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中华典艺-君子的标志-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中华典艺 > >

【唐诗韵】李白,入世渴求与神仙气节并存(上)

2017-07-20 21:13:39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李白,他不同于仕隐两失的孟浩然,也不同于仕隐两得的王维,他是世俗的入世渴求与高傲的神仙气节并存,是把仕和隐结合在一起去追求的。
人学研究网 中华典艺 诗歌栏目 李白图

(作者:人学研究网·中华典艺网·诗栏目编辑部【七步】)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在大众的印象中,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之人,是“会须一饮三百杯,但愿长醉不愿醒”的豪放之士。殊不知,李白的一生都处在痛苦的挣扎之中,他是洒脱大气的,然而他也是矛盾纠结的。李白被后世誉为“诗仙”,在中国古代诗人中,只有两个人得到过“仙”的称号,一个是李白,另一个就是苏轼,苏东坡被称为“坡仙”,他们两人的不同之处,叶嘉莹先生认为是:“李白是‘仙而人者’,苏东坡是‘人而仙者’”。也就是说,李白他是从天上降落凡间的仙人,正如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谪”是被贬谪的意思,也就是被贬落凡间的仙人,凡间就像一张压制人的大网,李太白不羁的性格自然不甘心受束缚,于是他总是在挣扎,但却始终破不了这张网,带上了“世俗”气。而苏东坡,他本来就是一个人,但他带有“仙气”,这种“仙气”能使他解脱人生的痛苦,破了凡世之网。

我们在【唐诗韵】专题中已经讲过孟浩然与王维,都主要关注二者的“仕”与“隐”的人生历程,现在我们看李白,他不同于仕隐两失的孟浩然,也不同于仕隐两得的王维,他是世俗的入世渴求与高傲的神仙气节并存,是把仕和隐结合在一起去追求的。朱自清先生曾经说,“仕”与“隐”是唐代诗人们内心之中的一个“情意结”。其实,这一“情意结”在孔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被当政者所用,就能发挥自身才能,有功于国家、社稷、民众。但如果国家政治昏乱,不能被当政者所用,就能小心翼翼的把自己保护好,免于灾祸。如今大概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罢!“用之则行”是兼善天下,是仕;“舍之则藏”是独善其身,是隐,因此“仕”与“隐”在儒家思想中不是对立的是互补的。唐代,特别是盛唐的诗人们都有这样的“仕”与“隐”的“情意结”。

盛唐时代,天下大治,无数文人满怀自信与抱负,渴望投身官场一展雄才。李白作为一个极有才、极自信之人,他曾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过“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已,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因此他并不像其他士人那样愿意屈居人才,从小的官位开始做起,他的目标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辅弼”就是辅佐君王的人,多指的是丞相,可见李白对于至高无上的官职有着强烈的渴望。这是李白入世原因之一。

李白入世原因之二,得从他的家世谈起。关于李白的籍贯,众说纷纭,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李白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在他五岁的时候,父亲李客带领全家迁徙入蜀,在绵州彰明县的青莲乡安家。但我们可以确切的是李白幼年所受的家庭教育与一般人家是不一样的,一般书香门第之家都是要小孩子先读孔子的书,学儒家的礼法,但是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关于“六甲”有两种说法:一是道教中的一种道术;二是六十组干支中以“甲”字起头的有六组。“百家”则指春秋战国时儒、法、道、墨等诸子百家的著作。除此,李白还说自己“十五好剑术”,可见这些都与传统门第家庭是不一样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李家是一个世家大族,李白也自称是陇西李氏,陇西李氏是李广的后代,与大唐皇室同宗,不过李白的说法也不一定可信,因为古人都喜欢自托显赫的郡望。李白的家族在他幼年时期是在西域,可知当时家族已经落没,沦为平民,因此李白的入世也是为重振家族。

