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南宋 >

陆九渊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2018-07-24 16:11:02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陆九渊的心学教育思想,在程朱理学之外另立一派,他注重学生自主的学问与思考,反对读死书,提倡躬亲实践、疑古惑经、不徇流俗,也对改变南宋及后世的学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陆九渊(1139- 1193年),字子静,号敬斋,又号象山,江南西路抚州金溪(今江西省临川县)人。陆九渊少年聪颖勤学,广泛阅读经史文章。青年时又立志习武报国。乾道八年(1172年),应南宫省试,赐同进士出身。

此后仍热心教育活动,朝夕应酬问答,学者踵至,求亲炙问道者益盛。淳熙元年(1174年),授迪功郎、靖安县主簿。次年,吕祖谦约陆九渊兄弟与朱熹于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会讲,调解朱陆分歧。朱亨道《陆九渊年谱》记称: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今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支离。 (《陆九渊集》491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淳熙九年(1182年),陆九渊得荐为国子学正。淳熙十三年(1186年),主管台州崇道观,归故里讲学。据《象山先生行状》称: 每诣城邑,环坐率一二百人,至不能容,徒观寺。县大夫为设讲坐于学堂,听者贵贱老少,溢塞涂巷。 (《陆九渊集》390页)次年,去江西应天山(又改称象山)讲学,四方学徒大集,遂建精舍,作为讲习之所。绍熙二年(1191年),赴任知荆门军,在任期间政绩卓著,创议筑城,巩固边防,改革吏治,减罢税钱。在文教方面,他更是勤谨修学,整顿学务,凡朔望及暇日,必躬亲讲诲诸生,史称他一次讲授《洪范》时,官员、吏人、士儒、百姓听讲者达五六百人。绍熙三年(1193年),陆九渊病逝于任所。

在教育思想方面,陆九渊认为: 塞宇宙一理耳,学者所以学,欲明此理耳 (《陆九渊集?与赵咏道》)。理与心一体,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由此导出心学的基本命题: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既是宇宙 (同上,《杂说》)。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明心、立心、存心、养心、求放心,他说: 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保养灌溉,此乃为学之门,进德之地 (《与舒西美》)。在这里,心学构成了教育的核心与主体。

陆九渊的 立心 ,也在于 做人.所谓的 做人 一是做道德上的 完人 ,一是超然于万物之上的超人。这种超人既能 激厉奋迅,决破罗网 ,而无事之时,优游自然,领略到出世消遥的乐趣。陆九渊也同张载一样,主张 存养 ,但他的存养不是养气,而是 自存本心 , 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陆九渊集?语录》)。存养的办法,一是寡欲,以去吾心之害;二是从日用处开端,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将做人的道德贯彻到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

陆九渊深受佛教唯识宗的影响,认为人心本是清明至学,一旦逐物,方被外尘蒙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 剥落 外层之污蔽,恢复本心的清明。剥落的功夫不仅要自我涵养,也要借助外部力量,师友切磋,相互补益。

由于过分强调本心的作为,因而陆九渊轻视书本知识的作用,他甚至认为不读书,不识一字,也能 明天理 、 作圣贤 ,并声称: 六经皆我注脚 ,讽嘲那些皓首穷年、通经学古者,是 内无益于身,外无益于人.在陆九渊看来,读书是次要的,若不知躬行践履,读圣贤书,也没有什么用处。对此,朱熹曾批评陆九渊 气象甚好,其病却在尽废讲学 (《朱文公集?答张南轩》)。但陆九渊并不是尽废读书之事,他主张读书须先 心正 , 其心不正,其事不善,虽多读书,有何所用?用之不善,反增罪恶耳 (《陆九渊集?荆门军上元设厅皇极讲义》)。

陆九渊教学,提倡自得之学,注意心教。所谓自得之学,就是教学生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所谓 心教 ,就是教育学生 常就本上理会 ,教人 知心 ,从血脉上感移,教学也当提缀大纲,让学生自己去理会细节。他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反身而诚。同时,又要借助师友切磋互补,但前者是本,后者是末,前者是目的,后者只是辅助的手段。

陆九渊的心学教育思想,在程朱理学之外另立一派,他的心学主张被认为是流于禅门和虚无,他忽视书本知识的价值,陷入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但他注重学生自主的学问与思考,反对读死书,提倡躬亲实践、疑古惑经、不徇流俗,也对改变南宋及后世的学风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宋的教育    下一篇:南宋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