的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的术语来 说,也就是“生产力”的改变。正是在连续运用投资及再投资新方法的基础上,欧 洲才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可以举出一个强有力的实例——既是欧洲的也是日本的— —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性的起点是“农业革命”,也就是切断了人口规模和粮食生 产间古老联系的技术和组织上的重大进展。
 
  18世纪中国土生土长科学技术的最重要的方面,是对宋代发明的完善。在有显 著发展的地方,这些发明显然都未能加以扩散或应用。限制中国“近代”以前科学 技术的因素,似乎和它的相当大的成就一样地突出。要对这个重要问题作出解释, 怕已超过我们现在的能力。但是,即使技术的改进增加了生产,例如谷物的大量增 产,也很可能由于清代初期人口- 土地的比例已经很高,很难使人均产量轻易地增 加。这正像17世纪欧洲的低地国家的情况一样,由于人口密度过高,采用在人口稀 少的英国促成农业革命的新技术在那里并非有利可图。中国历史学者所发现的农业 和手工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例子,或者说就全国而言,在量上是重要的;或 者说这些例子接近于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启动社会- 经济大改组,似乎都是可疑的。 中国19世纪的经济可以更恰当地描述为相当商业化的农业经济,这种经济在“近代” 以前的技术范围内,是高度“发展的”。它经历的变革是很有限的,却照样能在原 有的框架内调节社会和政治的结构。
 
  经济停滞
 
  由于中国经济自身未曾经历过制度的大改组或技术的突破,由此导致可与近代 欧洲和日本相比的人均经济长期持续的增长,注意力便集中在阻碍这种变革的因素 上。众多的解释一般可分为技术论和分配论两类。后者关切剩余产品在民众中的消 费,并较重视各种政治、文化和历史的阻碍作用。
 
  分配论者和技术论者均认识到人口增长的重要性,虽然他们对影响的估计各不 相同。似乎很明显,伴随17世纪和18世纪产量增长的是单位面积农业生产率的显著 上升,这是采用了良种和更好的耕作方法,以及增加耕地和收获面积的结果(后者 是推广双季耕作的结果)。但是,采用传统方法增产的可能性终究很小,而且在某 一时间点上(大致估计在18世纪末和20世纪初之间),农业单位面积的产量开始停 滞,并落后于人口的增长。这种停滞部分地是由于沉重的人口压力造成的,它可以 破坏生态平衡(如在湖南修筑堤垸过多,造成洪水泛滥),或导致土地占有的不经 济的分散,降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产生流动的农村贫民的社会边缘阶层。丰富 的廉价劳力,还降低了创造发明和花钱改进技术的积极性。
 
  技术论对于停滞的最复杂解释,被系统地阐述为“高水平平衡阀”。这种论点 断定,令人注目的高水平的农业、水运技术与人口的增长和未利用土地的消失结合 在一起,减少了超出生活所需最低量的可用剩余产品总量。即使这种剩余从未完全 消失,人均剩余的下降也减少了需求。生产与消费进入仅可维持生存的循环运动, 再没有什么剩余留下供投资之用了。同时,由于主要依靠人力的现有技术的复杂性, 也难于以机械动力来取得降低成本所需的巨大进展,并且也难以大量提高人均产量。 因此,这种“平衡阀”引起“近代”以前的生产技术在高水平之上的停滞。
 
  批评这种理论的学者断言,事实上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国经济内部颇有剩余。 他们不仅是指摆阔气的挥霍浪费,而且指商业投资、地方日常管理的开支以及类似 的迹象,它们表明不是缺少金钱,而是未能用来发展经济。持这种见解的学者,超 越技术问题去寻求阻碍发展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由 日本人领头,已对农村阶级结构及土地占有的性质进行了大量研究;它们都是20世 纪20年代和30年代实地调查的题目。虽然这一工作可能提出了相互矛盾的证据—— 事实上,由于详尽说明一个普遍的“地主社会”模式,支持了分配论派的观点;由 于通过文献证明持续缺少投资,也支持了技术论派的分析——但它至少就20世纪来 说还是给中国以外的学者,提供了足资利用的以经验为根据的最佳数据资料。对剩 余如何使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成功的工业化在历史上不是与早期农业现代化联系 在一起,就是与同时出现的榨取农业的作法有关;不管剩余的规模如何,或是否有 剩余,中国在1949年以后所经历的经济增长,似乎主要来自向农业部门的榨取。
 
