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千秋人物 > 人格典范 >

张鸿雁:重读海瑞—— 直行一生

2017-07-21 11:57:00来源:搜狐历史 已浏览人数:
如有学者所言:“海瑞一生的经历,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

(作者:张鸿雁,南京大学教授)

公元1565年明朝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大事,是什么样的大事呢?

有关历史文献记载,这件事情大到“上自九重”,下至百姓,“无不知有所谓海主事者。”整个明朝天下没有不知道户部有个主事官叫海瑞的。这就是当时天下为之震惊的清官海瑞以死进谏,上疏直面骂皇帝的事件。

在中国,海瑞是一个大名人,曾是家喻户晓的清官。上个世纪60年代一部《海瑞罢官》的戏,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毛泽东曾说:“海瑞有三不怕:不怕丢官,不怕坐牢,不怕死”。“我希望中国多出几个海瑞”。但毛主席还说过:“讲海瑞,我很后悔。可能真正出了海瑞,我又受不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海瑞太直了。所以我讲课的题目是:“清官海瑞,直行一生”,主要讲海瑞的正与直、清与廉。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曾有多少人歌颂他,多少人批判他,也有多少人为他叹息。甚至当代人也有说他是“另类”清官,说他怪癖。有史家说他性格古怪不近人情。

在中国历史上,一方面,曾有许多民间熟知的贪官污吏和奸臣,如秦桧,如和珅等。另一方面,我们翻遍中国浩如烟海、汗牛充栋的史书,可以看到中国也是一个出产清官的国度,历史上很多清官的名字都可以信手拈来,老百姓也是可以随口说出。如屈原、包拯、于成龙等,这些清官留芳千古,有的可歌可泣,有的让人潸然泪下,有的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也有的让人扼腕叹息再三。

海瑞的一生,就是让人扼腕叹息再三的一生?

海瑞为什么要骂嘉靖皇帝?这要从嘉靖皇帝的所作所为说起。

1565年,这一年,明世宗嘉靖当皇帝在位已经有44年了(就是嘉靖四十四年),但是,在这44年中,嘉靖皇帝有二十多年根本不理朝政,国家大权由严嵩父子把持,嘉靖醉心于神仙老道之术,天天想着长生不老既当皇帝又作神仙。

嘉靖皇帝梦想成仙,也是有某种原因的。

嘉靖皇帝从小体弱多病,他母亲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奏效,为了能让嘉靖有个好身体,就到处求神拜仙,使得嘉靖从小就与仙人道士和巫术打上了交道。当上皇帝后更是想通过修道养生以求长寿。嘉靖多年“深居西苑”,主要的工作一是每天练功养生,和道士一起炼丹;二是让亲信满天下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当时很多官员投其所好,没事就装神弄鬼,欺骗嘉靖。经常是趁嘉靖不注意,偷偷在皇帝桌上放一个桃子,说这是天上掉下来的仙桃。也有的人让太监把各地奉献的灵芝偷出来,粘成一个硕大无比的灵芝,绘成彩色,奉献给皇帝,说是天上掉下个“五彩灵芝”,嘉靖每天生活在云里雾里也像在梦里。一批奸臣,一意媚上,争着献上各种“符瑞”,总督胡宗宪曾奉献白鹿一只,得到皇帝的奖赏。

一个装神弄鬼的道士邵元节,一会说可以呼风唤雨;一会又说可以点石成金,把嘉靖骗得神魂颠倒,嘉靖竟然封他为一品尚书,成了一个靠装神弄鬼而平步青云的典范,这样的事情在民间造成极坏的影响。上好之,下必甚之。使得天下好多人都想走捷径,通过装神弄鬼来获得高官厚禄,一时间京城里的“仙人”、“老道”如雨后春笋,京城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夸夸其谈的“高人道士”。

这就是当时海瑞在京城里作户部主事时的明朝。用现在的话说,是海瑞当时生活的社会背景。这个社会背景就是:这时的明朝已经是一个风雨飘摇、江何日下、世风颓废的时代,上有皇帝沉溺于成仙的骗局之中,前有严嵩父子当道,后有奸臣败坏朝纲,外有倭寇袭扰百姓,天下内忧外患,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泱泱大国。

