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北宋 >

宋朝农业的发展

2018-07-17 15:31:10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宋代关于花卉栽培的著作有 31种,至今尚有 15部流传,如《洛阳牡丹记》、 《扬州芍药谱》、 《全芳备祖》、 《菊谱》等都颇负盛名。

农作物品种的交流

由于南北气候、种植习惯等原因,种植着不同的农作物,作物品种的单一,使农民在自然灾害侵袭面前常常束手无策。宋朝的统一不仅结束了南北分裂割据的政局,也为农作物品种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端拱元年(988),何承矩知沧州节度副使“实专郡治”,提出“大作稻田以足食”。所属临津县(今东光东南)令福建人黄懋,看到河北良好的水利条件,也上书提出: “今河北州郡陂塘甚多,引水溉田,省功易就,乞兴水田,三五年内必公私大获其利。”何承矩后任制置河北缘边屯田使,黄懋任判官, “雄、莫、霸州,平戎、顺安等军,兴堰六百里,置斗门,引淀水灌溉。初年种稻,值霜不成”。黄懋提出改种江东路的早稻,淳化四年(993)八月,种稻成功, “由是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袤数百里,悉为稻田,而有莞蒲蜃蛤之饶,民赖其利” 。这是北宋初年一次大规模南稻北种取得成功的事例,黄懋、何承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一时期,宋太宗下了一道粮食品种南北大交流的诏令。当时“言者谓江北之民杂种诸谷,江南专种粳稻,虽土风各有所宜,至于参植以防水旱,亦古之制”。宋太宗“于是诏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诸州长吏,劝民益种诸谷,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亦令

就水广种粳稻,并免其租”。大中祥符四年(1011),真宗又“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 “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 。这是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的稻种,又自福建移种于江淮地区。三次大规模的粮食品种交流,不仅提高了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经济作物如棉花在宋代也不断扩大种植区域,棉花的种植在北宋时主要是在广南东西、福建路,到南宋后期也扩展到两浙、江南东西路,并作为夏税交纳。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四月,专门设“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 ,征收棉布税。其中除湖广、福建是北宋时的棉花老产区,浙东、江东、江西则是南宋时的棉花新产区。上距南宋灭亡仅十多年,元廷设置木棉提举司,说明棉花新产区的产量已相当多。又如西瓜自辽初由回纥传入辽,金代传入黄河中游的河南绍兴十三年(1143)洪皓在《松漠纪闻》中记载他自金朝回南宋“予携[西瓜种]以归,今禁圃、乡囿皆有”,遂传入江南。宋棉花、西瓜等品种的交流,发展了农业生产,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园艺、畜牧及水产养殖技术

宋代关于花卉栽培的著作有 31种,至今尚有 15部流传,如《洛阳牡丹记》、 《扬州芍药谱》、 《全芳备祖》、 《菊谱》等都颇负盛名。花卉种植、新品种的培育、栽培管理都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花卉种类的繁多,首推洛阳, 《洛阳花木记》一书详列了作者当时所见各种花的名色,其中牡丹有 109个名品、芍药 41个名品、杂花 82个名品、各种果子花 147个名品,还有草花、水花、蔓花等 100多个名品。人们已注意从嫁接、有性繁殖和植株某部分出现变异的情况据之挑选佳品。上述花谱对种花、接花、浇花、养花、医花的方法都有具体、精到的记述。 《兰谱》中谈到各种名贵兰品对取用泥沙

和灌溉要求很不相同,强调养花要“识物真性”。陆游认为养花“栽接剥治,

各有其法”。另外,盆花、盆景也有许多发展。南宋浙江杭县西马塍的花农对温室栽培技术有重要的提高和发展,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其法: “凡花之早放者曰堂花(或作塘)。其法,以纸饰密室,凿地作坎,缏竹置花其上,粪以牛溲,硫黄,尽培溉之法。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俟熏蒸,则扇之以微风,盎然盛春融淑之气。经宿花放矣。”被当对人们誉之为“侔造化,通仙灵”的技术。

在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方面,北宋时仅就马的毛皮颜色已将马区分为 92种名品,在京城创有收养病畜的兽医院,称之为“牧养上下监” 。另外还设置有兽医药房(药蜜库)、兽医尸体解剖机构(皮剥所)等。这些都是养畜及兽医技术提高的表现。北方辽国以畜牧业为主,也积累有丰富的畜养经验,其养马要诀是: “马遂性则滋生益繁”、 “一分喂,十分骑”等 。南方水田地区对主要耕畜牛的饲养非常重视,注意饲养喂食、饮水清洁、牛舍卫生以及冬天保温,减少体力消耗。周去非《岭外代答》说: “浙牛所以勤苦而永年者,非特天产之良,人为之助亦多矣。”家禽的人工孵化和人工换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技术成就。《尔雅翼》和《调燮类编》有关于鹅和鸭“以牛粪沤而出之”的记载,即利用牛粪发酵产生的热源孵化鹅或鸭卵;此外也有用“火焙”鸭卵出雏的。以上都属于利用人工热源孵育家禽的人工孵化方法。 《调燮类编》还有关于鹅于五、六月产卵, 因天热不利孵化,而用人工将其翮羽拔下,延期产卵的记载: “拔去两翅十二翮以停之,积卵腹下,候八月乃下。”这是我国人工换羽控制产卵时间的最早文献记载。

