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 齐家之道 - 人学研究网|会通人类思想-人类文明通识智库,人学、人学网、人学研究、思想史料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齐家之道 >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2018-05-10 17:58:03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仅创造出令全世界瞩目的、极其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更创造出享誉世界的、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
伯牛(耕)、冉仲弓(雍)、宰子我(予)、端木子贡(赐)、冉子有(求)、仲子路(由)、言子游(偃)、卜子夏(商)列侍于侧。后来,又将颜渊附祭于孔子,遂升补曾参;再将曾参附祭,又升补颛〔zhuan专〕孙子张(师)为十哲之一。同时还将孔子的70位弟子、22位贤人画于孔庙的墙壁上。入宋以后,附祭于孔庙的除颜渊、曾参外,又增加了子思和孟轲。再至后代,“十哲”又增加了有若和宋代的朱熹,合为“十二哲”。学校的这一礼仪制度以后再没有多大的变化。
 
  释奠礼中还有专门为皇太子规定的礼节--皇太子释奠礼。仪式分为斋戒、陈设、出宫、馈享、讲学、还宫等,皇太子祭奠孔圣人之前,须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凡陪同他参加释奠的官员也要斋戒五日。即使是学官和国子监生,在皇太子释奠之前同样斋戒。行礼前三天,官府、国子监及有关的官员便于国子监和孔庙里紧张地忙碌起来,先要在庙东和学堂后面为皇太子搭筑帷帐,还要为文武侍臣及其他官员搭起临时停息用的帐篷;然后要陈放磬、编钟、镈〔bo博〕等乐器和尊等礼器,并派人认真清扫,垫平坑洼之处;由宰人(屠夫)杀牲,取血盛于豆,再烹煮祭牲;设先师先圣神位于学堂之中。皇太子出宫前两天,东宫(太子的居处)也开始忙碌,既要为他准备礼服、车驾,又要准备仪仗、侍卫。馈享是皇太子行释奠礼的主要仪式,祭奠这天,天还不亮,参加活动的官员和学生便着装于监内恭候。皇太子到达国子监后,先在帐中歇息片刻,然后接受众人的拜礼,便出帐,依次祭奠先圣、先师。祭奠之后,皇太子再回帐中更换服装,随后与学生一起在学堂聆听执经、侍讲、执读等官讲读经书。这些仪式和活动全部结束后,皇太子便还宫。临行时,鼓乐齐鸣,国子祭酒率学官及学生行拜礼,为他送行。
 
  除皇太子之外,还有许多朝代的皇帝亲自到国子监、孔庙行释奠礼,并为孔子追封谥号,加封尊号。其规模之盛大,仪式之隆重,陈设之奢华,则远非学校释奠礼所能相比。
 
  第三节 束脩与释菜礼
 
  束脩礼,是古代学生与教师初次见面时的一种礼节,也就是拜师之礼。束脩为十条干肉,是古时君臣、亲友之间互相馈赠的礼物。《礼记·少仪》称:“其以乘壶(四壶)酒、束脩、一犬,赐人;若献人,则陈酒、执脩以将命,亦曰乘壶酒、束脩、一犬。”古时,男子15岁入学,入学时须交束脩,以作为付给教师的酬金,所以“束脩”也常用于上学的代称,或作为年满15岁的代名词。孔子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也。”(《论语·述而》)入学缴纳束脩,以作酬谢教师的礼物,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由此而发展演变成一种学校的礼仪制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崇高风尚。当然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以束脩为礼物,其后未必如此,可“束脩礼”的名称一直流传下来,成为古代学生入学所行的第一种礼节,实际也使学生自入学之初便受到尊敬师长的教育。
 