1、死谏犯上,清震千古

海瑞进京后,在户部的一个部门做主事,官阶为六品。

在进京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海瑞所见所闻都是朝廷的腐败之事,京城里的官,多数无所事事,面对这种情况,海瑞十分痛心。当时,虽然还有极个别的、有良知的朝臣如扬最等人进谏皇上,劝其不要迷信所谓什么仙人道术,但是,嘉靖皇帝闭目塞听,不仅不听劝阻,大怒之后,下诏把扬最打入“诏狱”,重杖打死。

这样一来,满朝文武官员面对皇帝的荒淫无度,无不噤若寒蝉,天下没有人敢说真话。

但是,这时的海瑞却偏要出来讲真话让皇帝听听。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53岁的海瑞独自上书皇帝,自称《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历史记载:“公是疏出,一日而直声震天下”。海瑞上疏消息一经传出,仅一天,就犹如春雷一般,天下为之一震。

为什么呢?

海瑞上疏说:皇帝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法律纲纪已经没有用了!天下已经不成样子了!上疏开篇单刀直入。

海瑞列数皇帝的“罪状”说:嘉靖是一个残忍、多疑、暴戾、武断的皇帝。在列数国家当时的社会问题的状况时说:“吏官贪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天下贪官污吏增多、苛捐杂税增多、各地盗贼滋事增多、宫廷浪费惊人甚于天灾等,天下已经国将不国了。“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何?”

就是因为你不顾家呀!“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人未有不顾家者。……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作为皇帝,天下是你的,是你皇帝的家。是人,就没有不顾自己的家的。而陛下只顾修道,不顾自己的家,这合乎人情大道理吗?

海瑞这次上疏是单挑皇帝来直接对着干的。他直言对嘉靖皇帝说:“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全天下的人早就对你这个皇帝不满了,已经不把你当回事了。”

这样的话在当时来说可谓是大逆不道的,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就是对皇帝权力与地位的直接挑战,这种情况一般是逃不过杀头之罪的。就等于海瑞明着说:“你嘉靖早就不配当皇帝了,天下认为嘉靖皇帝你应该下台了。”

不仅如此,海瑞他还引用当时明朝流传着的一个民谣:“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海瑞在上疏中最后说:“今大臣持禄而好谄,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是以冒死愿尽区区,唯陛下垂听焉。”

现在大臣们为了保持自己俸禄和地位而一味阿谀奉承,那些小官害怕治罪而不讲真话,臣海瑞对此非常愤慨,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奉献自己对国家忠心,就是希望皇帝能够听取我的意见。

细读海瑞上书,不仅直指皇帝的行为不正不端,更重要的是海瑞言词激烈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句句击中时弊,字字切中皇帝的要害。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谏言疏。

海瑞这种批评人的语气,或者说海瑞这种骂人的程度,就是对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来讲,也是很难承受的了的,何况皇帝乎?已经把一个人说得一无是处了,说得一点面子也没有了。

也不愧为天下第一事书。

海瑞这样大骂皇帝,皇上的反应和态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皇帝大怒,气急败坏。

但其结果却出人意料。

《明史•海瑞传》记载说:“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说的是,嘉靖皇帝看了海瑞的上疏,愤怒至极,暴跳如雷,把上疏摔在地上,咆哮着对左右说:“赶快把海瑞逮起来,千万不要让逃走了”。

海瑞能跑掉吗?

这时“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童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明史海瑞传》)

宦官黄锦在旁边不紧不慢地说:“海瑞这个人向来就以脑袋只有一根筋闻名于世。我听说他在上疏前,知道冒犯了皇帝肯定是要获死罪的,自己早已经买好了一个棺材,并给妻子儿女也写了诀别信,海瑞这时正在朝廷听候您治他的罪呢。他家的奴仆们也被海瑞辞退了。海瑞是不会逃跑的了”。

有人说海瑞对付当时国家和朝廷的腐败,采取的是“自杀性袭击”的方式,直接与皇上近距离挑战。

海瑞在给皇帝上疏之前,自认为必死无疑。做了这样几件事情:

一是亲自到市上买好了棺材;

二是带着20两银子在北京找到最要好的朋友王忠铭托付后事,希望在自己死后王能够照顾他的家人。

三是与亲友告别,在亲朋好友面前,海瑞却“谈笑自若”,大家都为他担心,而海瑞却是一边饮酒,一边谈论时政,说:现在这个社会上当权当政的人都是“乡原”一类的人物,没有人讲原则,更是不辨是非,拿国家的俸银不为国家尽责,这个时代是不可能创造真正的太平盛世出来的。

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海瑞的性格,就是在临死前,还对那些不讲原则的人耿耿于怀。讲完就自己去了“朝房”,等待皇帝给他判罪。有记载说海瑞“绝无几微可怜之色。”,海瑞绝对没有一丝一毫害怕和可怜的样子。.也算是真正的视死如归了。

那么,嘉靖皇帝又是如何对待海瑞的呢?

