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名言林萃 > 成语学派 >

出自《孟子》的366个成语

2020-03-09 16:10:43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春秋无义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安富尊荣
【拼音】ān fù zūn róng
【释义】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2、 安宅正路
【拼音】ān zhái zhèng lù
【释义】比喻仁义。指以仁居心,以义行事。
【出处】《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 拔萃出类
【拼音】bá cuì chū lèi
【释义】同出类拔萃”。指高出众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4、 拔萃出群
【拼音】bá cuì chū qún
【释义】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5、 拔类超群
【拼音】bá lèi chāo qún
【释义】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6、 拔苗助长
【拼音】bá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7、 百世师
【拼音】bǎi shì shī
【释义】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出处】《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
 
8、 百世之师
【拼音】bǎi shì zhī shī
【释义】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9、 败材伤锦
【拼音】bài cái shāng jǐn
【释义】比喻用非其人,伤害国家。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10、 饱食暖衣
【拼音】bǎo shí nuǎn yī
【释义】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11、 抱关击柝
【拼音】bào guān jī tuò
【释义】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出处】《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12、 杯水车薪
【拼音】bēi shuǐ chē xīn
【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出处】《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13、 被发缨冠
【拼音】pī fà yīng guàn
【释义】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出处】《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14、 彼一时,此一时
【拼音】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释义】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15、 必由之路
【拼音】bì yóu zhī lù
【释义】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出处】《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人之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16、 避之若浼
【拼音】bì zhī ruò měi
【释义】指躲避惟恐不及,生怕沾污了自身。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赵岐注与乡人立,见其冠不正,望望然,惭愧之貌也,去之恐其污己也。”
 
17、 变贪厉薄
【拼音】biǎn tān lì bó
【释义】指改变、劝勉贪图财利、行为轻薄的人使之廉洁忠厚。
【出处】《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宋·孙奭疏此章言伯夷、柳下惠变贪厉薄,千载闻之,犹有感激。”
 
18、 勃然变色
【拼音】bó rán biàn sè
【释义】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出处】《孟子·万章下》:“(孟子)曰‘君有大过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乎色。”
 
19、 不愧不作
【拼音】bù kuì bù zuò
【释义】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出处】《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20、 不愧不怍
【拼音】bù kuì bù zuò
【释义】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21、 不忘沟壑
【拼音】bù wàng gōu hè
【释义】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出处】《孟子·万章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22、 不为已甚
【拼音】bù wéi yǐ shèn
【释义】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23、 不违农时
【拼音】bù wéi nóng shí
【释义】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4、 不肖子孙
【拼音】bù xiào zǐ sūn
【释义】不肖不象,不贤。指品德差,没出息,不能继承先辈事业的子孙或晚辈。
【出处】《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25、 不言而喻
【拼音】bù yán ér yù
【释义】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出处】《孟子·尽心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26、 不以辞害志
【拼音】bù yǐ cí hài zhì
【释义】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27、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拼音】bù yǐ guī jǔ,bù chéng fāng yuán
【释义】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8、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拼音】bù yǐ guī jǔ,bù néng chéng fāng yuán
【释义】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29、 不虞之誉
【拼音】bù yú zhī yù
【释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30、 不远千里
【拼音】bù yuǎn qiān lǐ
【释义】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31、 不远万里
【拼音】bù yuǎn wàn lǐ
【释义】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32、 裁长补短
【拼音】cái cháng bǔ duǎn
【释义】指吸收别人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下安道诗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
 
33、 采薪之忧
【拼音】cǎi xīn zhī yōu
【释义】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称有病的婉辞。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
 
34、 藏怒宿怨
【拼音】cáng nù sù yuàn
【释义】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出处】《孟子·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35、 恻隐之心
【拼音】cè yǐn zhī xīn
【释义】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出处】《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36、 岑楼齐末
【拼音】cén lóu qí mò
【释义】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出处】《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岑楼齐末,不识高卑。”
 
37、 曾经沧海 
【拼音】céng jīng cāng hǎi
【释义】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8、 绰有余裕
【拼音】chuò yǒu yú yù
【释义】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39、 陈善闭邪
【拼音】chén shàn bì xié
【释义】陈述说;善善法美政;闭堵塞。臣下对君主陈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出处】《孟子·离娄上》:“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40、 成仁取义
【拼音】chéng rén qǔ yì
【释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1、 乘时乘势
【拼音】chéng shí chéng shì
【释义】旧指人应趁着机会、时势,做一番事业。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42、 驰马试剑
【拼音】chí mǎ shì jiàn
【释义】驰马骑马飞跑;试用。跑马舞剑。形容人骑马练剑习武。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
 
