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人学研究 > 人学研究 >

桴楼闲话:人学与心学

2016-07-26 13:41:17来源:人学研究网 责编:紫天爵 已浏览人数: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夫妇居室,使两心不相知,则决然非为嘉耦。父母不知子女心,何来有慈道。子女不知父母心,何来有孝道。一切做人道理,全从心中流出。


 

居今之世,亟当提倡两种学问。一曰人学,一曰心学。可合称为仁学。

孟子曰:“仁者人也。”又说:“仁,人心也。”人有此心,始得为人。故仁学乃是人学与心学之合称。

人学学“为人”,心学学“养心”。

为人之学,重在“与人为人”。养心之学,重在“因心养心”。此两种学问,乃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所萃,而同时又为当今人之所忽,而又万不可忽者。其亟须提倡之理由在此。本篇试略申其大义。
 

何谓“与人为人”?乃指为人必在人群中为之,离了人群,即不得为。人在人群中为人,非在人群中谋生之谓。鲁滨逊漂流荒岛,主要只求谋生,斯则与其他兽类同居此荒岛者不能有大异。必待其重回人群,乃始有重新做人之环境与可能。丹麦易卜生一剧本,设为有娜拉其人,离家出走,告其夫曰:“我将到社会上做一人,不复在家庭做一妻。”“五四”运动时,此一剧本在中国宣扬甚广。几乎认为人生大道即在此。但在家为妻亦是人职。不得谓为妻即不是人。出至社会,只是另换一身份,或当学校教师,或为医院看护,或做公司一职员,或从事任何职业,仍必与人为人。非可脱离人群,超越人群,独立自由,摆脱净尽一切的人与人关系,抹去了一切在人群中之身份而赤裸裸地为一人。
 

西方神话中有亚当、夏娃,成双作对,来此世界作人。若使夏娃也如娜拉,离开亚当,则将不复有今日之人类。释迦牟尼逃其妻女,只身远去,但他后来还是回入人群中与僧为僧,也便是与人为人。达摩东来,九年面壁,但彼居住在嵩山少林寺,不如鲁滨逊之在荒岛。彼亦仍是与僧为僧,在僧群中做一僧,非脱离超越了僧群,而可独立自由地为一僧。故佛教徒虽主张出家,但并未主张出世。若贸然自杀,想求出世,他将依然受轮回,转胎投入此世中来,若为僧则依然是在人群中为人。为人则必有“人道”;必与人为人。此乃人生一大真理,谁也不能违背。中国古人,自始即认清楚此一事实,从而探索发扬此一事实中之真理。宏通细密,举以教人。中国社会即建基在此,中国文化亦道源在此。中国人所讲究之人伦道德皆由此来。
 

荷花



 

心则是人之主宰。欲知如何为人,须先知如何养心。人生不专为生,更要乃在生而为人。谋实之上须知“谋道”。谋食在以心为形役,谋道必奉心为主宰。人有一盆花,一缸鱼,皆知所以养。人有一心,却不知养,可谓大愚。何谓“因心养心”?心为人人所同有,因此有同然之心。同然者,则必历久而常然。此同然与常然者,又称为人之本然之心。因不能有超越人群独立自由创出此心以强人必然也。既为人之所同然常然而又本然者,则亦必是当然者。人有此当然之心,流出为事,于是有当然之理。能知此心,斯知为人之道;能养此心,斯能真实践履此为人之道。故贵能从人学中来认取心,从心学中来作为人,此两端,交互回环,成为一体,中国古人则称此曰“仁”。然使心失其养,则违其当然,异于同然,非其常然,而流俗相沿,转有即认此以为人心之本然者。故“知心”之学,又为养心之前提。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夫妇居室,使两心不相知,则决然非为嘉耦。父母不知子女心,何来有慈道。子女不知父母心,何来有孝道。一切做人道理,全从心中流出。人之躯体,各别分开,故从身生活言,可以争独立,争自由。心则是一大共体,亘古今,通天地,只要是人,则必具此心。心与心之间,则最易相感相通,因其相感相通而成为一“大共心”。亦可谓乃由此一大共心而分别出亿兆京垓为数无穷之“个别心”。
 

