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南宋 >

南宋的戏剧

2018-07-26 10:41:25来源: 人学研究网 已浏览人数:
南戏表演艺术具有民间歌舞小戏的表演特色,同时吸收了宋杂剧插科打诨的滑稽表演等传统表演形式。这种情况在《张协状元》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宋代杂剧的艺术形式杂剧到了南宋时代,就有了较严格的范围了。据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说: 散乐传学教坊十二部,唯杂剧为正色。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杂扮或杂班,又名技和,乃为杂剧之散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净色发乔,付末色打诨,又或添一装孤。其吹曲破断送者谓之把色。大抵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本是鉴戒,或隐为谏诤。故从便跣露,谓之无过虫。 这两段记载,概括了宋杂剧的艺术形式。

在那时,教坊中按声器乐分为很多部类。计有筚篥部(乐器名)、大鼓部、杖鼓部、拍板色、笛色、琵琶色、筝色、方响色、笙色、舞旋色(舞蹈者)、歌板色、杂剧色、参军色(十三部)。每色有色长,也就是主管人,称部者为部头,上面还的教坊使、副铃辖、都管和掌管仪式的人,都是任命的官员。

在杂剧中,末泥是领班,大概相当于今日的编导,地位是很高的。每四人或五人组成一场,末泥色负责主管,引戏色负责分戏,执行末泥的主张,付净色是装疯卖傻的,一般去挨打的角儿,付末色则插科打诨。此外还有可添一人名为装孤,即装官的意思。从这种形式可以看出,宋杂剧是继承了唐参军戏的传统,并加以革新发展而成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在上述引文中,末泥、付净、付末都是杂剧的角色名,引戏是一种剧务的职称,把色则是吹奏曲破、断送(曲式名)的人。

宋代史浩在《鄮峰真隐漫录》中。记载了 剑舞 一折,王国维先生推论此剑器一曲中舞二故事,疑即为杂剧。 兹引录原文如下: 二舞对者厅立裀上,' 竹竿子' 勾念毕,乐部吹剑器曲破,作舞一段了,二舞者同唱《霜天晓角》(词略)。乐部唱曲子,作舞剑器曲破一段,二人分立两边,别二人汉装者出,对坐,桌上设酒果,' 竹竿子' 念(词略)。乐部唱曲子,作舞剑器曲破一段,一人左立者上裀舞,有欲刺右汉装者之势,又一人舞进前,翼蔽之,舞罢,两舞者并退,汉装者亦退。复有两人唐装出,对坐,桌上设笔砚纸,舞者一人,换妇人装,应裀上,'竹竿子' 念(词略)。乐部唱曲子,舞剑器曲破一段,作龙蛇蜿蜒蔓延之势,两人唐装者起,二舞者一男一女对舞,结剑器曲破徹,' 竹竿子' 念(词略)。念了,二舞者出舞队。 王国维先生的推测虽然非绝对可靠,但是杂剧既无固定的体裁、模式,而 剑舞 一段则戏剧性甚强,推断为正杂剧两段也无不可,艳段可能是千篇一律或无关重要的部分,而杂扮本是杂剧的散段,本可不录。

从上面摘录的文字中,可知当时有些杂剧是没有对白的,或许可称为 哑杂剧。在《东京梦华录》中有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内,即有哑杂剧。杂剧的搬演是歌舞不相合的,即 歌者不舞,舞者不歌.金代的 院本 其实就是杂剧。王国维说: 行院大抵为金元时代倡伎所居,院本即行院之本。 郑振铎认为:行院是当时一种游行的歌舞班, 冲州撞府 到处游行,故称为行院。王郑两说,歧异较大。

从院本的体制、内容、规格来看,它与宋杂剧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地理上的关系,带有地方色彩。《辍耕录》说: 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太和正音谱》说: 杂剧者,杂戏也;院本者,行院之本也。 从这些记载上说,杂剧与院本是基本相同的。只不过院本在北,杂剧在南。

关于院本与杂剧的异同,可由出土的戏曲文物为证。1959年在山西省侯马市西郊出土的董氏金墓戏俑,墓室后壁上部,有砖制舞台一座。舞台上排列着5个彩绘砖俑,均作表演状,面部有化妆。

据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五《院本名目》载: 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鹘能击禽鸟,末可打副净故云。

