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元朝 >

食疗学与养生学

2018-07-30 14:38:36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元统治者对养生学亦非常重视。早在太祖成吉思汗时代,就曾召著名道教人物长春真人邱处机到西域论讲长生之道。

食疗学与养生学本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它源远流长,在二千多年前的医学著作及其它著作中已有记载,其后历代不衰,到了元代,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加之统治者比较重视,使其又有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本书单辟一章给予介绍。

元朝统治者对食疗学比较重视,如元著名饮食家、饮膳太医忽思慧在上世祖忽必烈表中说: 钦惟世祖皇帝圣明,按周礼天官,有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分职而治,行依与故,设掌饮膳太医四人,于本草内,选无毒无相反,可久食补益药味,与饮食相宜,调和五味,及每日所造,珍品御膳必须积制。……至于汤煎琼玉,黄精、天门冬、苍术等膏,朱髓、枸杞等煎,诸珍异馔,咸得其宜。可知元代开国之初,即非常重视宫廷饮食卫生,专设饮膳太医4人,掌管宫中饮食起居,并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具有相当的科学水平。

元统治者对养生学亦非常重视。早在太祖成吉思汗时代,就曾召著名道教人物长春真人邱处机到西域论讲长生之道。世祖忽必烈登基称帝后,施行汉法,对儒、释、道、医、卜等文化人相当重视,让佛、道等宗教派别自由发展并加以扶持鼓励,使其气功等养生法在阐释前代典籍的基础上颇多发挥。

正是在统治者的重视下,在中医理论及道家等养生学说的指导下,元代涌现出了一批食疗养生学家及其著作,标志着元代在食疗养生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如蒙古族食疗与养生学家忽思慧编纂的中国饮食学史上第一部食疗养生著作《饮膳正要》;元政府主持编纂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贾铭的《饮食须知》;倪云林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长春真人邱处机关于养生的论著;李道纯关于气功养生的专著《中和集》;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参赞书》;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等。另外,一些医学名家如朱震亨、李杲、危亦林、滑寿等人的著作里,谈饮食养生的内容亦随处可见。

元代由于国家空前大一统,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空前活跃,所以,其食疗学与养生学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民族特色。如涌现出了少数民族食疗营养学家,其著作中有不少论述少数民族的食疗与养生学知识,丰富了中华食疗养生学。

(一)蒙古族食疗营养学家忽思慧及其《饮膳正要》

忽思慧,又名和斯辉,元代著名的蒙古族食疗营养学家。他在仁宗延祐年间曾任宫廷饮膳御医,他利用这有利条件 将累朝亲侍进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术,并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补益者,集成一书,名曰《饮膳正要》 。

《饮膳正要》成书于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全书共3卷。它共辑录了314种饮食品种,并详细介绍了其制作过程、烹调技艺、避忌适宜,及其医疗作用。每卷内又有大量插图,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其第一卷包括三皇圣纪、养生避忌、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聚珍异馔等6部分。 养生避忌主要论述人们要善于保养,食不过度,动不太劳,才能健康长寿。

