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名言林萃 > 成语学派 >

出自《老子》的170个成语

2020-05-06 16:49:23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哀兵必胜
【拼音】āi bīng bì shèng
【释义】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指因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2、爱素好古
【拼音】ài sù hào gǔ
【释义】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出处】《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3、安居乐业
【拼音】ān jū lè yè
【释义】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出处】《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4、安居乐俗
【拼音】ān jū lè sú
【解释】居住舒适安逸,习俗称心乐意。
【出处】《老子》第八十章:“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至老死不相往来。”
 
5、抱一为式
【拼音】bào yī wéi shì
【解释】抱:持,守;式:榜样,规范。指不贪多,不外求,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
【出处】《老子》:“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6、抱朴含真
【拼音】bào pǔ hán zhēn
【释义】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7、抱朴寡欲
【拼音】bào pǔ guǎ yù
【解释】抱:保;朴:朴素;寡:少。守其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8、暴风骤雨
【拼音】bào fēng zhòu yǔ
【释义】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9、兵强则灭
【拼音】bīng qiáng zé miè
【释义】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出处】《列子·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10、博者不知
【拼音】bó zhě bù zhī
【解释】博者:知道事物多的人;不知:不专精。指知道的东西太广泛的人,就不能深入其中一个方面,对事物就会所知不深。
【出处】《老子》第八十一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1、不出户,知天下
【拼音】bù chū hù,zhī tiān xià
【解释】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出处】《老子》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
 
12、不得已而为之
【拼音】bù dé yǐ ér wéi zhī
【释义】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出处】《老子》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13、不可名状
【拼音】bù kě míng zhuàng
【释义】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老子》第十四章:“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晋·葛洪《神仙记·王远》:“衣有文采,又非锦绮,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14、不皦不昧
【拼音】bù jiǎo bù mèi
【解释】不明不暗。形容恍惚不可捉摸。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15、长生久视
【拼音】cháng shēng jiǔ shì
【释义】久视不老,耳目不衰。形容长寿。
【出处】《老子》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祗,长生久视之道。”
 
16、宠辱若惊
【拼音】chǒng rǔ ruò jīng
【释义】惊惊惶不安。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出处】《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7、慈故能勇
【拼音】cí gù néng yǒng
【解释】富有慈善心肠的人,就有勇气。
【出处】《老子》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18、出生入死
【拼音】chū shēng rù sǐ
【释义】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19、寸进尺退
【拼音】cùn jìn chǐ tuì
【释义】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20、大辩若讷
【拼音】dà biàn ruò nè
【释义】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表示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真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1、大方无隅
【拼音】dà fāng wú yú
【解释】大方:最大的方形;隅:角落,方角,棱角。指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比喻空泛的大道理没有锋芒。
【出处】《老子》第四十一章:“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22、大器晚成
【拼音】dà qì wǎn chéng
【释义】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出处】《老子》四十二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23、大巧若拙
【拼音】dà qiǎo ruò zhuō
【释义】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24、大音希声
【拼音】dà yīn xī shēng
【释义】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
【出处】《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25、得寸进尺
【拼音】dé cùn jìn chǐ
【释义】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处】《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26、地久天长
【拼音】dì jiǔ tiān cháng
【释义】时间长,日子久。
【出处】《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7、独异于人
【拼音】dú yì yú rén
【释义】独:独自,单独;异:不同。独自与别人不同的。一般指不同于世俗。
【出处】《老子》第二十章:“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28、多藏厚亡
【拼音】duō cáng hòu wáng
【释义】厚:大;亡:损失。指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起众人的怨恨,最后会损失更大。
【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29、多言数穷
【拼音】duō yán shuò qióng
【释义】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出处】《老子》:“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0、福倚祸伏
【拼音】fú yǐ huò fú
【释义】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1、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拼音】fú xī huò suǒ fú,huò xī fú suǒ yī
【解释】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2、甘食好衣
【拼音】gān shí hǎo yī
【解释】甘:甜。指吃穿都是好的。形容生活奢华。
【出处】《老子》第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33、膏烛以明自煎
【拼音】gāo zhú yǐ míng zì jiān
【解释】油脂的烛因能用来照明而受到煎熬。比喻因有才能或特长而招至祸患。
【出处】《老子·上德》:“鸣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煎,虎豹以文来射。”
 