“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

皇帝听了太监的话,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又从地上捡起海瑞上疏来读,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海瑞的上疏感到叹息再三,把上疏留在宫中,有时还拿来一读。嘉靖自己经常说:“海瑞这个人可和比干相比,但我不是商纣王。”(《明史•海瑞传》)嘉靖皇帝也能够感受到海瑞对朝廷的忠心,但觉得自己还不像商纣王那样昏庸无道,这只能说嘉靖没有自知之明而已。

但有一点嘉靖是清楚的,虽然嘉靖天天与假仙人打交道,对于皇帝如何留于青史,他还是清楚的,或者说他更清醒地意识到,现在要杀了海瑞,必然会给自己留下杀忠臣的千古骂名。嘉靖知道海瑞已经准备以死相谏,正所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海瑞已经准备死了,用死来吓唬他已经没有用了。

但是,嘉靖皇帝想来想去一直咽不下这口气,或者说对海瑞的污辱一直是怀恨在心。后来,嘉靖皇帝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心情也闷郁不高兴,遂下令逮捕海瑞,关进“诏狱”,并追究主使的人。又移交给刑部,判处海瑞死刑。进一步分析历史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如何处理“抬棺”上疏的海瑞,应该说嘉靖皇帝心理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对海瑞的奏疏“感动太息”,承认海瑞“言俱是”,是对皇帝有忠心的;另一方面又命令“逮海瑞下诏狱”,对上疏请求宽宥海瑞的官员处以廷杖;但是当刑部将海瑞“论死”之后,又采用了“留中”,并未将海瑞处刑。

这也是嘉靖皇帝的过人之处。

过了两个月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冬),一心寻找长不老药的嘉靖皇帝病死了。明穆宗继位。

嘉靖皇帝刚死,一般都还不知道这个消息,管监狱的主事听说了这个情况,认为海瑞不仅会被放出来,而且还会被重用。就办了酒菜来款待海瑞,海瑞以为这是被押赴西市斩首前的最后一顿好饭了,所以也不管其他了,便一个人大吃起来。

监狱主事突然附在海瑞耳边悄悄地说:“嘉靖皇帝已经死了,先生现在即将出狱受重用了。”海瑞一惊,脱口问:“真的吗?”当他确认嘉靖皇帝真的死了的时候,随即悲痛大哭,并哭得死去活来,把刚吃的东西也都全部吐了出来,晕倒在地,一夜哭声不断。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海瑞对当朝皇帝的忠心,这也是有人批判的说海瑞有封建的忠君思想的原因之一了。

海瑞为什么能不怕死?为什么能以自己的生命作赌注?为什么海瑞就能有清官之名流芳千古呢?

还是一个“直“字!

2、必为圣贤,不为乡原

这首先要从海瑞是哪的人开始讲起。

海瑞(1514-1587),海南琼山(今海口)人,和许多历史名人一样,他的生日也有争议。史载生于明武宗正德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即1514年1月22日,字汝贤,自号刚峰。通过他的字号,也能够感受他性格所在。

海瑞的父亲叫海瀚,因中年得子,所以对自己的儿子寄予了很高的希望,起名叫瑞,意为吉祥。取字号称“汝贤”,是希望儿子能够仁、义、礼、智、贤俱备,长大成人后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1517年,海瑞四岁时,父亲去世,留下十几亩薄田和一个曾经宦海却未曾富起来的家。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认知,海瑞的父亲给海瑞起的“汝贤”这个名字,应该说有着某种心理暗示的功能,希望海瑞能够以圣贤为榜样,做一个讲道德的人。

