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 齐家之道 - 人学研究网|会通人类思想-人类文明通识智库,人学、人学网、人学研究、思想史料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齐家之道 >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2018-05-10 17:58:03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我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仅创造出令全世界瞩目的、极其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更创造出享誉世界的、绚丽多彩的精神文明。
君主接受,则离开他,但不能因此而心生怨恨。如果是称颂君主,也要实事求是,不可谄媚取宠。劝谏一定要出于诚心,不能傲慢轻视。君主有时出现怠惰,不能勤于朝政,在劝谏时要加以鼓励,并倾力相助;制度有所败坏,要劝说君主加以肃正和改良,这样才叫为国家效力。在这方面,唐代的魏征不愧是一位杰出的典型,史称其“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旧唐书·魏征传》)。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励精图治,为实现长治久安,他要求文武百官“上封事”,即提出治国的意见和建议,还用奖赏的办法,鼓励臣下直言极谏。但李世民毕竟是皇帝,虽然他一再表示对臣僚“直言忤意”,绝不“怒责”。但要批评皇帝,即古人所谓的“犯龙颜”、“犯龙鳞”,仍需要有一定的胆识,否则就流于形式。魏征就是这样一位既有胆识,又不失君臣礼节的臣僚。一次,唐太宗询问魏征:“何谓明君、暗君?”魏征答道:“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所以暗者,偏听也。”(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征正是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劝说唐太宗要多听各方面的意见,而不要轻信一面之词,以使自己能正确地分辨是非。魏征每次劝谏唐太宗,都是直言坦诚,毫不掩饰,又不唐突。他始终做到“无面从,退有后言”(《旧唐书·魏征传》),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唐太宗即位之初的几年中,魏征曾先后陈谏200多件事,所言词强理直,引喻贴切,多切中时弊,而使唐太宗折服。在与唐太宗相处的10余年中,魏征一直以直谏著称,而唐太宗对他也多是言听计从。这里当然与唐太宗的雄才大略,能虚心纳谏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可否认魏征恪守君臣之礼,以诚相待,以理服人的作风。正因如此,唐太宗对魏征十分赏识。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正月,魏征病逝。唐太宗悲痛不已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u徂〕逝,遂亡一镜矣。”(刘餗《隋唐嘉话》卷上)为此他特颁布诏令,令臣僚以魏征为楷模,做到直言无隐。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还特地登上凌烟阁,面对魏征的遗像,为他吊唁,其间情不自禁地作了一首诗:“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夭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形无复人。”(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卷五)再次表达了对这位谏臣的怀念和哀思。正是由于唐太宗的贤明和励精图治,以及以魏征为代表的一批臣僚的鼎力相助,唐朝贞观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迅速恢复,经济持续发展的兴盛局面,而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第四节 热情好客
 
  好客,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好客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和风尚。所谓好客,不仅要礼貌待客,更要宾至如归,因而热情、坦诚、友好、融洽便成为好客的一种文明举止,世代相传。
 
  古人十分重视人际间的相互交往,“来而不往,非礼也”,既有来访,必要回访,这才称得上有礼节。迎来送往,是表现好客的一种礼节。从迎接宾朋好友的到来,直到送他们离去,其间始终处在一种热情好客的气氛之中。每逢有宾朋好友来访,主人首先迎于门外,向客人施礼,互致问候后,再进入门内,这是古人常用的见面礼。之后,主人前引客人登台阶,进到堂屋中去叙谈。在登台阶时,古代又有“拾级聚足”的礼节。《礼记·曲礼上》称:“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拾级聚足,连步以上。”即主人前足先登上一级,后足再与之并齐。而后再登上一级,再并足。这样登台阶的目的,是照顾客人,使他能跟上主人,而不使客人感到冷落与紧张。待登上台阶,将要进堂屋时,古时又有两种礼节:一是“将上堂,声必扬”。即说话的声音要适当提高一些,以使堂屋内的人知道客人已到。二是“将入户,视必下”(同上),这是客人应遵守的礼节,即在进入堂屋时,眼睛应往下看。因为主人家虽知道客人到来,恐还有未及收拾的东西。这样做,可以避免给主人造成难堪和尴尬。
 
