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中华典艺-君子的标志-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中华典艺 > >

古代清明礼俗

2018-05-11 16:01:26来源: 已浏览人数:
因为寒食和清明日子接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如寒食节祭扫祖墓的习俗,也成了清明节的主要活动。久而久之,寒食节和清明节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作者:王炜民,历史教授)
 
  清明前一二日为寒食节。这一天家家都要禁烟火,人们只能吃预先做好的冷食,所以叫“寒食”节。关于寒食节的由来,相传起于春秋时期。在晋文公即位前曾流亡列国19年,当时有位介子推不畏艰难跟随左右,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还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文公充饥。可是在晋文公回国做了国君后,介子推却不求利禄,与母亲一同隐居到绵上山中。晋文公找不到他,便放火烧山逼他出来,谁知他矢志不移,竟抱树而死。文公为了悼念介子推,下令禁止在他死的这一天燃火煮饭,以后相沿成俗,叫作寒食禁火。另有人认为,寒食之俗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改火风俗,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奴隶制时代的火禁制度。据说古人冬天的火种用至寒食,便认为老了,就要改火,即停熄旧火,重新钻木燃起新火,所以有了寒食一日的习俗。进入奴隶社会,火也同其他财富一样,被奴隶主阶级所占有。下等人用火只能等待奴隶主阶级的恩赐,并遵守奴隶主阶级的火禁制度。《周礼·秋官·司烜〔hui毁〕氏》中说,“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唐代韩翃〔hong 宏〕《寒食》诗中“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诗句,就反映了唐代寒食节的晚上,由皇宫点火燃烛,再将火种传到贵戚大臣之家,以示“皇恩浩荡”的史实。以此看来,到唐代仍然留存着奴隶社会火禁制度的遗风。中国传统文化
 
  寒食节之后,紧接着就是清明节。清明原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于是称这一节气开始的第一天为清明节。
 
  因为寒食和清明日子接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如寒食节祭扫祖墓的习俗,也成了清明节的主要活动。久而久之,寒食节和清明节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唐代以后两节逐渐融而为一,清人已认为“清明即寒食”(《燕京岁时记》)。到现在,恐怕许多人已只知有清明节而不知另有寒食节了。
 
  清明节祭祖敬宗是一项重要的活动,这主要表现在祭扫祖墓上。扫墓之风始于秦汉,盛行于唐代,最初是由士庶开始的,逐渐成为当时很看重的礼俗。《旧唐书》载唐开元年间敕文云:“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沿,寖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到了宋代,清明节时已不分阶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梦粱录》)。宋代高翥〔zhu铸〕《清明》诗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做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由于清明扫墓可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有它一定的合理性,所以这一礼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此外,古代寒食清明时节还有门前插柳、头上戴柳,以及互赠画卵等习俗。每逢清明,古人喜欢把攀折下来的柳枝,插在屋檐下或门窗上,“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到后来,人们还直接把柳枝戴在头上。并且认为清明戴柳是人人应当遵守的礼俗,否则将受到指责,甚至有“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的俗语。关于戴柳的起源,《燕京岁时记》说:“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fu xi 弗系〕于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之可免虿〔chai〕毒。”柳树在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驱邪的法力效用,因而插柳、戴柳反映了人们祈求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愿望。至今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还有清明戴柳的遗风。至于寒食节人们相遇的见面礼,隋唐时颇为流行互送画卵的礼俗。据隋代杜台卿《玉烛宝典》载,隋朝人们习惯于把煮熟的鸡蛋染成“蓝茜杂色,仍加雕镂”,作为寒食节见面时“递相饷遗〔wei 畏〕”的常用礼物。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目编辑:紫天爵

相关热词搜索:礼俗 清明

上一篇:古代立春礼俗    下一篇:古代端午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