34、根深蒂固
【拼音】gēn shēn dì gù
【释义】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出处】《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韩非子·解老》:“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
 
35、功成不居
【拼音】gōng chéng bù jū
【释义】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36、功成身退
【拼音】gōng chéng shēn tuì
【释义】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37、功遂身退
【拼音】gōng suí shēn tuì
【释义】指功成名就之后就退隐不再做官。同功成身退”。
【出处】《老子》:“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38、寡信轻诺
【拼音】guǎ xìn qīng nuò
【释义】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处】《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39、和光同尘
【拼音】hé guāng tóng chén
【释义】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出处】《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40、涣然冰释
【拼音】huàn rán bīng shì
【释义】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出处】《老子》第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
 
41、祸福相依
【拼音】huò fú xiāng yī
【释义】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2、祸福相倚
【拼音】huò fú xiāng yī
【释义】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出处】《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43、祸福倚伏
【拼音】huò fú yǐ fú
【释义】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拼音】huò xī fú suǒ yǐ,fú xī hu
【释义】倚倚靠;伏隐藏。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5、鸡犬相闻
【拼音】jī quǎn xiāng wén
【释义】指人烟稠密。
【出处】《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6、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拼音】jīquǎnzhīshēng xiāng wén,lǎo sǐ
【释义】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7、佳兵不祥
【拼音】jiā bīng bù xiáng
【释义】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出处】《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恶也。”
 
48、俭故能广
【拼音】jiǎn gù néng guǎng
【释义】平素俭省,所以能够富裕。
【出处】《老子》:“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49、见素抱朴
【拼音】xiàn sù bào pǔ
【释义】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出处】《老子》:“见素抱朴”。老子《道德经》新解,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
 
50、将夺固与
【拼音】jiāng duó gū yǔ
【释义】固,同“姑”。要想得到,必先给予。
【出处】《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51、将废姑兴
【拼音】jiāng fèi gū xīng
【解释】废:废弃;姑:姑且;兴:振兴。想要废弃,姑且先振兴。
【出处】《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5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拼音】jiāng yù qǔ zhī,bì xiān yǔ zhī
【释义】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出处】《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53、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拼音】jiāng yù duó zhī,bì gù yǔ zhī
【解释】欲:打算;固:通“姑”,姑且;与:给予。要想夺取他一些什么,得先给予他一些什么。
【出处】《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54、金玉满堂
【拼音】jīn yù mǎn táng
【解释】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出处】《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55、进寸退尺
【拼音】jǐn cùn tuì chǐ
【释义】进一寸,退一尺。比喻得到的少,失掉的多。
【出处】《老子》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
 
56、进道若退
【拼音】jìn dào ruò tuì
【释义】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出处】《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57、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拼音】jiǔ céng zhī tái,qǐ yú lěi tǔ
【解释】累:堆迭,积聚。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比喻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8、绝仁弃义
【拼音】jué rén qì yì
【释义】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59、绝圣弃智
【拼音】jué shèng qì zhì
【释义】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绿色通巧弃利,盗贼无有。”
 
