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名言林萃 > 成语学派 >

出自《国语》的80个成语

2020-03-02 14:49:14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1、奔走相告
【拼音】bēn zǒu xiāng gào
【释义】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出处】《国语·鲁语下》:“士有陪乘,告奔走也。”
 
2、必里迟离
【拼音】bì lǐ chí lí
【释义】阴历九月九日。
【出处】《辽史·嘉仪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为负,罚重九宴。……国语谓是日为‘必里迟离’,九月九日也。”
 
3、宾入如归
【拼音】bīn rù rú guī
【释义】宾客来此如归其家。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出处】《国语·周语中》:“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
 
4、兵在其颈
【拼音】bīng zài qí jǐng
【释义】刀架在脖子上。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
【出处】《国语·周语中》:“兵在其颈,其隙至之谓乎。”
 
5、不知所终
【拼音】bù zhī suǒ zhōng
【释义】终最后,结局。不知道结局或下落。
【出处】《庄子·田子方》:“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国语·越语下》:“遂乘扁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
 
6、车无退表
【拼音】chē wú tuì biǎo
【释义】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出处】《国语·晋语上》:“张侯御曰‘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
 
7、沉灶产蛙
【拼音】chén zào chǎn wā
【释义】灶没与水中,产生青蛙。形容水患之甚。
【出处】《国语·晋语九》:“晋师围而灌之,沉灶产蛙,民无叛意。”《战国策·赵策一》:“今城不没者三板。臼灶升蛙,人马相食。”
 
8、成城断金
【拼音】chéng chéng duàn jīn
【释义】成城,团结得像城堡一样坚固;断金,力量大得能折断金属。指万众一心,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语出《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众口铄金。’”又《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9、齿牙为猾
【拼音】chǐ yá wéi huá
【释义】指谗言造成灾祸。
【出处】《国语·晋语一》:“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
 
10、川壅必溃
【拼音】chuān yōng bì kuì
【释义】壅堵塞。溃决口,堤岸崩坏。堵塞河流,会招致决口之害。比喻办事要因势利导,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出处】《国语·周语上》:“邵公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必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11、从恶如崩
【拼音】cóng è rú bēng
【释义】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
【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2、从恶若崩
【拼音】cóng è ruò bēng
【释义】崩倒塌。学坏像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3、从恶是崩
【拼音】cóng è shì bēng
【释义】学坏象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1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拼音】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释义】从顺随。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出处】《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15、从善如登
【拼音】cóng shàn rú dēng
【释义】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韦昭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16、道路以目
【拼音】dào lù yǐ mù
【释义】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出处】《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7、杜门不出
【拼音】dù mén bù chū
【释义】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出处】《国语·晋语一》:“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
 
18、短垣自逾
【拼音】duǎn yuán zì yú
【释义】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出处】《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
 
1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拼音】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
【释义】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桅,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出处】《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20、改玉改行
【拼音】gǎi yù gǎi xíng
【释义】指死者身份改变,安葬礼数也应变更◇指改变制度或改朝换代。同改步改玉”。
【出处】《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不许,曰‘……先民有言曰改玉改行。”’”
 
21、更姓改物
【拼音】gēng xìng gǎi wù
【释义】指王朝更迭,改正朔,易服色。
【出处】《国语·周语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韦昭注更姓,易姓也。改物,改正朔、易服色也。”
 
22、觥饭不及壶飧
【拼音】gōng fàn bù jí hú sūn
【释义】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出处】《国语·越语下》:“觥饭不及壶飧。今岁晚矣,子将奈何?”
 
23、股掌之上
【拼音】gǔ zhǎng zhī shàng
【释义】在大腿和手掌上面。比喻在操纵、控制的范围之内。
【出处】《国语·吴语》:“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24、归真反璞
【拼音】guī zhēn fǎn pú
【释义】归返回;真天然,自然;璞蕴藏有玉的石头,也指未雕琢的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25、归真反朴
【拼音】guī zhēn fǎn pǔ
【释义】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归真反璞”。
【出处】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他(鲁迅)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归真反朴’的主张。”
 
26、和衷共济
【拼音】hé zhōng gòng jì
【释义】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尚书·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27、厚德载福
【拼音】hòu dé zǎi fú
【释义】后指有德者能多受福。
【出处】《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28、厚味腊毒
【拼音】hòu wèi xī dú
【释义】指味美者毒烈。
【出处】《国语·周语下》:“高位寔疾颠,厚味寔腊毒。”韦昭注厚味,喻重禄也。腊,亟也,读若‘广’。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
 
