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中华典艺-君子的标志-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中华典艺 > >

花道和茶艺,为何被说是生活美学?

2017-08-03 16:05:34来源:《无边风月 中国古典生活美学》 刘悦笛 赵强 著 已浏览人数:
插瓶花、赏瓶花和烹茶、品茶的艺术,被称为“花道”和“茶艺”。花道和茶艺是表、是实践,而这实践内在的初衷和底蕴,则是传统中国人对日常生活境界的追求。
人学研究网 中华典艺 花栏目 花艺图

(作者:刘悦笛,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美学》杂志执行主编、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花道

花的喧闹、绚丽、明艳之美,折射出传统中国人生活观念和理想中“动”的一面,也就是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不断开拓自身的审美情趣、生活品位,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力的一面。

1、20世纪以来相继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有许多器皿的表面都绘制或雕刻着花瓣的纹样。某些遗址中,还有花木的种子出土。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前,就已开始利用花木来装饰自己的生活了。

2、在先秦时期,人们对于花的欣赏,与他们对于自然的理解是相统一的,草木之华,也就是明艳、妩媚的花,既能带来感官的愉悦,又是物候和时令的风信。人们从花那里体验美感,感受自然的魅力也以花为天道循环的征兆,从花的荣枯盛衰中感悟、顺从宇宙的真理,以此安排自己的生产和生活。

“孟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礼记月令》

《诗经》中有许多以草木起兴的篇章,所谓起兴,就是情感和思绪由观花而荡漾开去,联想、延伸到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而《楚辞》则是中国文人诗歌的渊薮,从它对花草的吟咏更能看出此时上层社会观花、赏花的动向:鲜花、芳草在《楚辞》中已经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并被赋予了积极的道德内涵。

3、秦汉以后,花草所象征的理想、人文精神逐渐世俗化、生活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地种花、养花、赏花,借花来装点日常起居、保养生命。

汉代人对花草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在长安、洛阳等地星罗棋布的园林广厦中,种植着名目繁多的奇花异草,春容秋谢、四时代兴。人们或是穿行在似锦的繁花中游宴,或是折取时鲜的花朵放在居室中,佩在身上……

对花的热情,展现了中国人对于凡俗人生、日常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信念。人们不仅取花的美艳来装点生活起居,营造芬芳袭人的生活情境,还试图开掘花的养生、保健功能,以花入药、入食、入酒。

4、唐宋以来,直至明清,中国人对花的热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是花道,也就是插瓶花、赏瓶花。这一风气的流行,表明中国人对花的欣赏超越了单纯的观赏层面,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二是中国的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因为花的强势介入而拓宽了表现范围,涌现出大量的咏花诗、词、文和绘画作品,进而增进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三是中国的花卉种植、培育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并且涌现出一大批专门介绍种花、赏花知识的著作。四是以花入食、入酒、入药、入茶等的范围极大拓展,推动了中国传统的饮馔水平的提升。

花的喧闹、绚丽、明艳之美,折射出传统中国人生活观念和理想中“动”的一面,也就是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憧憬,不断开拓自身的审美情趣、生活品位,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力的一面。

茶艺

茶的沉静、朴素、平淡,则呈现出中国人“静”另的一面,那就是不事雕琢、洗去铅华、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1、茶在最初, 即被当成一种具有药用和养生保健功能的食物。相传神农氏曾作《 食经》,其中就有“ 茶茗宜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说法。早在西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人工种植茶树,以供上层贵族日常服食了。《诗经•豳风》的《七月》和《 鸱鸮》两篇中,就有采茶的描述:“采荼薪樗”“予所捋荼”。根据《尔雅》和后人解释,“荼”就是茶,它的叶子“可炙作羹饮“——“羹饮”也就是粥。用茶煮粥,自然和后来的饮茶大不相同。

古书中甚至有以茶为菜的记载,《茶经》中提到的晏婴就是一位。晏子在齐国为相,生活简朴,饮食无肉,常吃“茗菜”——“茗菜”就是茶。拿苦茶当菜,恐怕并非出于简朴,而是有另外的目的。古人认为茶“令人有力,悦志”,到了后来,以讹传讹,就出现了“苦茶,久食羽化”“茗茶,轻身换骨”的说法,成功的例子有道教仙人丹丘子、黄山君等。

2、魏晋以后, 有关茶的神异功效的传说渐次消歇,中国人对茶的态度由动而静, 不再追求外在的生命时空经验的拓展,而是转向内在生命体验的调适。与此同时,服食茶的方式,也由煮粥、食菜变为用水烹煮,这堪称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一大转折。此时,人烹茶、饮茶,已经开始欣赏和品味茶本身能带给人的感官享受和审美体验了。先前人对饮茶抱有的那种种羽化登仙的期待,在此时已经烟消云散了。人们转而皆饮茶、品茶来清心寡虑,追求恬淡、平和的日常生活体验。

3、唐代以前,饮茶之风盛行于南方,北方人还不适应“水厄”。《封氏见闻记》中也说过,唐代初期北方人还不喜饮茶。这本书还提到,饮茶之所以风靡大江南北,主要归功于两个人——陆羽和常伯熊。

陆羽说:采造、辨别好茶,盛茶、炙茶、煮茶和饮茶器具,以及煮茶所用的水、火和饮茶的方式等,都有专门的学问,并非纯粹的形式问题——这就把饮茶上升到了至精至妙的精神体验的高度。

陆羽之后,常伯熊又踵事增华,来往于文人士大夫之间,表演茶艺茶道,终于使得饮茶成为人人向慕的生活时尚。至迟在陆羽生前,唐代的文人士大夫中间已经流行起品茶的休闲方式了。

4、这种趣味和理想,在进入宋代以后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唐代以前,饮茶并非饮清茶,而是要加入姜、盐、葱、桂皮、茱萸、薄荷等调味剂的。陆羽在《茶经》中首倡饮清茶,品味茶之“隽永”,宋人蔡襄、黄庭坚等人继起而力革在茶中加入调味料的做法,终于使饮茶的审美趣味定格在“冲淡”“清和”之美,成为历代饮茶人心中的金科玉律。

摈除这些刺激性强的味道,专注于清淡之味,实际上是想在“咸酸之外”,体会清净幽远、含蓄内敛的审美感觉和精神体验。他们要借茶的“味”,来训练、培养出更为细微、精妙、玄远的审美感觉。

中国人饮茶、品茶的历史,就是不断剔除外在欲念、影响,渐次回归世俗人生、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的历程,也是世俗人生、日常生活和内心体验的价值和重要性不断被发现、开掘、深化的历程。羽化升仙的虚妄追求、酸咸苦辣的味觉体验,逐渐被淡化、消解,代之以不可言宣的冲淡、清和、隽永的审美和精神体验。茶的沉静、朴素、平淡,则呈现出中国人“静”另的一面,那就是不事雕琢、洗去铅华、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插瓶花、赏瓶花和烹茶、品茶的艺术,被称为“花道”和“茶艺”。花道和茶艺是表、是实践,而这实践内在的初衷和底蕴,则是传统中国人对日常生活境界的追求。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责编:紫天爵

相关热词搜索:茶艺 花道 生活美学

上一篇:杨庆莲:做一朵诗中的花    下一篇:川濑敏郎:日式花道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