43、 赤子之心
【拼音】chì zǐ zhī xīn
【释义】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4、 充类至尽
【拼音】chōng lèi zhì jìn
【释义】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
【出处】《孟子·万章下》:“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45、 出尔反尔
【拼音】chū ěr fǎn ěr
【释义】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46、 出类拔萃
【拼音】chū lèi bá cuì
【释义】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47、 畜妻养子
【拼音】xù qī yǎng zǐ
【释义】畜养育。旧指维持妻子和儿女的生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48、 创业垂统
【拼音】chuàng yè chuí tǒng
【释义】创业创建功业;垂流传;统指一脉相承的系统。创立功业,传给后代子孙。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49、 春风化雨
【拼音】chūn fēng huà yǔ
【释义】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50、 春秋无义战
【拼音】chūn qiū wú yì zhàn
【释义】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出处】《孟子·尽心下》:“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51、 辞富居贫
【拼音】cí fù jū pín
【释义】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出处】《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52、 辞尊居卑
【拼音】cí zūn jū bēi
【释义】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出处】《孟子·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53、 此一时,彼一时
【拼音】cǐ yī shí,bǐ yī shí
【释义】此这;彼那。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54、 此一时彼一时
【拼音】cǐ yī shí bǐ yī shí
【释义】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55、 丛雀渊鱼
【拼音】cóng què yuān yú
【释义】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56、 存心养性
【拼音】cún xīn yǎng xìng
【释义】保存赤子之心,修养善良之性。旧时儒家宣扬的修养方法。
【出处】《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57、 寸木岑楼
【拼音】cùn mù cén lóu
【释义】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也比喻差距极大。
【出处】《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58、 大而化之
【拼音】dà ér huà zhī
【释义】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出处】《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
 
59、 大旱望云霓
【拼音】dà hàn wàng yún ní
【释义】云霓下雨的征兆∶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60、 大旱望云
【拼音】dà hàn wàng yún
【释义】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61、 大旱云霓
【拼音】dà hàn yún ní
【释义】云霓下雨的征兆∶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62、 大有作为
【拼音】dà yǒu zuò wéi
【释义】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朱熹集注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
 
63、 箪豆见色
【拼音】dān dòu jiàn sè
【释义】比喻计较小利。
【出处】《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64、 箪食壶浆
【拼音】dān sì hú jiāng
【释义】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65、 旦旦而伐
【拼音】dàn dàn ér fá
【释义】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出处】《孟子·告子上》:“亦犹斧斤之于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66、 当务之急
【拼音】dāng wù zhī jí
【释义】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出处】《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67、 倒悬之急
【拼音】dào xuán zhī jí
【释义】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后汉书·臧洪传》:“北鄙将若倒悬之急。”
 
68、 倒悬之危
【拼音】dào xuán zhī wēi
【释义】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69、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拼音】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释义】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70、 得道多助
【拼音】dé dào duō zhù
【释义】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71、 得其所哉
【拼音】dé qí suǒ zāi
【释义】所处所,环境。找到了适合于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
【出处】《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小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72、 登山小鲁
【拼音】dēng shān xiǎo lǔ
【释义】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出处】《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73、 敌国外患
【拼音】dí guó wài huàn
【释义】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出处】《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4、 敌众我寡
【拼音】dí zhòng wǒ guǎ
【释义】敌方人数多,我方人数少。形容双方对峙,众寡悬殊。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75、 地丑德齐
【拼音】dì chǒu dé qí
【释义】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76、 地利人和
【拼音】dì lì rén hé
【释义】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7、 吊民伐罪
【拼音】diào mín fá zuì
【释义】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诛其罪,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
 
78、 丢盔抛甲
【拼音】diu kuī pāo jiǎ
【释义】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同丢盔卸甲”。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79、 丢盔弃甲
【拼音】diū kuī qì jiǎ
【释义】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0、 丢盔卸甲
【拼音】diū kuī xiè jiǎ
【释义】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1、东墙处子
【拼音】dōng qiáng chǔ zǐ
【释义】指邻居的处女。
【出处】《孟子·告子下》:“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82、 动心忍性
【拼音】dòng xīn rěn xìng
【释义】动心使内心惊动;忍性使性格坚韧。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出处】《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
 
83、 洞察秋毫
【拼音】dòng chá qiū háo
【释义】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84、 独夫民贼
【拼音】dú fū mín zéi
【释义】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出处】《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85、 独行其道
【拼音】dú xíng qí dào
【释义】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86、 独行其是
【拼音】dú xíng qí shì
【释义】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87、 独善其身
【拼音】dú shàn qí shēn
【释义】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88、 顿开茅塞
【拼音】dùn kāi máo sè
【释义】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89、 恶湿居下
【拼音】wù shī jū xià
【释义】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90、 恶醉强酒
【拼音】wù zuì qiǎng jiǔ
【释义】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91、 饿莩遍野
【拼音】è piǎo biàn yě
【释义】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92、 饿殍遍野
【拼音】è piǎo biàn yě
【释义】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93、 发棠之请
【拼音】fā táng zhī qǐng
【释义】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指请示赈济。
【出处】《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94、 法家拂士
【拼音】fǎ jiā bì shì
【释义】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出处】《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5、 幡然改途
【拼音】fān rán gǎi tú
【释义】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出处】《孟子·万章上》:“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途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96、 翻然改进
【拼音】fān rán gǎi jìn
【释义】翻然变动的样子。形容很快转变,有所进步。
【出处】《孟子·万章下》:“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
 
97、 反求诸己
【拼音】fǎn qiú zhū jǐ
【释义】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反过来追究自己。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98、 返观内照
【拼音】fǎn guān nèi zhào
【释义】原为佛教语。指用佛性对照检查◇亦指自我反省。
【出处】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十五》:“于此不得其解,而见彼之捐弃物欲,返观内照,近于切己体察。”
 
99、 饭糗茹草
【拼音】fàn qiǔ rú cǎo
【释义】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孟子·尽心上》:“舜之饭糗茹草也,若将终身焉?”
 