海氏家族在当地还是有一定影响的。《海氏家谱》记载:海氏家族“一门之内,才德彬彬。”只是到海瑞父亲这辈子,家道开始衰落。海瑞的父亲“天性警敏,读书能明大义,不治生产,安贫乐道。”(王国宪:《海忠介公年谱》)历史记载说,海瑞父亲不仅聪明,而且爱读书,懂得诗书。但是,只是一个书呆子,只会弄弄文字,不理家财,也不管治家,不懂得创造财富,可谓能够守贫守困而不改其乐。

母亲谢氏一生未再嫁,孤儿寡母之家很不容易,家里比较穷困。用海瑞的话说,母亲“先后苦针线,营衣食、节费用,督瑞学,至今虽衰疾相仍,不能一息少暇女事,为疾忧计。”

在母亲的教育下,海瑞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史称海瑞是从小就博学多才。海瑞自己也曾说:“盖母精识书史语,瑞少学,”口授《孝经》、《大学》、《中庸》等篇。”(《与琼乡诸先生书》)

海瑞母亲是一个严守封建礼教的人,对子女的严格教育在当地十分有名。“谢氏志教育,有戏谑,必严词正色诲之”。(《涌幢小品》卷二《海忠介实际》)海瑞稍有一点淘气贪玩,学习不认真,海瑞母亲每每一定是对其严厉批评,甚至挨打。所以历史记载直接评价说:海瑞能“成就大气,良非偶然。”(《海忠介公年谱》)

海瑞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律已律人的典范,其母亲的性格对他的心理影响最大。海瑞自己认为母亲是:“持家有纪法,教子有义方,律身以正义。”(《海瑞集• 与琼乡诸先生》)这种单亲型的封建家长式的严格教育,充满了封建忠、孝、诚、信、贤的教育的生活环境,给童年时代的海瑞心理留下了深深烙印和与众不同的刚直性格。

有记载海瑞在十四岁时就已经有所谓古人“圣贤之风”,据说他是:“生而颀秀挺拔,风神迥异。”(《海忠介公行状》)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相处,从不高谈阔论,大声讲话,谦谦君子之风,凡对人总是彬彬有礼,在路上遇到长者总是让长者先行;凡长者有教诲和吩咐,每次必恭敬而听,必遵命是从。海瑞直到28岁时还在读书,在同学眼里他是:“道学先生”,同学“相率而师事之”。(《海忠介年谱》)同学们都把海瑞看作是道学正统的代表、楷模,把海瑞作为榜样。

有一次海瑞和同学讨论有关圣贤的话题,他说:“稍知识即欲学为圣贤。谓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识其真心,率其真而终身行之,便是圣贤。”

海瑞说:我学圣贤之书的时间不长,就已经有了一心想当圣贤想法。他说“孔子、孟子等圣贤讲过成千成万的道理,关键是我们要按照圣贤们说的话去做,圣贤们说的那么多,我们只要理解他们的真善美之心就是可以了。我们这一辈人,只有能够以真诚对待这个社会,我们都可以成为圣贤之人。

有记载,海瑞在十四岁时就立下志愿:“必为圣贤,不为乡原。”(《海忠介公行状》),也就是说海瑞在十四岁,就给自己的人生有个约定。

应该说,在这个年龄上,很多人还是一个冥顽不化的玩童,但海瑞是少年老成,从这时开始,在海瑞的很多文章中,字里行间都感受到他“必为圣贤,不为乡原”做人的想法。

这是他人生的终极目标,也是他的人生结果,关键是,他能在一生中一直在试图实践着他自己的诺言。

那么,为什么海瑞在立志当圣贤的时候,总是提及“乡原”这个词呢?被海瑞不耻的“乡原”是什么呢?

所谓“乡原”就是人们一般认识的那种八面玲珑,媚俗惧权,言行不一,不坚持真理,谁也不得罪,见谁都说好话,巧言令色,没有责任心,没有是非观,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老好人”。最早见于《论语•阳货》,孔子说:“乡原,德之贼也”。而且说“乡原”是“大贼”(《论语•阳货》)。

有人很不理解孔子和孟子对乡原的看法,毕竟乡原是没有“恶行”的人。孟子解释说:“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以入尧舜之首,故曰‘德之贼’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说:乡原这种人,你挑不出他有什么毛病,但是这类人表面上看似忠信、廉洁,大家都说这种人好话,而且,这种人也往往自以为是,但是,他们没有真正的品德,没有是非,不可能列为圣人之列,所在说他们是窃取道德荣誉的大贼!

