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地球生命 > 禽兽谷 >

刘永连:舞马的起源和发展

2017-08-11 13:52:35来源:环中马术 已浏览人数:
尽管中原地区不是马舞艺术的发源地,其马舞活动的产生也相对较晚,但是它将马舞艺术发扬光大,到唐代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

(作者:刘永连,暨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舞马的产地和入贡

所谓舞马,是指用于舞蹈的马匹。由于要胜任这种艺术性极强的表演活动,舞马必须品质优良,合乎其特有的标准和要求。一是体形健美,外貌奇特,观赏性强。宋人董逌在仔细研究了前代保留的《舞马图》之后,总结说:“其为马异于今者众矣,或角或距,朱尾白鬛。盖所用于舞者,其马果有异邪?”

三国时曹植认为自己得到的紫骍舞马“形法应图”,南梁张率则描绘所见的吐谷浑舞马“有竒貌絶力”。二是动作协调能力强,且能解人语,善知音节。曹植的舞马“善持头尾”;张率所见舞马则“能拜善舞”。因此,舞马难以从体质驽劣的中原土产马中选出,而主要来自域外一些出产良马的草原地区。谢庄《舞马赋》曰:“月晷呈祥,乾维效气,赋景河房,承灵天驷。陵原郊而渐影,跃采渊而泳质;辞水空而南傃,去轮台而东洎;乘玉塞而归宝,奄芝庭而献秘。”

薛曜《舞马篇》曰:“不辞辛苦来东道,只为箫韶朝夕闻。”可见,舞马从塞外远道而来,在中世纪是一种人所共有的认识。

就各地区相比较而言,西域地形复杂,草原广阔,多产良马,是中原舞马的主要进贡地区。稽考史料,可知曾向中原王朝进贡舞马的国家主要有:

1.大宛

位于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隋唐又有拔汗那等政权。该国所出“汗血马”高大矫健,号称“天马”,堪称优良之最。早从汉武帝时期,中原王朝就不惜血本从这里引进种马。宋膺《异物志》描绘道:“大宛马,有肉角数寸,或有解人语及知音舞与鼓节相应者。”可见这里早就以出产舞马闻名天下了。

三国时陈思王曹植曾向魏文帝进献大宛舞马,上表曰:“臣于武皇世得大宛紫騂马一匹……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鼔节相应。”这是关于中国最早引进舞马的记载。可见至迟从公元3世纪起,中国已有舞马引进了。南梁时,张率在其《舞马赋》中更明确认为舞马是“资皎月而载生,祖河房而挺授;种北唐之絶类,嗣西宛之鸿胄。”

到唐代,大宛马以更大规模输送进来,对中国马种改良影响深远。《唐会要》曰:“康国马,康居国也,是大宛马种,形容极大。武德(618—625)中康国献马四千匹,今时官马,犹是其种。”正因如此,唐人描绘舞马时多以“天马”呼之。

2.吐谷浑

主要统治着青海地区,也以出产良马而著名。《北史》记述道:“青海周围四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是向中原王朝进贡舞马比较频繁的政权。南北朝时期,吐谷浑不断加强与南朝政权之间的友好关系。

宋、梁相继册封吐谷浑王为河南王等名号,而吐谷浑王则将舞马作为礼品不断进贡到中原来。“(宋)世祖大眀五年(461),(吐谷浑王)拾寅遣使献善舞马、四角羊”;“(梁武帝天监)四年(505)三月甲寅,禊饮华光殿。其日,河南国献舞马……” 同时,吐谷浑舞马也进贡到中原北部地区。“西魏大统(535—551)初,周文遣仪同潘炘(此处有脱字——笔者注)逆顺之理,于是夸吕再遣使献能舞马及羊、牛等。”

3.吐火罗

主要在今阿姆河流域,原为大月氏西迁后的立国之地、贵霜帝国疆域,居中西丝绸之路的枢纽地位。《太平寰宇记》载,吐火罗都城“城北有玻瓈山,南崖穴中有神马。国人每牧牝马其侧,时产名驹,皆汗血焉,事与大宛同”。

唐陆龟蒙有《开元杂题七首·舞马》诗曰:“月窟龙孙四百蹄,骄骧轻步应金鞞。”文中“月窟”,一般称为“月氏窟”。明代学者陈耀文考证说:“月窟,即指月氏之國。”很可能到唐代这一地区成为中原舞马的主要进贡之地,以至于诗人把唐玄宗所训练成的百匹舞马统统称作“月窟龙孙”。

4.大秦

即罗马和东罗马帝国,唐称拂菻,因在波斯湾以西,又号称“海西国”。该国地域广阔,出产良马,俗有大秦马能解人语之说。唐朝名臣张说则在《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咏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大秦也当有舞马东来。