60、跨者不行
【拼音】kuà zhě bù xíng
【解释】跨:跨步前进。跨步前进的人不能走长路。比喻急于求成的人,难以持之以恒。
【出处】《老子》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61、狂风暴雨
【拼音】kuáng fēng bào yǔ
【释义】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2、狂风骤雨
【拼音】kuáng fēng zhòu yǔ
【释义】原形容大风大雨。也比喻处境险恶或声势猛烈。
【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3、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拼音】lái zhě bù shàn,shàn zhě bù lái
【释义】来的不怀善意,有善意的不会来。
【出处】《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64、来者不善
【拼音】lái zhě bù shàn
【释义】善亲善,友好。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出处】《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65、老死不相往来
【拼音】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释义】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6、六亲不和
【拼音】liù qīn bù hé
【解释】指和亲族、亲戚之间的关系不好。
【出处】《老子》第十八章:“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67、珞珞如石
【拼音】luò luò rú shí
【解释】珞珞:石头坚硬的样子。形容坚如顽石。
【出处】《老子》:“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68、美行加人
【拼音】měi xíng jiā rén
【解释】美行:优美的行为;加人:超越众人。指行为高尚,超出一般人。
【出处】《老子》第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69、美言不信
【拼音】měi yán bù xìn
【解释】信:真实。指词藻华盖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
【出处】《老子》第六十八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70、美言市尊
【拼音】měi yán shì zūn
【解释】市尊:博取尊敬。优美动听的话可以博取尊敬。
【出处】《老子》第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71、民不畏威
【拼音】mín bù wèi wēi
【解释】畏:害怕;威:威胁。人民不害怕威胁。形容人民的大无畏气概。
【出处】《老子》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72、民不畏死
【拼音】mín bù wèi sǐ
【释义】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出处】《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73、木强则折
【拼音】mù qiáng zé zhé
【解释】强:坚硬。质地硬的木材容易脆裂折断。比喻一味强硬反而会招致失败。
【出处】《老子》第七十六章:“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74、目迷五色
【拼音】mù mí wǔ sè
【释义】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出处】《老子》:“五色令人目盲。”
 
75、难易相成
【拼音】nán yì xiāng chéng
【解释】成:变化。指难和易是相互转化的。
【出处】《老子》第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76、难作于易
【拼音】nán zuò yú yì
【解释】难:难事。指难事要从简易的地方做起。
【出处】《老子》第六十三章:“天下之难,必作于易;天下之大,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7、被褐怀玉
【拼音】pī hè huái yù
【释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78、被褐怀珠
【拼音】pī hè huái zhū
【释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79、飘风不终朝
【拼音】piāo fēng bù zhōng cháo
【解释】飘风:暴风;朝:早晨。暴风刮不完一个早晨就会停息。比喻来势虽猛,但持续的时间不会长久。
【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80、飘风骤雨
【拼音】piāo fēng zhòu yǔ
【释义】飘风:疾风。骤:迅疾,猛快。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8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拼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释义】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2、轻诺寡信
【拼音】qīng nuò guǎ xìn
【释义】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处】《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83、去甚去泰
【拼音】qù shèn qù tài
【释义】指做事不能太过分。
【出处】语出《老子》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韩非子·扬权》:“故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84、去泰去甚
【拼音】qù tài qù shèn
【释义】泰、甚过分。适可而止,不可过分。
【出处】语出《老子》:“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85、人贵有自知之明
【拼音】rén guì yǒu zì zhī zhī míng
【解释】明:聪明。指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算是聪明的。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86、柔刚弱强
【拼音】róu gāng ruò qiáng
【解释】柔:弱;刚:强。柔弱可以胜过刚强。
【出处】《老子》第三十六章:“柔之胜刚,弱之胜强。”
 
87、戎马生郊
【拼音】róng mǎ shēng jiāo
【释义】意指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指战乱不断。
【出处】《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
 
88、如登春台
【拼音】rú dé chūn tái
【释义】春台美好的旅游、观光的地方,比喻极好的生活环境∶象生活在幸福的太平世界里。
【出处】《老子》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89、如烹小鲜
【拼音】rú pēng xiǎo xiān
【解释】烹:烧煮;鲜:活鱼。像烹煮一条小鱼一样。比喻轻而易举。
【出处】《老子》第六十章:“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90、若存若亡
【拼音】ruò cún ruò wáng
【释义】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出处】《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91、若烹小鲜
【拼音】ruò pēng xiǎo xiān
【释义】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常用来比喻轻而易举。
【出处】《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
 