宋代兽医典籍有多部,现存王愈《蕃牧纂验方》收载兽医方剂 57个,其中包括有四时调理方,治心、肝、肺、肾等五脏的方剂。 《埤雅》 “豕”条提及“豕有米肉如星”,指出其肉人不可食。说明对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已有所认识。张舜民《使辽录》中则有辽国利用醇酒醉马,以进行外科手术切除肺部病块的记载。

水产养殖经验不断丰富。周密《癸辛杂识》讲到江州滨水外产鱼苗,还详细叙述了长途运输鱼苗和饲喂幼鱼的技术:一是时常换水供氧;二是除去杂鱼劣鱼;三是不断摇动贮水,便于新鲜空气进入和模仿江湖活水的活动特点,为幼鱼生活创造适宜的条件。淳熙《新安志》中有几种鱼混养, “使相从以长”的经验记载。南宋时,金鱼已经人工畜养,并作为商品售卖。据岳珂《桯史》记载: “今中都有豢鱼者,能变鱼以金色,鲫为上,鲤次之……问其术,秘不肯言。”种类繁多,闻名世界的中国金鱼主要来自鲫、鲤,是经过人工挑选色泽金黄的异常类型,并在长期的饲养和选择过程中培育出来的。

纺织机械

随着对织物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这一时期的纺织机械也更加完善并有所创新。如秦观《蚕书》所述缫车是在煮茧的锅上装置铜钱,丝通过钱孔粘并到一起,再往上经过鼓轮和作往复运动的络绞装置,缠绕到丝框上。虽然秦汉时手摇缫车已逐步普及,但秦观所述则是我国古籍中关于手摇缫车结构的最早的明确记载。宋代楼珉寿的《耕织图》中描绘有脚踏缫车。脚踏机构应用于缫车,大约出现在唐宋之间。它可以使人的双手解脱出来进行其他操作,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这是手工缫丝机械方面的重大进步,此外,至迟到宋代脚踏纺车也有了重要进步。如当时已能有效地利用偏心和摆轴动作通过绳弦带动纱锭回转,同时捻纺三个锭子的纱线。著名的元代水转大纱车,实际上很可能在宋代就已出现了。宋代的提花机也已发展得相当完整,

如南宋绍兴年间楼珉寿《耕织图》中所绘大型提花机,有双经轴和十片综,还有挽花工与织花工的相互配合,这完全可以织造出具有复杂花纹的高级织物。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广西地区的横州(今横县)用浓醋浸野蚕而擘取其丝, “就醋中引之,一虫可得丝长六七尺,光明如弓琴之弦”,静江(今桂林)用带有碱性的稻草灰煮苎麻纱,织造前再用滑石粉作上浆处理等方法,也都是这一时期在纺织技术方面值得称道的杰出创造。

坑采技术

孔平仲,北宋治平二年(1065)进士,最初在衡州做官,后因言事得罪上司,被罚到韶州(今广东韶关)。韶州岑水场是有名的铜矿产地,孔平仲对此地开采铜矿的技术作了一些记录: “韶州岑水场,往岁铜发,掘地二十余丈即见铜。今铜益少,掘地益深,至七八十丈。役夫云,地中变怪至多,有冷烟气中人即死。役夫掘地而入,必以长竹筒端置火先试之,如火焰青,即是冷烟气也。急避之,勿前,乃免。”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采矿业中两大问题:随着矿床上部被开采完毕,很自然地要向深部矿床掘进。由初期的二十丈增加到七八十丈。随之而来的是井下空气流通不畅,出现了有害气体的积贮,伤害矿工生命。当时还没有什么好办法排除毒气,而只是先试探,后躲避而已。这是最早记载矿井中的有害气体及躲避方法。

赵彦卫在《云麓漫钞》卷 2中,记载了福建建宁府松溪县瑞应场银矿的开采历史、开采技术、矿井中的事故以及坑户生产和生活的悲惨状况等。其中写道: “乾道中(1165—1173),人入穴凿山,忽山合,夹死五十余人,血自石缝中流出”; “取银之法,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甫容人身,深至十数丈,烛火自照,坑户为油烛所熏,不类人形”。

井采技术

北宋庆历、皇祐年间(1041—1054),在四川出现了一种新的井采技术——卓筒井。这是一种小口径深盐井。它的出现,为盐井钻凿技术指明了小口深化的正确方向。从此,盐井钻凿工艺从大口浅井阶段进入了小口深井阶段,影响所及,遍于全世界。它是当今世界上盛行的深井钻凿技术的先声,其发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卓筒井又叫筒井,明代以后又叫竹井。北宋苏轼第一次对卓筒井作了记载。他写道: “蜀去海远,取盐于井……自庆历、皇祐以来,蜀始创筒井,用圜刃凿如碗大,深者数十丈。以巨竹去节,牝牡相衔为井,以隔横入淡水,则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为筒,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凡筒井皆用机械,利之所在,人无不知。” 其后文同、陆游也对卓筒井作了记载。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井采技术。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参考文献: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七卷 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丙编第三章“手工业、工程技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农业

上一篇:宋朝科学技术及手工业的发展    下一篇:宋代的农田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