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名言林萃 > 成语学派 >

出自《史记》的804个成语(三)

2020-03-13 13:58:05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不避汤火,不绝如带,不可奈何

540.变古乱常

【释义】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

【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论》:“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541.不避汤火

【释义】指不畏凶险。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壮士在军,攻城先登,陷阵却敌,斩将搴旗,前蒙矢石,不避汤火之难者,为重赏使也。”

542.不绝如带

【释义】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

【出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543.不可奈何

【释义】犹无可奈何。表示没有办法。

【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盎曰:‘不可奈何,愿陛下自宽。’”

544.不可胜道

【释义】无法尽说。极言其多。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545.不能赞一词

【释义】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546.博物君子

【释义】指博学多识的人。

【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547.不胜桮杓

【释义】?黾bēisháo:桮,古同“杯”,酒具,借指饮酒。指酒量有限,不能再饮。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548.不直一钱

【释义】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出处】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549.参天贰地

【释义】为《易》卦立数之义。后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同“参天两地”。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550.谄谀取容

【释义】谄谀:谄媚,阿谀;容:脸色。谄谀巴结有权势的人,以求得他们的欢喜。

【出处】《史记·平准书八》:“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

551.朝衣东市

【释义】指大臣等待被杀。

【出处】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552.朝奏暮召

【释义】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出处】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扞主父偃呴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553.长念却虑

【释义】思前顾后,反覆考虑。却,后。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人小乘非位,莫不恍忽失守,偷安日日,独能长念却虑,父子作权,近取于户牖之间,况诛猾臣,为君讨贼。”

554.沉舟破釜

【释义】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出处】《孙子·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羊而往。”《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555.池酒林胾

【释义】胾,切成的大块肉。形容酒肉极多,生活奢侈。

【出处】《史记·殷本纪》:“扞帝纣呴大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閒,为长夜之饮。”

556.齿牙为祸

【释义】齿牙:比喻谗言。指谗言拨弄,造成灾祸。

【出处】《史记·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557.尺寸之柄

【释义】柄:权力。指尺寸长大小的权力。比喻微小的权力。

【出处】《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赞》:“魏豹、彭越虽故贱,然已席卷千里……得摄尺寸之柄。”

558.尺籍伍符

【释义】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出处】《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司马贞索隐:“尺籍者,谓书其斩首之功于一尺之板。伍符者,命军人伍伍相保,不容奸诈。”

559.耻与哙伍

【释义】指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初,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樊哙,樊哙跪拜送迎。出来后,韩信笑着说:‘生乃与哙等为伍。’”

560.冲冠眦裂

【释义】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561.崇论宏议

【释义】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越的议论或见解。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562.出奇无穷

【释义】指多出奇兵,多用奇计。比喻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

【出处】《史记·田单列传论》:“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

563.辞金蹈海

【释义】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564.刺虎持鹬

【释义】比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载: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

565.从壁上观

【释义】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566.重厚少文

【释义】持重敦厚而少于文饰。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已而吕后问:‘阶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567.大名难居

【释义】指盛名之下不易自处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

568.大逆无道

【释义】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

569.戴鸡佩豚

【释义】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出处】《史记·仲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

570.得意扬扬

【释义】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571.敌不可假

【释义】指不可宽容敌人。

【出处】《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

572.盗嫂受金

【释义】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载,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于是汉王疑之。

573.砥厉名号

【释义】指自修品节,以保令名。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行。”

574.地广人希

【释义】地方大,人烟少。同“地广人稀”。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

575.鼎成龙去

【释义】指帝王去世。

【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576.鼎足而居

【释义】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577.鼎足而立

【释义】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578.东市朝衣

【释义】为朝臣被杀之典。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载: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

579.恫疑虚猲

【释义】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同“恫疑虚喝”。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洞疑虚喝,骄矜而不敢进。”《战国策齐策一》作“恫疑虚猲”。

580.洞心骇耳

【释义】形容使人震惊。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金鼓迭起,铿锵铛鼞,洞心骇耳。”

581.东门黄犬

【释义】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582.东门逐兔

【释义】用以作为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同“东门黄犬”。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583.多多益办