  佃农- 地主的关系是复杂的,因此,用剥削来解释为什么剩余未用于投资以促 进经济的发展,这一简单的论断通常都要加以限定。在华中和华南(那里租佃率最 高),佃农已获得各种各样的永佃权,从而具有很大程度的保障。租佃本身的确不 是促进农村繁荣的好办法。在经济边缘地区农业过于无利可图,不足以吸引对土地 的投资,那里的土地所有制更可能是平均分配的。而另一种情况,像在四川或长江 下游那样的中心地区,佃农可能很富有,他们租到大片土地以后,或转租出去,或 自己经营。
 
  地租高低不等,但平均为产量的50% 左右,虽然地租实收多少并无定额。江苏 苏州周围的非乡居地主,在19世纪中期设立了专门收租的租栈,收租时得到官方的 帮助。不过,一些租栈的管事显然谨慎从事,不违犯公平收租的原则。太平军叛乱 以后,长江中下游各省人口锐减,地主一度相对地较弱,收租有困难。
 
  一些20世纪的观察家提出租佃正在消失,但在长江下游直到20世纪20年代或更 晚些时候,土地仍然是有利可图的投资。尽管地区间不尽相同(特别是北方,租佃 率低得很多),全国大约有40% 的农业土地出租。而且所有权分配不均,大约10% 的人口划分为地主或富农,占有50% 以上的土地。若干地区的详细研究表明,在民 国时期,地主的收租得到政府的帮助较多,而租佃契约给佃户的保障则较少。地租 的负担常常很沉重,但很难说租佃具有任何一种经济影响。
 
  在清代和民国的大部分时间里,农业经济为相互勾结的地主上层人物(在清代 常为有功名的乡绅)、商人和高利贷者所把持,这种论点更有说服力。这一阶层通 过地租、利息和价格机制,吸取了农民的全部剩余。同时,通过借贷和购买土地不 公平地为农民的生计通融金钱,并通过购买商品作物,通过向家庭手工业销售原材 料和购买其产品,把农户与市场联系起来。这种经济循环关系虽然灵活,很可能已 经阻碍一个新的阶级,即富裕的农民,或其他既有资本又有积极性引进技术改革的 人的发展。人口的压力和继承人之间均分土地的社会惯例,造成了占有土地的分散, 又进一步阻碍了农业财富的集中。一般说来,农村的人要求稳定的安排,各个方面 从中能够保护而不是扩大他们的利益。这样一些模式很难打破。在市场结构的城市 一端,有种种类似的循环体制的模式。
 
  中国商人在有刺激因素存在时,是很有企业才能的。宁波的方氏、李氏及叶氏 家族开创沿海贸易,而且在上海参与开办对外贸易。江南丝商能很快抓住大出口造 成的机会。在19世纪末,有一个有进取精神的市场行为的突出例子,是杭州金融家 胡光墉对外商控制蚕丝出口价格的不成功的挑战,他有两年收购杭嘉湖地区大量蚕 丝,不让其进入出口市场,终致破产。中国商人很善于用利润再投资,如方氏家族 能维持商业利润数代不衰。据日本社会学家根岸佶描述,上海商人秦祖泽为人正直、 俭朴、忠于职守,比得上最虔诚的日本武士或有道德的新教徒。
 
  然而,从事经纪业务仍然是清代商业活动的主要模式,并延续至民国时期。商 人们颇喜划分市场和销售阶段,把他们的资产分散在若干个企业中,或一种以上的 商业行业上,并在远离家乡的中心城市营业。不用于商业再投资的利润,或不用于 维持高生活水平的利润,被投资于土地、家庭成员教育、宗族机构和乡里公益事业。 这类支出,既表现了生产性的有利可图的经济利益多种经营,又体现了士绅的价值 观。然而,在这种经济行为中,固有的风险和责任的扩散妨碍了财富的组合集中, 并且阻止了广大资本家的企业家精神。调动财富的公私金融机构,如欧洲的合股公 司、股份公司及股票市场或长期公债,在中国均告阙如。
 