妊娠食忌 与 乳母食忌 两部分主要谈妇女在妊娠与哺乳期间在饮食方面要有所避忌,才能保证母亲与婴儿的健康。 饮酒避忌 主要讲饮酒不能过量,否则对身体不利。 聚珍异馔 是第一卷的主要部分,讲述了94种对人体有好处的膳食的性质、做法。其中既有汉族传统食品,也有各兄弟民族的食物。如汉族常吃的 鲤鱼汤 、 芙蓉鸡 、 鱼脍 等。鲤鱼汤能 治黄疸、止渴、安胎.其做法是取鲤鱼去鳞,剖内脏,加芫荽、葱、盐、酒等腌拌后下锅。更多的是蒙古等草原游牧民族食物,其中以羊肉或羊内脏做原料的就占75种。如 柳蒸羊 、 颇必儿汤 ,以羊肉羊骨做原料,可 主男女虚劳,寒中羸瘦,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 还有今新疆地区的 畏兀儿茶饭 ,已失传的西夏民族的 河西米汤粥 、 河西肺.河西米汤粥对人体有 补中益气 的作用,以羊肉、河西米为原料,河西肺以羊肺、韭面、酥油、胡椒等为原料。另还介绍了回回饮食,如其 秃秃麻食 ,俗称手撇面,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食品,能 补中益气.第二卷包括诸般汤煎、诸水、神仙服食、食疗诸病等4部分。其中 诸般汤煎 主要论述了56种汤茶之类饮料。这些膳食菜汤都是具有各种滋补作用的补养汤。如 人参汤 ,可 顺气、开胸膈、止渴生津 ,其原料是 新罗参、桔皮、紫苏叶、沙糖 ,其做法是 用水二斗,熬至一斗,去滓澄清.任意饮用。另还有不少浆、膏、丸、煎和饼等饮食,亦可滋补身体,有的原料还包括麝香、檀香等贵重物品。特别是其中还介绍了典型的北方少数民族饮料。如马思哥油: 取净牛奶子,不用手用阿赤(系打油木器)打取浮凝者,为马思哥油,今亦云白酥油。 酥油: 牛乳中取浮凝,熬而为酥。 这与今天蒙藏等民族的黄油、酥油是一样的。 诸水 部分主要介绍了 玉泉水、井华水、邹店水 等。 神仙服食 部分,主要介绍天门冬、茯苓、枸杞、生栗子、胡麻、菖蒲、莲子等对人体的滋补作用。特别是其中提到用诸药相配成一种药枕有医疗保健作用,可说是我国医疗史上最早介绍药枕的范例。 食疗诸病 部分,介绍了61种食物的医疗保健作用,并且明确谈到,五谷杂粮、各种肉类,只要搭配得当,完全可以起到医疗保健作用,说明元代我国食疗学确实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如其中羊肉羹:可 治肾虚衰弱,腰脚无力 ,用羊肉、萝卜、苹果、陈皮、良姜、胡椒、葱白为原料,水熬成汁,入盐酱熬汤,下面■子,作羹食之。将汤澄清,作粥食之,亦可。

第三卷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 米谷品 ,介绍了米、面、豆、麻等23种食品的性质、味道及医疗保健作用。特别是其中介绍各种酒类,如 阿剌吉酒 ,系由 回回 传入,阿剌吉阿拉伯语意为 出汗 ,此酒用蒸馏法制成,类似汗珠。我国古代用酒曲制酒,游牧民族则用马奶发酵酿酒,用蒸馏法制酒即今天的白干酒,则从阿拉伯传入,对我国制酒业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部分 兽品 ,讲了31种家畜野兽肉食。其中最多的是羊肉,言 羊肉,味甘,大热无毒,主暖中头风、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羊头,凉,治骨蒸脑热,头眩瘦病。羊心,主治忧恚膈气。羊肝,性冷,治肝气虚热,目赤暗。羊血,主治女人中风、血虚、产后血晕闷欲绝者,生饮一升。羊五脏,补人五脏。羊肾,补肾虚,益精髓。羊骨,热,治虚劳,寒中羸瘦。羊髓,味甘温,主治男女伤风,阴气不足,利血脉,益经气。羊脑,不可多食。

羊酪,治消渴,补虚乏.这可说是在我国营养学史上,对羊的各部位食疗价值介绍的最详细的史籍。第三部分 禽部 ,介绍了17种家禽、野禽肉的味道、性质及对人体的滋补治疗作用。其中尤以对鸡介绍最细。第四部分 鱼品 ,介绍了22种鱼、虾、蟹等食品。如说蟹肉,主胸中邪热结痛,通胃气,调经脉。蛤蜊,味甘,大寒无毒,润五脏,止渴平胃,解酒毒。第五部分 果品 ,介绍了39种水果食品,分别罗列论述了其药用价值。如梨子,味甘寒无毒,主治咳嗽,利小便。第六部分 菜品 ,讲了46种青菜的性质及对人体的作用。第七部分 料物性味 ,介绍了28种佐料的性质及其保健作用等。

《饮膳正要》作为我国第一部食疗营养学著作,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和详细的论述,在我国食疗养生学史上做出了突出贡献。首先,它继承了我国食、养、医结合的优良传统。它对每一种食品的叙述都涉及养生和医疗两方面的效果和作用,其所载食品基本上都是保健食品,且均详述其制作方法和烹调细则。这些饮食既是佳肴美味,又是强壮体质,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良药。

其次,该书在论述饮食营养的同时,还有不少篇幅谈论人体健康的诸多方面。如序中说: 保养之法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病。调顺四时,节慎饮食,起居不妄,使以五味调和五脏,五脏和平,则气血资荣,精神健爽,心志安定,诸邪都不能入,寒暑不能袭,人乃怡安。 强调既要饮食适度,时间相宜,新鲜勿陈,又要精神愉快,心志安定,才能诸邪不侵,调和守中。注重精神愉快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另外,还指出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防病胜于治病.这些都从综合角度论述了人体保健的重要性。