  进入堂屋后,主人与客人便入席而坐。但在座次,即席位的安排上,古人颇有讲究。按照礼制的规定,如在室内会客,则以面朝东的座位为尊;若于堂中会客,又以面朝南的座位为尊。来客当然要被请于尊位落座。对于座次的排定,古人是十分重视的,它不仅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尊敬,也说明尊座是全部席位的核心,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便自然成为其他人敬仰的人物。秦朝灭亡以后,爆发了项羽与刘邦之间的“楚汉战争”。当时项羽拥兵40万,号称百万;刘邦仅有兵士10万,号称20万。悬殊的实力,使刘邦不得不采取缓兵之计,在张良、樊哙〔kuai快〕的陪同下,亲自赴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向项羽请罪。项羽为此设宴款待刘邦一行。但在座次上,项羽作了精心的安排:刘邦的座位被安排在南侧面北,而项羽和其叔父项伯则坐于西侧面东。这是项羽自认为是西楚霸王,位尊于刘邦而这样安排的。一般在室内的座次尊卑顺序为东向(面朝东)、南向、北向、西向;而堂内的座次尊卑顺序为南向、西向、东向、北向。因此帝王于殿堂之上,坐北朝南,意为凌驾于群臣、庶民之上。在中国历史上,文武百官上朝,也曾有“文左武右”的礼制规定,即文官侍立于帝王的左侧,武将侍立于帝王的右侧,也就是文东武西。这是因为帝王们认为,以武打天下,以文治天下。政权建立后,自然以“文治”为重,于是就出现了朝廷上文官位于武将之上的排次。这一礼制的规定,也在明、清两朝北京城的布局上得到反映。在承天门(后改称天安门)南正阳门(即前门)的左边(即东边)建有崇文门,右边(即西边)建有宣武门。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一些民族以右为尊,如蒙古族尚右,这样在殿堂上的排次就要以东向尊于西向了。在日常生活中,把宾客安排在尊位上,实际表示了主人的敬意。古时,一席坐四人。但如果人多,需二人以上同坐于一侧时,则以席端为尊者之位。如独自一人,则坐于席位之中,尊者一般多为独坐。因此年幼或位卑者“坐不中席”,即不能坐于席的中间位置。
 
  主宾谈话之中,古人也极注重礼节,除恰如其分地使用言辞之外,还要注重仪表的庄重,不允许出现轻浮、放荡的举止。即使是笑,也以不露齿的微笑为宜。“凡人大笑则露齿本,中笑则露齿,微笑则不见齿。”(《礼记·檀弓上·疏》)若大笑露齿,久笑牙齿便感到冷,所以古人以“齿冷”讥讽那些贻笑他人者。
 
  宾朋好友来访,欢聚一堂,主人家不免要设宴款待。虽然是宴饮,古人仍以礼节为重。首先在制作菜肴时,讲究精细和卫生。“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麋鹿为菹〔zu租〕,野豕为轩,皆聂而不切;麕〔jun军,獐〕为辟鸡,兔为宛脾,皆聂而切之。切葱若薤〔xie泄〕,实之醯〔xi西,醋〕以柔之。”(《礼记·少仪》)即将牛、羊、鱼等腥膻的生肉,先切成薄块,再细切成薄片;麋鹿的肉切成片,野猪肉切成片,但都是切成薄片,不再加以细切;獐肉要切成肉丝,兔肉也切成肉丝,都是先切成薄片,再细切成丝。另外再把葱和薤切成细丝,浸泡在醋里,用来拌肉,以去除腥气,以使肉更加鲜嫩。待各种菜肴做好后,端上席间时,也有礼节的规定。“凡齐,执之以右,居之于左”,是说凡是用盐梅等调料调和的食羹类食品,上菜时,要用右手拿住盛放的器皿,而用左手托捧,以保持平稳,避免洒溅。摆放菜肴时,“羞濡鱼者进尾;冬右腴,夏右鳍。”如果鱼连同汤汁一起端上席,则将鱼尾对着宾客;如是冬天,则将鱼肚向着宾客的右方;如是夏天,则将鱼鳍对着宾客的右方。酒杯的摆放也有一定之规,“客爵居左,其饮居右”,也就是主人款待宾客时,饮酒的杯子放在左边,待饮酒时再移到右边。
 
  吃饭时,古人也不失礼节。“燕侍食于君子,则先饭而后已。毋放饭,毋流歠[chuo绰]。小饭而亟之,数噍[jiao叫]毋为口容。”在与尊长者一同用餐时,应先拿起筷子吃饭,但要等到尊长者吃完后,自己才能放下筷子。吃饭时不能把饭粒掉在桌上,更不能把汤流洒在桌上。饭要一小口、一小口地接着吃,但要一口饭嚥下后才能吃第二口饭。不能把几口饭同时塞进嘴里,使两腮鼓胀起来。虽说是宾朋到主人家做客,可饭后客人还要帮助主人收拾餐具,“客自彻,辞焉则止”(以上均见《礼记·少仪》),见主人劝阻,客人便可以不动手。
 
古时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礼仪 制度

上一篇:毕诚:周公家教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