5.疏勒

《太平御览》卷896引《凉州記》曰:“吕光麟嘉五年,疎勒王獻火浣布、善舞馬。” 不过,疏勒属绿洲国家,缺乏出产良马的条件。因此,疎勒王所进献的舞马很可能并非本地多出,而是从临近草原地区得来的。

此外,还有未说明国别的西域政权也向中原入贡舞马。例如,《宋书》卷6记载,刘宋大明三年(503)“十一月己巳,高丽国遣使献方物;肃慎国重译献楛矢、石砮;西域献舞马。”

随着域外良马的输入,中国境内的马匹质量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边疆州县渐有良马出产。到了唐朝时期,中国西北、东北某些游牧地区也开始向朝廷进献舞马。

1.银州

在今陕西榆林一带,是唐朝河曲之野八牧监之一,放养着大批良种官马。 作为定制,银州监牧使要每年拣选良马进贡朝廷,其中也有一些被训练成舞马。

清代学者储大文《存研楼文集》中保留了一条唐玄宗时期的史料:“是时内宴用舞马,毛仲兼领教坊使,疾趋中廐教百匹马舞,且沃巨巵酒。酒酣,起抚银州监马背曰:‘若种族幸食三品料,号立仗班。今若又供奉翰林仪鸾司。若试一鸣,用刷吾耻。且若盍以舞进御乎?’翼日,曲宴朔方北庭两节度使,银州马舞倾杯曲,折旋俯仰,雅合律节。……(毛仲)赐死……银州马后复奋迅,类有所构。飞龙院使以为妖,而剑斩之。”很明显,文中的银州监马是一匹颇通人性的出色舞马。

2.幽州

唐玄宗时期诗人郑嵎有《津阳门诗》云:“幽州晓进供奉马,玉珂宝勒黄金羁。……马知舞彻下床榻,人惜曲终更羽衣。”后世学者继而考述道:“然则舞马产于幽州者为多也,补塞外以善马来贡者。”

不过,有唐人笔记记述到,“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指玄宗)俾之教习,无不曲尽其妙”。可见,唐朝时期的舞马仍有不少是从异域引进的。而银州和幽州舞马,仅起一种补充作用。

舞马的管理和训练

秦汉以降,历代马政早由太仆寺掌管。后来殿中(内)省设立,其下属尚乘局专门掌管御马的进献、饲养、调教和驾御等事务。到唐代,马政日趋成熟和发达,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的管理体系。

首先,舞马的进献和接收。一般由域外各国入贡的马匹直接“陈于朝堂”,“献马,则殿中、太仆寺涖阅,良者入殿,孥病者入太仆”。如果属地方进献者,则经州县长官或群牧使、诸监牧使等拣选后进献到朝廷,由殿中省和太仆寺检验接收。

其次,舞马的饲养和护理。接收后的舞马一般饲养于各闲、厩和御马坊。万岁通天元年(700),武后设立仗内六闲,此后舞马专属仗内诸闲、厩。另外,东宫以内也设有马坊,由太子的亲信家奴掌管。李隆基喜好游猎,登基之前曾以“王毛仲专知东宫驼、马、鹰、狗诸坊”。

舞马的饲料由种植草粟的皇家林苑供应,殿中省尚乘局中有奉御一人掌管草粟饲料的请受、配给等事务(随着御马数量的膨胀,宫苑所供饲料难以满足,朝廷采取责令都城周围百姓分担和在近甸开辟牧场等措施作为补充)。其饲养也有专人负责。《新唐书》卷47记载,尚乘局有“掌闲五千人……掌饲六闲之马” 。此外,舞马的鞍鞯佩饰、医疗药料等分由尚乘奉御和司库、兽医等负责。

复次,舞马的训练和调教。包括舞马在内的御马之调教,初由尚乘局负责。其属下有“司驭五百人,……掌调习六闲之马”。后来闲厩使和飞龙使相继独揽马政大权,多选北衙军将子弟(即“诸军小儿”)养护和调教御马,并世代袭任,俗称“马家”。

由于处在宫廷,一些“马家”凭借调马小技获得皇帝宠爱,甚至掌握大权。例如,在马嵬坡事件中,“军士不得食,流言不逊。龙武将军陈玄礼惧其乱,乃与飞龙马家李护国谋于皇太子,请诛国忠,以慰士心。”此李护国即李辅国,其本传曰:“本名静忠,闲厩马家小儿……天宝中,闲厩使五鉷嘉其畜牧之能,荐入东宫。”李辅国能以飞龙厩养马人的身份参与筹划政变,显然拥有一定权势。

马舞的起源和发展

提起马舞活动,一般人总会首先想到唐玄宗在位时期的盛大表演。不过,很早就有人认识到,马舞活动并非从唐玄宗时期才开始。宋代学者程大昌论述道:“梁天监四年,禊饮华光殿。其日河南献赤龙驹,能伏拜善舞。周兴嗣为赋。案此时已有舞马,不待开元间矣。”时代稍早的朱翌则以曹植教习舞马的史实明确立论:“是知马可教以舞,不独唐也。”然而,也有人将国内的马舞活动尽量推前,明代学者方以智认为:“鹤舞马舞,《竹书》穆天子传有之。”