92、善治善能
【拼音】shàn zhì shàn néng
【解释】治:管理;能:能力。形容处理政事善于疏理,遇事善于变通。
【出处】《老子》第八章:“政,善治,事,善能。”
 
93、善行无辙迹
【拼音】shàn xíng wú zhé jì
【解释】善于行走的人,不留下足迹或车辙。形容具有高尚行为的人,不愿意人们对他有所觉察。
【出处】《老子》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94、善闭无关楗
【拼音】shàn bì wú guān jiàn
【解释】楗:门闩,插门的木棍。善于关闭,不用闩、锁。表示对待外来侵略不能单方纯采取消极的防御措施。
【出处】《老子》第二十七章:“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95、上德不德
【拼音】shàng dé bù dé
【解释】形容很有德行的人,不自夸其德。
【出处】《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96、上善若水
【拼音】shàng shàn ruò shuǐ
【解释】上善:至善,最完美;水:这里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了。
【出处】《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97、上德若谷
【拼音】shàng dé ruò gǔ
【解释】上德:最高的道德;谷:溪谷。形容具有崇高道德的人胸怀如同山谷一样深广,可以容纳一切。
【出处】《老子》第四十一章:“夷道若颣,上德若谷。”
 
98、深根固柢
【拼音】shēn gēn gù dǐ
【释义】柢:树根。使根基深固,不易动摇。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出处】《老子》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99、慎终如初
【拼音】shèn zhōng rú chū
【解释】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0、慎终如始
【拼音】shèn zhōng rú shǐ
【释义】慎谨慎;如象。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01、失之若惊
【拼音】shī zhī ruò jīng
【解释】形容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得失。
【出处】《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0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拼音】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解释】虽然望着,却没看见;虽然听着,却没听到。形容不关心,不注意。
【出处】《老子》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103、受宠若惊
【拼音】shòu chǒng ruò jīng
【释义】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出处】《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省躬无有,被宠苦惊。”
 
104、疏而不漏
【拼音】shū ér bù lòu
【释义】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05、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拼音】shù gāo qiān zhàng,luò yè guī gēn
【解释】指树虽然高达千丈,但落叶还是要回到根里。比喻离开故乡多时,最后还是要返回故里。
【出处】《老子》第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106、思归其雌
【拼音】sī guī qí cí
【释义】指退藏潜服。
【出处】语出《老子》:“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107、损有余补不足
【拼音】sǔn yǒu yú bǔ bù zú
【解释】损:减少。减少多余的,添补不足的。原指古代道家的一种平均思想。后也泛指一般的填平补齐。
【出处】《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108、天大地大
【拼音】tiān dà dì dà
【解释】形容极大。
【出处】《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汉·许慎《说文解字》:“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109、天道好还
【拼音】tiān dào hǎo huán
【释义】旧指恶有恶报。
【出处】《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110、天道无亲
【拼音】tiān dào wú qīn
【释义】亲:亲近。公正,不偏不倚。
【出处】《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11、天道无私
【拼音】tiān dào wú sī
【解释】指上天很公正,不偏不倚。
【出处】《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1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拼音】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shī
【解释】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出处】《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1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拼音】tiān wǎng huī huī,shū ér bù lòu
【释义】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4、天网恢恢
【拼音】tiān wǎng huī huī
【释义】天网天道之网;恢恢宽广的样子。指天道如大网,坏人是逃不过这个网的,作恶必受到惩罚。
【出处】《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15、天长地久
【拼音】tiān cháng dì jiǔ
【释义】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出处】《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16、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拼音】tiān xià dà shì,bì zuò yú xì
【解释】细:细微。国家大事,必须由细微之处做起。
【出处】《老子》第六十三章:“天下难事比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117、听而不闻
【拼音】tīng ér bú wén
【释义】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出处】《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
 
