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 齐家之道 - 人学研究网|会通人类思想-人类文明通识智库,人学、人学网、人学研究、思想史料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齐家之道 >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2018-05-10 17:58:03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仅创造出令全世界瞩目的、极其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更创造出享誉世界的、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
所以又称为套棺或外棺。百姓和一般官吏死后有棺无椁,只有帝王、诸侯、权臣死后才有权享用椁,而椁的数量也随地位的增高而增加,至多可达三四重,而椁的装饰也随之愈发精美,当然最里面的棺在装饰上就要更加豪华奢侈了。
 
  据李莲英《爱月轩笔记》和清档案《孝钦显皇后升遐记事档》的记载,清朝咸丰皇帝的皇后慈禧的入殓极尽奢华。她所用的棺材外面先用100匹高丽布缠裹衬垫,再于垫布外面漆饰49遍。每刷一道漆还有一定的名目和工艺要求,第一道漆名为钻生漆,第二道漆叫通漆灰,从第三道到第40道漆,则以漆满糊布和压布漆灰两种工艺交替使用。对最后几道漆的制作工艺要求尤为精致,如笼罩漆、金胶漆、满扫金等。在将慈禧的尸体盛入棺材之前,先在棺内底部铺放一层金丝镶珠宝的锦褥,厚达2厘米左右,锦褥上面共镶有大小珍珠12604粒,红宝石85颗,白玉203块。锦褥之上又铺了一条绣满荷花纹饰的丝褥,在上面摆放着2400粒圆珠。圆珠之上再铺上绣佛串珠薄褥一支,薄褥上缀着1300粒小珍珠。入殓时,这位权倾一时的太后身穿金丝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褂,在这两件衣服上,仍以珠宝为装饰,竟用了大珍珠420粒,中珍珠1000粒,小珍珠4500粒,宝石1135颗。在她的周身还缠绕着九练串珠,头上还带着珠冠,冠上镶嵌着一颗大如鸡卵的宝珠,仅这颗宝珠的价值就达1000万两白银。不仅如此,她还以翡翠雕琢成的西瓜为枕,脚蹬两朵用碧玉雕琢的大莲花。仅“殓”之仪,就足以看出古代帝王及权贵的挥霍程度。古代入殓时,在死者的口中,还要有“饭含”,即在口中含有米、玉等物。当然权势越大,他口中的“饭含”之物就越贵重。慈禧口中就曾含有一颗夜明珠,据说此珠能分开合拢,分开时宝珠则透明无光,合拢后便能透出绿光,夜里可在百步之内照见头发。这样一颗宝珠,当然是价值连城的。如此奢华的入殓,也只有帝王之家才可能办到,而一般的百姓家庭,也只能从简入殓。
 
  进入“殓”之后,死者的亲属要不停地哭,称为举哀。然而连续不断地悲哀恸哭,体力难以支撑。为使丧葬之礼能继续进行下去,则允许由其他人代为哭丧。于是在中国古代社会,曾出现“哭丧”这一职业。
 
  入殓结束后,便进入“殡”,即停棺待葬。殡礼,带有生者对死者的眷恋之情。虽然人已去世,但人们仍旧不愿他很快离去,而将死者停放在他生前的居处,像对待宾客一样地侍奉他,故称作殡。按照礼仪制度的规定,帝王死后,其灵柩(已盛入尸体的棺材)要移放在宫中的殿堂中。凡停放灵柩的场所,在皇宫内的称为“殡宫”,在其余官僚及百姓家中的则称为“殡堂”或“灵堂”。入殡以后,要由死者的子女和亲属,皇帝则由皇后、皇妃、皇子和文武百官轮流侍奉在灵柩之侧,谓之“守灵”,也叫“祭奠”,直至入葬为止。
 
  殡期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不同而长短不一,最短的仅数日即可,长者可达三年。春秋初年,周朝王室衰败,诸侯势力强盛。周桓王死后,需按照凶礼的规定入葬,可此时的王室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物,只好派遣使者到各诸侯国去“求赙[fu付]”(即丧葬费)、“求金”,也就是上门讨钱。然而势力已迅速膨胀的诸侯们并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更不愿出钱去资助一位死去的天子,致使周王室骑虎难下,既不能违反礼制,又实在无力操办,周桓王的殡期因此拖延长达九年。
 
  在入殡期间,还有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赠谥[shi是]之礼,它虽不属于凶礼的范畴,但与丧葬有直接的关系。谥,即谥号,就是对死者生前行为、品德的高度概况性的评价和总结,类似于今天的悼词。古时有“盖棺论定”之说,“缘行之美恶以立谥”(《资治通鉴·秦纪》),“谥,行之迹也”(许慎《说文解字》)。尽管评定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的行为、品德为依据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还是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这也是评定谥号的重要依据。谥号又分为官谥、私谥两大类。官谥是由朝廷授予死者的谥号,私谥则是由亲友等赠给死者的谥号。赠谥之礼开始于西周,在《逸周书》一书中,有一篇《谥法解》,专门记载了谥号的评定标准。在以后的历史中,对谥号的评定标准又作了增补和修订。其间宋代苏洵曾奉诏集诸家谥法,编订出《谥法》一书,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谥法体系。人有善、恶之分,统治者也有贤主、暴君之别,所以谥号也分为美谥、平谥、恶谥三类。美谥含有赞颁、美誉之义,是对死者一生行为、品德的肯定。如:
 