100、 泛滥成灾
【拼音】fàn làn chéng zāi
【释义】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101、 放饭流歠
【拼音】fàng fàn liú chuò
【释义】歠喝,饮。大口吃饭,大口喝汤。旧指没有礼貌。
【出处】《孟子·尽心上》:“不能三年之丧,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102、 放辟邪侈
【拼音】fàng pì xié chǐ
【释义】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
 
103、 肥甘轻暖
【拼音】féi gān qīng nuǎn
【释义】指生活优裕。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於口与?轻暖不足於体与?”
 
104、 废书而叹
【拼音】fèi shū ér tàn
【释义】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
 
105、 瞓面盎背
【拼音】suì miàn àng bèi
【释义】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
【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瞓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106、 逢君之恶
【拼音】féng jūn zhī è
【释义】执迎合昏庸的执政者,引他去干坏事。
【出处】《孟子·告子下》:“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107、 艴然不悦
【拼音】fú rán bù yuè
【释义】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
【出处】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108、 俯仰无愧
【拼音】fǔ yǎng wú kuì
【释义】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出处】《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
 
109、 辅世长民
【拼音】fǔ shì zhǎng mín
【释义】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统治人民。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110、 负隅顽抗
【拼音】fù yú wán kàng
【释义】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出处】《孟子·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111、 富贵不能淫
【拼音】fù guì bù néng yín
【释义】富贵旧指有钱财、有地位;淫迷惑。指意志不为金钱和地位所迷惑。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2、 富贵利达
【拼音】fù guì lì dá
【释义】犹言功名利禄。
【出处】《孟子·离娄下》:“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相泣者,几希矣。”
 
113、 膏粱文绣
【拼音】gāo liáng wén xiù
【释义】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
【出处】语本《孟子 ·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114、 钩金舆羽
【拼音】gōu jīn yú yǔ
【释义】二者悬殊太大,不可作比。
【出处】《孟子·告子下》:“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
 
115、 孤臣孽子
【拼音】gū chén niè zǐ
【释义】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116、 孤独鳏寡
【拼音】gū dú guān guǎ
【释义】泛指无依无靠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117、 孤寡鳏独
【拼音】gū guǎ guān dú
【释义】泛指没有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人。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
 
118、 孤家寡人
【拼音】gū jiā guǎ rén
【释义】古代帝王的自称◇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出处】《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119、 顾左右而言他
【拼音】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释义】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120、 寡不敌众
【拼音】guǎ bù dí zhòng
【释义】寡少;敌抵挡;众多。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韩非子·难三》:“夫物众而智穷,寡不胜众。”
 
121、 寡人之疾
【拼音】guǎ rén zhī jí
【释义】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122、 鳏寡孤独
【拼音】guān guǎ gū dú
【释义】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123、 广土众民
【拼音】guǎng tǔ zhòng mín
【释义】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出处】《孟子·尽心上》:“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124、 过化存神
【拼音】guò huà cún shén
【释义】过经过;存保存,具有。圣人所到之处,人民无不被感化,而永远受其精神影响。
【出处】《孟子·尽心上》:“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125、 过门不入
【拼音】guò mén bù rù
【释义】过路过;入进入。路过家门却不进去。形容恪尽职守,公而忘私。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126、 过为已甚
【拼音】guò wéi yǐ shèn
【释义】过过分;为做;已甚过头。做得太过分。
【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127、 函矢相攻
【拼音】hán shǐ xiāng gōng
【释义】指自相矛盾。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
 
128、 旱苗得雨
【拼音】hàn miáo dé yǔ
【释义】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
 
129、 豪门巨室
【拼音】háo mén jù shì
【释义】豪门权贵之家;巨室大家望族。指富贵之家。
【出处】《晋书·阎缵传》:“其侍臣以下文武将吏,且勿复取戚豪门子弟。”《孟子·离娄上》:“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130、 好事之徒
【拼音】hào shì zhī tú
【释义】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出处】《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
 
131、 好为人师
【拼音】hào wéi rén shī
【释义】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出处】《孟子·离娄下》:“”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32、 好勇斗狠
【拼音】hào yǒng dòu hěn
【释义】狠暴戾,凶恶,残忍。爱逞威风,喜欢斗欧。形容人凶强好斗。
【出处】《孟子·离娄下》:“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133、 浩气凛然
【拼音】hào qì lǐn rán
【释义】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然之气令人敬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134、 浩然之气
【拼音】hào rán zhī qì
【释义】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指精神。指浩大刚正的精神。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35、 鹤短凫长
【拼音】hè duǎn fú cháng
【释义】比喻颠倒是非,妄加评论。
【出处】《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36、 衡虑困心
【拼音】héng lǜ kùn xīn
【释义】形容费尽心思。
【出处】语出《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虑,而后作。”
 