  在循环而长存的经济和社会组织的情况下,国家的作用怎样呢?不少经济的发 展似乎是发生在国家控制之外。国家抽取相对少量的剩余。清代的田赋比日本明治 时期为轻。清末的厘金及其他商业税,并未根本改变这种状况。清政府力图控制重 要的专卖事业,维持粮食北运供应京城,并由于其利益在于稳定粮价而监督粮食市 场。然而,官仓制度在18世纪以后已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专卖事业也不起多大作用 ;不断增加的市场和萌发出来的商业组织,大多不受清政府的控制,或所受控制极 松。在民国时期,不论是众多的军阀政府还是国民党,都向商人勒索金钱,商人经 常抱怨税收的频繁和过重。但是,这些政府都不对经济进行全面控制。有一种估计 提出,1931年全部政府支出,尚低于1880年日本明治政府支出的水平。
 
  不论是在帝国晚期还是在民国时期,商人一同政府接触就要受到勒索。但是, 他们并未受清政府的压迫,不然他们就不可能享有19世纪时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 详细研究表明,清代官吏愿意大力鼓励商人在盐业等专卖事业中合作。满足官方索 款要求的商人,常能得到合同、存款或其他间接报酬的益处。
 
  官僚和商人的关系,可以在缓慢增长的稳定局面下达到相互有利。然而,总的 来说,政府的政策并非有利于长期生产性投资。没有法律保护,是商人宁愿分散他 们资产的一个原因。而且,高利率把资本转为短期消费导向的贷款,部分原因是朝 臣和高级官吏放债得利,不坚持实施反对高利贷的法律。然而,当政府试图对此作 更积极的或促成的作用时,问题就产生了。官僚政治要实行控制的愿望,就可能和 商人在自治和营利方面的利益发生冲突。双方行贿受贿会相互影响而破坏企业的基 础。在19世纪末,清朝官吏创立图谋自强的公司,显示非经济的政治及社会行为可 能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商人很快学会避免卷入其中。在1904年以后,同样的问题妨 碍了新政府部门与工商业领袖的合作。在清末数十年间,政府缺乏财力提供发展现 代工业所必需的资本。政府往往会扼制已参加合伙经营的商人和士绅,而且不能创 立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财政及其他条件。与之相类似的缺陷,也在20世纪20年代和30 年代南京政府实行的“官僚资本主义”中表现出来,甚至殃及一些无利害关系的改 革工作。例如,改良蚕种和蚕丝生产方法的尝试受到阻碍,就是因为政府既没有贯 彻政策的手段,也没有获得地方民众的信任。
 
  总之,技术因素与分配因素似乎相互加强,使经济变革保持在有节制的限度内, 不能突破现有的平衡。变革正在发生,但是,由于缺少对农业成分的重大改变(中 国式的“农业革命”),那么,持续的商业化、资本在长江下游的进一步集中,或 与东南亚可观的贸易(即使在技术上非法)的增长会很快导致经济的彻底改组,这 似乎就是不大可能的。事实上,主要的推动力来自海外。
 
  外部因素:对外贸易与帝国主义
 
  几乎所有历史学者都认为,西方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增长起了作用,但是,他 们对这种作用的份量和时限,以及它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认识并不一致。 一类分析认为,外国人的活动在促进19世纪末和20世纪工业持续发展上起了关键作 用。外国工业在条约口岸提供了大型设备,起了刺激中国企业的作用。贷款为交通、 通讯、运输的现代化和建立重工业提供了资本。外国人是新技术知识的来源。总之, 中国需要外来的冲击以克服它的经济的惰性,并集中必需的财力。
 