29、狐埋狐搰
【拼音】hú mái hú hú
【释义】搰挖掘↑性多疑,刚把东西埋下,又把挖出来看看。比喻疑虑过多,不能成事。
【出处】《国语·吴语》:“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30、黄金铸象
【拼音】huáng jīn zhù xiàng
【释义】铸铸造。用黄金铸造人像。表示对某人的敬仰或纪念。
【出处】《国语·越语下》:“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31、积重难返
【拼音】jī zhòng nán fǎn
【释义】重程度深;返回转。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出处】《国语·晋语》:“重,无乃难迁乎?”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三·旧制一废难复》:“此又皆势处极重之难返者。”
 
32、急病让夷
【拼音】jí bìng ràng yí
【释义】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出处】《国语·鲁语上》:“贤者急病而让夷。”
 
33、集苑集枯
【拼音】jí yuàn jí kū
【释义】集栖息;苑茂盛的树木;枯枯树。有些鸟栖于茂盛的树木,有些鸟栖于枯树。比喻人的志趣不同,趋向各异。
【出处】《国语·晋语二》:“暇豫这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34、戒备森严
【拼音】jiè bèi sēn yán
【释义】戒警戒;备防备。警戒防备极严密。
【出处】《国语·晋三》:“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35、进旅退旅
【拼音】jìn lǚ tuì lǚ
【释义】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出处】《礼记·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36、经天纬地
【拼音】jīng tiān wěi dì
【释义】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经纬天地曰文。”《国语·周语》:“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
 
37、敬姜犹绩
【拼音】jìng jiāng yóu jì
【释义】以之为富贵而不忘根本、不求安逸的典实。
【出处】《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
 
38、九原可作
【拼音】jiǔ yuán kě zuò
【释义】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出处】《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39、举世瞩目
【拼音】jǔ shì zhǔ mù
【释义】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出处】《国语·晋语》:“则恐国人之瞩目于我也。”战国·楚·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
 
40、君辱臣死
【拼音】jūn rǔ chén sǐ
【释义】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出处】《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41、口壅若川
【拼音】kǒu yōng ruò chuān
【释义】比喻禁舆论之害。
【出处】《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42、劳思逸淫
【拼音】láo sī yì yín
【释义】逸安逸。指参加实际劳动,才能想到爱惜物力,知道节俭;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落。
【出处】《国语·鲁语》:“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43、礼先壹饭
【拼音】lǐ xiān yī fàn
【释义】指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壹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也指在礼节上先有恩惠与人。
【出处】《国语·越语上》:“句践对曰‘昔天以越予吴,而吴不受命,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壹饭矣。’”亦作礼先一饭”。
 
44、旅进旅退
【拼音】lǚ jìn lǚ tuì
【释义】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出处】《礼记·乐记》:“今夫古乐,进旅退旅。”《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45、起死人,肉白骨
【拼音】qǐ sǐ rén,ròu bái gǔ
【释义】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出处】《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46、起死人而肉白骨
【拼音】qǐ sǐ rén ér ròu bái gǔ
【释义】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
【出处】《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47、起死人肉白骨
【拼音】qǐ sǐ rén ròu bái gǔ
【释义】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出处】《国语·吴语》:“君王之于越也,医起死人而肉白骨也。”
 
48、日引月长
【拼音】rì yǐn yuè cháng
【释义】指事物随时光流逝而日渐增长。
【出处】语出《国语·齐语》:“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義、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是以国家不日引,不月长。”韦昭注引,申也;长,益也。”
 
49、如火如荼
【拼音】rú huǒ rú tú
【释义】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出处】《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缯,望之如火。”
 
50、三衅三浴
【拼音】sān xìn sān yù
【释义】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出处】《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51、三浴三衅
【拼音】sān yù sān xìn
【释义】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出处】《国语·齐语》:“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而问焉。”
 
52、三战三北
【拼音】sān zhān sān běi
【释义】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出处】《国语·吴语》:“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53、上医医国
【拼音】shàng yī yī guó
【释义】上医高明的医生,比喻高贤;医国指为国家除患祛弊。高贤能治理好国家。
【出处】《国语·晋语八》:“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
 