【释义】益:更加。越多越好。同“多多益善”。

【出处】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汉书》作“多多益办”。

584.石室金匮

【释义】亦作“石室金鐀”。古代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司马贞索隐:“石室、金匮皆国家藏书之处。”

585.耳食之言

【释义】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出处】《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586.发上冲冠

【释义】犹言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出处】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587.发踪指示

【释义】踪:踪迹。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588.发纵指示

【释义】发:发现;纵:放纵,也通“踪”。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暗中操纵指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589.反听内视

【释义】内视:向内看;反听:听外面的。指既能反省自己的言行,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后汉书·王允传》:“夫内视反听,则忠臣竭诚;宽贤务能,则义士厉节。”

590.贩贱卖贵

【释义】指低价买进而高价卖出。同“买贱卖贵”。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者,阳崔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591.方枘圜凿

【释义】方枘装不进圆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同“方枘圆凿”。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592.冯驩弹铗

【释义】指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出处】据《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驩”)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

593.奉公如法

【释义】奉行公事,遵守法令。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594.凤皇于蜚

【释义】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同“凤凰于飞”。

【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谓凤凰于蜚,和鸣锵锵。’”

595.拊背扼吭

【释义】吭,喉咙。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按,亢,同“吭”。

596.拊背搤吭

【释义】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亢,同“吭”。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597.负弩前驱

【释义】弩:弓箭。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598.刚戾自用

【释义】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同“刚愎自用”。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599.妇人醇酒

【释义】指沉湎于酒色。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閒……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600.富埒王侯

【释义】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当。形容非常富有。

【出处】《史记·平淮书》:“故吴诸侯也,以郡山铸钱,富埒天子。”

601.富商大贾

【释义】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杰诸侯于京师。”

602.富于春秋

【释义】指年少,年轻。

【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

603.肝胆照人

【释义】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604.高楼大厦

【释义】厦:高大的房子。指高耸的楼房。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605.高门大屋

【释义】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门之家。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606.攻苦食啖

【释义】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啖,亦作“淡”。同“攻苦食淡”。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607.狗吠之惊

【释义】吠:狗叫;惊:惊吓。比喻小的惊吓。

【出处】《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

608.故人之意

【释义】故人:旧友。指老朋友的情意。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609.挂席为门

【释义】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出处】《史记·陈丞相世家》载: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

610.龟冷搘床

【释义】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出处】《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论》:“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

611.贵少贱老

【释义】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同“贵壮贱老”。

【出处】《史记·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612.灌夫骂坐

【释义】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灌夫,西汉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

613.扛鼎拔山

【释义】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又:“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614.过市招摇

【释义】市:闹市,指人多的地方;招摇:张扬炫耀。指在公开场合大摇大摆显示声势,引人注意。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615.汗血盐车

【释义】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后以之比喻人才埋没受屈。

【出处】“汗血马”,在我国又称天马、大宛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

616.豪厘不伐,将用斧柯

【释义】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厘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617.衡石量书

【释义】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618.狐鸣鱼书

【释义】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619.闳大不经

【释义】指不着边际,不合常理;近乎荒诞,没有根据。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馀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620.好善乐施

【释义】好:喜欢;善:亲善,善事;乐:乐意;施:施舍。指喜欢做善事,乐意施舍。

【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徽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621.忽忽不乐

【释义】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出处】《史记·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勿勿不乐。”

622.虎而冠

【释义】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

623.狐裘蒙茸

【释义】用以比喻国政混乱。蒙茸,蓬乱的样子。同“狐裘蒙戎”。

【出处】《史记·晋世家》:“狐裘蒙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624.讳树数马

【释义】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出处】《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于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

625.火耕水种

【释义】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出处】《史记·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晋·陆云《答车茂安书》:“遏长川以为陂,燔茂草以为田,火耕水种,不烦人力。”

626.击钟陈鼎

【释义】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

627.积德累善

【释义】积累德行与善事。

【出处】《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论》:“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又《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有余世。”

628.亟疾苛察

【释义】指急剧猛烈,以苛刻烦琐为明察。

【出处】《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

629.急人之困

【释义】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630.计无复之

【释义】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631.家徒壁立

【释义】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632.狡兔死,良狗烹

【释义】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633.矫国更俗

【释义】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出处】《战国策·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作“矫国更俗”。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634.金城千里

