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 齐家之道 - 人学研究网|会通人类思想-人类文明通识智库,人学、人学网、人学研究、思想史料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齐家之道 >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2018-05-10 17:58:03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仅创造出令全世界瞩目的、极其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更创造出享誉世界的、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
地对天而言,属阴;活人的灵魂为阳,死者的鬼魂为阴。所以死者入土,即入阴间。自从出现土葬,便有了墓,可是“古也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是说土葬之初只有墓,而无坟。墓和坟是两个概念,埋尸之处谓之墓,也称茔[ying迎];墓上堆土成丘谓之坟,也称冢[zhong肿]。从文献资料的记载分析,墓上起坟的习俗大约开始于春秋时期的中原地区。在《礼记·檀弓上》中,记载了孔子的一件故事:孔子幼年丧父。他长大后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葬在何处,后来经过多方寻找,终于在防(今山东曲阜东)打听到父亲的墓。于是他又把母亲的遗骨迁来,与父亲合葬。对此他深有感触:“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意思是说,自己是一位四方奔走的人。墓上如果没有标志,日后又如何辨识。于是便在墓上堆起高四尺的土堆。
 
  从春秋至战国时期,不仅在墓上起坟,还有了植树的礼俗。“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周礼·冢人》),也就是说坟的高低大小,坟地种植树木的多少,都要根据死者生前的地位和身份决定。诸侯死后的墓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吕氏春秋·安死》)。秦汉以后,已是无墓不坟,但在封建社会中,等级制度对坟墓占地的面积是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帝王的坟墓最大,封土之高犹如一座山,以显示其崇高显赫的地位,因此被称为陵,或叫山陵。帝王不仅坟冢高大,在葬礼上也是极尽排场、奢华。葬礼发展到清朝已十分繁琐。皇帝的灵柩在殡宫停放27天后,由32人抬的小舆移出殡宫,再换成80人抬的大舆抬出城门,再换128人抬的大舆,前往墓地。每天30班轮换抬棺,棺椁前后簇拥着仪仗、卫兵、僧侣,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沿途所经之地,男女老幼一律跪拜路旁迎送。王公贝勒及文武官员则在墓地外十里处跪迎。灵柩到达墓地后,先入事先建好的隆恩殿(又称享殿、献殿)安放,在此举行祭祀大礼后,用龙輴〔chun春,装载棺椁的车〕载灵柩沿铺好的木轨送入修成的地下墓穴,安放在“宝床”(放置灵柩的石案)上。帝王的墓穴绝非简单地在地上挖个坑,而是像地上的宫殿那样,修得富丽堂皇,因此又称为地宫、寝宫、皇堂等,意为地下宫殿。而在地面上也要建造一系列的建筑,如围墙(也称神墙)、碑亭、献殿(又称上宫、享殿,为祭祀亡帝的场所)等,地宫之上还要用土石砌筑陵台。由这些建筑与墓地周围遍植的树木构成一个整体,肃穆庄重,称为陵园。陵园与地宫都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其规模和布局也有严格的规定,因而又由此形成了一套陵寝制度。
 
  首开陵寝制度的当数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生前便为自己在风景秀丽的骊山修筑陵墓。其宏大的规模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全世界历代的国君帝王的陵墓中也堪称第一。秦始皇自即位之初便动工建陵,到他入葬为止,历时37年,正与他在位的时间相同。这座陵的陵台(又称陵冢)高达120多米,至今仍存高76米。陵园分内城、外城两重,陵台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其地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是“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尽徙藏之,令属作机弩矢,有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久之”。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秦始皇将一个人间世界搬到他的地宫里。不仅如此,陵东的地下还随葬着一支庞大的侍卫军--兵马俑,7000余尊陶制兵俑,600余匹陶马,130辆战车,以磅礴的气势、齐整的阵容,展现了威武雄壮的行武风貌,也烘托了秦始皇陵的威严宏大。自此后,几乎历代帝王都要为自己修筑陵园,陵园的规模虽不及秦始皇,但陵寝制度更加完善。西汉时期,帝王陵中已没有殉葬,皇帝与皇后死后合葬,一般是帝陵居西,后陵居东,帝陵较后陵稍大一些。帝陵附近建置陵邑,用于看护及供奉陵园。东汉帝陵则首创于神道两侧放置石像生(即石雕的人物、动物及怪兽造型像,多成对相向放置)的先例。汉代还出现了功臣贵戚陪葬的制度,这些人死后安葬在帝陵周围,以示陪伴,此后这些制度多被沿袭。
 