  古人重教,绝不仅仅局限于束脩礼,学生、家庭,乃至全社会都以尊师为荣。不过因为束脩礼是作为拜师的礼仪,而备受重视,约定俗成,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如唐朝政府就曾规定:学生入州、县学校,须缴纳束帛一篚〔fei匪,盛物的竹器。实为一匹〕、酒一壶(实为二斗)、脯(即脩)一案(实为五脡〔ting挺〕,长条的干肉),作为与教师的见面礼。行束脩礼这天,学生着青衿〔jin今〕学服,携带着这些礼品去学校。来到校门后,先站立在门外。学校的先生则站在学堂的台阶上,派人出门询问学生的来由。学生稍稍向前,说明自己前来拜师求学的意愿。先生闻后,则谦称自己无德,恐将误人子弟。学生则再次表示从师的决心,并请求先生能够赐见、收留自己。先生见学生态度坚决,无法推辞,才命人请学生入门。学生面对先生站立,待先生走下台阶,立刻行跪拜礼。先生回拜答礼后,学生便将礼品取出,摆放在先生面前,请他收下。先生答应收下,实际也就是表示同意收留这名学生入学。从此他与先生正式建立起师生关系。这种礼节,看上去似乎很繁琐,但它恰恰体现了师生之间以礼相待和谦逊文明的融洽关系。学生自入门之始,即接受尊师的礼仪教育,即使是皇太子也不例外。按照礼仪的规定,皇太子初入学门,拜见博士时,所携礼品,所着服饰,与博士的问答,以及最后的拜礼,和州、县学的束脩礼是完全相同的(参见《通典·礼七十七、八十一》)。这也说明,尊师重教在中国古代一直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重视,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释菜礼,又作“舍采”、“择菜”,这也是古时读书人在入学时所行的一种典礼,即用苹(又叫蘋蒿,嫩芽可以食用)、蘩[fan烦,白蒿]等野生菜蔬祭奠先师,敬奉给教师,以此表示从师学艺。其仪式与释奠礼相同,只是不杀牲供奉,所以古人说释菜礼是“礼之轻者”,但礼轻情义重。相传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曾受困于陈国(今河南淮阳)、蔡国(今河南新蔡)之间,七天没有饭吃,只能靠煮灰菜为食,可他每天仍于室内抚琴作乐。与孔子随行的弟子子路、子贡认为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只有颜回仍每天“释菜于户外”,也就是每天从野外采摘回野菜,在孔子住所的门口向老师行礼致敬,以表示尽管老师的处境极端困苦,自己仍然坚持做人的原则,跟随老师学艺。颜回此举,体现了他尊师的风尚。尊师,正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一种崇高的风尚与美德。正因如此,后人便将颜回配享(即附祭)于孔子,让人们在祭奠孔子的同时,也对他行祭奠之礼,也是对颜回尊师的赞颂。可见,古人在学校举行释菜礼,目的在于对刚入学的学生进行一次尊师教育,让学生以颜回为榜样,始终以先生为师,永世不忘教育之恩。
 
  第四节 视学礼
 
  视学,是指皇帝或皇太子视察学校,它也是学校的礼仪制度之一。古代帝王视察学校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这在西周时期就已形成,“凡一年之中,养国老有四,皆用天子视学之时。一年之内,视学有四,故养老之法亦有四,皆用视学之明日”(王应麟《玉海·学校篇》引)。即在一年之中,天子必须亲自到学校视察四次。
 
  视学的这天清晨,学校要先击鼓集合学官、学生。集合完毕,天子便来到学校,执事的官吏受命按照礼制的规定开始行事,先行祭奠先师、先圣之礼,然后再进行其他活动。第二天,再于学校行养老礼。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帝王仍十分重视“视学”,不仅以释奠礼作为视学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增加了讲经(儒家经典)、议经等活动。这项活动是在学堂(即教室)里进行的,皇帝坐于学堂北墙下正中的位置,坐北朝南;御座的西侧设有“讲榻”;执读官(负责读经)坐于学堂南侧,与讲榻南北相对;执读官的西侧为侍讲官(负责讲论文史,专备君主顾问)之位;在讲榻与执读官之间,即靠近学堂中央的地方,设有“论议座”。皇太子坐在皇帝的东侧;三品以上文官一律设座于皇太子南边,面西而坐;三品以上武官则分坐于讲榻的西、南。皇帝未入学堂前,执经、侍讲、执读等官和学官,以及典仪官要先在堂内就座,其他官员和皇太子则等皇帝入座后,才入堂就位。而后便由执读先诵读经文,再由执经解释经义。接下来,侍讲就论议座,按照经文的内容进行讲论,解答疑难。讲论、答疑之后,视学礼即告结束,皇帝、皇太子及文武官员出学校还宫。
 
  皇帝、皇太子的视学礼,规模宏大,礼仪隆重,表现出统治者对学校,对儒家学说的重视和对先师先圣的敬重之意。这一礼仪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为历代所沿袭,成为各朝代一项重要的制度。
 
  第五节 礼仪的教育
 
释奠、束脩、视学之礼,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中,是最为重要的三种礼仪制度。但实际上,中国古代学校的礼仪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仪式本身,学校既然作为传习礼仪的场所,校内的一切活动都无不遵循礼制的规定,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从而变为自觉的行动。然而礼仪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社会及家庭也同样起着教育的作用。古人在子女未入学前,就已开始了礼仪的启蒙教育。据《礼记·内则》所述,当幼儿长到自己能够吃饭时,要教会他使用右手;到学说话的时候,要教他掌握说话的节奏;长到六岁时,要教他学习简单的数字和辨认方向;八岁时,开始教他进退辞让的礼节,学会在进出门户,入席就餐时,要让长者先行、先食;九岁时,再教他掌握每个月的天数和朔(初一)、望(十五),以及纪年、纪月、纪日的方法;10岁时,就让他出家门,拜读于“师”,学习文字书写和计算之术。在穿着上不用帛做衣裤,还穿孩提时的服装,目的是培养他崇尚俭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礼仪 制度

上一篇:毕诚:周公家教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