再次,本书可补本草之不足。忽思慧在序中曾说: 本草有未收者,今即采摭附写。 如卷一炒狼汤条: 古本草不载狼肉,今云性热治虚弱,然食之未闻有毒 ;卷三更详细载狼肉、狼喉嗉皮、狼皮、狼尾、狼牙的功用、主治。卷二对某些药物的功用作了补充,如 治小便不通,鸡子黄一枚生用 ,亦为以前本草所不载,颇有参考价值。明代李时珍编《本草纲目》时,引用不少此书内容。如书中 羊 条下所引《饮膳正要》食疗方就有治骨蒸久冷方,治腰痛脚气方等五则。

另外,《饮膳正要》很重要的一条贡献是反映了当时国内各少数民族及中外人民的饮食文化交流的史实。作者作为蒙古族,除大量反映本民族食品外,还介绍了维吾尔祖先的 畏兀儿茶饭 ,回族先人的 回回饮食 ,古西夏国的 河西米汤粥 、 河西肺 ,古天竺国(印度)的 八儿不汤 等。这些宝贵资料不仅为研究我国饮食文化史提供了佐证,而且对研究当时社会现实及中外交流亦可作参考。

(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与饮食交流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日用百科全书,它成书于元代,文字通俗,内容丰富,诸如家法家礼、择居出行、种植牧养、饮食卫生、修身养性等关乎百姓日常生活诸多方面縻不记载,所以在民间流传很广。

特别是在饮食方面,它基于元代交流空前活跃,所以对国内各少数民族及国外民族的食物亦多记载,对了解其饮食文化交流有很高参考价值。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共10集,每集以天干划分,其甲集为 为学 与家书通式 等;乙集为 家法 与 家礼 等;丙集为 仕宦 与 周公出行吉日 等;丁集为 宅舍 与 牧养良法 等;戊集为 农桑类 与 宝货辨疑等;己集为 诸品茶 与酒曲类等;庚集为 饮食类 与 染作类 等;辛集为 史学指南 等;壬集为 卫生 与 治诸病经验方 等;癸集为 谨身 与修养秘论 等。

该书在庚集 饮食类 里,详细介绍了面酱和生黄酱的制作方法,其原理今天不仅仍广为农村手工操作所延用,而且工业生产也习用此法。在有文字记载的典籍里,此书可为最早最详细的介绍,说明我国最迟在元代已掌握了用面团蒸熟经霉化和发酵制甜面酱,用黄豆煮熟拌面粉发霉发酵制豆酱的技术。

元代民族交流融合的加强,使我国人民的食谱也愈丰富多彩,不仅有大量的汉族传统食物,而且还有不少 蒙古饮食 、 回回饮食 、 女真食馔 、畏吾儿茶饭 和 高丽糕点 等美味佳肴。这些在《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里均有详细介绍。

如 蒙古饮食 类有:暗木宿(蒙古饭),不杂(蒙古粥),兀都麻(蒙古烧饼),罗撒(蒙古汤面),口涅(蒙古馒头),马思哥油(酥油),舍儿别(果子露)和阿剌吉酒(蒸馏酒)等。

回回食品 类有:秃秃马失(小面饼煮熟,入炒肉汁食),八耳搭(蜜汤调豆粉),古剌赤(鸡清、豆粉、酪拌匀,做薄饼),海螺蛳(鸭卵汁、细切羊肉、酒料、豆粉调糊入瓶内煮熟,切片),河西肺(用豆粉面蜜酥,果仁包,灌羊肺,煮熟),哈尔尾(炒面入蜜水按片切作),糕麋(烂羊头去骨、下米粉蜜作),卷煎饼(百果作馅,油炸)等。

女真食品 类有:厮利菜冷羹葵(用葵菜嫩心、鸡羊肺丝加五味作),塔不剌(用葱椒油酱熬开后,下鸭或鸡鹅,慢火煮熟),撒孙(熟煮野鸭或鹌鹑,酱芥盐拌),柿糕(粘米干柿同捣,粉蒸熟,入果仁作饼),粟糕(粟为粉,少加粘米粉,蜜水蒸熟)。