137、 红紫乱朱
【拼音】hóng zǐ luàn zhū
【释义】古以朱为正色,紫为杂色§紫乱朱指杂色混乱正色。比喻邪道取代正道。
【出处】《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孟子注疏·赵岐·题辞》:“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138、 洪水横流
【拼音】hóng shuǐ héng liú
【释义】横流不循河道而流¢水泛滥。比喻邪道横行。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
 
139、 洪水猛兽
【拼音】hóng shuǐ měng shòu
【释义】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140、 鸿鹄将至
【拼音】hóng hú jiāng zhì
【释义】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出处】《孟子·告子上》:“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41、 晖光日新
【拼音】huī guāng rì xīn
【释义】指进德修业不懈,日日更新。
【出处】《孟子·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易·系辞上》:“日新之谓盛德。”《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142、 毁瓦画墁
【拼音】huǐ wǎ huà màn
【释义】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不害的行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有人于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赵岐注孟子言人但破碎瓦,画地则复墁灭之,此无用之为也,然而其意反欲求食,则子食乎?”
 
143、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拼音】jī zhě yì wéi shí,kě zhě yì wéi yǐn
【释义】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144、 鸡鸣而起
【拼音】jī míng ér qǐ
【释义】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出处】《孟子·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145、 鸡鸣狗吠
【拼音】jī míng gǒu fèi
【释义】鸡啼狗叫彼此都听得到。比喻聚居在一处的人口稠密。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146、 积非成是
【拼音】jī fēi chéng shì
【释义】指长期所形成的错误,往往被当作正确的。
【出处】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147、 岌岌可危
【拼音】jí jí kě wēi
【释义】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出处】《孟子·万章下》:“于斯是也,天下殆哉,岌岌乎!”
 
148、 亟疾苛察
【拼音】jí jí kē chá
【释义】指急剧猛烈,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
 
149、 疾病相扶
【拼音】jí bìng xiāng fú
【释义】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150、 疾首蹙额
【拼音】jí shǒu cù é
【释义】疾首头痛;蹙眉皱眉。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151、 己饥己溺
【拼音】jǐ jī jǐ nì
【释义】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152、 己溺己饥
【拼音】jǐ nì jǐ jī
【释义】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153、 挟山超海
【拼音】xié shān chāo hǎi
【释义】挟挟持,夹着;刱超越,跨过。夹着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绝对办不到的事。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154、 兼善天下
【拼音】jiān shàn tiān xià
【释义】兼善使大家都有好处。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55、 胶鬲之困
【拼音】jiāo gé zhī kùn
【释义】胶鬲,商周时人,纣时因遭世乱,曾隐遁为商◇以之指士人不在位而处于困难之境。
【出处】《孟子·告子下》:“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156、 教亦多术
【拼音】jiào yì duō shù
【释义】教教诲;术方法。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出处】《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157、 洁身自好
【拼音】jié shēn zì hào
【释义】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158、 截长补短
【拼音】jié cháng bǔ duǎn
【释义】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159、 解民倒悬
【拼音】jiě mín dào xuán
【释义】解解救;倒悬人被倒挂,比喻处境困难、危急。比喻把受苦难的人民解救出来。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160、 金声玉振
【拼音】jīn shēng yù zhèn
【释义】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出处】《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161、 尽力而为
【拼音】jìn lì ér wéi
【释义】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162、 尽信书不如无书
【拼音】jìn xìn shū bù rú wú shū
【释义】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163、 进锐退速
【拼音】jǐn ruì tuì sù
【释义】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出处】《孟子·尽心上》:“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164、 敬老慈幼
【拼音】jìng lǎo cí yòu
【释义】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出处】《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165、 久假不归
【拼音】jiǔ jiǎ bù guī
【释义】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出处】《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166、 救民水火
【拼音】jiù mín shuǐ huǒ
【释义】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167、 救民于水火
【拼音】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释义】救拯救;水火比喻灾难。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168、 居安资深
【拼音】jū ān zī shēn
【释义】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出处】《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169、 居移气,养移体
【拼音】jū yí qì,yǎng yí tǐ
【释义】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出处】《孟子·尽心上》:“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170、 举一废百
【拼音】jǔ yī fèi bǎi
【释义】举提出;废弃。提出一点,废弃许多。指认识片面。
【出处】《孟子·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171、 拒人千里
【拼音】jù rén qiān lǐ
【释义】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172、 拒人于千里之外
【拼音】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释义】拒拒绝。把人挡在千里之外。形容态度傲慢,坚决拒绝别人,或毫无商量余地。
【出处】《孟子·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173、 具体而微
【拼音】jù tǐ ér wēi
【释义】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174、 距人千里
【拼音】jù rén qiān lǐ
【释义】形容傲气极大,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距,通拒”。
【出处】语出《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175、 绝长补短
【拼音】jué cháng bǔ duǎn
【释义】绝截断。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176、 掘井及泉
【拼音】jué jǐng jǐ quán
【释义】掘挖;及到。挖井就要挖到泉眼之处。比喻做事善始善终。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及泉,犹为弃井也。”
 
177、 渴者易饮
【拼音】kě zhě yì yǐn
【释义】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178、 旷夫怨女
【拼音】kuàng fū yuàn nǚ
【释义】旷夫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龄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179、 愧天怍人
【拼音】kuì tiān zuò rén
【释义】怍惭愧。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指做了亏心事无脸见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180、 壸浆箪食
【拼音】kǔn jiāng dān shí
【释义】原指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
 
