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南宋 >

胡宏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2018-07-24 16:21:59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胡宏出身于名门,家学渊源深厚。其父胡安国是南宋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与二程高足弟子游酢、谢良佐、杨时等学界名流交往密切,并为南宋治《春秋》学者之宗。

胡宏(1105- 1161年),字仁仲,福建崇安(今福建西北部)人,南宋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称五峰先生,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胡宏出身于名门,家学渊源深厚。其父胡安国是南宋著名的经学家、教育家,与二程高足弟子游酢、谢良佐、杨时等学界名流交往密切,并为南宋治《春秋》学者之宗,所著《春秋传》,被宋高宗赞为 深得圣人之旨 ,明初又被立为学官。胡宏的兄弟胡寅、胡宁及堂兄弟胡宪、胡实,也均为南宋有名的学者。南宋号为 东南三贤 的朱熹、吕祖谦和张栻,均曾求学于胡氏兄弟,朱熹、吕祖谦曾为胡宪的学生,张栻为胡宏的高足弟子,而朱熹的父亲朱松,又与胡寅有师生之谊。可见,胡氏之学在南宋学术教育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思想观点虽与理学关联深厚,但自以《春秋》标立门户,注重经世致用,多论经史大义,强学力行,志于康济时艰,独创湖湘学统。

胡宏在胡氏诸子中学识最优, 伟抱卓识,自许尤为不偶 。他幼承庭训, 至于弱冠,有游学四方、访求历世名公遗迹之志.年15,便自撰《论语说》,从其父胡安国习伊、洛之学,编《程氏雅言》,再从胡安国学习《通鉴举要》,为编《皇王大纪》一书奠定了基础。20岁时入京师太学,师事程门高足杨时;靖康元年(1126年),于荆门拜程门弟子侯师圣为师。故其学术渊薮,既以胡氏家学为底蕴,又兼得程氏理学之正传,这种学术风格既体现了南宋湖湘学派的基本特色,又成为贯穿于他的代表著作《知言》一书的思想宗旨,并在《知言》中得到集中的表现。南宋初年,胡宏曾荫补右承务郎,因不愿与权臣秦桧为伍,隐居衡山,致力于学术研究,游学讲道于衡山之下二十余年,曾担任过岳麓书院山长,执教于碧泉书院、道山书院等处,湘、湖之士多求学于其门,尊仰其为一代师表,高足弟子有张栻、杨大异、彪居正、吴翌、孙蒙正、赵孟、赵棠、方畴、向语等人。明人彭时则称胡氏父子 俱为大儒,遂启新安朱氏(熹)、东莱吕氏(祖谦)、南轩张氏(栻)之传,而道学益盛以显 (《嘉靖建宁府志》卷十七)。

《知言》是胡氏湖湘学派学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阐述的一系列观点,系统地表明了湖湘学派的思想宗旨,标志着湖湘学派思想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定型。因此,历代学者多视胡宏与其父胡安国为湖湘学派的主要代表。胡宏的学生张栻评价《知言》: 其言约,其义精,诚道学之枢要,制治之蓍龟也.朱熹也称 湖相学者崇尚胡子《知言》。 宋代学者吴儆《题五峰先生知言卷末》则高度评价《知言》一书: 凡后学之自伊洛者皆知,敬信服行,如洙泗之有孔氏。 清代学者全祖望也有一段相关的议论: 绍兴诸儒所造,莫出五峰之上。其所作《知言》,东莱以为过于《正蒙》,卒开湖湘之学统。 (《胡宏集?附录一》)上述诸儒言论肯定了三点:第一,胡宏及其《知言》在两宋理学思想的传播与发展中,发挥过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第二,在一部分学者看来:《知言》一书在宋代学术思想领域中的地位,超过了张载的代表著作《正蒙》。第三,《知言》一书是南宋湖湘学派的经典著作。

《知言》一书所包含的教育思想及相关的论述,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下方面:

1、胡宏有关仁学见解

仁学 是胡宏教育思想的主要基点之一。作为一位教育家和哲学家,仁的含义在胡宏的理论体系中并不局限于教育和伦理的范围,而是具有更广泛而深刻的哲学意义。胡宏讨论 仁学 的思路,是首先赋予 仁学 在哲学本体上的意义,然后以此为依据,引发出一系列有关社会教育、道德修养及人伦方面的问题。这种思维的方式正反映了宋代理学家普遍的思维模式,这也是胡宏虽然也多标新立异,并不完全苟同理学家之言,但仍得到朱熹、张栻等理学大师的极力推崇,并被视为 道学之枢要 的缘故。

仁学作为一个古老的概念,并非胡宏所创。胡宏的 仁学 思想也非妄发己臆,而是泛观经史、博采众长,取精用宏、折衷裁削的结果,其本源皆有所自。这一点也正为胡氏湖湘学派注重取鉴经史、康济时用的学术特色提供了验证,也是湖湘学统深得东莱吕氏学派标榜的主要原因。

在胡宏看来,仁学的历史本源和思想本源均始自孔子,并是孔门教学的中心点。在《知言?大学》《以下凡引《知言》均省去书名,只引章名)中,他指出: 夫学于圣门者,皆以仁为本。 在《求仁说》中指出: 《论语》一书,大抵皆求仁之方也。 既然 仁 的价值如此广大,那么,如何为 仁 确定界说,就成为至关重要的前提。

首先,胡宏从宇宙本体论的高度论述 仁 的哲学意义。他先后为 仁 确定了如下的界说: 仁者,心之道乎 (《天命》); 仁者,天地之心也(《天命》); 仁者,道之生也 (《修身》); 道者,体用之总名。仁,其体;义,其用 (《阴阳》); 仁者,人所以肖天地之机要也 (《纷华》)。

理解上述界说,需要说明两点:一是 心 的含义。在胡宏的哲学体系中,所谓的 心 并非一种纯粹主观的意念,而是一种包含双重属性的哲学范畴;第一, 心 是外部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客观反映。《大学》: 人心应万物,如水照万物.《好恶》: 有是心则有知,无是心则无知。 第二, 心是 一种超越人的个体思维及其存在的客观先验的理念形态,是万物运行变化所遵循的先天性规则,同时也在客观事物后天的运行过程中得到集中的体现。《往来》: 性譬诸水乎,则心犹水之下。 朱熹《胡子知言疑义》引胡宏论 心 的言论: 心也者,知天地,宰万物,以成性者也。 心无不在,本天道变化,为世俗酬酢,参天地,备万物。 由此推见:胡宏是一位二元论者,他为 心 下的第一界义,承认外部事物的客观存在,指出 心 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阐述的是 人心 的范畴。但他把 人心 看作是认知的对象,而不是认知的手段或思维活动过程本身,是反映外部事物本质属性的客观真理,因而也是一种永恒的范畴: 心无生死 (《胡子知言疑义》)。他为 心 下的第二界义,阐明的是 天地之心 的含义,这是一种先验论的哲学范畴,反映了胡宏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二是 道 的含义。胡宏所言的 道 ,与 天地之心 实际为同一概念,仍然是指万事万物的客观属性及其变化运行过程所遵循的先天性规则。《往来》: 中者,道之体也;和者,道之用。中和变化,万物各正性命而纯备者,人也,性之极也。备万物,参天地,谓之正道。 《天命》: 道充乎身,塞乎天地,而拘乎躯者不见其大;存乎饮食男女之事,而溺于流者不知其精。《修身》: 道之有物,犹风之有动,犹水之有流也,夫孰能闲之?故离物求道者,妄而已矣!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胡宏所谓的 道 ,虽非人的主观意念,但先于外部事物而存在,并包容了外部事物的本体及其运行过程,因而被称为 体用之总名 (《阴阳》)。另一方面, 道 虽是一种先验的范畴,而物质也被看作是 道 的存在形态,是后于 道 而出现的,但 道 不能脱离物 孤立存在, 道 贯穿在万事万物之中,只有即物求道、即物求真,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属性的正确认识,才能获得对 道 的真实体认。否则,离物求道,就不可能得到客观、真实、正确的知识。

