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人学研究网renxueyanjiu.com
首页 > 中华文明 > 华夏春秋 > 方国考古 >

二里头:寻找中国之始

2016-07-26 16:42:09来源:人学研究网 责编:紫天爵 已浏览人数:
最早出现在二里头的,是仰韶文化晚期和随后龙山文化早期的几个小聚落。在龙山文化聚落荒废后数百年,大概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新的移民开始进入。


王权城市

二里头考古队驻地就在二里头村的南面,门口对面是一座汉朝大墓。站在考古队二楼的平台向南眺望,是广阔的玉米地。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青纱帐”密密实实的笼罩在豫西大地上。这块开阔的玉米地正好处于二里头、四角楼和圪垱头三个村子之间。玉米地之下,是中国最早王朝都邑的遗址,这里埋藏了中国文明形成的秘密。

在漫长的史前时代,二里头这样一块风水宝地却长期处于沉寂中。

最早出现在二里头的,是仰韶文化晚期和随后龙山文化早期的几个小聚落。在龙山文化聚落荒废后数百年,大概在公元前1800年左右,新的移民开始进入。二里头的时间跨度并不长,从公元前1800年到1500年,只有约300年的时间。

二里头崛起的速度非常快。最初的聚落区域就超过了100万平方米,似乎已经发展成伊洛地区乃至更大区域的中心。如此迅速的人口聚集,只能解释为来自周边地区的人口迁徙。

墓地的格局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二里头遗址罕见统一安排死者的公共墓地。发掘出土的墓葬遍布各处,有宫室之内,也有居所近旁、房基甚至路面之下。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把生与死做严格的区分。人类学家认为,一个为死者所专有的、界限明确的规划区,表明这是一个具有直系血亲体系的社会共同体。较之二里头更早的聚落遗址,或更晚的安阳商都殷墟都存在着明确的宗族墓地。对于这种传统,二里头似乎是一个特例性的中断。因此,许宏认为,二里头遗址缺乏规划性的墓地,可能意味着此地居民间彼此缺乏直接的血缘关系。

在这个意义上,二里头的初期就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移民城市。这也暗合了二里头文化的融合性——跨越了不同的地理单元,涵盖了南北两大农业系统,聚集了不同的祭祀信仰。墓葬与房屋的不断更迭,意味着人口在频繁移动。“这些早期的移民是来自众多不同的小型血缘集团,而在他们上面并没有联系所有都邑社会成员的血亲纽带,同时他们又聚集并受控于一个城市集合体”,许宏说。

都邑人口的复杂化,既是社会复杂化与频繁文化交流的结果,同时也是创造新文明的重要人力资源。据一些学者推测,二里头的人口可能已经有2万多人。

有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在很短的时间内,二里头的面积扩大到了300万平方米以上。他们首先规划建造了4条大道,呈井字形交错。保存最好的东侧大路已知长度近700米,大路一般有10米宽 ,最宽处甚至达20米,比现在4条公路车道还要宽一些。

这四条道路的时间贯穿二里头始终,它既是交通的孔道,又分割出不同的城市功能区。虽然只是简单不过的四条路,但却是我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网。

“井”字形道路的中心是12万平方米的宫殿区,这个长方形的区域几乎为正南正北方向,只是略向西北方向偏6度。这样的南北走向的方正格局,主导了后世宫室建筑的基本形态。

宫殿区最初有两座大型建筑,都集中在了东部。其中一座长逾百米,包括了3重庭院。中国土木建筑由于材料的制约,很难向上层空间拓展,而只能靠平面扩大空间,于是便形成了多重院落的格局。二里头最早期的宫室建筑,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特点。

宫殿区的南侧,大路的对面,是手工业作坊区,包括铸铜作坊和绿松石作坊。有趣的是,最早的一段夯土墙并不是建在宫殿区,而是建在了作坊区。尽管目前还没有发掘出这段夯土墙的全部,但段夯土墙很可能已将作坊区围合了起来,成为封闭空间。也就是说作坊区的地位,甚至高于作为政治中心的宫殿区,是国之禁地。而当时,青铜器和绿松石制品都是祭祀的礼器。由此可以推测,这个手工作坊区应该是中国最早的官营作坊——“工城”。“它是中国最早的高科技产业基地”,许宏说。

这种格局意味着,当权者不但已经垄断了礼器制品的生产与分配,而且礼器的安全性与私密性甚至高于权力机构。早在二里头时代的初期,“礼制”及其背后的等级关系、权力系统便具备极高的地位,属于最高层次的意识形态。

在完善了作坊区的建设后,井字形道路的内侧,环绕宫殿区的宫墙也开始建立了起来,于是宫城出现了。宫墙东西长360米,南北长290米,墙的厚度在两米左右,采用版筑方式建造,即在夹板中填入泥土夯实。这一建筑方法现在北方农村仍在使用。

接下来,宫城内部开始大兴土木。原来最早东部建筑被废止,新的大型建筑沿东西两路展开,形成了中轴对称的格局。这也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中轴线规划的大型宫室建筑群。

从整体都邑布局看,也存在一条中轴。宫城居中,北面是祭祀区,南面是手工业作坊区,三大区块同样是沿一条轴线展开。《吕氏春秋.慎势篇》中说,古代国家“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从考古发掘看,以轴对称而“建立中立极”的方式,在二里头都邑规划中已经确立了起来。这也是此后王权至上的政治性城市的重要特点。