【释义】指辽阔的国土坚城环绕,险固可靠。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夫关中左肴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635.解衣衣人

【释义】脱下衣服给别人穿。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636.敬授人时

【释义】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亦作“敬授民时”。

【出处】《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

637.决胜于千里之外

【释义】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638.抉目吴门

【释义】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639.侃侃谔谔

【释义】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史记·商君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640.苦身焦思

【释义】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641.旷日长久

【释义】历时长久,久经时日。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642.魁梧奇伟

【释义】魁梧:壮实高大的样子;奇伟:非常高大。身材健壮高大。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643.来者居上

【释义】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后亦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出处】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644.劳身焦思

【释义】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出处】《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645.乐极悲生

【释义】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646.栎阳雨金

【释义】比喻意外的恩赐。栎阳,地名,在中国陕西省。

【出处】《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

647.砺带河山

【释义】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出处】《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648.连城之璧

【释义】价值连城的美玉。比喻极其贵重的东西。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649.两虎相争

【释义】两只老虎相互争斗。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

650.龙化虎变

【释义】比喻变化莫测。

【出处】《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

651.龙去鼎湖

【释义】指帝王去世。

【出处】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

652.龙驭上宾

【释义】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653.龙御上宾

【释义】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同“龙驭上宾”。

【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

654.论功行封

【释义】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655.荦荦大者

【释义】荦荦:明显。指明显的重大的方面。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656.弄法舞文

【释义】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徇私舞弊的目的。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吏士舞文弄法,刻章伪书,不避刀锯之诛者,没于赂遗也。”

657.虐老兽心

【释义】虐老:虐待老人。喻残暴凶狠而无仁义,有如野兽。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王世家》:“于戏!荤粥氏虐老兽心,侵犯寇盗,加以奸巧边萌。”

658.麦秀黍离

【释义】哀伤亡国之辞。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磨,中心摇摇。”《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

659.马上得天下

【释义】喻指武功建国。

【出处】《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660.没石饮羽

【释义】后用以喻指功力精湛。

【出处】汉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隐没不见。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661.昧死以闻

【释义】昧:冒。闻:使听到。冒着死罪来禀告您。表示谨慎惶恐。

【出处】《史记·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宮。昧死以闻!”

662.渑池之功

【释义】渑池:古城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南。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为赵国立下功勋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663.万世一时

【释义】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机会。形容机会难得。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慧星出,蝗虫数起,此万世一时,而愁劳圣人之所起也。”

664.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释义】以之为羞见故乡人之典实。

【出处】语本《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665.囊里盛锥

【释义】指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666.泥而不滓

【释义】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667.逆耳良言

【释义】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668.牛口之下

【释义】借指卑下的地位。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

669.蹑蹻檐簦

【释义】穿着草鞋,背着斗笠。指远行、跋涉。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蹻,草履也。簦,长柄笠,音登。笠有柄者谓之簦。”

670.蹑足附耳

【释义】踩人足以示意,附耳说悄悄话。

【出处】《史记·淮阴侯传》:“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语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

671.佩紫怀黄

【释义】腰间佩挂紫色印绶,怀里揣着黄金官印。汉代丞相、太尉等皆金印紫绶。指身居高官。

【出处】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於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

672.烹狗藏弓

【释义】比喻事成之后把效劳出力的人抛弃以至杀害。

【出处】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673.破觚斫雕

【释义】斫,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比喻删繁杂而从简易,去浮华而尚质朴。

【出处】语出《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

674.剖心坼肝

【释义】比喻忠诚不二。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传》:“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675.弃道任术

【释义】指统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术。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

676.千金一诺

【释义】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677.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释义】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出处】《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678.堑山堙谷

【释义】指挖山填谷。亦作“堙谷堑山”。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直通之。”

679.秋毫不犯

【释义】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680.去故就新

【释义】就:归于,留下。除去旧的,留下新的。

【出处】《史记·律书》:“三月也,律中姑洗。”张守节正义:“《白虎通》云:‘沽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

681.犬吠之盗

【释义】指小偷。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尽十二月,郡中毋声,毋敢夜行,野无犬吠之盗。”