明确了 道 与 心 的含义,进一步阐明 仁学 的范畴,就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仁包含了伦理学的意义,但已不限于此,而是具备了宇宙本体论的哲学意义,体现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自然运行的规律及过程本身。所谓 仁 为 道体 , 仁 为 天地之心 , 仁 为 道之生 ,即是此意。第二,仁具有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真实再现的内含,也就是所谓 仁者,人所以肖天地之机要 的旨意。这一点,说明 仁 与前述的 人心 也是旨意相同的。第三,仁的范围无限广大,是贯穿于宇宙万物、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的准则,但这一准则并非固定僵死的东西,而是在生生不息、变化万端的事物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生动特征。

《修身》: 仁无定用 、 时无穷,事万变,惟仁者为能处之,不失其道而有成功.也就是说无论经受任何千变万化的考验,都能不违背天道,就是体现了仁的宗旨。

就此而论,胡宏所谓的孔门施教以仁为本,就是指理解事物的基本原理,并在实践中力行、体验、深化。他进而阐述了仁学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意义:第一,仁为大学之本,诸如子游、子夏问孝,孔子学不厌、教不倦,孟子承先圣,周旋而不舍,均是 久于仁 、 志于仁 的体现。第二, 仁 反映了各种事物千差万变的属性,因而也表现了人与人各自不同的特征,所以,孔子因材施教,也有季路之仁、公西华之仁、冉有之仁的差别。

胡宏有关 仁 的界说,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程颢《识仁篇》的思想,他进而把学习过程概括 识仁 的过程,也直接体现了《识仁篇》的思想宗旨。胡宏认为:第一, 仁 虽然是先天存在的 道体 ,但 仁 体现在现实的事物之中,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够 知仁 : 人虽备天道,必学然后识,习然后能,能然后用 (《好恶》)。第二, 仁 既为道体,与天地之心相通,道体为性, 其用为心 (《胡子知言疑义》),循天理为顺命知性,故 仁 与性理也是相通的。因此,尽心知性就可谓 识仁 ; 循天之理,所以求尽其心也 (《天命》)。 务尽其心之谓大仁.(《修身》) 穷理尽性以成吾仁 、 人尽其心,则可与言仁矣 (《纷华》)。

第三,仁包含着一种普遍的爱心,这种爱心在胡宏看来,正是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的一种生息造化之功,胡宏的这一见解实际上是表彰了张载《西铭》之说。这一点也标明了胡宏想要培养的 与天地同其道 的圣人所具备的特征: 仁者无不爱也,故以斯文为己任,理万物而与天地参矣。 (《纷华》)。

胡宏还以 仁 的标准,要求并规范帝王之政,他认为仁为立身立国之本,帝王以仁治国,不仅要 富民 ,更要 爱民 ,而 爱民 的主要标志就是教民 (《文王》)。他说: 仁智合一,然后君子之学成。 (《天命》)士选于庠序,政令行乎世臣,学校起于乡行,财出于九赋,兵起于乡遂,然后政行乎百姓,而仁覆天下。 (《天命》)这里不难看出:胡宏在治理国家方面推崇 仁学 ,正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理论依据。第四,仁学并非脱离实际的洞空原理,而是 切切于世 、 周乎万物 (《天命》),因此, 仁之道,非便儇矫厉,耳剽口诵之所可得,必刚毅笃实,主忠行恕,而后可至 (《五峰集?邵州学记》)。胡宏进而指出 识仁 的学习途径:开阔胸怀和眼界,廓然大观,解其胶固,骞然高举,拔于卑陋;潜心于孔子文章,期得夫子之道于文章之表;尚志不自弃,力行于仁;亲师求性初,崇师问道;取友资器利,相观而善;自反修身,守身以仁,情欲之妨于义理者消忘之,气质之戾于中和者矫正之;无须臾不敬,无毫忽自欺,慎独自省。如此,方可谓 下学于己而上达于天,然后仁可言矣.(《胡宏集?求仁说》)。