  武:刚强正直曰武;威强睿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
 
  文:经纬天地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安民曰文。
 
  孝:慈惠爱亲曰孝;五宗安之曰孝。
 
  景:布义行刚曰景。
 
  汤:除残去虐曰汤。
 
  从例举的几个美谥标准中,不难看出这几个谥号是赠予行为正直、品德高尚的人。西汉初期,有两位皇帝在位期间,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秩序安定,生产和经济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他们死后,被分别赠予“文”、“景”的谥号,这就是著名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他们的政绩也因此被史家誉为“文景之治”。
 
  平谥则含有哀悯、惋惜之义,是对死者所遭受的不幸表示同情。如:
 
  殇[shang商]:短折不成曰殇。
 
  哀:恭仁短折曰哀。
 
  愍[min敏]:在国遭忧曰愍。
 
  平谥所赠予的对象,其生前多历经磨难,想有所作为,却遭不幸,未能施展才干。如东汉时的殇帝刘隆出生仅百余日,便被抱上皇帝的御座,而他在位还不足一年就死了,自然是“短折不成”,所以得到“殇”的谥号。
 
  恶谥则带有鲜明的贬斥之义,是对死者的为人,以及一生行为的否定。如:
 
  厉:杀戮无辜曰厉。
 
  炀:去礼远众曰炀。
 
  显而易见,恶谥所赠予的对象是那些滥施暴政、行为不正者。西周后期,姬胡即位为周王,为了弥补王室出现的财政亏空,在国内强制推行掠夺山林川泽之利的政策,引起国人的不满,一时间怨声载道。姬胡又进一步采取高压政策,对有不满言论的人一律处死。国人忍无可忍,终于暴动。姬胡也因失道寡助,逃到彘〔zhi志〕邑(今山西霍县),并死在那里。于是他便得到“厉”的谥号。至于历史上的另一位暴君隋炀帝,为窃取帝位,不惜杀害自己的父亲,而最终也只落得众叛亲离的可耻下场。
 
  谥号在中国历史上沿袭了2000余年,作为礼仪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对死者的“盖棺论定”,同时通过评定谥号,使死者成为生者的一位教员,以训诫后人,分辨善恶是非。谥号尽管有评定的标准,但在谥号的字数上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少则一个字,多则无限。如北宋的司马光,就谥“文正”二字,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的谥号竟多达21个字。谥号评定后,通常要和死者的生平事迹一同刻在墓志上,连同棺椁一同葬入地穴。
 
  殡期结束,称为出殡。出殡则入葬,即进入“葬”这一阶段。葬,就是将棺椁埋入地下,又称作入葬、下葬、埋葬。下葬之日,先将灵柩装载在车上,称之为灵车,也叫柳车。然后启程前往墓地,在礼仪上称之为“发引”。发引的队伍由丧主(与死者关系最近的人)领头,边哭边行。在他的身后由死者的亲友“白衣执绋[fu弗]”。白衣,指送葬的人身着白色素衣;绋,是牵拉灵车的绳子,到下葬时,还要用它引柩入穴。送葬的人群边行边唱挽歌,即牵引灵车时唱的一种曲调悲哀的歌曲。到达墓地后,再引灵柩下到事先挖好的地穴中,填土埋葬,葬礼即告结束。
 
中国古代盛行土葬,但墓葬这种礼俗的发展也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原始人类时期,死者是不埋葬的,而是弃之于原野山谷。但随着血缘氏族的形成和血亲观念的产生,人们对死去的亲人开始有了眷念之情,而对其尸体设法加以保护,由此逐渐形成了各种葬法和礼俗。“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易经·系辞下》)。这段资料告诉我们,原始的葬法是将死者用树枝杂草等掩盖起来,不使其暴露在外。古人对“葬”字的解释是“藏也”(《说文解字》),也就是掩盖、掩藏的意思。这种掩盖尸体的葬习,也与原始的宗教信仰有关,即人们头脑中的“鬼魂”观念导致人们产生惧怕死尸的心理,而设法将其藏到看不见的地方。此后又出现埋入地下的葬法,在母系氏族时期的遗址中,绝大多数都是土坑葬。这种土穴式的葬法,是古人在观念和意识上的进步,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土葬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原始阴阳之说开始萌芽,因为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礼仪 制度

上一篇:毕诚:周公家教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