682.犬牙盘石

【释义】指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

683.攘往熙来

【释义】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684.人心难测

【释义】谓人的内心难以探测。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始常山王、成安君为布衣时,相与为刎颈之交……此二人相与,天下至欢也。然而卒相禽者,何也?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

685.如持左券

【释义】比喻很有把握。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片,双方各持其一,左片叫左券,由债权人收藏,作为凭据。

【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秦韩之王劫于韩冯、张仪而东兵以徇服魏,公常执左券以责于秦韩,此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

686.三毛七孔

【释义】指心思,心机。

【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687.三吐三握

【释义】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

【出处】《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688.丧家之狗

【释义】比喻失去依靠、无处投奔或惊慌失措的人。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689.深切著明

【释义】深刻而显明。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690.深文巧诋

【释义】罗织罪名,蓄意毁谤。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而刀笔吏专深文巧诋,陷人于罪。”

691.神州赤县

【释义】后遂以“赤县神州”或“神州赤县”为中国的别称。

【出处】战国时齐人邹衍称华夏之地为“赤县神州”。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692.声振屋瓦

【释义】声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动了。形容呼喊的声音很宏大猛烈。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譟勒兵,武安屋瓦尽振。”

693.施而不费

【释义】施: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处】《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史记·吴太伯世家》:“广而不宣,施而不费。”

694.食马留肝

【释义】后反用其义,比喻未能吸取精华。

【出处】《史记·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

695.使酒骂座

【释义】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的人。

【出处】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696.释知遗形

【释义】犹言弃智忘身。指超然物外,与世无争。

【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释知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697.螫手解腕

【释义】比喻为了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

【出处】《史记·田儋列传》:“蝮螫手则斩手,螫足则斩足。何干?为害于身也。”

698.黍油麦秀

【释义】以之为亡国之痛的感叹。

【出处】《尚书大传》卷二:“微子朝周,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蕲蕲兮……曰:此父母之国。乃为《麦秀之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我好仇!’”按,《史记·宋微子世家》亦载此事,“微子”作“箕子”。

699.松枝挂剑

【释义】比喻重信义的美德。

【出处】《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700.吮疽舐痔

【释义】见“吮痈舐痔”。谓以口吸痈疽,以舌舔痔疮而祛其毒。后形容卑屈媚上的龌龊行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

701.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释义】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

702.孙庞斗智

【释义】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703.汤去三面

【释义】泛言普施仁德。

【出处】《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704.天粟马角

【释义】天雨粟,马生角。谓不可能实现的事。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论》:“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

705.偷合取容

【释义】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同“偷合苟容”。

【出处】《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706.途遥日暮

【释义】犹日暮途穷。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

【出处】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吾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之。”

707.土壤细流

【释义】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708.吐哺辍洗

【释义】后世以之为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据《韩诗外传》卷三载,周公殷勤待客,甚至于“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天下之士。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郦食其求见刘邦,刘邦方踞床洗足。郦生不拜,且斥其不宜踞见长者,于是刘邦起而谢之,延上坐。

709.推食解衣

【释义】推:让。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710.吞炭漆身

【释义】以之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出处】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

711.吞舟之鱼

【释义】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出处】《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712.托之空言

【释义】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出处】汉·赵岐《〈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司马贞索隐:“案:孔子之言见《春秋纬》,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褒贬是非也。”

713.亡秦三户

【释义】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714.危若朝露

【释义】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容易消失。比喻面临死亡。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

715.渭川千亩

【释义】用以言竹之繁茂。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716.文君司马

【释义】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出处】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在宴席上以琴音挑动临邛富商卓王孙寡居的女儿卓文君;文君夜奔相如,与之结为夫妇。卓王孙不认这门亲事,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开了个酒馆,文君当炉卖酒,相如穿着犊鼻裤与奴仆一道洗器皿,卓王孙感到耻辱,才被迫认亲。事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717.握发吐哺

【释义】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出处】《韩诗外传》卷三:“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史记·鲁周公世家》亦记此事。

718.乌头白,马生角

【释义】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719.毋望之福

【释义】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福”。

【出处】《史记·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720.毋望之祸

【释义】指平白无故受到的灾祸或损害。同“无妄之祸”。

【出处】《史记·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721.武断乡曲

【释义】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

【出处】《史记·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722.遗簪堕珥

【释义】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行》:“危弦促柱奏《巴渝》,遗簪堕珥解罗繻。”