54、声罪致讨
【拼音】shēng zuì zhì tǎo
【释义】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出处】《国语·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55、时不再来
【拼音】shí bù zài lái
【释义】时时机。时机错过就不会再来了。指行事不要放过时机。
【出处】《国语·越语下》:“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56、室如悬磬
【拼音】shì rú xuán qìng
【释义】悬挂;磬乐器,中空。屋里就象挂着石磬一样。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出处】《国语·鲁语上》:“室如悬磬,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57、贪贿无艺
【拼音】tān huì wú yì
【释义】贿财物;艺标准、准则,引伸为法度、限度。贪求财物没有限度。指反动的统治阶级无限制地搜刮民财。
【出处】《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贷居贿,宜及于难。”
 
58、跳梁小丑
【拼音】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释义】跳梁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出处】《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59、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拼音】wéi huǐ fú cuī,wéi shé ruò hé
【释义】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不乘胜将敌人歼灭,必有后患。
【出处】《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及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60、为虺弗摧
【拼音】wéi huǐ fú cuī
【释义】虺小蛇。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弱敌不除,必有后患。
【出处】《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61、畏威怀德
【拼音】wèi wēi huái dé
【释义】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出处】《国语·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62、文觌武匿
【拼音】wén dí wǔ nì
【释义】艺文兴而武道隐。指尚文之风大盛。
【出处】语出《国语·周语中》:“武不可觌,文不可匿。”
 
63、吾谁与归
【拼音】wú shuí yǔ guī
【释义】我同谁一起相处。指对志同道合者的寻求。
【出处】《国语·晋语八》:“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64、悉帅敝赋
【拼音】xī shuài bì fù
【释义】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古代按田赋出兵车、甲士,故称兵为赋”。敝,谦词,指不精良。
【出处】《国语·鲁语下》:“我先君襄公不敢宁处,使叔孙豹悉帅敝赋,踦跂毕行。”
 
65、休戚相关
【拼音】xiū qī xiāng guān
【释义】休欢乐,吉庆;戚悲哀,忧愁。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处】《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有庆,未尝不怡。……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66、悬车束马
【拼音】xuán chē shù mǎ
【释义】形容险阻。
【出处】《国语·齐语》:“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韦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溪也。三者皆山险溪谷,故悬钩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67、养虺成蛇
【拼音】yǎng huǐ chéng shé
【释义】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
【出处】《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68、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拼音】yī rén shàn shè,bǎi fū jué shí
【释义】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亦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出处】《国语·吴语》:“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志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韦昭注决,勾弦。拾,捍。言申胥、华登善用兵众必化之;犹一人善射,而百夫竞著决拾而效之。”
 
69、以规为瑱
【拼音】yǐ guī wéi tiàn
【释义】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出处】《国语·楚语上》:“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
 
70、以人为鉴
【拼音】yǐ rén wéi jiàn
【释义】指将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鉴戒。
【出处】《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71、以怨报德
【拼音】yǐ yuàn bào dé
【释义】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出处】《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
 
72、引以为戒
【拼音】yǐn yǐ wéi jiè
【释义】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出处】《国语·楚语下》:“人之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
 
73、择福宜重 
【拼音】zé fú yí zhòng
【释义】选择吉福之事应取重的。
【出处】语出《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74、众口铄金 
【拼音】zhòng kǒu shuò jīn
【释义】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75、众心成城 
【拼音】zhòng xīn chéng chéng
【释义】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韦昭注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
 
76、众心如城 
【拼音】zhòng xīn rú chéng
【释义】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77、众志成城 
【拼音】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释义】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78、逐近弃远 
【拼音】zhú jìn qì yuǎn
【释义】追求近的,舍弃远的。
【出处】唐·刘知幾《史通·汉书五行志错误》:“今班《志》:“所引,上自周之幽厉,下终鲁之定哀,而不云《国语》:“,惟称《史记》:“,岂非忘本徇末,逐近弃远者乎?”
 
79、助天为虐 
【拼音】zhù tiān wéi nüè
【释义】趁有天灾的时候害人。
【出处】《国语·越语下》:“无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祥。”
 
80、佐饔得尝 
【拼音】zuǒ yōng dé cháng
【释义】比喻助人为善者得善报。
【出处】《国语·周语下》:“佐饔者得尝焉,佐斗者伤焉。”



网名: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网址:www.renxueyanjiu.com
责编:人学网名言林萃栏目思可道

相关热词搜索:《国语》 成语 先秦

上一篇:出自《汉书》的成语    下一篇:出自《后汉书》的574个成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