人尤贵能认识此大共心,姑举科学为例,现代科学界日新月异,不断有发明。某人发明了某一真理,其实在科学中则仍有一大共心,直自知得二加二等于四,到不远将来之送人上月球,种种真理,皆由此一大共心中发出。一个科学家,首贵能把己心投入此大共心中,以此大共心为心,而后能成为一个特出的科学家。任何一个大科学家,只能在此科学大共心中突出,不能超越或离去于此科学大共心之外而独立自由求发明,求突出。科学如此,人生一切皆然。故曰“圣人先得我心之同然。”科学家之发明,只是先得了此科学心之同然。亦只是因心养心而始获得此果实。
 

远自知得二加二等于四,发展到懂得如何送人上月球,还只是此一大共心,此心之所以能不断有发展,其道则须养。不好好养得,即不能有发展。正如一盆花,一缸鱼,不好好养,便萎了死了。但养心不如养花养鱼般易知易能。必真能潜心科学中而自有心得者,乃能默喻此科学之大共心,又知如何能善养而勿失。惟人心广大,除科学心外,尚有艺术心、文学心、哲学心,及其他种种一切心。皆在此一广大心之内。即言科学,已是千差万别。科学以外,又是千差万别。但种种差别,皆原于人之一心。在此千差万别之上,复有一包举此千差万别之“大共心”。人因有此一大心,故能发明科学,创造艺术,成就文学、哲学。理智如此,感情亦然,意志亦然,以此会合而成一完美的人生。今特随宜呼之曰科学心、艺术心云云,其实皆相通,只此一“心”。可以有种种表演,种种成就,但不能在此广大心中各自割据,自立门户,自筑垣墙。如此则道术将为天下裂。纵使因此而完成了各项学问中之专家,却亦因此而失去了一完整的人。人失去了他的完整性,则必互陷于分裂,循至于人失其为人,而专家亦自失其为专家。至于是而人道大苦。故在此千差万别各部门学问之上,必该建立起“人学”与“心学”。必求能从人学中流衍出各部门学问之专家。从心学中,流衍出各式各样的心能与心活动,即是各部门学问之各项智识来。如木一干万枝,如水一源万流。本大则末茂,源深则流远。中国文化则早能注重人学与心学,知在培本浚源上用工夫,知在综合汇通上用工夫,此乃中国文化一极大长处所在。

 

现代人意见,若认为人即此便是人,心即此便是心。人与心,正如一笔天然资本,可凭此生利息。一切人事发展,学问创辟,则便是所生利息。有所谓人类学、心理学等,这都是近代科学中一分支,与此篇所说人学心学无关。正因不讲究“为人”与“养心”之学,人生出了毛病,则又有犯罪学、疯狂心理学等。作人则在职业谋生上。养心则进教堂、电影院与游戏场。人只如此做,心只如此养。出了问题,便交付与法律与监狱,战争与杀伐。人生无共同理想,人心无共同境界,现代人生,遂致全体堕落在身生活物质陷阱中。各自私而互相争,独立自由种种呼声,全从此情况下叫起。各种学问,则离此独立,分道扬镳,愈驰愈远。不从人生出发,不向人道集合,有些与人生漠不相关,有些则仅为身生活物质人生做仆隶。试问送人上月球,是否为解决当前人生问题而付出此甚大努力?核子武器之不断发明与推进,是否为领导人生,抑为某种人生之利用。不见有在建筑起一切学问之基础上,汇通此一切学问之中心上,有所用心。中国古人说,“为富不仁”,今则一切学问,皆染有“不仁”之嫌疑。此则全是忽略了“人学”与“心学”之大本原而演出此等现象者。
 

今若问中国文化中所讲之人学与心学,其内容究如何,其成就又如何,又将如何发扬光大,使能在现世界人生中见实效?凡此皆非本篇所能及。本篇则仅属开宗明义,提出此一意见。其他以后待续。
 

摘自:《人生十论》作者:钱穆

相关热词搜索:人学 心学

上一篇:人学的21世纪    下一篇:葛兆光:什么才是典型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