723.遗簪绝缨

【释义】指男女杂坐,不拘形迹,欢饮无度。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前有堕珥,后有遗簪,髡(淳于髡)窃乐此,饮可八斗而醉二参。”另见《韩诗外传》卷七,王后所绝缨之事。后合二事为“遗簪绝缨”。

724.析骨而炊

【释义】同“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出处】《史记·宋微子世家》:“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725.熙熙壤壤

【释义】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壤,通“攘”。

【出处】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726.膝行而前

【释义】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727.仙山楼阁

【释义】指仙人所居住的仙境。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出处】《史记·封禅书》:“自威(齐威王)、宣(齐宣王)、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

728.咸五登三

【释义】指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将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鸣和鸾,扬乐颂,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汉德与五帝皆盛,而登于三王之上也。”

729.咸阳一炬

【释义】咸阳:秦朝的都城;炬:火把,引申为火焚。咸阳的一把大火。指项羽率军到咸阳后将秦宫全部烧毁。泛指一把火烧光。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730.跣足科头

【释义】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出处】《史记·张仪列传》:“虎贲之士跿跔科头。”《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

731.相得甚欢

【释义】得:投合。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

732.心非巷议

【释义】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

【出处】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733.心旌摇曳

【释义】旌:旗子;摇曳:摆动。指心神不安,就象旌旗随风飘荡不定。形容情思起伏,不能自持。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心摇摇如县旌,而无所终薄。”

734.心知其意

【释义】意:意义。心中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或技艺的要领。

【出处】《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735.刑余之人

【释义】余:以后。指太监或受过宫刑的人。也指其他受刑致残的人。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736.悬门抉目

【释义】以之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出处】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737.学书学剑

【释义】学文练武。

【出处】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738.言听计用

【释义】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同“言听计从”。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739.岩居川观

【释义】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君何不以此时归相印,让贤者而授之,退而岩居川观。”

740.偃革为轩

【释义】指停息武备,修治文教。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兵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裴駰集解引如淳曰:“革者,革车也;轩者,赤黻乘轩也。偃武备而治礼乐也。”

741.偃武行文

【释义】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742.燕雀安知鸿鹄志

【释义】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43.燕市悲歌

【释义】以之表现朋友间的情谊以及惜别的情怀。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744.扬扬自得

【释义】十分得意的样子。

【出处】语出《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745.杨虎围匡

【释义】杨,通“阳”。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扞孔子呴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

746.夜行被绣

【释义】指身穿锦绣衣服在黑夜行走。比喻显贵不为人所知。

【出处】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747.一旦一夕

【释义】形容很短的时间。同“一朝一夕”。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748.一饭三吐哺

【释义】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

749.一饭之德

【释义】比喻微小的恩德。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750.一狐之掖

【释义】比喻珍贵的东西。同“一狐之腋”。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751.一掊土

【释义】抔:用手捧东西。一捧黄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出处】《史记·张释之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752.一死一生

【释义】指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

【出处】《史记·汲郑列传》:“太史公曰: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753.一言半辞

【释义】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754.一坐尽倾

【释义】指满座倾慕。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加。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按,《汉书》本传颜师古注:“皆倾慕其风采也。”

755.衣绣夜行

【释义】衣:穿。绣:锦绣。穿着精美鲜艳的锦绣衣服夜间上街行走。比喻人富贵以后不为人知。亦作“衣锦夜游”、“衣锦夜行”。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756.壹败涂地

【释义】指彻底失败,不可收拾。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757.以郄视文

【释义】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

【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扁鹊名)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758.以言取人

【释义】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759.倚门卖俏

【释义】形容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760.义不反顾

【释义】秉义直前,决不回顾退缩。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讎。”

761.异军特起

【释义】另组一支军队,自树一帜。比喻突然兴起的新生力量。亦作异军突起。

【出处】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六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762.意气自如

【释义】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同“意气自若”。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

763.喑噁叱咤

【释义】喑噁:发怒声。叱咤:呵斥声。形容厉声怒喝。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764.引车卖浆

【释义】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胜。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