海瑞立志必为圣贤,因此,他对“乡原”这种圆滑之人是特别嗤之以鼻,海瑞说:“今天乡原这种人品和行为对人们的影响最深,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处世的。“乡原去大奸恶不甚远。今人不为大恶,必为乡原。而孟子功不在禹下,以恶乡原为第一。”(《海瑞集》第534页)

也正因为如此,海瑞在官场上,以刚峰自居,一生显得与世格格不入。海瑞的这种人生观的形成也是无独有偶,与清代的一个大清官的成长道路如出一辙。于成龙(1617-1684)被康熙封为“古今第一廉吏”。他也是幼读四书五经,最终悟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说“经史子集、宋明理学有千万卷,浩如烟海,可以归结为八个字:仁义礼智,天理良心。”在封建社会能够成为清官的,大体上都有圣贤思想文化的情结,这就是中国清官文化最深厚的土壤,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什么经常是奸臣当道,而清官层出不穷的原因。

海瑞在28岁时曾写《自警词》表明了人生的态度,在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方面,又一次重复了自己一生的一个约定。

海瑞说:在钱欲横流的世界里,“有的人不言行一致?有的人做官存有杂念?有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有的趋炎附势或者欺世盗名?还有的人没有正气,没有骨气,“俯首索气,纵其一举跻身于卿相之列,天下为之奔趋焉,无足齿也。呜呼,瑞有一于此,不如速死。”(《海瑞集》第1-2页。)

海瑞鞭策自己的话的口气也非常极端,他说:如果我有上面所说各种不正当的行为,或者只要我只染上其中一种恶习,我就不如快快地死掉好了。而且也是白纸黑字写在纸上的。

海瑞后来的一生实践,为自己的行为做了很好的证明。

“必为圣贤,不为乡原”,一定要做有大德大业、明大是大非的人,而不做不负责任的老好人。这种清官文化的思想和行为,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一样,是在皇权体制下的中国知识分子士大夫的一种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41岁的海瑞上京会试失败。因为他在品行等方面有好的名声,在报国无其他门路可走的情况下,只得接受吏部的安排到了福建南平县做了个县学教谕,算是个地方干部学校的校长吧。就这样,才开始了他政治生涯的坎坷之路。

3、笔架刚峰 清廉一生

海瑞这样直来直去的性格,在官场能够成功吗?能够实现“必为圣贤,不为乡原”的愿望吗?

当时的南平县和整个明朝的社会风气一样,走后门、托关系,请客送礼、生员巴结当官的,不务正业者充斥学校,海瑞当县学教喻第一件事就是订出《教约》,首先要求自己以身作责,以“严师自处”,明确规定:“诸生参拜揖外,不许更执货物以进。”如果有人来怪罪,你们就说责任在于我,可以把责任推到我海瑞头上。特别是他规定学校教学的地方——“明伦堂”“不许行跪”之礼。

这一条规定曾引出一个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故事。

虽然有关记载多有出入,但内容大同小异。

有一次是严平府的学官来南平县视察学校情况。“教官谒,左右跪,公居中挺立。”犹如鹤立鸡群,又如群山之中突兀的高山。

州里官来到县城,按当时的条例,各大小官中要来参拜的,可是惟有海瑞一个作揖不跪,在场的所有的人都大惊失色。(还有一说是:“海瑞立中间,“两训导左右跪”,三人一起犹如山峰,又象山字笔架)

州府学官大不悦,以一种胁迫、讽刺的口气问,“安所得山字笔架来”?

“从哪里搬来个山字笔架来呀?”这蔑视的一问,问出个千古佳话,流传下来的却是一种文化人格。

海瑞对这种责问的回答也义正严词,同时又引经据典,申明大义。

直言说:“卑职行的宪纲之礼。大明会典宪纲明文规定:教官乃朝廷设教之官,讲经授史,教化风俗,通晓古今,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故教官参拜各官,可明伦堂不跪,为人师表之地,我作为教官下跪于明伦堂,我今后怎么正己、正人呢?”