元代不仅国内各民族饮食相互交流,而且国际间饮食交流也相当普遍。

如用蒸馏法制作烧酒就是元代时从阿拉伯传入的。元画家朱德润在《阿剌吉酒赋》中说:烧酒原名阿剌吉,元时西征欧洲,归途经阿拉伯,将酒法传入中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得其法。 还有营养丰富的胡萝卜也是在元代传入我国的。《本草纲目》中说:胡萝卜 元时始自胡地来,气味微似萝卜,故名。 《蔬菜小品》与《辞源》等书也都有关于胡萝卜原产欧洲,元时由西域传入我国的记载。同时,我国特产茶叶也是元代由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第一次带到欧洲。这些内容在《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里亦有记载,由此可见此书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三)其它食疗营养学著作

1。倪云林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倪云林所编纂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是元代一本食疗营养学专著。

全书共载饮食品46种,其中有菜肴类31种,点心10种,饮料4种,调料1种。它详细记载了各种饮食的取料、加工和烹调制作法及营养价值,并附制香灰法和洗砚法。倪云林写作此书的目的,正如其后记中所说: 饮食,人之大欲存焉,固日用之不可缺者,若何胤朵颐碪几,以刳脔取味,非所为训。

东坡晚年戒杀,一茹蔬菜,亦非先王养老之意也。是编为云林堂饮食制度,烹饪和谙,既不失之惨毒,而蔬素尤良。百世之下,想见高风。使好事者,闻之斯敛衽矣。 即将饮食这人类生存之最基本要素的制作和营养等介绍给世人,使人们有所遵循,并希冀流传后世。

本书记载了酱油、点心、菜肴、饮料等的制作方法及营养价值。点心方面有:煮面、煮馄饨、黄雀馒头、冷淘面、糖馒头、手饼、蜜酿红丝粉、熟灌藕、白盐饼子、水饼等10种;菜肴方面有:蜜酿蝤蛑、煮蟹法、酒煮蟹法、新法蛤蜊、雪庵菜、煮麸干、蚶子、青虾卷、香螺、江■、螆鱼、田螺、■肉羹、腰肚双胞鸡、醋笋法、烧萝卜法、糟姜、煮摩茹、煮鲤鱼、蟹鳖、煮猪头肉、川猪头、鲫鱼肚心羹、黄雀、烧猪脏或肚、烧鹅、江鱼、煮决明法等31种;饮料方面有:郑公酒、菊花茶、莲花茶及香橼煎4种。本书对这些食品的取料、烹调、烧煮、制作、酿造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而具体的介绍,所选食品都比较精美而富有营养价值,经过加工后都是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

2。贾铭的《饮食须知》贾铭(1269- 1374年),字文鼎,号华山老人。元明间浙江海宁人。资雄海上,好宾客,能赈人之急。入明,他已百岁,明太祖朱元璋召见问他颐养之法,他对曰: 要在饮食.寿至106岁而终。他所著的《饮食须知》成书于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全书共8卷,记载食物325种。其中卷一为水火,专论各种水及燃料不同的煮食用火;卷二为谷类,共33种;卷三为菜类,共74种;卷四为果类,共51种;卷五为味类,共32种;卷六为鱼类,其中包括爬虫类共64种;卷七为禽类,共32种;卷八为兽类,共39种。

《饮食须知》内容丰富,囊括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以及各种植物果菜,其中最显著的特色是主要论述这些饮食的性能及适宜禁忌。

如本书序中说: 饮食藉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丛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是以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也。历观诸家本草疏注,各物皆损益半,令人莫可适从。兹专选其反忌,汇成一编,俾尊生者,日用饮食中便于检查耳。 由此可知,贾铭对食物的相宜相忌有一明确认识,他知道如果诸物杂进,不讲科学,就会不利于养生,重者会立致病患,所以他鉴于诸家本草注疏对此不够重视,因而重点选择食品的反忌给予论述,编纂成此书,以利于食者检索。从而亦可看出,此书确为颇具特点的食疗学著作。

《饮食须知》有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较易得。

另外,金元四大家中的李杲有《食物本草》,朱震亨的《格致余论》里也有不少食疗方面的内容。

(四)邱处机及其养生理论

邱处机是位得道高人,他在养生学方面修养颇深,元太祖成吉思汗曾慕其名于1219年召他到西域雪山,请教长生不老之法。他的养生理论主要见于他的弟子李志常根据他赴西域雪山拜见成吉思汗经历而写成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根据他在西域雪山与成吉思汗论道内容而整理成的《玄风庆会录》,以及他所著的《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等书中。

邱处机生平经历详见《地理学》部分。

邱处机养生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求去声色、屏滋味、保中和、养气血。

如他在西域雪山对成吉思汗说: 夫道生天育地,日月星辰鬼神人物皆从道生。人止知天大,不知道之大也。余生平弃亲出家唯学此耳。……故世人爱处不爱,世人住处不住。去声色,以清静为娱。屏滋味,以恬淡为美。但有执著,不明道德也。眼见乎色,耳听乎声,口嗜乎味,性逐乎情,则散乎气。