765.颖脱而出

【释义】颖,锥芒。言锥芒全部脱出。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即能全部显现出来。

【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766.雍容大度

【释义】文雅大方,有气量,有风度。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767.又生一秦

【释义】指又造成一个强敌。

【出处】《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768.鱼帛狐篝

【释义】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769.鱼帛狐声

【释义】指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出处】《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770.鱼烂河决

【释义】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出处】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771.榆次之辱

【释义】用以指无故受辱之典。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772.月满则亏

【释义】月圆则缺。比喻事物发展到极点则开始衰退。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

773.云合雾集

【释义】比喻聚集迅速。

【出处】《史记·淮阴侯传》:“蒯通曰:‘……天下之士云合雾集。”《艺文类聚》卷八引南朝·宋·顾野王《虎丘山序》:“故总辔齐镳,竞雕虫于山水;云合雾集,争歌颂于林泉。”

774.云蒸龙变

【释义】云气兴起,神龙飞动。比喻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出处】《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论》:“[魏豹、彭越]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

775.运筹借箸

【释义】指运筹计谋。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汉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丽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裴骃集解引张晏曰:“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

776.运筹决胜

【释义】指拟订作战策略以获取战斗胜利。

【出处】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777.运筹千里

【释义】指拟订作战策略以获取战斗胜利。

【出处】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778.运筹帷帐

【释义】指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

【出处】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779.择地而蹈

【释义】选择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

780.斩将刈旗

【释义】砍杀敌将,拔取敌旗。形容勇猛善战。同“斩将搴旗”。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781.彰明较着

【释义】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782.振兵释旅

【释义】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出处】《史记·周本纪》:“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偃干戈,振兵释旅:示天下不复用也。”

783.振兵泽旅

【释义】收缴兵器,解散军队。同“振兵释旅”。

【出处】《史记·孝武本纪》:“古者先振兵泽旅,然后封禅。”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古‘释’字作‘泽’。”

784.枝大于本

【释义】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颖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

785.咫尺之书

【释义】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

786.指麾可定

【释义】指一经调度安排,不须多久,局势即可平定。

【出处】语出《史记·陈丞相世家》:“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汉书·陈平传》作“天下指麾即定矣”。

787.指事类情

【释义】谓阐述事理,譬喻情状。

【出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

788.志高气扬

【释义】志气高昂而自得。

【出处】《史记·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789.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释义】犹言诸侯百人不如天子一人。

【出处】《汉书·邹阳传》:“臣闻鸷鸟累百,不如一鹗。”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鸷鸟比诸侯,鹗比天子。”《文选·孔融〈荐祢衡表〉》:“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李善注:“《史记》赵简子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790.彘肩斗酒

【释义】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帷西乡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啗之……”

791.众人广坐

【释义】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

792.周公吐哺

【释义】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出处】《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793.主少国疑

【释义】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794.助桀为暴

【释义】桀,夏末暴君。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同“助桀为虐”。

【出处】《史记·田单列传》:“国既破亡,吾不能存;今有劫之以兵为君将,是助桀为暴也。”

795.转败为胜

【释义】变失败为胜利。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796.斫雕为朴

【释义】指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

797.擢发莫数

【释义】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798.邹衍谈天

【释义】比喻善辩。邹,通“驺”。

【出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799.遵而勿失

【释义】遵照先人的典章制度而不违失。

【出处】《史记·曹相国世家》:“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800.遵厌兆祥

【释义】指遵循预兆行事。

【出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论》:“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之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盖若遵厌兆祥云。”

801.左建外易

【释义】用不正当的手段建立威权,变革法度。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教也。”司马贞索隐:“左建,谓以左道建立威权也;外易,谓在外革易君命也。”王伯祥注:“左谓失正,外谓失中,故事乖常理叫‘左道’,也叫‘外道’。

802.作法自弊

【释义】指自己立法反而使自己受害。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秦惠王)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803.坐上琴心

【释义】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

804.坐薪尝胆

【释义】指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网名:人学研究网|人类文明通识智库
网址:www.renxueyanjiu.com
责编:名言林萃网成语谚语栏目史秀洋

相关热词搜索:史记,成语

上一篇:出自《清史稿》的81个成语    下一篇:出自《红楼梦》的114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