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中华典艺-君子的标志-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中华典艺 > >

陈文华,一心向茶的“傻教授”

2017-08-10 16:54:17来源:《中国茶文化》 已浏览人数:
只有他能想得出把茶文化学术论坛放在清风明月下的茶园里举行,使原本比较枯燥的学术研讨会开得有声有色,趣味盎然
人学研究网 中华典艺 茶栏目 茶具图

【人物简介】陈文华(1935—2014),福建厦门人。195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曾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首席研究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茶叶协会名誉会长,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高级顾问,中华茶人联谊会高级顾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高级顾问,华侨茶叶发展基金会高级顾问,浙江林业大学茶文化学院客座教授,《农业考古》主编。

农业考古的开创者

1935年,陈文华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

1958年,从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前夕被打成“右派”,后被分到江西省博物馆搞考古工作。

1961年“摘帽子”后,主持“江西通史”等大型陈列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接受批斗,1968年下放到江西宁都山区劳动,1971年回到省博物馆工作。

1978年,陈文华的“右派”问题得到彻底改正。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党的“各行各业都要为农业服务”的号召下,他古为今用,将农业与考古结合,于1978年首创“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览”。这个展览的推出,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得到国家科委、农委高度重视。新华社、《光明日报》都为此发了通讯和专稿,指出这是“利用文物考古资料为农业科技发展服务的有益尝试”。1980年,展览获得江西省科研成果一等奖。

陈文华是中国“农业考古学”的开创者,被日本考古学界称为“中国农业考古第一人”。

1981年,他创办大型核心期刊《农业考古》。他著有《论农业考古》、《中国稻作的起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中国农业考古图录》、《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等著作。1988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茶缘茶学

1991年,陈文华在《农业考古》杂志上开办《中国茶文化专号》,并先后协助云南、上海、广东、香港、广西、陕西、江西、福建等地举办国际茶会。

1999年陈文华协助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在全国率先创办茶艺专业,并亲自为大专班讲授《中国茶文化学》课程。十几年来已培养近万名茶艺人才,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南昌女子职业学校成为全国最大的茶艺培训基地,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茶艺师的摇篮”。

在讲授茶文化课程的同时,陈文华以深厚的文化功底及学术修养,编辑出版了多部教材及著作。2001年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委托,陈文华与余悦等人主持制定《国家茶艺师职业标准》并正式颁布全国执行,同时主编《全国茶艺师职业技能培训教材》,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在全国公开发行。

从2006年起,陈文华负责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茶文化专业”编写教材(共6册),先后出版《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长江流域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学》《中国茶文化典集选读》《中国古代茶具鉴赏》《中国茶道学》《中国茶艺学》《中国茶艺馆学》等著作。

陈文华作为全国著名茶文化专家,担任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也常常出现在全国各地茶事讲坛上。他的演讲,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在谈笑中引领大家解读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历史,深受好评。陈文华教授平易近人,为人谦逊、随和,从不夸张,茶界许多见过他的人都留有难以忘怀的印象。

自2004年起,陈文华每年秋天都应邀赴日本东京、京都等地讲授中国茶文化课程,培训数百名日本学员并获得中国茶艺师资格证书。

先后于2003、2004、2009年三次应邀带领南昌女职茶艺队出访法国。2004年在巴黎曾为出席“中国文化年”闭幕式的中央常委李长春同志专场表演茶艺。

由于在茶文化界的突出贡献,陈文华已被公认为“全国茶文化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国内外茶文化界享有很高声誉,多次应邀出访韩国、日本、泰国、法国、美国、德国、瑞典、芬兰、丹麦讲学。

心系茶农的“傻教授”

2004年,陈文华应邀协助婺源县举办国际茶会,在考察茶村茶情时,江湾上晓起村村口的一座老房子引起了他的兴趣:“就是一个破房子吧,里头有很多制茶的机器,整个屋子茶香弥漫、非常诱人。更让我惊奇的,是一个四个木桶轮的水转捻茶机。”

过去只在元代的农书中见过记载的制茶机具,竟然出现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这让从事农业考古几十年的陈文华欣喜万分,并萌生开发上晓起村的念头。他要把这个具有400余年制茶历史的贫瘠古村落保护好、改变好,要将它打造成为“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用自己平生所学来激活上晓起村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2004年7月,他与婺源县当地政府签订30年合约,按照“文化兴农”模式,自费对上晓起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很快,全天然无污染的“晓起皇菊”遐迩闻名。特别是继省市媒体宣传报道之后,中央电视台“财富故事会”“财富经”“生财有道”栏目多次对陈文华本人和上晓起村进行专题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台湾、香港、美国、法国、日本等地电视台也纷纷进行转播和采访,中外友人、专家学者纷纷前往上晓起村参观访问,甚至有旅游业者组团前来取经,对陈文华教授表示极大的敬意。晓起皇菊也因此名声大噪,畅销全国,还被带到海外作为珍贵礼物赠送他国友人。

陈文华自费开发上晓起村历经艰辛、矢志不渝,培植栽种晓起皇菊并创立品牌、造福一方。每到深秋,上晓起村便呈现出“婺源一夜秋风来,满地尽带黄金甲”的壮美风光。陈文华还注册了“傻教授”商标,并为自己培育种植的菊花取名“晓起皇菊”。如今,“傻教授”、“晓起皇菊”、“陈文华”已经三位一体,享誉海内外了。也正是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婺源县及全省各地大兴种菊,茶农收入倍增。

陈文华欣慰地说:“这就是合理调整生产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民收入,‘晓起皇菊’的经济效益高过粮食作物十倍。”如今,晓起这个不足100户人家的小山村,全村年均增收近万元,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昔日的“空壳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常而言,这般已近80岁年纪,应该是在家安享晚年的好时候,唯独陈文华却退而不休,除了继续完成他作为文化学者的任务之外,他还亲历亲为地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实践。这位常人眼里的“傻教授”,将农业与考古相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书斋研究与深入群众相结合。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学者型的实业家和创业型的学者。在无私奉献的同时,他觉得自己得到更多的是一种快乐。而他把这种快乐融入了他的生活、同样也带到茶文化活动中,只有他能想得出把茶文化学术论坛放在清风明月下的茶园里举行,使原本比较枯燥的学术研讨会开得有声有色,趣味盎然。从另一层意义上讲,也是让与会专家、学者在亲近山水、亲近自然的同时,感受茶文化的无比妙境和诗意栖居的愉悦。

2014年5月,陈文华教授在大庆出差途中不幸因病逝世,享年80岁。如今,他的儿子陈磊继承父亲的遗愿,带领江西省陈文华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晓起皇菊公司继续从事茶文化传播及教育方面的事业,学习父亲积极、智慧、百折不回的人生态度,传承这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斯人已逝,在秋天菊花采摘的季节里,行走在江西婺源晓起那条保存完好的青石板小路上,你依然可以感受到陈文华老先生留下的痕迹:

田野一片金黄,随处弥漫皇菊的清香;

从清晨到夜晚,陈文华作词谱曲的歌声在天地之间回荡;

溪岸边、门屋前,一丛丛、一盆盆金黄色的皇菊,美化了农家的生活;

在一栋栋崭新的徽派“农家乐”里,村民向游客讲述着“傻教授”的故事;

陈文华纪念馆里,那台古老的水转揉捻机虽已退役,但它那“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却令人肃然起敬,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陈文华与晓起村的渊源……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责编:紫天爵

相关热词搜索:陈文华 茶文化

上一篇:林清玄:一生一会    下一篇:皎然与陆羽:诗茶结缘的禅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