  反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者和另一些历史学者则争辩说,帝国主义从鸦 片战争时候起,就阻碍了有利于经济增长和资本主义的内部力量:进口商品摧残了 中国手工业,因而使农民陷于贫困,同时限制了国内市场。中国商人被引入与洋行 的外围的和依赖的关系;不平等的竞争阻碍了中国工业发展。外国贷款和投资把赢 利抽到国外,并导致对政府财政管理上的干涉。虽然中国除在条约口岸外,从未被 西方外国人统治,但中国政府因畏惧外国的武力侵占,不敢振兴现代工业。最明显 的是,外国控制了中国关税,无法用关税排除外国的竞争来保护本国工业。这种观 点的一个重要的变异看法,认为扩张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寻求市场与资源,迫使弱小 的未工业化国家陷入依附关系,以保证输出它们的资源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使用。 这种做法使弱小国家的经济永远处于不发达状态,既加重了社会阶级之间的不平等, 也加重了世界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使不发达国家的农民更加贫困。
 
  所有这些理论,特别是后者,似乎低估了先前中国本国商业发展的水平。这些 理论并没有说明,当对外贸易和整个中国经济相比还很不重要时,外部因素怎么能 有这样大的决定性作用。而且,甚至在20世纪,国内市场仍然没有完全成为一体, 许多农村经济仍然主要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消费进行生产,虽然这个地域连接别处 的市场。合乎常识的结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交互作用,它们相对的重要性因 时间、地点和环境而异。外国企业往往既阻碍又促进中国工业,如在烟草工业中, 促进了某些方面,却又阻碍了其他方面。在清末和民国时期,主要依靠外资进行的 铁路建设都有益于中国的经济,尽管这些铁路都是在帝国主义的各种条件下修建的。 在农业产品仍在本地消费的地区,对外贸易只有很小的影响。然而,要认识日益卷 入世界贸易可能产生重要的反响,这并不需要以一般的经济依赖为前提。19世纪70 年代至20世纪第二个十年,出口贸易造成的对韩江流域商业的刺激,或者19世纪80 年代末期至19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期,世界蔗糖的暂时短缺所引起的广东海丰县甘蔗 生产的短暂兴旺,表明世界贸易的影响并不限于大城市。随着工业化的继续进行和 对外贸易的日益增长,世界经济状况对中国重要地区的经济影响越来越大,对
 
  于这种贸易和帝国主义冲击的矛盾心理,可以在研究得比较充分的棉织业和生 丝业中看出。
 
  19世纪中国本国纺纱业的衰落,被学者再三引用来说明帝国主义对中国开始发 展的资本主义和对农民生活的不利影响。然而,一概断言纺织品进口及其后外国在 中国的设厂破坏了农村手工业之说,并不能成立。详细的研究表明,虽然家庭纺纱 大多消失,但是,起而代之的是使用洋纱的手工织布。而且,由进口供应纬纱之后, 织机用的经纱仍由农民纺纱者生产。事实上,手工纺纱在不同地区是在不同时间衰 落的,农民家庭能有相当长的时期进行调整。手工织布能继续成功地同20世纪在中 国设立的工厂进行竞争,因为即使价格已经下跌,农民家庭仍能利用他们的剩余劳 动获利。而且手工织布推广到新区——例如清末推广到浙江省中部和民国时期推广 到中国的西北及西部地区——表明国内需求的扩大和机制纱的渗透。总的说来,织 布大概比纺纱更能获利,所以从长远来看,这种转变可以大大提高许多农民的生活 水平,尽管它或许降低了更多农户的家庭收入。
 