这样一件事情在当时来说,也是罪莫大焉,也是惊世骇俗之举,很少能够被人容忍。

就海瑞的直性格来说,海瑞对此不仅没有觉得是犯上,反而觉得:“仅一种礼节方式就不能见谅,这样的世道,根本做不成什么事情”?随后便交了封辞呈,不干了,准备回家躬耕垅亩了。

这对一些人来说正中下怀。当时他的好几个上司都希望海瑞赶快回家,少惹麻烦。但是,诺大的明朝,还是有明理之人的。大司空朱镇山是一个主持正义的人,曾挽留说:“你海瑞一生努力学习和维持公法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争一跪吗?应该能够忍辱负重,以最终施展才能报效国家。”

海瑞虽然能够刚直不阿,多次与世俗相抗争,虽然屡战屡败,而后能最终保全其身,这一次初试社会对他的教育是很深的。

海瑞从此后号“山笔架先生、笔架博士”。关于海瑞不跪的事情,历史有很多记载,但是大体上大同小异。《明史本传》有明确记载,就证明历史上真有其事。

笔架先生称号,这也是海瑞初入仕途必然曲折的先兆。

海瑞在南平当了四年的教谕,由于他能够“以礼为教”,“不为俗学所染。是教职中最难得者。被上级官员推荐到严州府淳安县做知县。开始了他真正为官一方的政治人生。到任时已经46岁了。

海瑞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性格能胜任这一县官之职吗?

海瑞在年青时曾对县官一职有自己的认识,他说:“知县知一县之事,一民不安其生,一事不得其理,皆知县之责也。”到任后,施清正廉洁之道。

他当县官首先是对官吏来往接待进行改革,一律从简;明确提出不扰民的规定,凡出见上司,下见百姓,或者下乡工作,必须自带干粮。史载是“随行吏书自备饭食,无丝毫侵用于民。这样海瑞才能够“心觉爽然”,心情才好。另外,他还力除旧制,革除“常例”。所谓“常例”就是县衙公务人员,以各种名义向下摊派所获得的私利,就是现在所说的“灰色收入”。县府公务人员除了拿薪水外,其余的额外收入一律取缔,让各种公干人员,做完公事后,业余时间要务农养家。

当时的明朝有规定,全国一千多个驿站,接待朝廷各地过往官员到下面视察或工作,过境官员本人所需要的粮食、钱财、马匹、车船、轿子及挑夫、纤夫等劳力都需要地方负责,而且必须按规定供应。因为往来过客大小都是个官,各地方官吏不得不盘剥当地百姓,讨好巴结上级,地方负担非常重,可谓不堪重负。

上面下来的大官来视察县城工作的事情很多,当代多,古代更多。

《明史》还记载他另外一件事情,虽廖廖数语,但是却非常经典。

“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至素闻其名,为敛威去。”说的是钦差大臣都御史鄢懋卿巡查路过淳安,海瑞供上的酒菜十分简章,海瑞在直言淳安县小,容不下这么多的车马。懋卿十分生气,但是因为早就知道海瑞廉洁刚直出了名,便只能收敛改道而走。

但是他已经怀恨在心了。

《明史•海瑞传》记载这件事很简单,但是民间传说之事确是内容很多。

海瑞气走的是当时权倾一时的重臣严嵩的干儿子,那个时候钦差大臣下到县里来,对于很多官吏来说是一件大喜事,如果侍候得好,招待得好,就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所以每次有钦差路过,肯定是山珍海味俱全,美女声色不绝。

有很多相关故事传说,我们看看民间百姓是如何认识海瑞的。

鄢钦差路过淳安,为了沽名钓誉,沿途发各种布告,说我鄢懋卿“素性简朴,不喜奉迎”,“凡饮食供账,俱宜俭朴为尚,毋得过为华侈,靡费里甲”。

一般的官吏都知道这是上级领导在做秀,这可谓是说的比唱得好听。

鄢懋卿一行一出京,沿途便已经得知其出行的庞大阵容,各地均忙得不可开交,他一路上排场吓人,耀武扬威,各地官吏为了讨好他也相互攀比,“各处皆有酒席,每席费银三四百两”。其夫人还要京城挑选了十二个美女抬轿子,轿子是特制的“五彩舆”,一时“供帐极其华丽”,后人还专门为此编了一个剧本,名为《五彩舆》。

但海瑞对鄢大人发布命令当起真来,也可是“叫起真来”。

海瑞仍然是直来直去。

海瑞做的第一件事是亲自给钦差大人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听说大人沿途如何讲究,而布告又如何清明,弄得我们左右为难,不按布告办,是违了您的指示;按您的布告办,又怕得罪您,您说咋办?