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装孤.从董氏墓戏俑的装束和表情动作来看,恰与《辍耕录》所称金院本五个脚色行当相吻合。据考证,5个彩绘砖俑分别是装孤(正中)、引戏(左起第一)、副末(左二)、末泥(左四)、副净(左五)。此外,山西省稷山化峪金墓杂剧砖雕、稷山马村金代段氏墓群杂剧砖雕,都可印证出金代的院本、杂剧在当时的演出状况。

当然,宋杂剧与金院本也有区别。一般地说官本杂剧比较院本来说,名目采用大曲之类的古乐要多一些。比如,杂剧总数280本,内有大曲103本,而院本总数为690本,其中仅有大曲16本。

研究宋代的戏剧资料很少,现存的《官本杂剧段数》(见周密《武林旧事》)注录杂剧名目280种。但这仅仅是一张剧目单,剧本均已散佚。这个目录只包括了在宫廷中所能演出的小部分节目,而瓦舍中所演出的许多剧目都没有包括进去。虽然没有剧本传世,但我们还可以从记载中看到宋杂剧的演出情况与其思想内容。《都城纪胜》里说:演出的杂剧 大抵全以故事世务为滑稽,本是鉴戒,或隐为谏诤也。故从便跣露,谓之无过虫。 也就是说,宋杂剧虽然夹杂了大量科诨,但它还是能够起到针砭时弊、讽刺朝政的作用,它进一步继承了古优与参军戏的传统。从其内容来看,特别是宋朝南渡之后,杂剧的讽刺性更为强烈了。

宋杂剧大约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即以对话为主,所谓滑稽戏的杂剧;第二类为以歌舞为主的进行演唱的歌舞戏。彭隆兴先生的《中国戏曲史话》对宋杂剧的类型,叙述精当,兹引述如下:第一类,以对白为主的戏有:《当拾钱》。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蔡京为相时,命令铸大钱,一个当十个,人民感到很不便,在宫廷宴会演杂剧时,优人扮一个卖豆浆的小贩,一个人来喝了一碗浆,给了一个当十钱,要找回九个钱。卖豆浆的人说: 我刚上市,没有零钱,你多喝几碗吧。 喝浆的连喝了五、六碗,捧着肚子说: 喝不下去了,这不过是个当十钱,要是相爷再改成当百钱,可怎么得了哇! 皇帝赵佶听了,就停止了当十钱。

《三十六计》。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宋宣和年间(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公元1101- 1125年)宦官童贯做上将,带兵和辽兵交战,兵败逃回。有一天宫廷宴会,教坊演杂剧,扮了三个婢女上场,头上发髻的式样都不同。第一个在额头上梳着一个发髻,自称是蔡太师家人;第二个的头髻偏坠在一边,自称是郑太宰家人;第三个满头梳了许多小髻,自称是童大王(童贯)家人。别人问她们这些发髻的式样有什么说法?第一个答道:我家太师天天和皇帝见面,这叫朝天髻;第二个说:我家太宰回家守孝,不问朝政,这叫懒梳髻;第三个答道:我们大王正在打仗,这叫作三十六计(髻、计谐音),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指童贯兵败逃窜。这个节目对童贯之流贪生怕死、腐败无能的丑态予以大胆揭露。

《天灵盖》。张知甫著《可书》记载:金人(我国少数民族)入关后,经常用硬棒打人的脑盖骨,把人打死。绍兴年间,有伶人演杂剧时说:若要战胜金人,必须我们汉人能够个个与他相敌。譬如金人有粘罕(金人军事首领)我们有韩少保;金国有柳叶枪,我有凤凰弓;金人有凿子箭,我们有锁子甲;金人有硬棒,我们有天灵盖(俗称人的头盖骨为天灵盖)。脑骨决不能抵硬棒,是唤人猛醒之意,同时,也是对统治者腐败无能的讽刺。