181、 困心横虑
【拼音】kùn xīn héng lǜ
【释义】心意困苦,忧虑满胸。表示费尽心力。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朱熹集注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
 
182、 困心衡虑
【拼音】kùn xīn héng lǜ
【释义】困忧;衡横。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
【出处】《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83、 来者不拒
【拼音】lái zhě bù jù
【释义】拒拒绝。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出处】《孟子·尽心下》:“夫子之设科也,往者不追,来者不拒。”
 
184、 力倍功半
【拼音】lì bèi gōng bàn
【释义】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185、 粒米狼戾
【拼音】lì mǐ láng lì
【释义】谷粒撒得满地都是。形容粮食充盈。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乐岁,粒米狼戾。”
 
186、 廉顽立懦
【拼音】lián wán lì nuò
【释义】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
【出处】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187、 良知良能
【拼音】liáng zhī liáng néng
【释义】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出处】《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188、 流连忘返
【拼音】liú lián wàng fǎn
【释义】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189、 乱臣贼子
【拼音】luàn chén zéi zǐ
【释义】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190、 裸裎袒裼
【拼音】luǒ chéng tǎn xī
【释义】袒裼露臂;祼裎露体。指脱衣露体,没有礼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191、 率兽食人
【拼音】shuài shòu shí rén
【释义】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
 
192、 茫然若失
【拼音】máng rán ruò shī
【释义】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抚然为间曰‘命之矣。’集注‘抚然茫然自失之貌。’”
 
193、 茅塞顿开
【拼音】máo sè dùn kāi
【释义】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194、 媒妁之言
【拼音】méi shuò zhī yán
【释义】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踰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195、 孟母三迁
【拼音】mèng mǔ sān qiān
【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196、 民贼独夫
【拼音】mín zéi dú fū
【释义】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
【出处】《尚书·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197、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bù jiàn yú xīn
【释义】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98、 明察秋毫
【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
【释义】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99、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ér
【释义】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200、 摩顶放踵
【拼音】mó dǐng fàng zhǒng
【释义】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出处】《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201、 南蛮鴃舌
【拼音】nán mán jué shé
【释义】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202、 披发缨冠
【拼音】pī fā yīng guàn
【释义】指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203、 匹夫之勇
【拼音】pǐ fū zhī yǒng
【释义】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204、 贫贱不移
【拼音】pín jiàn bù yí
【释义】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05、 平治天下
【拼音】píng zhì tiān xià
【释义】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06、 仆仆亟拜
【拼音】pú pú jí bài
【释义】一再作揖行礼。
【出处】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207、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拼音】qī nián zhī bìng,qiú sān nián zhī ài
【释义】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208、 妻离子散
【拼音】qī lí zǐ sàn
【释义】一家子被迫分离四散。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209、 齐东野语
【拼音】qí dōng yě yǔ
【释义】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210、 齐王舍牛
【拼音】qí wáng shě niú
【释义】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盼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211、 弃甲丢盔
【拼音】qì jiǎ diū kuī
【释义】形容打了败仗狼狈逃走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12、 弃甲曳兵
【拼音】qì jiǎ yè bīng
【释义】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213、 弃若敝屣
【拼音】qì ruò bì xǐ
【释义】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出处】《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214、 弃之如敝屐
【拼音】qì zhī rú bì xǐ
【释义】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出处】《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215、 强而后可
【拼音】qiǎng ér hòu kě
【释义】强硬要,迫使。经强求后才答应。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216、 穷不失义
【拼音】qióng bù shī yì
【释义】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出处】《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217、 秋毫之末
【拼音】qiū háo zhī mò
【释义】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218、 求全之毁
【拼音】qiú quán zhī huǐ
【释义】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219、 取长补短
【拼音】qǔ cháng bǔ duǎn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220、 取诸宫中
【拼音】qǔ zhū gōng zhōng
【释义】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指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221、 却之不恭
【拼音】què zhī bù gōng
【释义】却推却。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出处】《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222、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拼音】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
【释义】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出处】《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
 
223、 仁民爱物
【拼音】rén mín ài wù
【释义】仁仁爱。对人亲善,进而对生物爱护。旧指官吏仁爱贤能。
【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224、 仁心仁术
【拼音】rén xīn rén shù
【释义】心地仁慈,医术高明。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225、 仁心仁闻
【拼音】rén xīn rén wén
【释义】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226、 日以继夜
【拼音】rì yǐ jì yè
【释义】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227、 如此而已
【拼音】rú cǐ ér yǐ
【释义】如此象这样;而已罢了。就是这样罢了。
【出处】《孟子·尽心上》:“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228、 如解倒悬
【拼音】rú jiě dào xuán
【释义】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229、 如弃敝屣
【拼音】rú qì bì xǐ
【释义】丢掉无用的东西,一点也不可惜。
【出处】《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
 
230、 若崩厥角
【拼音】ruò bēng jué jiǎo
【释义】①像野兽折了头角一样。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②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出处】《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
 