譬如气鞠,气实则健;气散则否。人以气为主,逐物动念则元气散,若气鞠之气散耳。 道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一个中心观念,也是道教徒的基本信仰和根本教义,邱处机引用此来说明世界万物均由道而生,人当然也不例外。人由道而生后,就 以气力主 ,如逐物动念,追求声色犬马就会使此元气散,人当然也就谈不到健康甚至也就不存在了。

这气又是何物呢?邱处机说: 夫神为子,气为母。气经目为泪,经鼻为■,经舌为津,经外为汗,经内为血,经骨为髓,经肾为精。气全则生,气亡则死;气盛则壮,气衰则老。常使气不散则如子之有母;气散,则如子之丧父母,何恃何怙! 即邱处机认为气与神的关系犹如母子,母亲对人来说当然是绝不可缺少的。具体诠释 神 与 气 二者的意义与关系,显然此处的神是指中医理论中常说的 神 ,即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 气 是指人体内流动着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的物质,同时也泛指脏器组织的机能。所以,邱处机所言的犹如母子关系的神与气,气是神的物质基础。气供给人体各部位营养,没气人就没有了依靠,当然也就活不成了。可见,邱处机把保气放在人体养生中的极重要的地位。

那么如何才能够保气呢?这就进一步涉及到了邱处机养生理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了。即要去声色、屏滋味、保中和。其中由于邱处机为出家人,对去声色更为重视。他说: 夫男阳也,属火;女阴也,属水。唯阴能消阳,水能克火。故学道之人首戒乎色。夫经营衣食则劳乎思虑,亦散其气,而散少;贪婪色欲则耗乎精神,亦散其气,而散之多。 邱处机从道家观念出发,将男女比作水火不相容,指出男女色欲比经营衣食更伤精神。并愤而指责: 其愚迷之徒,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恣其情,逐其欢,艳其精,损其神,是致阳衰而阴盛,则沉于地为鬼,如水之流下也。 虽言之过于激切,但从养生学角度来看,节声欲对人体保健确有好处。他其后对这种观点也有修正,如其说: (色欲)虽不能全戒,但能节欲则几于道矣! 这就更富科学性了。

其次,邱处机对节制物质享受,保持精神愉快方面,也发表了不少有益的见解。如他说: 出家学道之人恶衣恶食,不积财,恐害身损福故也。在家修道之人,饮食居处珍玩货材亦当依分,不宜过差也。 即一般人也不应过分贪求物质享受,应有所节制。他还说: 修身之道,贵乎中和,太怒则伤乎身,太喜则伤乎神,太思虑则伤乎气。此三者于道甚损,宜戒之也。 即太怒、太喜、太思虑忧愁时对健康也是不利的,要保持身体中气的中和。

邱处机上述养生理论无疑是具有一定科学道理的,符合我国中医关于养生的论说,直到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另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是一本专门论述养生的著作。此书分四季阐述,每季之前以该季摄生消息为题,开始数句摘录《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文,然后随文释义,附以摄养注意事项;次则介绍该季所应之脏腑,最后论述该脏相病法。如 春季摄生消息 ,先摘录《内经》文,次述 肝脏春旺 ,最后介绍 肝脏相病法.其它亦依此法。此书所谈养生法,亦与他前述养生法一脉相承,主要阐述要节欲保身、无为清静思想。

《大丹直指》二卷,是邱处机关于道教内丹方面的著作。该书以天地生成、人体禀生过程阐明内丹的基本原理和行功方法,认为人与天地禀受相同,出生之前,在胎中混混沌沌,为先天之气,出生以后,脐内所藏元阳真气逐时耗散,以至病夭。指出人须 先使水(肾气)火(心气)二气上下相交,升降相接,用意勾引,脱出真精真气,混合于中宫,用神火烹炼,使气周流一身 ,方能 气满神壮,结成大丹.全书用图、诀、诀义等详述9种炼丹的方法,即 五行颠倒,龙虎交媾 、 五行颠倒,周天火候 、 三田返复,肘后飞金精 等为小成之法,能补虚益气,返老还童。 三田返复,金液还丹 、 五气朝元,太阳炼形 、 神水交合,三田即济 为中成之法,谓可长生不老。 五气朝元,炼神入顶 、 内观起火,炼神合道 、 充壳升仙,超凡入圣 为大成之法,谓可成仙。