二里头的布局、方位与“中极”的建立,都显示出极强的规划性。它绝不是因生计的需要而随意展开的。这也是作为权力中心的“政治性城市”的显著特征。

日本学者伊东俊太郎认为,全球历史上第一批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王权城市,是权力中心所在,目前还找不到靠纯经济和贸易起家的城市,中国的早期城市也不例外。
 

政治空间

经过多年的发掘,考古学家为我们重建了这座宫城的宏伟格局。尽管二里头宫城的面积只有明清紫禁城的七分之一左右,但它却是后世中国古代宫殿的鼻祖。时隔近4000年,但今天看,其规模、形制仍旧令人叹为观止。就像《史记·高祖本纪》所记载的,萧何为刘邦建造未央宫时,其理念就是“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在这个意义上,宫殿就是王权至上的外在形态。

宫城之内,西路建筑的主体是巨大的1号宫殿,它就建立在大型夯土台基上。建筑由主体殿堂、四周围廊和围墙、宽阔的庭院和正门门塾等部分构成。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布局严谨,主次分明。

从工程量看,1号宫殿的修建无疑是一项国家工程。

整个高台基的面积就有1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足球场大小。建造程序是:先整治地基,挖1万多平方米的大坑,有的地方深达3米以上。然后将所有低洼地块用成捆的木棍逐层(每层仅厚5-8厘米)填土夯实,平整地面,最后夯筑出高出地面的台基。如果按照夯土总量2万立方米计算,每人每天夯筑0.1立方米,仅夯筑一项工程就需要耗费20万个劳动日。假设每天安排1000个劳动力,也要200天才能完成。

而宫殿的总工程还包括设计、测量、下挖基槽、取土、运土、人工夯筑、垫石、筑墙到盖房等多种工序,再加上管理和后勤,其所需劳动日数当以数十万甚至百万计。这也显示二里头社会的巨大动员能力。

主体殿堂位于庭院台基的北部正中,建立高台之上。宫殿坐北朝南,东西长36米,南北宽25米,面积900多平方米,木骨泥墙,大的柱子直径有30公分。统治者在这里面朝南方接受臣民的觐见,如孔子《论语.为政》所说:“为政以徳,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主殿距离南大门约70米,堂前是平整宽阔的庭院,面积约5000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

宫殿的正门在南庑的中部,对应主体殿堂,纵观有3条门道,每条门道宽约2.5-3米。专家推测正门应是一座高大的,带有门塾的穿堂式大门。这种形态奠定了后世宫门的基本格局,直至清代晚期。

一般认为1号宫殿是统治者进行祭祀活动,发布政令的礼仪性建筑,但究竟是朝堂还是宗庙,抑或是别的建筑,还很难判定。

东路的核心建筑是2号宫殿,格局与1号宫殿相似,面积不足前者一半。但其布局方正规整,注重对称,功能上可能与1号宫殿不同。一些学者认为它应该是宗庙建筑。

二里头宫殿类建筑的主要特征,在于营建出一种“中心放射”结构。由廊庑环绕的闭合内室,既是被隔离的所在,也是被投射的对象。整个建筑体现出刻意为之的对封闭感和纵深感的追求。

廊庑使宫殿与外界隔开,形成一个独立、封闭的空间,在廊庑之外只能看见高大的宫墙,却无法了解内部的细节。这一隔绝造成宫殿建筑的威严和神秘感。倘若进入宫中,从庑进入内室需要经过漫长的甬道来跨越中庭,参见者需要在行进一段距离后,才能逐渐靠近神圣的权力核心。空间的延展刻意营造了一种复杂的心理氛围:神秘、向往、紧张、压抑、凝重。而个人在庞大的权力系统下,显得格外渺小。

从二里头时代,宫室建筑已经营造出了相对成型的政治空间。“中国传统政治的特点是不让看,账本、宫殿、地图都不让看。政治的运作是隐蔽而神秘的,而不是开放的,是不可参与的。表现在政治空间上,就是高墙、围合、封闭、高台、中轴对称的形态,经历代王朝不断演绎,发展到极致便是明清紫禁城。中国传统政治空间的核心特征,在公元前1700年前后的二里头,就已然形成了”,许宏说。

那么宫殿之内的政治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左右大监、风后、力牧等是什么职务,语焉不详,似乎没有明确的分工。

但到了尧舜时期,一人之下,有四岳、十二牧,似乎是协助尧舜掌控全局的官职,再以下有掌管土地的司徒、掌管手工业的司空、负责农事的后稷。至于士、工、虞、秩宗、典乐、纳言等,可能是身份更低一些的负责更具体事物的官员。尧舜之时,还作刑法、设军队、征四方等。从文献上看,似乎在“夏”或二里头时代之前,已经形成一套初具规模的国家机器。

但目前从考古发掘上还无法复原早期国家的政治体系。二里头目前还没有找到一座王级别的大墓,没有找到权力的顶层人物。研究者怀疑,是否在当时的政治结构中不存在这样的顶层,或者说没有绝对的王?在其后的二里岗文化也没有找到王墓。有学者分析殷商时期的金文和甲骨文,发现商朝也可能是几大氏族轮流执政的形态。关于帝国产生前的政治模式仍旧是个未解之谜。
 

相关热词搜索:二里头 中国

上一篇:良渚:巫政之国的兴衰    下一篇: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成果