118、万乘之主
【拼音】wàn shèng zhī zhǔ
【解释】乘:四匹马拉的车。指大国的国君。
【出处】《老子》第二十六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轻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119、万物并作
【拼音】wàn wù bìng zuò
【简拼】wwbz
【解释】一切事物一齐生长、发展。
【出处】《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20、万物自化
【拼音】wàn wù zì huà
【解释】自化:自然变化。一切事物都按照本身的规律而自然变化。
【出处】《老子》第三十七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121、微妙玄通
【拼音】wēi miào xuán tōng
【解释】微妙:精微奥妙。精微深奥而灵通的道理。
【出处】《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122、为而不恃
【拼音】wéi ér bù shì
【解释】为:做;恃:倚仗。做了好事而不自认为有功。
【出处】《老子》第二章:“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23、为天下谷
【拼音】wéi tiān xià gǔ
【解释】谷:山川。指甘愿作天下的川谷,不为世人所知道,与世无争。
【出处】《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124、为之以歙,应之以张
【拼音】wéi zhī yǐ xī,yìng zhī yǐ zhāng
【解释】歙:收敛;张:伸展,扩张。要收敛某件事情,用暂进扩张开去的办法,造成其错觉,然后再收敛起来。
【出处】《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125、唯阿之间
【拼音】wéi ā xhī jiān
【解释】唯、阿:为答应声。比喻差别不大。
【出处】《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宋书·蔡兴宗传》:“宰卫相去,唯阿之间。”
 
126、惟恍惟惚
【拼音】wéi huǎng wéi hū
【解释】恍、惚:模糊,不清。指事物模糊无定体。
【出处】《老子》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为惚。”
 
127、惟施是畏
【拼音】wéi yǐ shì wèi
【解释】施:通“迤”、“迆”,斜行,这里指斜路。最怕的是走斜路。
【出处】《老子》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
 
128、未兆易谋
【拼音】wèi zhī yì móu
【解释】兆:先兆;谋:谋划。还没露出破绽的时候容易谋划。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129、无为自化
【拼音】wú wéi zì huà
【释义】指无为而治。
【出处】语出《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
 
130、无中生有
【拼音】wú zhōng shēng yǒu
【释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出处】《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31、无名之朴
【拼音】wú míng zhī pǔ
【解释】①道家指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亦作“无名之璞”。
【出处】《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132、物壮则老
【拼音】wù zhuàng zé lǎo
【解释】壮:壮实,强壮;老:老死。事物壮盛到了极点就会衰朽。指一切事物盛极必衰的自然规律。
【出处】《老子》第五十五章:“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133、相差无几
【拼音】xiāng chā wú jǐ
【释义】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出处】《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134、相去几何
【拼音】xiāng qù jǐ hé
【释义】去:距离;几何多少。彼此之间相关多远呢?表示差别不大。
【出处】《老子》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135、小国寡民
【拼音】xiǎo guó guǎ mín
【释义】国家小,人民少。
【出处】《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136、信言不美
【拼音】xìn yán bù měi
【解释】信:真实。美:美妙,漂亮。真实的话未经加工,所以不美妙动听。
【出处】《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37、虚怀若谷
【拼音】xū huái ruò gǔ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138、玄之又玄
【拼音】xuán zhī yòu xuán
【释义】原为道家语,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多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出处】《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39、虚而不淈
【拼音】xū ér bù gǔ
【解释】淈:穷竭。原比喻天地为风箱,愈空虚愈不穷竭,愈推拉愈多排风。多比喻愈虚心求知,知识就越丰富。
【出处】《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与?虚而不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140、言者不知
【拼音】yán zhě bù zhī
【释义】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
【出处】《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141、言者弗知
【拼音】yán zhě fú zhī
【释义】指多言多语的人缺乏智能。同言者不知”。
【出处】《老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河上公注知者贵行不贵言也。驷不及舌,多言多患。”一本作“言者弗知”。
 