刚刚已经提到了李白“十岁观百家”,“百家”中必然也包涵儒家,李白对待儒家思想是既有批判又有支持的。他曾在《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中说“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李白批判的是儒家的繁文缛节,作为一个不羁的天才他自然反对拘泥于礼法。那么李白支持的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的人生追求。儒家追求的是不朽,《左传》中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如何做到不朽呢,就是这句话中所说的最高的目标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在“立言”方面,李白作出了这么多为人称道的诗文,可以说已经达成,因此他接下来想要“立功”,建功立业必然要为官从政,这也就是他入世原因之三。

李白入世原因之四与当时时代背景有关,前有李林甫、杨国忠对朝廷的破坏,后有安史之乱的战争,可以说是一个亟待拯救的时代,所以李白希望能够站出来,拯救这个时代。李白在《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中说“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鲁连”指的是鲁仲连,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说客,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所希望的是平定叛乱,功成身退,追随鲁仲连。李白曾在他的诗歌中多次称赞鲁仲连,如“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古风十》)、“鲁连及柱史,可以蹑清芬。”(《古风三十六》)、“岧峣广成子,倜傥鲁仲连。”(《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献从叔当涂宰阳冰》)等,那么鲁仲连究竟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引得李白如此大加赞赏呢?据《史记》记载,鲁仲连正好在赵国的时候,秦国包围了赵国,魏国却不肯救赵,还派人劝赵国奉秦为帝,鲁仲连挺身而出,义不帝秦,因此鼓舞了赵国的士气,秦将为之退军五十里,又适逢信陵君夺晋鄙军来就赵,最后打退了秦军。事后,赵相平原君以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不肯接受,他说“所贵于天下之使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表现出了齐之高士的爱国、清廉、仗义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德操,也是这一点打动了李白。李白希望自己能像鲁仲连一样,在建功立业之后飘然而去,不接受任何名利和禄位的奖赏。这就是李白“仕”与“隐”的“情意结”。

以上具体说明了李白从仕的原因,而关于他的“隐”的思想,我们将在接下来对李白的仕途起伏的梳理讨论。

公元725年,李白为了施展抱负、寻找入仕的机遇,辞亲远游。在初离蜀地的途中,他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篇: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清快自然,意境明朗,语言流畅浅近,主要表达了诗人远游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第一句营造了一幅青山吐月的优美画面,峨眉山是作者的故乡,“峨眉山月”即故乡的月亮,其作为一个艺术形象贯穿了整个诗境,引发诗情。“秋”字是为了押韵放在句末,点出了季节,并且“秋”也用来形容月亮,秋天总是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实写出夜月的澄净明亮;古人云:“秋来为客情”,秋天总是容易引起诗人无尽的思恋之情,虚写出了山月含情。此外,“秋”也可以作动名短语,表示飞动的样子,《汉书·礼乐志·安世房中歌》之七中有:“飞龙秋,游上天。”因此此句也可解释为半轮弯月飞挂峨眉山头。

第二句,月亮的影子倒影在江水中,与江水一起流动。根据常识,我们静立在一个地方观看水中之月亮时,月亮是不会随着水而流动的,由此可知,此句暗示了诗人夜晚也在行船赶路,上句提到月,这句提到月影的移动,全诗又一共包含了五个地点的移动变化,这表现出诗人似乎在与月亮竞赛,诗人出蜀渴望一展才华,争胜之心在所难免,只不过行船江上,能与其相争的也只有月亮。所经之处有时可以看到山月,有时看不到,明月时隐时现,仿佛在紧紧追赶自己。表现出了诗人与山月嬉戏的情趣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三四句写连夜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思君”却难以相见,依依不舍地前往渝州。此处的“君”后人有不同的理解,一些人认为是指故友,即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恋之情,而另一些人认为是指故乡之月,即首句的“峨眉山月”,我更认同后者的观点。蜀地多山,诗人在行船途中有时是看不见月亮的,而且以思月来表达对友人的思恋更具有诗情画意,比直接表达“思友”更有意境,并且此处的月也不只可以指友人,也可以是整个故乡的代称,此时意境就更为扩大了,思恋之情更显深沉。值得一提的还有此句中的三个地点,按照行船所经的路程,三个地点排列的顺序本应该是清溪-渝州-三峡,而此时诗人却将三峡提前,又回头再说渝州,通过这种景的回望,暗指了情的回望。