综上可见,在胡宏的教育观念中, 仁学 是其阐述一系列教育问题的基本宗旨和出发点。

2、胡宏论人性与教育

胡宏对人性的理解,在宋儒中是独具一格的。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否认人性有善恶,并因此被朱熹斥为 举物而遗则 (《胡子知言疑义》)。胡宏也没有像二程和张载那样,把 性 划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并且把情、欲看作是性的表现形式,把性看作是气与物的主宰。

胡宏在《知言》中,给 性 下了如下界义:第一,性是一种先验的理念化的绝对观念,先于事物而存在,又贯穿流行于客观事物之中,是事物的本体和变化运行的动力,与所谓的 道体 、 天命 、 天理 、 天地之心 是同一范畴。《胡子知言疑义》: 非圣人能名道也,有是道则有是名也。圣人指明其体曰性,指明其旧曰心;性不能不动,动则心矣. 天命之谓性,性,天下之大本也。 《复义》: 天命之谓性,流行发见于日用之间。气有性,故其运不息.《义理》: 义理,群生之性也。夫理,天命也;义,人心也。 第二,性虽为万物的本体,万物包含在性的范畴之中,但 性 并非只是一种单一的本原,而是千差万异的不同物质和事物的各自属性,事物之间的差异也是由其本质属性的差异造成的。《汉文》: 性之所以不一,物之所以万殊也。万物之性,动殖、小大、高下,各有分焉。 《一气》: 万物皆性所有也。大哉性乎!万理具焉,天地由此而立焉矣。 《往来》: 万物万事,性之质也。 《修身》: 性外无物,物外无性。 第三,欲在性中,二者的关系是同体而异用。《胡子知言疑义》: 好恶,性也。人好恶以己,君子好恶以道。察乎此,则天理人欲可知。 在胡宏看来:性的内含十分广大, 善恶吉凶百行俱载 (《释疑孟?辨》),善恶不足以言之,情欲不能排除在外,无论是圣人,还是凡人同样都有情欲,二者的区别不在是否有情欲,而在于情欲是否合于 道 ,是否符合常理。他指出: 凡天命所有而众人有之者,圣人皆有之。人以情为有累也,圣人不去情;人以才为累也,圣人不病才;人以欲为不善也,圣人不绝欲。 《胡子知言疑义》)二者的区别就在于 圣人发而中节,而众人不中节也.由此出发,胡宏进一步阐述与人性直接相关的教育问题:第一,教育的目的不在于 存天理,灭人欲 ,而在于使人的情欲所发合于天道自然。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顺万物之性、成万物之性。《大学》: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之学,立天地之经、成万物之性。 《汉文》: 圣人顺万物之性,惇五典,庸五礼,章五服,用五刑,贤愚有别,亲疏有伦,贵贱有序,高下有等,轻重有权,体万物而昭明之,各当其用,一物不遗,圣人之教可谓至矣。 在这里,胡宏把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及等级制度,都看作是天道自然的表现,所谓的 顺性 、 成性 也是为了维护并理顺封建社会上下有差、尊卑有序的专制秩序,培养学生做恭顺的臣民。第二,怎样才能达 成性 、 顺性的目的呢?胡宏说: 顺秉彝,穷物则,谓之正教。 (《往来》)就是说,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循守封建的纲常伦理规范,也就是所谓的 守身以仁 ,同时要广泛地读书、学习,了解各种事物的属性。《大学》: 致知在格物,物不格,则知不至。 《复义》: 天命之谓性,流行发见于日用之间……欲发而中节,与天地相似也,难也哉!求免斯弊者,舍讲学其可乎? 《义理》: 人之生也,良知良能根于天,拘于己,泂于事,诱于物,故无所不用学也。

学必习,习必熟,熟必久,久则天,天则神。 《纷华》: 心穷其理,则可与言性矣.胡宏在这里讲得很清楚,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穷尽物理,才能够达到 成性 、 顺性 的境界。既肯定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又强调了对于周围事物的实际观察与体认,但胡宏既已承认天理道体与人心相通,心知天地,宰万物,因而他更注重对心体的自我体认,并否认外部感性知识的可靠性,认为: 彼夫随众人耳目闻见而知者,君子不谓之知也 (《大学》)。他所强调的格物致知,仍然包含着浓厚的主观唯心色彩。