142、有无相生
【拼音】yǒu wú xiāng shēng
【解释】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指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出处】《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43、余食赘行
【拼音】yú shí zhuì xíng
【解释】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出处】《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144、欲取姑与
【拼音】yù qǔ gū yǔ
【解释】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得暂且先给他。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第36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145、欲取姑予
【拼音】yù qǔ gū yǔ
【解释】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出处】《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146、芸芸众生
【拼音】yún yún zhòng shēng
【释义】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
【出处】《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
 
147、正复为奇
【拼音】zhèng fù wéi qí
【解释】复:翻过来。正常的翻过来就会变成奇特的。形容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正复为奇,善复为袄。”
 
148、正言若反
【拼音】zhèng yán ruò fǎn
【解释】正言:正直的话。把正直的话当成反话。比喻误解他人的好意。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正言若反。”
 
149、知白守黑
【拼音】zhī bái shǒu hēi
【释义】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出处】《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150、知希之贵
【拼音】zhī xī zhī guì
【解释】希:少;贵:珍贵。了解的人少,就会显得珍贵。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151、知希则贵
【拼音】zhī xī zé guì
【解释】希:少;贵:珍贵。了解的人少,就会显得珍贵。
【出处】《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152、知荣守辱
【拼音】zhī róng shǒu rǔ
【释义】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
【出处】《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153、知雄守雌
【拼音】zhī xióng shǒu cí
【释义】雄:雄强;雌:雌伏,不倔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
【出处】《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
 
154、知止不殆
【拼音】zhī zhǐ bù dài
【释义】殆:危险。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旧时劝人行事不要过分。
【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55、知足不辱
【拼音】zhī zú bù rǔ
【释义】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5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拼音】zhī zú bù rǔ,zhī zhǐ bù dài
【解释】殆:危险。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的人就不会遇到危险。多用以劝诫人不要贪得无厌。
【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57、知足长乐
【拼音】zhī zú cháng lè
【解释】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长时间觉得满足。
【出处】《老子》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58、知足常乐
【拼音】zhī zú cháng lè
【释义】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处《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59、知足常足
【拼音】zhī zú cháng zú
【解释】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
【出处】《老子》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60、直而不肆
【拼音】zhí ér bù sì
【解释】直:正直;肆:放肆。虽然耿直却不放肆。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161、众妙之门
【拼音】zhòng miào zhī mén
【解释】众:一切;妙:玄妙。通向一切奥妙的大门。
【出处】《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62、众人察察
【拼音】zhòng rén chá chá
【解释】察察:清楚明辨。众人都很明白。
【出处】《老子》第二十章:“众人察察,我独闷闷。”
 
163、众人昭昭
【拼音】zhòng rén zhāo zhāo
【解释】昭昭:明显。众人对某事非常清楚。
【出处】《老子》第二十章:“众人昭昭,我独昏昏。”
 
164、骤雨不终日
【拼音】zhòu yǔ bù zhōng rì
【解释】骤:急速。急雨不会下一天。比喻坏人坏事不会长久。
【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65、紫气东来
【拼音】zǐ qì dōng lái
【释义】传说老子过函谷关之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出处】汉·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166、自爱不自贵
【拼音】zì ài bù zì guì
【解释】自爱:指有自爱、自尊之心;自贵:抬高自己。指有自爱之心而不抬高自己
【出处】《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167、自是不彰
【拼音】zì shì bù zhāng
【解释】自是:自以为是;彰:明晰。自以为是的人则是非不明
【出处】《老子·道经》第二十四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168、自取其咎
【拼音】zì qǔ qí jiù
【释义】咎罪过,祸害。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
【出处】老子《道德经》:“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169、自知而不自见
【拼音】zì zhī ér bù zì jiàn
【简拼】zzebzj
【解释】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见:自我显示。有自知之明而不自我炫耀
【出处】《老子·德经》第七十二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170、自知之明
【拼音】zì zhī zhī míng
【释义】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网名: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网址:www.renxueyanjiu.com
责编:人学网名言林萃栏目思可道
 

相关热词搜索:老子 道德经 成语 春秋 先秦

上一篇:准成语丨疫情期间出现的新语言    下一篇:三字新成语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