  这种总的长期景象,掩盖了地方短期衰落和混乱的情况。纺织品的进口,最初 损害了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高度发展的纺织手工业。在19世纪30年代,中国手工织 布(南京大布)出口大减,进口洋纱的市场成长起来。织布工和纺纱工都受到损害, 1831年洋纱进口骤增,激起了纺纱工带头的抵制。结果纺织工人从纺纱转向织布, 但失业助长了对洋人的敌意,社会的分裂助长了太平天国的叛乱。在广东沿海偏北 的海丰县,手工纺纱一直继续存在到清末。手工纺纱于19世纪90年代至1910年之间 绝迹以后,手工织布仍继续处于生产状态。但在1918年之后,现代织布厂在海丰代 替了家庭织布。地方总的纺织品生产或许扩大了,但农民家庭生产者转变为工厂的 工资劳动者,却产生了使人不安的社会- 政治后果。连在20世纪家庭织布最兴盛的 地区,家庭织布也不是稳定的职业。在华北,织布业趋向集中于相互竞争的中心点, 经历了20世纪最初10年到30年代的繁荣和缩减的阶段。直到30年代世界经济不景气 之前,织布业的波动,更多的是由这种地方竞争和本国市场状况,而不是由直接的 外国因素引起的。后来日本占领满洲,限制了织布业市场,并加速了华北织布业中 心的衰落。于是,纺织工业的扩大导致各种各样由增长、竞争和国际市场运动引起 的经济波动。这样的变化可能瓦解农村自给自足的模式,使得手工生产成为农户更 加难于预计的收入来源,而农户必须弥补其农业收入之不足
 
  清朝最后70年长江下游丝绸生产的历史,更清楚地说明了对外贸易不断扩大的 冲击。19世纪40年代末期,生丝出口从广州转移到上海,使那里的生丝出口在50年 代太平天国叛乱期间迅速扩大。国内市场的阻塞,以及内务府织造局生产的降低, 可能使更多的生丝用于出口。在60年代初期,太平天国叛乱破坏了长江下游丝产区, 造成1863—1864年生丝出口大减,并导致这10年剩余年份的生丝出口恢复颇为缓慢。 19世纪余下的年代,外国经济对江南经济的冲击,反映了太平天国叛乱的破坏和国 外对生丝需求坚挺之间的这种关系。大约到1870年,桑树已重新栽植,蚕丝生产恢 复。但旧的丝织中心,由于蚕丝生产大量地面向对外贸易而没有完全重建起来。对 外贸易使蚕丝生产较其他农产品增长更为迅速,并说明了这一地区从太平天国叛乱 中迅速恢复和清代最后几十年繁荣的主要原因。它调整了生丝业,开辟了新的丝产 区,并有助于收购生丝的集镇比人口减少的大城市恢复得更快。虽然努力改进手工 缫丝,以适应洋商的统一要求,但是,主要的技术改革来自大多在上海的蒸汽缫丝 机。缫丝机在90年代末影响很大,此后超过了手工缫丝的生产。到1911年,缫丝机 促成了农民专门从事蚕茧生产,也促成了一批新经纪人把蚕茧迅速从农户运往工厂。
 
  丝绸贸易有助于新的有活力的商- 绅家族和商界团体的兴起。农民生产者受益 多少尚不得而知。民国时期丝绸贸易的记录更不清楚,但是看来在19世纪末,这种 对外贸易扩大了丝绸生产,促进了现代工业,并在上流社会内产生了重要的社会- 政治结果。假如中国当时能够控制出口价格,这种贸易必会更加有利可图;假如中 国政府曾一致努力改进生产方法,这种贸易从长远看就会更好地存在下去,不过它 暂时还是江南繁荣的关键所在。
 
  1911年以后的连续性
 
  在民国时期,中国经济问题的实质基本上与晚清并无不同。首先,高度集约的 传统农业部门,仅能在“正常”年景供养数量巨大的人口。因此,它通常无法提供 农产品来供应大量城市劳动力的合理消费,或作为发展工业的原料,或作为出口商 品而为迫切需要的资本和技术的进口筹措资金。无论是袁世凯还是继袁氏之后任总 统的北京官员,也无论是孙逸仙还是蒋介石的南京和重庆的政权,当然还有日本侵 略者(满洲在一定程度上除外),甚至连在江西或延安的毛泽东——无一能在20世 纪前半叶显著地影响和改善中国农业的状况。
 