宋人董逌甚至以《山海经》中“夏启舞九代(马名)于大乐之野”的简单记载为据推前到夏代。 这种观点显有穿凿之意。

笔者认为,马舞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首先,马舞的发源地不在中原地区。无论良马品种的形成或是训马技术的提高,都与游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很显然,以种植业和采摘为基础的农业文明不可能具备上述条件,那么因农业文明而兴起的中原地带就不可能成为马舞活动的发源之地。

前述舞马入贡的史实说明,在唐朝以前,历代舞马都是从域外个各良马产区进贡来的,其中西域地区所进尤多。就西域各国入贡的舞马看,它们不但天生素质较好,而且大多在进献之时就已调教成功。因为一方面史书记载中明确指出诸国所献者就是舞马;另一方面舞马在进献之时多当场进行表演。例如,南朝宋大明五年吐谷浑王拾寅献舞马,……谢庄《舞马赋》描绘道:“至于肆夏已升,采齐既荐,始徘徊而龙俛,终沃若而鸾盼。迎调露于飞钟,起承云于惊箭。写秦垧之蹑尘,状吴门之曵练。穷虞廷之蹈蹀,究遗野之环袨……”梁天监四年吐谷浑再献舞马,张率做《舞马赋》曰:“既倾首于律同,又蹀足于鼓振。擢龙首,回鹿躯,睨两镜,蹙双鳬。既就场而雅拜,时赴曲而徐趋。敏躁中于促节,捷繁外于惊桴,骐行骥动,兽发龙骧,雀跃燕集,鹄引鳬翔,妍七盘之绰约,陵九剑之抑扬。岂借仪于褕袂,宁假器于髦皇。婉脊投颂,俛音合雅,露沫歕红,沾汗流赭。”由此可见,这些舞马都当场进行了精彩的表演。可以肯定,这种与舞马一并入贡到中原王朝的马舞活动也来自其产地,且应早有流行。那么,马舞活动及其调教技术应起源于象大宛之类这些早有舞马出产的游牧地区。

其次,中原地区马舞活动的产生不会早于两汉时期。我们知道,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之后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以求汗血马。从此,方始有域外优良种马大量输入中原地区。由于舞马和马舞活动正是随着域外良马的大量输入而传播进来的,其在中原地区的产生应在西域凿空之后,不会早于汉武帝时期。到三国时期曹植上表献马,文中提到对马曾加以训练,“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鼔节相应”,可以说明中原地区确实产生了马舞调教技术。至于《穆天子传》和《山海经》的记述,既不能断为史实,又缺乏具体内容,因而无法将其与后来的马舞艺术联系起来。

复次,尽管中原地区不是马舞艺术的发源地,其马舞活动的产生也相对较晚,但是它将马舞艺术发扬光大,到唐代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中原王朝从域外引进了马舞活动及其调教技术,然后凭借自身发达的社会文明(其中舞蹈音乐艺术应是主要的因素)将其不断提高,最终创造出一种成熟而绚丽的马舞艺术。中国的音乐舞蹈艺术早有发展。

《诗经》三百篇无不与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可谓是上古音乐舞蹈艺术的结晶。《通典》追述:“前代乐饮酒酣必起自舞。诗云:屡舞仙仙是也。”这说明中国早就流行乘兴起舞的习俗。后来乐舞水平不断提高,不但创造出字舞、花舞、健舞、软物等形式,而且人舞之外,也教兽禽虫豸作舞。《穆天子传》有“鹤舞”之说,宋鲍照有《舞鹤赋》;汉张雅能击磬做乐而令鸾舞,唐韩志和能使蝇虎舞《梁州》之曲,宋“临安呈水嬉者”更能让龟鳖鳅鱼“戴戏具而舞” 。传统上高超的调教技术,自然会影响到马舞艺术。在三国时期,中国人教习马舞还只是简单的拜舞动作,不足为奇。但到唐代,中国宫廷中的马舞艺术就非同一般了。唐人又称马舞为蹀马。曽慥引《景龙文馆记》说,唐中宗景龙某年,“宴土蕃,使蹀马之戏,皆五色彩丝,金具装于鞍,上加麟首飞翅。乐作,马皆随音蹀足,宛转中节。胡人大骇”。这时候中原地区的马舞活动足以让熟悉马舞之戏的胡人为之惊骇,可见其艺术水平已很高超。
 

人学研究网·地球生命栏目编辑:清衣猿


 

相关热词搜索:舞马 起源 发展

上一篇:老舍:小麻雀    下一篇:马伯庸:一只长着大象鼻子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