231、 若合符节
【拼音】ruò hé fú jié
【释义】比喻两者完全吻合。
【出处】《孟子·离娄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232、 三过其门而不入
【拼音】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
【释义】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
【出处】《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233、 三年之艾
【拼音】sān nián zhī ài
【释义】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出处】《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234、 嫂溺叔援
【拼音】sǎo nì shū yuán
【释义】比喻视实际情况而变通做法。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235、 善为说辞
【拼音】shàn wéi shuō cí
【释义】说辞讲话。形容很会讲话◇指替人说好话。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善为说辞。”
 
236、 上好下甚
【拼音】shàng hǎo xià shèn
【释义】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237、 舍己从人
【拼音】shě jǐ cóng rén
【释义】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出处】《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238、 舍己就人
【拼音】shě jǐ jiù rén
【释义】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出处】《尚书·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239、 舍己芸人
【拼音】shě jǐ yún rén
【释义】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出处】《孟子·尽心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240、 舍近求远
【拼音】shě jìn qiú yuǎn
【释义】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出处】《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241、 舍生取义
【拼音】shě shēng qǔ yì
【释义】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42、 舍我其谁
【拼音】shě wǒ qí shuí
【释义】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43、 深恶痛疾
【拼音】shēn wù tòng jí
【释义】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244、 深恶痛绝
【拼音】shēn wù tòng jué
【释义】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出处】《孟子·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245、 深耕易耨
【拼音】shēn gēng yì nòu
【释义】易耨勤于除草。深耕细做,及时除草。比喻精心耕种。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246、 生生不息
【拼音】shēng shēng bù xī
【释义】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
【出处】《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宋·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247、 声闻过情
【拼音】shēng wén guò qíng
【释义】名声超过实际。
【出处】《孟子·离娄下》:“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248、 声音笑貌
【拼音】shēng yīn xiào mào
【释义】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出处】《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249、 失道寡助
【拼音】shī dào guǎ zhù
【释义】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50、 食箪浆壶
【拼音】shí dān jiāng hú
【释义】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251、 食前方丈
【拼音】shí qián fāng zhàng
【释义】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出处】《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252、 豕交兽畜
【拼音】shǐ jiāo shòu chù
【释义】比喻待人没有礼貌。
【出处】《孟子·尽心上》:“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253、 始作俑者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释义】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254、 市井之臣
【拼音】shì jǐng zhī chén
【释义】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
【出处】《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255、 市井之徒
【拼音】shì jǐng zhī tú
【释义】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出处】《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256、 似是而非
【拼音】sì shì ér fēi
【释义】似象;是对;非不对∶象是对的,实际上不对。
【出处】《庄子·山木》:“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孟子·尽心下》:“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
 
257、 事半功倍
【拼音】shì bàn gōng bèi
【释义】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258、 事倍功半
【拼音】shì bèi gōng bàn
【释义】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259、 事齐事楚
【拼音】shì qí shì chǔ
【释义】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260、 视如敝屣
【拼音】shì rú bì xǐ
【释义】敝屣破鞋子。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出处】《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261、 视如草芥
【拼音】shì rú cǎo jiè
【释义】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极端轻视。
【出处】《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62、 视如寇仇
【拼音】shì rú kòu chóu
【释义】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
【出处】《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63、 视如土芥
【拼音】shì rú tǔ jiè
【释义】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不放在眼里。
【出处】《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64、 视为寇雠
【拼音】shì wéi kòu chóu
【释义】比喻极端仇视。
【出处】《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265、 嗜杀成性
【拼音】shì shā chéng xìng
【释义】嗜爱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266、 守身如玉
【拼音】shǒu shēn rú yù
【释义】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出处】《孟子·离娄上》:“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267、 守望相助
【拼音】shǒu wàng xiāng zhù
【释义】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268、 守约施搏
【拼音】shǒu yuē shī bó
【释义】指所操者简易而施与者广大。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269、 授受不亲
【拼音】shòu shòu bù qīn
【释义】授给予;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
【出处】《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神情民?’孟子曰‘礼也。’”
 
270、 水火之中
【拼音】shuǐ huǒ zhī zhōng
【释义】水火比喻灾难。灾难困苦之中。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
 
271、 水深火热
【拼音】shuǐ shēn huǒ rè
【释义】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272、 私淑弟子
【拼音】sī shū dì zǐ
【释义】私私下;淑善。对自己所敬仰而不能从学的前辈的自称。
【出处】《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273、 死于非命
【拼音】sǐ yú fēi mìng
【释义】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出处】《孟子·尽心上》:“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274、 四书五经
【拼音】sì shū wǔ jīng
【释义】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出处】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
 
275、 遂非文过
【拼音】suí fēi wén guò
【释义】饰非文过。掩饰错误和过错。
【出处】汉荀悦《汉纪·昭帝纪》:“遂非文过,知而不改。”《孟子·公孙丑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276、 天时地利人和
【拼音】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释义】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277、 天下无敌
【拼音】tiān xià wú dí
【释义】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出处】《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278、 天与人归
【拼音】tiān yǔ rén guī
【释义】旧指帝王受命于天,并得到人民拥护。
【出处】《孟子·万章上》:“‘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明·史可法《复清摄政睿亲王书》:“名正言顺,天与人归。”
 