  其次,从本世纪第三个10年开始,时局难得“正常”。内战和日本入侵,然后 又是内战,充满了随后30年的大部分年月。战争给中国造成的物质上,特别是生命 上的损失难以描述。然而不管中国人生活得多么贫乏,他们仍然生存下来了,而在 这可悲的动乱的最后几年以前,经济并没有解体。在偶尔相对和平的时期,它确实 表现出惊人的恢复力。我们把这一点当作中国经济的“现代”发展处于低水平的确 切标志,也当作传统技术和地方化了的组织拥有压倒一切的顽强性的确切标志;它 不像更发达的经济那样,易于受到入侵者的摧残。
 
  第三,同样地,中国经济的现代部门事实上是最不那么重要的。虽然中国受到 世界——缔约的列强及其他国家——的冲击,中国经济在20世纪前半期同世界经济 的联系仍然极不完善。独特的条约口岸和内地经济部门的二元模式也许太粗糙,不 足以描述上海、广州或汉口的经济作用的实际复杂性。然而,过多地注意白银外流、 海关统计、贸易条件或外国贷款和投资,只能引起误解。中国只是没有有效的计划 来推动农业方面必不可少的技术和组织(再分布)的变革;而没有这样的计划,就 不可能有随之而来的真正的现代经济的增长。20世纪扩大的国际贸易,在一些地区 促进了农业的商业化。在华北一些地方,这个过程又加强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分化, 在某些情况下,导致更贫穷的农民“半无产阶级化”。但这一点既不是资本主义农 业在现代中国出现的标志,也不足以作为外国经济罪恶的证据。
 
  第四点意见涉及有时受到忽视的复合增长。19世纪末创办的小规模的现代工业, 变成了真正的、不断成长的现代工业部门。在20世纪前50年,这些现代工业企业的 增长率,估计大约为每年7%或8%。这个年增长率,近似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以来 所达到的增长率。当然,这个发展赖以开始的基础初始时是极小的,生产能力的实 际年增长量也同样小。但过了这几十年,由于增长综合在一起,中国的经济结构也 开始变化,最初很慢,以后更加迅速。直到70年代,中国国内的生产总值近50% 属 于工业(工厂和手工业)、矿业、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业——确实不全是“现代” 的,但显然是从农业分化出来的;农业所占的比重已从本世纪初的大约2/3 下降到 1971年的1/3 。
 
  然而。国民党南京政府和以前的北京政府对这一有惊人活力的——尽管仍然在 部门和地理上受到限制——现代经济发展,并没有出什么力。像在18世纪发生过的 那样,近代之前的增长——总人口和总产量的增加,但没有持续的人均增长——可 能不需要国家起很大作用;甚至很可能还因没有国家的作用而得到好处。但是,后 来要努力达到现代经济的增长,较大的政治投入大概是需要的。国民党政府在政治 上不够强大,或者在智力上不能充分适应,难于控制和发展中国私人经济的潜力, 而同时又保证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个人平等和区域平等。
 
  结果,1949年以前关内18省和东北规模不大的现代工业部门,向中华人民共和 国提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这些骨干可以训练大量扩充的人员,以 配备50年代投入生产的许多新工厂。这当然大半不是有意的,但是,即使1949年以 前的外国势力有时曾抑制过中国工业的独立发展,它最有效的遗产,看来也是最初 的技术转移使中国的早期工业化成为可能。
 
  所以民国并非仅仅是个经济处处停滞、政治体系四分五裂的维持时期。相反, 现代城市经济成分的总增长,为1949年以后进一步向前推进铺平了道路。然而,大 多数的农业地区没有同时取得城市一样的增长。失调、不稳定、地方灾害、战争和 不时的通货膨胀,都拉下了生产水平,抑制了商业,阻碍了农业投资。这些困扰, 虽然在30年代和40年代损害最大,但是在整个晚清和民国时期已在不同地方、不同 程度上存在。社会后果令人不安。
 
  选自费正清、费维恺《剑桥中华民国史》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目责编:紫天爵

相关热词搜索:费正清 近代中国 历史

上一篇:费正清:中国近代分期    下一篇:黄克武:民国中共政治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