3、胡宏论道德修养胡宏有关道德修养的一系列论述,是以其 仁学 及心性论的观点为依据的。

由于胡宏肯定合理的情欲是人性自然的表现,因而道德修养的目的不在于绝欲 ,而在于 寡欲 和 清欲.胡宏既肯定性理与情欲是同一个范畴,又指出二者矛盾统一的关系。《往来》: 性譬诸水乎,则心犹水之下,情犹水之澜,欲犹水之波浪。 《纷华》: 人欲盛,则于天理昏。 《义理》: 物欲不行,则志气清明而应变无失。 《修身》: 修身以寡欲为要。 《纷华》: 穷理寡欲,交相发者矣。 胡宏在这里明确地阐明了道德修养的两个主题:其一,修身寡欲与 穷理 的道德认识过程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其二,修身寡欲是要排抑那种违反常理的 物欲 ,这种 物欲 是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和功名利禄。胡宏把宋代的科举词藻之学都归入 物欲 之中,并进而强调:道德修养必须摆脱科举利禄的干扰,才能够正常进行,因此在提倡教育以修身明伦为本的宗旨后,必须明确地指出科举利禄之学的危害性。对此,胡宏在《邵州学记》所做的论述,可谓是上述思想的注脚: 夫为是学者,非教士子美食逸居,从事词藻,幸觊名第,盖将使之修身也。……若徒掇拾章句,驰骛为文采,藉之取富贵,缘饰以儒雅,汲汲计升沉。领光景以快情遂欲,夸妻妾而耀乡里者,是吾弃我经天纬地,建三才,备万物,至大至妙,不赀之身于一物之小也 (《胡宏集?杂文》)。

胡宏还从三个方面论述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第一,自反责己。《天命》: 自反则裕,责人则蔽。君子不临事而恕己,然后有自反之功。自反者,修身之本也。从人反躬者,鲜不为君子;任己盖非者,鲜不为小人。 《文王》:以反求诸己为要法,以言人不善为至戒。 第二,改过致知。《事物》: 行之失于前者,可以改之于后;事之失于今者,可以修之于来。……

虽强力之人,改过不惮,其如过之不穷何?是以《大学》之方在致其知。知至,然后意诚,意诚,则过不期寡而自寡矣。事之误,非过也,或未得驭事之道焉耳。心之惑,乃过也。心过能改,能改心过,则无过矣。 从这些言论可以推见:《知言》所讲的 改过 ,是就澄明或端正 心体 而言的, 致知 则如胡宏多次强调的 尽心知性 、 格物致知 ,这种修养的功夫正体现了程颢主张在人性内部澄清本源的思想宗旨,同时,致知的功夫也就是正心诚意的过程。改过致知,也就是在反求自责的过程中不断深化道德认识的过程。第三,谨言慎行。胡宏对于这类问题的理解,既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少犯错误,使道德更加完善,又考虑到人际关系中的各种因素,同时也视之为道德实践的基本功夫之一。《文王》: 以言人不善为至戒。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中原》: 学,即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学也,行之也,行之行之而又行之。习之不已,理与神会,能无悦乎!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除上述各个方面之外,在谈到教育内容时,胡宏主张 学欲博,不欲杂;守欲约,不欲陋 (《仲尼》)。他认为:《易》、《书》、《诗》、《春秋》及所有的孔孟之书,皆为圣人之道,有补于治道,但尤其表彰《春秋》之学,认为《春秋》与《易》包容了 经伦之业 ,可以起到 一目全牛,万隙开 的作用(《汉文》),并反复强调: 天理人欲,莫明辨于《春秋》。

圣人教人清人欲,复天理,莫深切于《春秋》 (《一气》)。这样就把《春秋》推到了儒家学说的中心地位,并视之为道德教育、知识教育的核心教材,这一点也标榜了胡氏湖湘学派的学业专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宋官学    下一篇:朱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