(五)其它气功养生学著作

气功养生是我国一种独具特色的养生方法,它丰富了中国的医学理论,为人们的医疗、保健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的历史悠久,历经数千年发展,特别是到了近30年,气功养生学在医学、养生学、人体科学和其它科研领域被日渐广泛应用,引起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并还形成一股股气功养生热。这其中元代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气功养生学家及其著作。如除上面提到的邱处机及其著作外,还有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参赞书》,李道纯的《中和集》,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陈致虚的《金丹大要》,王珪的《泰定养生主论》等。

1。李鹏飞的《三元延寿参赞书》李鹏飞,字澄心,元代池州(安徽贵池)人。少聪慧,通儒学,后转学医,人称儒医。后在淮遇一宫道人,年90而鹤发童颜,问其长寿诀窍,答曰此本正常。人本来应有天、地、人三元180岁,由于不戒慎、禁忌、保养,才致寿短。李鹏飞有感于此,编著了《三元延寿参赞书》,其目的也是使人们节欲、慎食、保健康。

《三元延寿参赞书》五卷,成书于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全书以天、地、人三元立论,以精气不耗、起居有常、饮食有度为养生原则,从理论到具体摄生之道对人的养生作了论述。其中卷一为《人说》和《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章,主要论述了要节欲。强调要 欲不可绝 、 欲不可早 、 欲不可纵 、 欲不可强 、 欲有所忌 ,具体指出男女之欲要有节制,少男少女不宜早婚,男子酒后或妇女身体不好不宜行房事,以及孕妇和婴儿的诸多禁忌等。卷二为《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章,主要阐述勿喜怒不节、悲思太甚等精神调养内容,并介绍起居有常、四时调摄、天时避忌、爱惜津唾、栉浴洗面、栉发、衣着、行立坐卧以及大小便等日常生活的养生之道。卷三为《人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章,主要论述要饮食有度、谨和五味才可健康长寿。其中又分五味 、 饮食 、 食物 、 果实 、 米谷 、 菜蔬 、 飞禽 、走兽 、 鱼类 、 虫类 等部分,介绍了150余种食物的宜忌。卷四为《神仙救世却老还童真诀》章,主要介绍延年益寿秘诀,包括服食补药、导引法及还元图等内容。其中所谓秘诀,即就是要保养元气,不受欲念、饮食不当及喜怒哀乐等侵蚀。卷五主要为论理,包括 神仙警世 、 阴德延寿论 、 亟三为一图歌 等。

《三元延寿参赞书》所载养生之道,颇为系统,蔚为大观,正如作者在自序中言: 仆此书不过顺夫人之天,皆日用而不可缺者,故他书可有也,可无也,此书则可有也,必不可无也。 此书今有明万历三十一癸卯(1603年)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格致丛书本及多种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较易得。

2。李道纯的《中和集》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元代仪征人,出于白玉蟾门人王金蟾门下。自称其宗曰 全真 ,证明他合流于全真道北宗,为江南最早的全真道士。他著述颇多,除《中和集》外,尚有《道德经注》等。《中和集》书名取自他的匾额名。

《中和集》六卷,元初传统气功内丹术的主要著作。全书以守中为要诀,说: 所谓中者,非中外之中,亦非四维上下之中,不是在中之中。 并以儒、佛、道之说来解释其 中 的含意。儒家说: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 此儒家之中也;佛家说: 不思善,不思恶,正凭么时,那个是自己本来面目。 此佛家之中也;道家说: 念头不起处谓之中。 此道家之中也。可见李道纯说的所谓中 ,即指排除喜怒哀乐情绪,使人体处于中和静定状态。具体修炼法,李道纯主张 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 并 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清静为丹基,无为为丹母;性命为铅汞;定慧为水火;窒欲惩忿为水火交;性情合一为金木并;…… 并主张性命兼修,先性后命,修炼法方面还提出分顿法与渐法两类。

《中和集》卷一主要论述太极与道;卷二有《金丹妙诀》、《三五指南图局说》、《试金石》等阐述内丹,并有金丹、火候等图;卷三有《问答语录》、《全真活法》;卷四有《性命论》、《卦象论》、《死生论》、《动静说》、《原道歌》、《炼虚歌》、《破惑歌》、《玄理歌》、《性理歌》、《龙虎歌》、《无一歌》、《抱一歌》、《挽邪归正歌》;卷五、卷六为诗词集,以诗词解说气功内丹术颇为别致。其中除理论阐述演义外,解释抽添、烹炼、九还、七返、三关、三宫、玄牝、鼎炉、黄婆、金公、水火、金木、沐浴、养生等气功法及术语,甚为明白清晰,具有很高的价值。