鄢钦差一看,就知道自己遇上了对手。

海瑞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当鄢大人到了淳安后,县里不但没有人迎接,连前来拜见鄢大人的海瑞也只是徒步来了。当钦差问海瑞“为何不坐轿子来呀”?海瑞回答说:“我只知治理百姓,不知县令必须要坐专车来的”。搞得钦差大臣一头雾水,没有一点面子。

第三件事是鄢大人在淳安县衙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简破穷陋,想仅借宿一晚就走了,也不想和有清官之名海瑞争下去了。但是,让钦差大人没有想到是,吃的饭菜不仅粗简而且难咽,更是让钦差大人无法理解的是,由于海瑞在淳安减冗员,县衙缺少应差人员,海瑞一县之长让自己的妻妾都出来做服务人员,海瑞自己更是亲自端菜。这场面让钦差大人如何是好,据说钦差只好偷偷告诉下属:“一切均不要与海瑞计较,如果计较反而会毁坏我的名声”。

第四件事是,钦差决定打道离开淳安,按当时的规定,钦差大臣巡行地区还没有走完,还应该由地方出船出劳役送钦差大人,但是,由于钦差大人的随从多船多,需要的纤夫也多,海瑞亲自站在水中给钦差大人当纤夫拉船。

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地场景。

这次的确是是把钦差大人得罪了,真的得罪了。正史也这样记载的。

鄢懋卿回去后专门派人背后搞海瑞,写信向嘉靖告海瑞状,本来海瑞已经收到了被提拔任命嘉兴府通判的任命书,后又接到皇帝圣旨说:海瑞志大才疏,刚愎自用,贬为江西兴国县知县。

依旧做县令。用现在话说是平调。

海瑞当县官,一切都按规矩办事,而且对平民百姓存有爱心,海瑞减冗吏、推新学、搞廉政,率先身范,夫人亲自做饭,仆人门前种菜,用老百姓的话说,海瑞该做的都做的,能做的也都做了,而且能省的也都省了。做官能做到这种一点不谋私利的程度,境界也可以说高山仰止了,够可以了。

后来海瑞在兴国做知县,仍然是民间口碑极好。两次任满之后离职时的情景很相似:当地百姓都自发地组织起来送行,依依不舍,史称海瑞几乎不能脱身,也有说海瑞是乘夜色从小路离开县城。

海瑞离任之情形,也可以给我们当代人一个启示,一个地方官,特别是一个县官,从古自今都称为是“父母官”,看这个官是否称职,是否清廉,是否真得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就是要看他在离任的时候百姓的感知和拥戴程度,如果任满要走的时候,百姓能真正自发地沿途相送,或者也是因百姓敬爱而“不得脱身”,这才是真正的“父母官”。

在封建专制的条件下,想要在一县一地建立一个廉洁的政府是不可能的,海瑞自己可以清廉、清苦,但是那个时代其他人也跟着清苦、清廉是不容易做到的。

海瑞骂了皇帝,不仅没有身首异处,而且在(1567年)隆庆皇帝登基后被释放出狱,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两年后1569年海瑞又被提拔,任钦差总督粮储、提督军务巡抚应天等职。

海瑞一出,推行一套所谓新政,江南大地刮起了一阵“海旋风”。

《明史》说:有的人因海瑞来了主动调离出走;有的人因海瑞来了自己主动降低了“生活标准”,把八人抬的轿子,改为四个人抬,出门也轻车简从;也有很多大户人家把原来的鲜艳的红色大门漆成黑色,不要让自己太显眼了……等等。也说明了当时的官场腐败的广泛性,好多人经不起敲山震虎,山还没有敲,虎已经跑了。

但是,海瑞这一次还是得罪的人太多了,或许因“直”性格所至,或许因天下腐败过深,上至朝官,中至地方豪强,下至一些小官吏,都对海瑞产生不满情绪。应该说海瑞工作中也有失误,在其他篇章中会讲到。