这首诗最为人称道的是短短二十八字,出现了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很少出现的。绝句字数少,一般都是避免有大幅度的时空的跳跃,但是李白就是李白,敢突破常规,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明人王世懋说:“谈艺者有谓七言律一句不可两入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此病犯者故少,能拈出亦见精严。然我以为皆非妙悟也。作诗到神情传处,随分自佳,下得不觉痕迹,纵使一句两入,两句重犯,亦自无伤。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李白将这五个地名自然流畅地融入诗境中,“峨眉山月”、“平羌江水”地名与景物搭配构造出意象,“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地名与动词搭配显得流畅自然,毫不突兀。明代的王世贞称赞此时为太白佳境时就说到:“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公元727-737,十年时间,李白都隐居在安陆碧山桃花岩(今湖北)。在盛唐,统治者大力推崇与拔擢“隐士”,于是当时产生了一种“隐逸之风”,“隐”成为“仕”的方法,即所谓的“终南捷径”,士人的“隐”是为了以隐待仕,以退为进。李白亦是如此,从他在这一时间段内多次谒见州长、谒见王公大臣、渴望结识宰相均可看出李白走的是终南捷径,但均无果。我们主要来赏析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一首名诗:

《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这首诗使用白话的语言,以问答的形式及运用典故,自然质朴,韵味深远,表达了李白隐居山中的悠然自得的愉悦情趣与隐藏在心中的矛盾心境。

首句以一个问句开启:问我为什么要归隐碧山呢。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同时也与诗题相呼应。这首诗又名《山中答俗人》,即这首句之“问”是由俗人而发起的。问了下一句就该是答了,而诗人笔锋一转,笑而不语,不直接给出答案,此“笑”既是一种委婉,带来对话之间的愉快轻松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静淡然,又增添了一种神秘感,使人想知道答案,诱发读者思绪。“心自闲”表现出诗人隐居怡然自得、安闲悠然的心境,这“问”已不是第一次问,不能引起诗人的惊讶、思索,使内心产生波动,同时由题目可知,这是“俗人”问的,李白自然不能向俗人解释,也无须向俗人解释,如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所表达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李白的归隐其实是以隐待仕,这在俗人也是难以理解的,正如《唐诗摘钞》中:“此绝句中拗体,三、四只当"心自闲"三字注脚,究竟不曾答其所以。栖山原非本怀,然难为俗人道,故立言如此。”开头两句,自然而又婉转曲折,语简而韵深。

三四句化用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典故,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东晋时,武陵有一渔人在溪中捕鱼。忽进桃花林,林尽处有山。山有小口。从山口进去,遇一与外界隔绝的桃花源,里边的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用在此处是为了写碧山的美景与隐居之乐。“桃花流水窅然去”写出了桃花瓣瓣随着溪水清幽地漂流而去的美好之景,不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沉郁悲伤之感,结合前面诗句“笑而不答”的愉悦与下文“非人间”的赞叹,可知诗人是在此赞美一种天然之美。“别有天地非人间”此处别是一番风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与人间是不同的,同时也暗含了对人间的批判,表达了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人间”与前面的“碧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心境,激愤幽怨同时又乐观浪漫,李白是无法完全超脱现实,突破世俗的大网的。

明代李东阳曾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如......李太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整首诗自然朴素、悠然舒缓,笔法多端,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现出了无尽的诗意。

(未完)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责编:紫天爵

相关热词搜索: 李白 唐诗

上一篇:西川:诗人观念与诗歌观念的历史性落差    下一篇:【唐诗韵】李白,入世渴求与神仙气节并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