  明、清两朝除承袭前代的陵寝制度外,又有所发展。皇帝死后陵墓相对集中而形成了陵区。北京昌平县的十三陵即为明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检共13个皇帝(景泰帝朱祁钰葬于北京金山)的陵园所在地。清朝入关后的九个皇帝(末代皇帝溥仪除外)也分别葬于清东陵(今河北遵化境)和清西陵(今河北易县境)。此外,自明代开始,灵台还建有宝城、明楼等建筑;清代又于灵台之上增设月牙城。这样,陵寝制度发展到清,已极为完善,陵园布局更加完备。每一座清陵从南往北依次建有石像生、大牌楼、石桥、龙凤门、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二柱门、石玉供、方城、宝城、明楼、宝顶及地宫等大小建筑十余座,而且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建有皇后及妃嫔的陵墓。
 
  送葬之后,还要为死者服丧。服丧也是对死者的一种怀念方式。服丧的范围也有规定,一般是死者的妻儿及亲属。帝王死后,其皇后、妃嫔和皇子、皇孙,甚至文武百官都要为他服丧。而且服丧期间仍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著名的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他说的相声《改行》中,就深刻地揭露了在皇帝死后的服丧期间,民间艺人及其百姓所遭受的辛酸和苦难。在服丧的时间上,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也有一些具体规定。《礼记》中有服丧三年的记载,这可谓是服长孝。当然服丧时间也有少则数月的,最短为三个月。
 
  第三节 军礼
 
  军礼,是指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概括了军礼的构成:“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根据这段资料的记载,礼仪制度的军礼由五种具体的礼组成的。大师之礼,指用兵征伐之礼;大均之礼,指均土地、征赋税之礼;大田之礼,指田猎之礼;大役之礼,指营建土木工程之礼;大封之礼,指定疆封土之礼。军礼中的大均、大田、大役、大封四礼,从使用的范围来看,似乎与军事活动无关。其实不然,在中国古代,但凡国内有重大的活动,诸如土地的分配,赋税的征收与押运,营建大型的土木工程等,都要动用军队,以保障法令的正常执行,因此便专门设定了这些礼仪。不过无论军礼如何划分,其基本的内容主要包括校阅、用兵、田猎等军事活动的礼仪。
 
  自商周开始,帝王无论是出征、巡幸、狩猎,还是营建城邑等,只要动用军队,必定要先祭告于神,“师出必祭,谓之祃〔ma骂〕”(《宋史·礼志》)。祃是古代军队在出征前,向神灵祈祷,保佑出师大捷的一种祭祀礼仪,也称为祃祭、师祭。祃祭主要在祭祀土地神的场所内举行,因为古人认为“社”神主管杀戮之事和阴间万物。祃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祃牙,即出兵前举行的祭旗礼。牙,指的是牙旗。古时军队行进、作战时,队前或阵前引导的大旗称为牙旗,祭旗礼实际就是用牙旗祭告神灵。如果军队受命征伐,则以蚩尤、黄帝为受祭之神。蚩尤是传说中远古时期东方九黎族的首领,擅长以金(指铜等金属)制作兵器,还能呼风唤雨;黄帝也是传说中的中原地区的部落首领,曾得到周围各部落的共同拥戴,先后打败另一支强大部落的首领炎帝和蚩尤,而被奉为中原各部族的祖先。在举行祃牙礼时,还要把即将出兵征伐之地祭告蚩尤、黄帝二神,但一般多以祭告蚩尤为主。这一礼仪也称为荐神,就是在祭祀时,还要将羊或猪进献给蚩尤,祈求他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出征途中,如遇到名山大川,也要祭奠一番。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神灵无处不在,凡山皆有山神,河流亦是如此。所以行至山川,便行祭礼,目的还是为了讨好神灵,以求平安。祭祀山川之神时,军队列阵,乐队高奏军乐,长官向山川进献箭和牲,同时为即将进行的战斗占卜。
 
  如果是受命出征,还往往将先主(在位帝王的亡父)的庙牌(即放置于太庙中的牌位)放置在一辆专备的车上,随军行动;或把币、帛、皮、圭载于车上,视为随军的神主,每夜都要祭奠一番。出征归来,还要将战况祭告于神。可见在古代的军礼中,含有很浓厚的迷信成分,一切都与神灵相联系,因此在军事活动的礼仪中,多采用类似祭祀的仪式。
 
古代军队中的旗帜不仅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在作战时,它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军队的统帅或将领往往通过变换旗帜,来指挥、调动军队布阵或进退,达到调整战局部署的目的。因而古代的军旗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古人出征时,牙旗是军队的核心,同时在大军的前、后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礼仪 制度

上一篇:毕诚:周公家教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