3。萧廷芝的《金丹大成集》萧廷芝,字元瑞,号紫虚,又号了真。他出于白玉蟾门人彭耜门下,著有《金丹大成集》。

《金丹大成集》亦是元初重要的传统气功内丹术著作。全书不分卷,包括《无极图说》、《金液还丹赋》、《金液还丹论》、《金丹问答》93则,《橐籥歌》、《乐道歌》、《茅庐得意歌》、《剑歌》、《赠谌高士辞往武夷歌》、《赠邹峰山歌?为剔奴剑图书》、《金液大还丹诗》、《七言绝句》81首、《西江月》12首,《南乡子》12首,《读参同契作》、《解注崔公入药镜》、《解注吕公沁园春》等部分。此书以说、论、歌、赋、诗、词等体裁论述内丹术,剖析详尽,内容丰富。其中金丹问答93则,将象喻意言、幽隐难晓之词,一一指明,可使后人正确理解丹经中的各类譬说。如 问曰:何谓药物?答曰:即此药物,顺则成人,逆则成丹,五行颠倒,大地七宝,五行顺利,法界火坑,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又如 问曰:呼吸何如?答曰: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呼吸风云,凝成金液。 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气功术语隐语,探微索隐,深入浅出,为后世习练道家内丹术功法提供了很大便利。

4。陈致虚的《金丹大要》陈致虚,字观吾,号上阳子,江右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年40始从北宗赵友钦学道,讲神仙炼养之术。后遇青城老师授以南宗阴阳双修丹法,遂精通二宗之奥秘,倡导性命双修的内炼之道,成为融合南北二宗为一体的重要人物。他有不少弟子,著名的有初阳子王冰田、一阳子潘太初、碧阳子车兰谷、南阳子邓养浩等多人。他著述颇丰,除《金丹大要》外,尚有《周易参同契分章注》、《金丹大要图》、《金丹大要仙派》、《夜人经注》、《悟真篇注》等。这些书均收入《道藏》。《金丹大要》还被上海古籍出版社于1990年影印出版。

《金丹大要》全称《上阳子金丹大要》,共16卷,气功养生学名著。成书于元代。全书综合全真道北派列祖的心法,论述金丹大还最上乘之道,认为金丹由神与气、精调和而成,迎送动止皆主于意,所以 求丹取铅以意迎之,收火入鼎以意送之,烹炼沐浴以意守之,温养脱化以意成之 (《总旨》);要能息意静念,见性明心,穷理尽性,则丹成道就。书中在养生学方面强调人皆秉受先天真阳之气而生,年至16,则阳气充盈,后因酒色贪欲,邪气百病,使人精损神劳,真阳之气日趋衰竭,以致死亡。所以修道者必须逆转此趋势,禁欲去色,采先天之真气,以补人身日益亏损之阳气,使之复为纯阳。

并认为儒、佛、道三教之道惟一心而已,皆当明性与命,金丹之道即性命之道,故必须性命双修。最后两卷为同门人论玄释见性之语。

另外,王珪所著的《泰定养生主论》十六卷,亦是元代一本重要的养生学著作。此书以道家虚无养生的观点,阐述人生自幼及壮到老各个阶段的生理调摄,认为才不逮而强思,力不胜而强举,深忧重恚,悲哀憔悴,喜乐过度,汲汲所欲,戚戚所患,谈笑不节,共寝失时,挽弓引弩,沉醉呕吐,饱食即卧,跳走喘乏,欢呼哭泣,皆为过伤。强调 以不流于物故谓之摄,以安其分故谓之美。 另外,书中还谈到五运六气、病因、诊断和治疗等内容,并附载一些验方。

(六)蒙古八珍等营养食品

蒙古八珍是元朝宫廷御膳的佳品,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与营养价值,是有元一代食疗养生学在皇家饮食中的具体体现,且极富民族特色。元代诗人白珽曾品尝过蒙古八珍,并写诗赞美道: 八珍肴龙凤,此出龙凤外。荔枝配江■(海蚌),徒夸有风味。 蒙古八珍包括野驼蹄、鹿唇、驼乳、醍醐、元玉浆、■源、天鹅炙、糜等。