海瑞所得罪的不是某个人,也不是某一群人,而是整个官场。当时就有很多人认为海瑞“不识时务,好为不近人情之事。”好多人向朝廷上疏罢海瑞的官,这次任职,前后不足八个月。海瑞在无奈之下,给皇帝上《告养病疏》,说官场人际复杂,互为掣肘,互为排挤。并直言:“这样的世道,是干不成什么事情的。”甚至最后还是骂了一句说:“举朝之士,皆妇人也。(《海瑞集》242页。)”这一骂得罪了更多的人。

海瑞这次返乡,便是一去十六年。

在这十六年里,海瑞因名声很大,但是终因张居正等人的阻挠,一直是报国无门。至到万历十四年了,作为一个道德称号,当时的清官样板,皇帝把海瑞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位居二品。这时海瑞已经是73岁的老人了。

和以往一样,以海瑞的方式处理政务,结果还是抵抗的力量比想象的大,又是与往昔的海瑞当官的结果一样,抱负不能实现。“万历十五年(1587年)九月,海瑞一连七次上疏皇帝要辞职都没有得到批准.,面对一些官员反对海瑞的争论中,皇帝亲自做结论:说海瑞“词多迂戆,朕已优容。”大意是说海瑞颁布的一些规定和所论所为有些愚腐,只是朕以宽容方式对待海瑞了。

面对这样的结论,海瑞心知已经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在内外交困中病越来越重,多次辞官不准,他就开始拒绝吃药。由于有哮喘等多种疾病缠身,加之年事以高,又经过度操劳,极度郁闷,可以说海瑞已经是心力憔瘁。

这年的十月初冬,海瑞在忧郁、愤懑中,在一心想当圣贤的理想中走完了75年的人生之路。

海瑞为官几十年,最后一直做到二品官,相当于现在副部长级了。但是生活是一生简朴,而不是一时简朴。

他当淳安知县时,在自己家前后院种菜,自己上山砍村,养家糊口;

他当县官下乡视察工作时,自己带干粮,以不扰民为乐;

他母亲过生日时,只买二斤肉,曾被一些官吏作为笑谈。

他在临去世的前三天,兵部送来的银子多出了七钱,海瑞在那样贫困的条件下,还让手下把那七钱银子退了回去。

海瑞去世时,佥(QIAN)都御史王用汲在海瑞家里清点遗物,只见家里只有麻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当时最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东西,全部家产仅有俸银十余两。

看到这种情况,王用汲禁不住大哭起来。

后来他自己提出建议,让大家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海瑞从官几十年,堪称“明朝节俭第一人”,穷得死后无法办丧事,与当时大小官吏无不万贯家财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苏州人朱良曾亲眼看到当时南京的一些士大夫凑钱给海瑞买棺材的情况,也看到海瑞家无长物的情景,怕后人不相信海瑞身为二品官而穷极如此状况,含泪写了《吊海瑞诗》曰:

“萧条棺外无余物,

冷落灵前有菜根。

说与旁人浑不信,

山人亲眼泪如倾”。

海瑞的死讯传出,当时的南京各界人士到海瑞灵堂前来吊唁这位两袖清风,一身正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老人。

老百姓知道海瑞逝世的消息后,小商小贩停业歇市,一些大的工商业者也自发罢市数天,整个城市都沉浸在哀悼的气氛之中。

海瑞的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浩浩荡荡百里不绝。

海瑞的棺椁每经一地,当地的百姓都会竞相出来护送祭奠,哭声多日不绝,两岸泪如雨。

《明史•海瑞传》评价海瑞是:“意主利于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

意思是说,尽管海瑞心理想着为老百姓,自己能够一生清正不改初衷,但是其个人的行为还是有些偏激的。明朝后期进步思想家李贽评价海瑞:“先生如万年青松,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

海瑞的一生可用一个字概括:“直”。

傅维麟所著《明书·诲瑞传》对海瑞评价说:海瑞“以直起,终以直抑,甚矣,直之难也。”

这也许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思考吧。

如有学者所言:“海瑞一生的经历,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翻开中华民族历史的长卷,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人学研究网·千秋人物栏目责编:莫如朴

相关热词搜索:海瑞 直行

上一篇:王立新:读王船山生平    下一篇:吴晗:文天祥的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