279、 通功易事
【拼音】tōng gōng yì shì
【释义】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280、 同流合污
【拼音】tóng liú hé wū
【释义】流流俗;污肮脏。指跟坏人一起干坏事。
【出处】《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281、 顽廉懦立
【拼音】wán lián nuò lì
【释义】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出处】《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282、 王顾左右而言他
【拼音】wáng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释义】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283、 枉尺直寻
【拼音】wǎng chǐ zhí xún
【释义】枉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284、 枉己正人
【拼音】wǎng jǐ zhèng rén
【释义】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出处】《孟子·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
 
285、 威武不屈
【拼音】wēi wǔ bù qū
【释义】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大丈夫。”
 
286、 为丛驱雀
【拼音】wèi cóng qū què
【释义】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处】《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87、 为富不仁
【拼音】wéi fù bù rén
【释义】为做,引伸为谋求。剥削者为了发财致富,心狠手毒,没有一点儿仁慈的心肠。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288、 为民父母
【拼音】wéi mín fù mǔ
【释义】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289、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拼音】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jué
【释义】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晋书·段灼传》:“引作为川驱鱼,为薮驱雀”。
 
290、 为渊驱鱼
【拼音】wèi yuān qū yú
【释义】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处】《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291、 位卑言高
【拼音】wèi bēi yán gāo
【释义】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出处】《孟子·万章下》:“位卑而言高,罪也。”
 
292、 闻过则喜
【拼音】wén guò zé xǐ
【释义】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293、 无敌天下
【拼音】wú dí tiān xià
【释义】天下都没有对手。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公孙丑上》:“则无敌于天下。”
 
294、 无敌于天下
【拼音】wú dí yú tiān xià
【释义】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295、 五尺之童
【拼音】wǔ chǐ zhī tóng
【释义】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出处】《孟子·滕文公子》:“从许子之道,则市价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296、 五十步笑百步
【拼音】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释义】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97、 五音六律
【拼音】wǔ yīn liù lǜ
【释义】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也泛指音乐。
【出处】《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98、 习焉不察
【拼音】xī yān bù chá
【释义】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出处】《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299、 下马冯妇
【拼音】xià mǎ féng fù
【释义】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禺,莫之敢攖;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300、 下乔木入幽谷
【拼音】xià qiáo mù rù yōu gǔ
【释义】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301、 下乔入幽
【拼音】xià qiáo rù yōu
【释义】冬季鸟躲在深山穷谷,到春天出来飞鸣于乔木,用来比喻人舍弃黑暗而接近光明,或者从劣境而进入良好的处境。相反则叫下乔入幽”。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吾闻出於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
 
302、 先得我心
【拼音】xiān dé wǒ xīn
【释义】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出处】《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303、 先知先觉
【拼音】xiān zhī xiān jué
【释义】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出处】《孟子·万章下》:“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304、 孝子慈孙
【拼音】xiào zǐ cí sūn
【释义】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305、 效死勿去
【拼音】xiào sǐ wù qù
【释义】指竭尽忠诚。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306、 胁肩谄笑
【拼音】xié jiān chǎn xiào
【释义】胁肩耸起双肩做出恭谨的样子;谄笑装出奉承的笑容。为了奉承人,缩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巴结人的丑态。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307、 心悦诚服
【拼音】xīn yuè chéng fú
【释义】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308、 心之官则思
【拼音】xīn zhī guān zé sī
【释义】心古人以为心是思维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出处】《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09、 凶年饥岁
【拼音】xiōng nián jī suì
【释义】凶年年成很坏。指荒年。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310、 血气之勇
【拼音】xuè qì zhī yǒng
【释义】指凭一时感情冲动产生的勇气。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夫子过孟贲远矣。”宋·朱熹集注孟贲血气之勇。”
 
311、 揠苗助长
【拼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12、 言不顾行
【拼音】yán bù gù xíng
【释义】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出处】《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313、 言近旨远
【拼音】yán jìn zhǐ yuǎn
【释义】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出处】《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314、 言近指远
【拼音】yán jìn zhǐ yuǎn
【释义】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315、 掩鼻而过
【拼音】yǎn bí ér guò
【释义】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出处】《孟子·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316、 仰不愧天
【拼音】yǎng bù kuì tiān
【释义】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出处】《孟子·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317、 仰事俯畜
【拼音】yǎng shì fǔ xù
【释义】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318、 养生送死
【拼音】yǎng shēng sòng sǐ
【释义】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出处】《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319、 夜以继日
【拼音】yè yǐ jì rì
【释义】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320、 一暴十寒
【拼音】yī pù shí hán
【释义】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21、 一傅众咻
【拼音】yī fù zhòng xiū
【释义】傅教导;咻喧闹。一个人教导,众人吵闹干扰。比喻不能有什么成就。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齐也,不可得矣。”
 
322、 一介不取
【拼音】yī jiè bù qǔ
【释义】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出处】《孟子·万章上》:“其非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323、 一毛不拔
【拼音】yī máo bù bá
【释义】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324、 一曝十寒
【拼音】yī pù shí hán
【释义】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出处】《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25、 一人敌
【拼音】yī rén dí
【释义】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326、 移气养体
【拼音】yí qì yǎng tǐ
【释义】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出处】《孟子·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327、 以辞害意
【拼音】yǐ cí hài yì
【释义】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处】《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328、 以力服人
【拼音】yǐ lì fú rén
【释义】力权势,武力。用强制手段使人服从。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
 
