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中华典艺-君子的标志-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中华典艺 > >

古代立春礼俗

2018-05-11 15:53:38来源: 已浏览人数: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也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人民对春天的到来寄予希望,因此历来都很重视这个节日。

 
  (作者:王炜民,历史教授)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也预示着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人民对春天的到来寄予希望,因此历来都很重视这个节日。这一天,古代帝王常常率领群臣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有的还亲自扶犁耕一块地,表示对农耕的重视。《汉书·文帝纪》记载,汉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春正月,就颁发诏书称“朕亲率耕”。以后景帝、武帝等在诏书中也都表达过相同的内容。这种迎春仪式一直相沿到清朝。
 
  立春除举行迎春大典外,还有大型的“打春牛”活动。牛是古代农业的主要工具,也是农事的象征。打春牛也称“鞭春”或“打春”,就是在立春日鞭打用黄泥造的土牛,以勉励农事,促使人们重视农业生产。据《东京梦华录》卷六记载,宋代“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也要在立春前一天,把春牛放置于开封府前,至立春日早晨开封府僚要率部下打春牛。各州县也要“依形色造土牛、耕人,以立春日示众”(《岁时广记》卷八)。打春牛是一种鞭策耕牛、勉励农耕的仪式。牛休息了一冬后,人们怕它懒散,所以用彩鞭木棍策其辛勤耕耘。据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八记载,立春日打春牛时,四周围观的百姓“杂沓如堵”。鞭打完毕,大家顷刻就把打碎的春牛“分裂都尽”,然后又互相抢夺。之所以要抢碎春牛,是认为这可以带来吉祥。据说春牛身上的土放在家里,其家适宜养蚕;春牛角上的土放在家里,其家适宜种田,而且五谷丰收;还说这种土能够治病。同时,宋代官府及民间还要制作许多小春牛出售,人们也互相赠送春牛,以预示“丰稔之兆”(《梦粱录》卷一)。皇帝也要在立春日把预先造好的一批小春牛装饰上彩幡雪柳,分送给王公贵戚。到了清代,礼部直接参与了打春活动,仪式也相应有所增加。据《燕京岁时记》说:“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春山宝座是被奉为春神的传说人物太皞〔hao号〕的座位。大概在清代,春山宝座成了打春仪式上必须具备的摆设。
 
  立春时,还要挂春幡、剪春胜。春幡是一种旗帜,汉代多挂在树枝上,作为春天已经来到的象征。到宋代又剪彩绸做成小幡插在头上,成了头上戴的装饰品,叫作春胜。皇帝在立春日,也要按等级赏赐郎官、御史等人用绫罗制成的春幡胜,赏赐宰执、亲王等高官金银幡胜。百官进宫贺春一结束,就都戴着幡胜回府,以至形成了“彩胜飘扬百辟(泛指公卿大官)冠”(苏轼诗句)的盛况。
 
  唐宋之后,还有立春喝春酒、吃春盘的风俗。《四时宝镜》载,唐代人们在“立春日食芦菔(萝卜)、春饼、生菜,号春盘”。从北宋到明清,则有许多皇帝在立春日向百官赐春盘或春饼的记载。如北宋时,“立春前一日,大内(皇宫)出春饼并酒以赐近臣。盘中生菜染萝卜为之装饰,置奁中”。“民间亦以春盘相馈”,成为一种互相祝福的礼节。(《岁时广记》卷八引《皇朝岁时杂记》)明清时期,京津地区还有立春日吃生萝卜的习俗,称之为“咬春”。据说,咬春可以使人免生疾病。
 
  总之,立春的各种活动都有祈福消灾的寓意。由于有宫廷及各级官府的直接参与,各种仪式都有规定,当然礼节色彩就颇为浓厚了。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目编辑:紫天爵

相关热词搜索:礼俗 立春

上一篇:古代春节礼俗    下一篇:古代清明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