《二圣环》。岳珂《桯史》(卷七)记载:北宋(南渡后把这一段称北宋)时都城在今开封,徽宗与钦宗二帝都被金人虏去。到南宋(1127- 1263年)迁都临安,绍兴时(高宗年号)秦桧做宰相,主张与金人讲和,不想迎接二帝还朝。绍兴十五年(1145年)四月,高宗送给他一所宅院,丁丑年(1157年)又送给他很多银子、绢匹等物。他在宅院中设宴庆贺,朝中大臣都来参加。在饮酒中间,优人们在筵前演戏,伶工扮作一个参军上场,颂扬秦桧的功德。另外一个伶工搬着一张太师椅跟着出来,参军正向伶人拱揖,预备坐椅子,忽然他的头巾掉下来,露出束发小巾,在脑后有两个巾环,迭成 双胜 的样子,伶人就问他:这叫什么环?参军回答:二胜环(与二圣谐音)。伶人就把他的头打了一下说:你光知道坐太师椅,等着领银子和绢匹,把二圣环就扔到脑后了吗?在座的大臣们吓了一跳。秦桧恼了,第二天,就把伶人送到牢狱,伶人因而致死。这个节目对卖国贼秦桧卖国弄权作了无情的揭露。

第二类是以歌舞为主的歌舞戏杂剧。我们知道,唐代的参军戏是以滑稽表演为主的。到了宋代(在唐代就有了)出现了以曲子来叙事演唱故事的戏。那么这个传统从何而来呢?

最早的 “陆参军” 的主角以[罗唝曲]唱《望夫歌》,这种歌虽不是叙事的,却开辟了参军戏中唱曲子的先例。 “陆参军” 中对于曲调形式的使用法,是以一个曲子,如[罗唝曲]或[杨柳枝]反复歌唱若干首互不连属的歌辞。这种形式和北宋初流行的鼓子词,如欧阳修咏西湖的十一首《采桑子》或曾慥《乐府雅词》中所载的转踏,无名氏的《九张机》等相似,都是以一个曲调反复歌唱,或者共咏一件事,或分咏若干事,也可以和舞蹈相结合,如转踏,也可以是纯粹演唱,如鼓子词,由唱抒情小曲逐渐发展到叙唱一个故事。

宋代南戏的形成与发展南戏萌芽于南方民间的村坊小曲,初为歌舞小曲。明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永嘉杂剧' 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民顺口可歌而已。 又说: 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夫罕有留意者。 南戏产生的时间,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为南戏 出于宣和(1119- 1125年)之后,南渡(1127年)之际 的北宋末年,一为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0- 1194年),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 两种说法相差70余年,正是南戏由原始状态的村坊小戏逐渐过渡成较为完整的戏剧形式的演变过程。

南戏主要兴起于浙闽地区,这主要是由于浙闽地区地处东南,未遭兵祸,又有对外贸易的窗口,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由于市民阶层的壮大和他们对文化的需要,当地村坊小戏很快被吸收到城市里来。南戏这种新鲜而又生气勃勃的剧种,便在这个古文化之邦迅速成长起来。宋室南渡,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仅两浙地区,人口就增加了三分之一。社会的相对安定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市镇乡村的民间歌舞和戏曲活动十分兴盛,南戏所以脱胎于本地民间歌舞小戏而成长起来,主要原因就是南方农村经济的发达和表演艺术的深厚积淀。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瓦舍、勾栏非常发达,城中就有瓦舍23处。北人南渡,又为南戏带来了北杂剧的艺术经验,丰富提高了南戏的表演艺术。所以南戏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戏曲艺术。

南戏表演艺术具有民间歌舞小戏的表演特色,同时吸收了宋杂剧插科打诨的滑稽表演等传统表演形式。这种情况在《张协状元》中表现得较为明显。在南戏的演出中,运用唱念科介等表现手段,发挥其不同作用,有的善于抒情,有的富有戏剧性,有的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的则长于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它们之间彼此相互配合,互相补充,已经形成了综合性的戏曲表演艺术。南戏在继承了民间小戏与宋杂剧传统基础上,脚色行当有了新的发展。南戏脚色行当共有7种,即生、旦、净、丑、末、外、贴。净、丑是南戏中的一对喜剧脚色,它和生、旦等正剧脚色形成鲜明对比,并形成了以生、旦为主的脚色表演制。宋及元代的南戏的演出形式和艺术成就,在当时以及其后的几个世纪中,影响很大。明清戏曲的舞台艺术直接继承了南剧和北杂剧的传统,从而奠定了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的基础。

责编:人学研究网|华夏春秋栏目·紫天爵

参考文献: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宋辽金夏艺术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宋的绘画    下一篇:南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