野驼蹄:即蒙古骆驼蹄、驼掌。它肥大厚实,抗寒耐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肉细嫩而有弹性。一般食用的是指骆驼的掌心,骆驼四蹄虽大,掌心却没有多少,所以显得格外名贵。早在汉代时,驼掌就被列入 迤北八珍 进贡皇帝,元朝时更是宫廷及蒙古王公贵族酒席上不可少的佳品。它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具有特殊的滋补作用,可补中益气。

鹿唇:即犴唇,今言犴鼻。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的混交林或针叶林内,它的嗅觉极为灵敏,其鼻构造也很特殊,软骨膜联着一层层薄薄的肌肉,含有丰富的骨酸和蛋白质,烹食具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味。犴鼻营养价值极高,同熊掌、鹿尾并为大兴安岭的三大珍品。

驼乳:即骆驼奶,是一种营养补品和治疗痞病的良药。尤以白骆驼奶更为珍贵。在元代文献中有不少用驼乳治病的记载,明代蒙古达延汗患痞病,据说也是用驼乳治好的。

醍醐: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炼乳酪时,上层凝结为酥,酥上如油的为醍醐,味极甘美,有顺气暖肚作用。后世成为蒙古人供佛的佳品。

元玉浆:马奶酒的雅称。蒙古族酿制饮用马奶酒的历史很悠久。《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世祖忽必烈在皇宫宴会上,就是用马奶酒和驼乳作为饮料的。忽思慧的《饮膳正要》里也介绍了马奶酒的制作与药用价值。元代不少文人墨客更是写了大量诗文赞美马奶酒。如诗人许有壬的《马酒》: 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新醅撞熏白,绝品挹清玄。骥子饥无乳,将军醉卧毡。 员炎的《马酮》在赞美了马奶酒的香美后,说 坐中一混华夷俗,或有豪吞似伯伦。 指出中原汉族人民亦喜马奶酒,马奶酒为民族间交流亦起了积极作用。

马奶酒醇香而微酸,乙醇含量很少,不但清凉解暑,富于营养,而且具有很高的滋补药用价值。它有滋脾养胃、除湿、消痞积、利便消肿的作用,特别是对肺病有特殊疗效,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肠胃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直到今天,内蒙古的蒙汉族人民仍把它作为一种食疗饮料,每逢8月马奶酒生产的高峰期,便有不少人到锡林郭勒盟饮马奶酒治病。

■沅:即麇的幼羔。麇是獐的别称,獐肉在蒙古族食谱中被列为高级食品,其幼羔肉尤为鲜美。

天鹅炙:即烤天鹅,类似今天北京烤鸭。

麋:指麋鹿,俗称四不象。其肉香美,曾为蒙古汗赐给臣下的赏品。

据史书载,蒙古八珍由专任 亲烹饪奉上饮食 的 博尔赤 (蒙语厨师的尊称)做的,多在元帝每年6月3日举办的诈马宴和8月举办的马奶宴上御用,同时又是一种赐左右大臣的荣典。后逐渐流入民间,到今天更成为内蒙古的名菜,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

另外,元宫廷以至民间食用的名菜还有鹿尾、鹿膝、鹿筋、熊掌、驼峰等。

鹿尾、鹿膝、鹿筋均为高级食疗营养品。其食用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记载,到了唐代,特别是元代被列为贡品,大量传入内地,成为中国名菜。这几种菜均具有很好的滋补功效,可补肾壮阳,治腰膝疼痛、虚劳损伤、风湿性关节炎、手足无力、抽筋等症。又是高级宴席上的珍馔。

熊掌是蒙古地区的土特产,具有很高营养价值,据现代科学分析测定,其干品含蛋白质50%以上,含不饱和脂肪酸类40%,还含有少量无机盐和碘胶,是一般动物食品难以相比的。它的中药特性为性平味甘,可入脾胃二经。

干品浸泡后煮食,有滋补气血,祛风健脾胃的功效。可治脾胃虚弱,风寒湿脾及各类虚损症。

驼峰:即骆驼背上那两个高耸的 肉鞍 子。它是骆驼营养贮存库,与背肌相连,由营养丰富的胶质脂肪组成。每个骆驼峰可达40公斤。它在元代即为名菜,今天也是难得的珍肴,可与熊掌齐名。适宜炒、炸、扒,不宜炖、蒸或汤用。它味甘,性温,有润燥、祛风、活血、消肿的功效。可治风疾,麻痹,筋肉挛紧,疮疡,毒肿,折伤等疾病。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参考文献: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百卷本元朝科技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北汗国的分立    下一篇:元末各路农民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