329、 以邻为壑
【拼音】yǐ lín wéi hè
【释义】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出处】《孟子·告子下》:“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330、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拼音】yǐ qí hūn hūn,shǐ rén zhāo zhāo
【释义】昏昏凝,糊涂;昭昭明白。指自己还糊里糊涂,却要去教别人明白事理。
【出处】《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31、 以身殉职
【拼音】yǐ shēn xùn zhí
【释义】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出处】《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332、 以叔援嫂
【拼音】yǐ shū yuán sǎo
【释义】指权宜行事。
【出处】《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333、 以文害辞
【拼音】yǐ wén hài cí
【释义】指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334、 以羊易牛
【拼音】yǐ yáng yì niú
【释义】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335、 以意逆志
【拼音】yǐ yì nì zhì
【释义】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出处】《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336、 易如反掌
【拼音】yì rú fǎn zhǎng
【释义】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又,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337、 音容笑貌
【拼音】yīn róng xiào mào
【释义】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出处】《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
 
338、 淫辞邪说
【拼音】yín cí xié shuō
【释义】夸大失实的言论,荒谬的学说。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头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
 
339、 引而不发
【拼音】yǐn ér bù fā
【释义】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340、 引领而望
【拼音】yǐn lǐng ér wàng
【释义】引领伸长脖子。伸长脖子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341、 引首以望
【拼音】yǐn shǒu yǐ wàng
【释义】抬头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新五代史·唐臣传·郭崇韬》:“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342、 盈科后进
【拼音】yíng kē hòu jìn
【释义】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出处】《孟子·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343、 怨女旷夫 
【拼音】yuàn nǚ kuàng fū
【释义】指没有配偶的成年男女。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内无怨女,外无旷无。”
 
344、 云霓之望 
【拼音】yún ní zhī wàng
【释义】比喻迫切地盼望。
【出处】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赵岐注霓,虹也。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
 
345、 运之掌上 
【拼音】yùn zhī zhǎng shàng
【释义】运运动,运转。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
【出处】《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公孙丑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46、 再作冯妇 
【拼音】zài zuò féng fù
【释义】再作重做;冯妇人名。比喻再干旧行业。
【出处】《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347、 造言生事 
【拼音】zào yán shēng shì
【释义】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出处】《孟子·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生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348、 长幼有叙
【拼音】zhǎng yòu yǒu xù
【释义】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亦作长幼有序”。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49、 知人论世 
【拼音】zhī rén lùn shì
【释义】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
【出处】《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350、 知我罪我 
【拼音】zhī wǒ zuì wǒ
【释义】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351、 至大至刚 
【拼音】zhì dà zhì gāng
【释义】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52、 众楚群咻 
【拼音】zhòng chǔ qún xiū
【释义】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出处】语出《孟子·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353、 专心致志 
【拼音】zhuān xīn zhì zhì
【释义】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出处】《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354、 濯足濯缨 
【拼音】zhuó zú zhuó yīng
【释义】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
【出处】《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355、 自暴自弃 
【拼音】zì bào zì qì
【释义】暴糟蹋、损害;弃鄙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出处】《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56、 自以为是 
【拼音】zì yǐ wéi shì
【释义】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出处】《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357、 自怨自艾 
【拼音】zì yuàn zì yì
【释义】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
【出处】《孟子·万章上》:“太甲悔过,自怨自艾。”
 
358、 钻穴逾墙 
【拼音】zuān xué yú qiáng
【释义】穴洞。逾越过。钻洞爬墙。旧时常比喻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恋的行为◇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窃。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359、 晬面盎背 
【拼音】zuì miàn àng bèi
【释义】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貎,敦厚之态。指有德性者的仪态。
【出处】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360、 罪人不孥  
【拼音】zuì rén bù nú
【释义】孥妻与子女的统称。谓治罪止于本人,不累及妻和子女。
【出处】《孟子·梁惠王》:“泽梁无禁,罪人不孥。”
 
361、 尊贤使能 
【拼音】zūn xián shǐ néng
【释义】尊重并使用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362、 左右逢原 
【拼音】zuǒ yòu féng yuán
【释义】原指学问工夫到家后,则触处皆得益◇泛指做事得心应手。
【出处】《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前辈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故后有作时,左右逢原。”
 
363、 左右逢源 
【拼音】zuǒ yòu féng yuán
【释义】逢遇到;源水源。到处遇到充足的水源。原指赏识广博,应付裕如◇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出处】《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364、 坐而待旦 
【拼音】zuò ér dài dàn
【释义】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出处】《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365、 坐以待旦 
【拼音】zuò yǐ dài dàn
【释义】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出处】《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366、 坐于涂炭 
【拼音】zuò yú tú tàn
【释义】涂炭比喻污浊的地方。坐在泥涂、炭灰上。比喻处于不干净的环境,自身也被玷污。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
 
网名: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网址:www.renxueyanjiu.com
责编:人学网名言林萃栏目思可道

相关热词搜索:孟子 成语 春秋战国

上一篇:出自《周书》的45个成语    下一篇:出自《新唐书》的188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